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腹与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遵礼 王林辉 +5 位作者 陈伟 杨庆 刘冰 吴震杰 盛海波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8-941,共4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分别经腹腔(n=116)或后腹膜(n=142)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腹腹... 目的比较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分别经腹腔(n=116)或后腹膜(n=142)方式行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80~315min,平均(167±66.8)min;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85~280min,平均(152±48.8)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经腹腹腔镜组术中出血50~1 000ml,平均(181±140.4)ml;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50~800ml,平均(171±132.9)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4)。经腹腹腔镜组术后禁食时间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8±1.3)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术后1~5d,平均为术后(2.9±1.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1)。经腹腹腔镜组术后住院3~9d,平均(6.6±1.5)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3~8d,平均(6.5±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结论经腹腹腔镜和经后腹膜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均有良好效果,且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适用于体积较大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 经腹途径 后腹膜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126例报告 被引量:15
2
作者 罗康平 马潞林 +6 位作者 黄毅 张树栋 田晓军 侯小飞 赵磊 卢剑 洪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245-246,共2页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2年11月~2006年6月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126例.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肾动脉和静脉均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输尿管在近髂血管处切断.结果 2例因出血,1例因粘连较重,中转开放手...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2年11月~2006年6月行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126例.取腰部3个穿刺点入路,肾动脉和静脉均用Hem-o-lok夹闭后切断,输尿管在近髂血管处切断.结果 2例因出血,1例因粘连较重,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5 min(60~255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12 ml(20~1000 ml),2例须输血.并发症7例(精索静脉损伤1例,副肾动脉损伤1例,下腔静脉损伤1例,肾动脉残端出血1例,肾静脉损伤2例,胰尾损伤1例):1例腔静脉损伤,术后随访2年,对健康无影响;1例胰尾漏术后随访1年,肾窝无积液,无胰腺炎;余5例并发症恢复顺利无异常.术后平均住院5 d(4~8 d).病理报告:117例肾透明细胞癌,3例囊性肾细胞癌,2例肾盂移行细胞癌,1例嫌色细胞癌,2例错构瘤,1例嗜酸细胞瘤.1例肾癌术后半年发现肝转移,术后1年因肝转移死亡;其余125例平均随访27个月(1~43个月),未发现肾窝及切口转移,未发现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结论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腹膜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并发乳糜漏三例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艳 康福霞 +3 位作者 罗振娟 胡萍 田春娟 胡晓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4期1096-1097,共2页
腹腔镜手术已逐渐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规手术,主要包括经腹腔、经后腹膜腔和经腹膜外耻骨后3种路径。淋巴漏是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但经后腹膜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乳糜漏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6月至2008年1... 腹腔镜手术已逐渐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规手术,主要包括经腹腔、经后腹膜腔和经腹膜外耻骨后3种路径。淋巴漏是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较常见的并发症,但经后腹膜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乳糜漏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院行经后腹膜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485例,其中术后发生乳糜漏3例,经及时而有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均治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切除 乳糜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T2b期肾癌经腹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1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成武 张威 +2 位作者 秦盛斐 花梅免 杨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4,共3页
肾癌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伴随国内腹腔镜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微创治疗已经基本取代开放手术成为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金标准。在肾癌的TNM分期中,临床分期T2b期(肿瘤直径>10 cm,局限在肾包膜内)的肿瘤巨大,对周... 肾癌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伴随国内腹腔镜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腹腔镜微创治疗已经基本取代开放手术成为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金标准。在肾癌的TNM分期中,临床分期T2b期(肿瘤直径>10 cm,局限在肾包膜内)的肿瘤巨大,对周围组织形成压迫或侵犯,因此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仍具有挑战性[1-2]。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同一术者共完成临床分期T2b期经腹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21例,现将手术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根治性切除 腹腔镜 检查 腹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用于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姝 张晓超 +1 位作者 王凤霞 刘芳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798-3801,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因肾癌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病人共150例,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肾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泌尿外科因肾癌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病人共150例,观察组围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术前相关资料、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病人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引流管引流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静脉输液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术后肠梗阻、肺部感染、皮下气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病人较常规护理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静脉输液时间短,且病人满意度提高,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能否推广应用于所有病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切除 快速康复外科 康复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9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朱伟智 王钢 +4 位作者 刘晓明 陈特磊 吴齐全 樊晓栋 姚许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自制通道行后腹腔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9例,肿瘤最大径3~6.8cm,平均4.3cm。健侧卧位,在腋后线第12肋下向前做5~6cm... 目的总结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自制通道行后腹腔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29例,肿瘤最大径3~6.8cm,平均4.3cm。健侧卧位,在腋后线第12肋下向前做5~6cm切口,从自制单孔多通道置入常规腹腔镜操作器械进行后腹腔镜根治性切除,由操作通道切口取出标本。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标准腹腔镜或开放手术。手术时间70~12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50m1。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27例,肾乳头状腺癌1例,肾嫌色细胞癌1例。29例随访3~12个月,平均7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经后腹腔自制单孔通道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与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雷永华 薛炜 +4 位作者 桑楠 王禾 赵致广 邱建新 张志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腹腔组(30例)和经后腹膜组(26例),... 目的探讨经腹腔和经后腹膜途径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腹腔组(30例)和经后腹膜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输血、中转开腹及术中并发症)及术后相关指标(包括入ICU例数、开始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后腹膜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经腹腔组(P_均<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结论经腹腔和经后腹膜入路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均安全可行,经验丰富的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难度,合理把握适应证,选择最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 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_2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林辉 徐遵礼 +5 位作者 刘冰 杨庆 吴震杰 陈伟 盛海波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放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期138例肾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或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组63例,开放手术组7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放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期138例肾癌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或开放根治性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组63例,开放手术组7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时间为90~385 min,平均(213±61.6)min;开放手术时间为55~320min,平均(173±52.3)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失血量为30~1 600 ml,平均(220±291.8)ml;开放手术组术中失血量为50~1 400 ml,平均(319±24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经腹腹腔镜组术后1~4 d进食,平均(2.4±0.82)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为术后2~5 d进食,平均(3.1±1.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腹腹腔镜组术后住院4~15 d,平均(7.3±2.50)d;经后腹膜腹腔镜组术后住院6~15 d,平均(9.3±2.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有出血少、术后进食早和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开放手术相近,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T2期肾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 开放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李存耀 杨晓亮 +3 位作者 魏灿 齐伟 井俊峰 张艳斌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91-2198,共8页
目的分析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5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 目的分析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5年1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患者术前采用3D数字化全息影像重建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行实时导航。对照组23例患者术前采用最佳参数的二维影像(增强CT与增强MRI)进行术前规划。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直径、Renal评分)、术中指标(手术总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肾功能变化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血肌酐变化值、术前与术后1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值)及术中(肾集合系统损伤)和术后并发症(切缘阳性率、出血、皮下气肿、尿瘘)等发生率。结果成功构建了观察组23例肾肿瘤患者的全息影像,并对各个组织进行不同颜色标记,术前可直观地展示肾脏及肿瘤病灶、集合系统、肾动静脉、肾上腺、下腔静脉等组织并进行术前规划,术中提供实时的空间引导,精准定位肿瘤并辅助切除。对照组23例患者均采集到最佳参数的增强CT与增强MRI图像进行术前规划。本研究46例患者均由同一名具备相应资质的主刀医师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肾肿瘤,其中透明细胞癌(27例)、嫌色细胞癌(7例)、乳头状细胞癌(5例)、肉瘤样癌(2例)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及术后1个月肌酐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前与术后1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变化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5、0.331、0.273)。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未损伤集合系统,对照组术后切缘阳性1例,出血1例,皮下气肿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RI与CT数据融合的3D数字化全息影像及术中导航技术有助于术前规划和术中精确导航,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保护肾脏功能,降低围术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数字化全息影像 中导航 腹腔镜部分切除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勇 戚宇 +5 位作者 王杭 姜帅 施国洪 张旭 郭剑明 徐磊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4-504,共11页
目的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416例。在发生生化复发之前,没有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单因素... 目的预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416例。在发生生化复发之前,没有患者接受辅助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用于确定预测生化复发的变量,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无生化复发生存率。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74(133~209)周。整个队列的生化复发率为21.15%(88/416),生化复发的时间为(51.11±47.71)周。至随访结束,低危、中危、高危、局部进展至随访结束复发率分别为:10%(1/10)、6.12%(3/49)、16.41%(43/262)、43.16%(41/95)。预测生化复发的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数据显示,肿瘤侵犯包膜(HR:2.119,95%CI:1.154~3.891,P=0.016)、肿瘤侵犯精囊(HR:1.824,95%CI:1.034~3.220,P=0.038)、GS评分≥8(HR:2.746,95%CI:1.268~5.943,P=0.010)、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10~20 ng/mL(HR:4.240,95%CI:2.550~7.050,P<0.001)、PSA>20 ng/mL(HR:6.341,95%CI:3.296~12.202,P<0.001)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在中期随访期间可有效控制生化复发。肿瘤侵犯包膜、肿瘤侵犯精囊、GS评分≥8、PSA=10~20 ng/mL、PSA>20 ng/mL是预测生化复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RP) 生化复发(BCR)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4
11
作者 彭波 郑军华 +1 位作者 徐丹枫 任吉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限期行肾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分成2组,后腹腔镜组(n=27)和开放手术组(n=26)。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止痛剂使用、术后禁食和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分...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限期行肾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分成2组,后腹腔镜组(n=27)和开放手术组(n=26)。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止痛剂使用、术后禁食和住院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患者长期随访,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切口愈合情况及转移情况。结杲: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患者性别构成、肿瘤临床分期、年龄和肿块大小程度具有可比性。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6.66±10.37)min,开放手术组为(69.08±11.22)min,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后腹腔镜组住院时间(d)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6.92±0.96 vs 11.42±1.57,P〈0.05);开放手术组术后禁食时间(d)明显多于后腹腔镜组(2±0.68 vs 1±0.36,P〈0.05);术中失血(m1)后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72.03±19.37 vs 154.4±20.42,P〈0.01);后腹腔镜组术后2人次用止痛剂,开放手术组术后20人次应用哌替啶止痛,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后腹腔镜组术后无切口感染,开放手术组术后1倒切口感染。随访6~12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复发。结论:与传统的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除 开放手 肿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T3a期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与根治性肾切除的回顾性匹配研究
12
作者 周泽臻 葛力源 +7 位作者 张帆 邓绍晖 颜野 张洪宪 王国良 刘磊 黄毅 张树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4-710,共7页
目的:评估临床T1(clinical T1,cT1)期术后升级为病理T3a(pathological T3a,pT3a)期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应用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的远期肿瘤学结局。方法:回顾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2月至2022... 目的:评估临床T1(clinical T1,cT1)期术后升级为病理T3a(pathological T3a,pT3a)期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患者应用肾部分切除术(partial nephrectomy,PN)的远期肿瘤学结局。方法:回顾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2月至2022年12月427例术后评估为pT3aN0M0期的RCC患者,其中33例cT1术后升级为pT3a的RCC患者均接受了PN(PN组),而394例术后未升级的pT3a RCC患者均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radical nephrectomy,RN,RN组),根据基线特征以1∶1的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使用Kalan-Meier曲线评估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ancer-specific survival,CSS)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并使用对数秩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匹配前,PN组(n=33)与RN组(n=394)相比,肾周脂肪浸润(perirenal fat invasion,PFI;45.5%vs.15.2%)和肾段静脉受累(42.4%vs.20.8%)的比例更高,而肾盂肾窦侵犯(renal sinus invasion,RSI;21.2%vs.73.6%)及合并肾静脉癌栓(0%vs.15.2%)的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PN组(n=33)和RN组(n=33)的基线特征具有可比性。PN和RN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阳性切缘率、中转开放手术的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N组术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更高[76.9(55.4,87.3)mL/(min·1.73 m^(2))vs.61.7(56.8,73.5)mL/(min·1.73 m^(2)),P<0.05],表明其对肾功能的保留效果更好。两组在OS、CSS和DF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肾静脉侵犯(renal vein invasion,RVI)、较高的肿瘤Fuhrman分级(Ⅲ~Ⅳ)以及伴有肉瘤样分化特征是pT3a RCC患者的DFS和CS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cT1升级为pT3a的RCC患者,PN在更大程度上保留了肾功能,并且肿瘤学结局可能与RN的效果相当。RVI、较高的肿瘤Fuhrmann分级以及伴有肉瘤样分化特征是pT3N0M0期R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 部分切除 根治性切除 病理T3a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附22例报告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虎林 徐啊白 +8 位作者 许凯 陈玢屾 刘春晓 郑少波 徐亚文 方平 郭凯 林阳彦 朱瑞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的方法、技巧和可行性分析。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9月,采用自制套管行单孔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22例,其中经脐10例,经后腹腔12例。经脐单孔采用经脐纵行切口,经后腹腔则采用腋后线12肋下横行切口,长...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的方法、技巧和可行性分析。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9月,采用自制套管行单孔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22例,其中经脐10例,经后腹腔12例。经脐单孔采用经脐纵行切口,经后腹腔则采用腋后线12肋下横行切口,长约5 cm,进入腹腔或后腹腔,置入自制单孔套管,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和弯曲的单孔器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操作。结果 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改开放,有5例增加1到2个工作通道,根治性肾切除平均耗时150(90~240) min,术后住院平均7.6(3~15)d,手术疤痕约5 cm。结论单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安全可行,手术疤痕小而美观,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及手术技巧的提高,单孔腹腔镜在肾癌根治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腹腔镜 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文伟 霍庆祥 +4 位作者 张寒 魏澎涛 韩兴涛 马魏魏 马潞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42-25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单一术者所行的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ATLRN)106例,男69例,女37例,年龄平均(56.54-13.8)岁,体质指数(22.43...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单一术者所行的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ATLRN)106例,男69例,女37例,年龄平均(56.54-13.8)岁,体质指数(22.43±2.68)kg/m^2,左侧51例,右侧55例,肾肿瘤直径2.5~11.2cm,平均5.3cm。T1N0M0 87例,T2NoMo19例。在肾外周相对无血管层面行手术操作:(1)腹侧层面为Gerota筋膜与肾前融合筋膜之间;(2)背侧层面为Gerota筋膜与侧锥筋膜之间;(3)肾脏Gerota筋膜与腰肌筋膜之间;(4)上部层面为肾上极与肾上腺之间或者肾上腺与隔肌之间;(5)肾脏Gerota筋膜下部到达髂窝水平。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位值、术后引流量中位值、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等指标。结果:106例手术均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为(128±65)min;出血量中位值85(8~2200)mL,输血5例:术后引流量中位值76(0-1290)mL;术后住院天数(7.8±3.8)d。下腔静脉损伤、隔肌损伤及脾脏损伤各1例。结论:经腹腹腔镜解剖性根治性肾切除术在肾周的无血管层面分离,视野清晰,解剖标志明确,手术的时间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切除 解剖性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方强 江军 +1 位作者 靳凤烁 王洛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1427-1429,共3页
目的 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43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A组)和50例同期开放性肾癌根治术(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患者均行B超、... 目的 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43例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A组)和50例同期开放性肾癌根治术(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患者均行B超、IVP、CT或MRI检查术前明确诊断。采用后腹腔镜手术行肾癌根治43例,同期50例行开放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患者肿瘤大小2.0—8.5em,平均5.2em。B组患者肿瘤大小3.0—10.2em,平均5.7cm。两组术前临床分期均为:T1N0M0-T3aN0M0。结果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6±35)min和(137±53)min(P〉0.05),A、B两组手术失血量分别为(132±75)ml和(412±110)ml(P〈0.01),A、B两组术后镇静剂用量分别为(20±10)mg和(120±20)mg,(P〈0.01),A、B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8±12)h和(72±16)h(P〈0.01),A、B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5±1.4)d和(13.7±3.3)d(P〈0.05),A、B两组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分别为(14.3±3.1)d和(23.9±6.5)d(P〈0.01)。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较开放手术在减少术中出血,加快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达到同样根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镜 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锦 叶锦 江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262,265,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比较:术后随访至少10年的配对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家璈 柳文强 +4 位作者 陈童 吴小凤 徐红 吴震杰 王林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4-850,共7页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ESS-RN)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CL-RN)后至少10年的局限性肾癌患者肿瘤疗效和肾功能结局。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ESS-RN或CL-RN治疗的T1a~T2a期局...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ESS-RN)与传统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CL-RN)后至少10年的局限性肾癌患者肿瘤疗效和肾功能结局。方法选取2009-2012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LESS-RN或CL-RN治疗的T1a~T2a期局限性肾癌患者,按患者年龄、BMI、肿瘤大小进行倾向评分匹配,共纳入31对患者,分析患者的基线特征、手术数据、病理结果和随访信息,以评估LESS-RN和CL-RN的长期预后差异。结果LESS-RN组与CL-RN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79.7±43.0)min vs(172.6±50.9)min,P=0.349]、估计失血量[100(50,200)mL vs 100(50,150)mL,P=0.871]、住院时间[6(5,7)d vs 7(6,9)d,P=0.080]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ESS-RN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没有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CL-RN组有1例患者发生术中并发症,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LESS-RN组随访时间为(138.0±9.0)个月,CL-RN组为(137.8±9.8)个月(P=0.730)。LESS-RN组与CL-RN组患者总生存率(80.6%vs 74.2%,P=0.18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93.6%vs 96.8%,P=0.554)、血肌酐变化水平[32(17,45)μmol/L vs 20(5,47)μmol/L,P=0.098]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60.2±20.9)mL·min^(-1)·(1.73 m^(2))^(-1) vs(66.7±27.8)mL·min^(-1)·(1.73 m^(2))^(-1),P=0.3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SS-RN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手术方法,其长期肿瘤疗效和肾功能结局与CL-RN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癌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切除 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预测腹腔镜肾根治术后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佳馨 刘毅 +2 位作者 刘向杰 徐龙河 刘永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0-2226,共7页
目的分析患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来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及其对AKI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接受LRN患者82例,依据国际肾病改善全... 目的分析患者围术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来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机制及其对AKI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接受LRN患者82例,依据国际肾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标准,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n=57)和非AKI组(n=25)。在术前、术后24 h留取血液、尿液标本,检测RAS常规通路尿醛固酮,RAS非常规通路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 2)、血管紧张素1-7(Ang 1-7)、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IL-10水平,分析其与AKI发生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AK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LRN术后AKI的发生率为69.5%。AKI组术后24 h尿醛固酮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P=0.022),血浆ACE 2、Ang1-7、Nrf-2、IL-10水平显著低于非AKI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术后24 h尿醛固酮水平与AKI成正相关(P=0.029)、与eGFR成负相关(P=0.007),血浆ACE 2、Nrf-2、IL-10水平与AKI成负相关(P<0.05)、与eGFR成正相关(P=0.029,P=0.013,P=0.00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醛固酮是AKI发生的危险因素(OR=1.01,95%CI 1.00~1.001,P=0.026),血浆ACE2、Ang1-7、Nrf-2和IL-10是AKI发生的保护因素(OR=0.98,95%CI 0.97~0.998,P=0.030;OR=0.98,95%CI 0.96~0.998,P=0.041;OR=0.99,95%CI 0.99~0.999,P=0.023;OR=0.99,95%CI 0.97~0.999,P=0.0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醛固酮是AK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2,95%CI 1.000~1.004,P=0.030),血浆Nrf-2是AKI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99,95%CI 0.999~1.000,P=0.042),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1和0.679;联合分析非常规通路各个指标,AUC为0.758,联合分析醛固酮和非常规通路各个指标,AUC为0.788。结论AKI患者术后24 h RAS常规通路活性增强,非常规通路活性减弱,RAS系统可能通过影响eGFR参与了AKI的发生;醛固酮联合非常规通路各指标可用于预测LRN术后A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损伤 根治性切除 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A、AOPP、Nrf2、GSH水平与肾细胞癌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钰妍 刘永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0-678,共9页
目的分析丙二醛(MDA)、人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血浆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谷胱甘肽(GSH)水平与肾细胞癌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2-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110... 目的分析丙二醛(MDA)、人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血浆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谷胱甘肽(GSH)水平与肾细胞癌患者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2-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110例肾细胞癌患者。依据国际肾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标准分为AKI组(n=30)和非AKI组(n=80),再依据年龄分为老年AKI(>65岁,n=14)、中年AKI(50~65岁,n=16)与老年非AKI(>65岁,n=30)、中年非AKI(50~65岁,n=50)4个亚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于手术开始前(T_(1))、手术结束后(T_(2))、术后24 h(T_(3))采集静脉血,检测MDA、AOPP、Nrf2、GSH水平,比较各亚组不同时间点MDA、AOPP、Nrf2、GSH水平,并分析其与LPN术后AKI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PN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患者各时间点MDA水平与LPN术后AKI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AOPP-T_(3)水平与LPN术后AKI的发生呈正相关(r=0.315,P=0.037),Nrf2-T_(3)、GSH-T_(2)水平与LPN术后AKI的发生呈负相关(r=-0.365,P=0.015;r=-0.338,P=0.025)。中年患者各时间点MDA、AOPP、Nrf2、GSH水平与LPN术后AKI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手术切除肾体积是老年患者LPN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24,P=0.040;OR=1.309,P=0.049),GSH-T_(2)是老年患者LPN术后AK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71,P=0.042);术中胶体液入量是中年患者LPN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6,P=0.007),术中尿量是中年患者LPN术后AK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04,P=0.007)。结论老年患者LPN术后AKI的发生可能与术后AOPP水平升高和Nrf2、GSH水平降低有关,且术后GSH是老年患者LPN术后AK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而中年患者LPN术后AKI的发生则与围手术期MDA、AOPP、Nrf2、GSH水平变化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部分切除 急性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治疗非转移性高危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庆敖 覃茂 +10 位作者 张伟阳 刘清源 江世浩 张金栋 丁思伟 代坤含 秦梓榛 王万乔 何靖珂 朱辉轩 王德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9-443,共5页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obot-assisted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RNU)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LRNU)治疗非转移性高危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 目的:研究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robot-assisted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RRNU)与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oureterectomy,LRNU)治疗非转移性高危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UTU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70例接受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非转移性高危UTUC患者,RRNU组19例,LRNU组51例。对围手术期结果及肿瘤学预后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均无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致患者死亡的情况。2组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住院时间(d)[5(4,6)vs.6(5,8),Z=2.076,P=0.038]、术后引流量(mL)[75(20,186)vs.160(90,245),Z=2.411,P=0.016]、引流管保留时间(d)[2(3,4)vs.3(4,5),Z=2.276,P=0.023]和费用(万元)[8.33(7.51,8.78)vs.3.91(3.46,4.94),Z=6.319,P=0.000]有统计学差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RNU与LRNU在治疗非转移性高危UTUC的短期复发情况没有明显差异。RRNU具有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保留时间、加速患者康复等优势,但是费用更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输尿管切除 机器人辅助技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