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QM-C1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黄浩 焦燕 韩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QM-C1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与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治疗早期宫颈癌术后早期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 目的比较腹腔镜QM-C1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与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治疗早期宫颈癌术后早期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情况,并总结识别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经验。方法从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和佛山复星禅诚医院回顾性收集2009年9月~2023年9月早期宫颈癌200例LNSRH和160例LRH资料。对比2组术后膀胱与直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LRH组相比,LNSRH组住院时间短[(9.3±2.2)d vs.(11.0±2.4)d,t=-7.688,P<0.001],术后解除尿管早[(7.9±1.2)d vs.(15.7±2.6)d,t=-39.023,P<0.001],尿潴留发生率低(5例vs.23例,χ^(2)=17.475,P<0.001),其他膀胱功能障碍症状(包括夜尿、排尿困难、尿失禁和尿频/尿急)少(6例vs.30例,χ^(2)=24.500,P<0.001),排气早[(24.7±7.1)h vs.(32.4±4.4)h,t=-13.165,P<0.001]。结论与传统LRH相比,LNSRH有效地降低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与直肠功能障碍的风险,促进更快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Querleu-Morrow C1型手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钓式”子宫悬吊联合阴道荷包缝合包埋宫颈的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2
作者 王苗苗 李秀芳 +1 位作者 黄相艳 孟泳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3-478,共6页
目的探讨“垂钓式”子宫悬吊联合阴道荷包缝合包埋宫颈的改良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8月82例Querleu-Morrow分型C2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资料,其中36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46例开放手... 目的探讨“垂钓式”子宫悬吊联合阴道荷包缝合包埋宫颈的改良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8月82例Querleu-Morrow分型C2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资料,其中36例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46例开放手术(开放组)。腹腔镜组采用“垂钓式”子宫悬吊避免使用举宫杯,阴道荷包缝合包埋宫颈后切开阴道壁。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病理切缘阳性率及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40(30~130)ml vs.80(20~300)ml,Z=-4.057,P=0.000;8.5(5~24)d vs.10(5~26)d,Z=-2.975,P=0.003];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切除个数、切缘阳性率、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钓式”子宫悬吊联合阴道荷包缝合包埋宫颈的改良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腹腔镜 广泛性子宫切除 子宫悬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秦公照 孙黎 +2 位作者 付婷 梁宝权 侯顺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于苏州市立医院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9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 目的探讨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于苏州市立医院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9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EF,WHOQOL-BREF)评估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96例宫颈癌患者术后3个月WHOQOL-BREF生理领域、环境状况领域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术后2周(均P<0.05),而术后3个月和术后2周患者心理领域和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4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与家人同住、家庭平均月收入>4000元、肿瘤分期Ⅰa期、肿瘤分化程度G1级、手术时间<3 h、无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或化疗、高希望水平的宫颈癌患者术后3个月WHOQOL-BREF总分均显著高于年龄>60岁、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独居、家庭平均月收入<2000元、肿瘤分期Ⅱa期、肿瘤分化程度G3级、手术时间≥3 h、有术后并发症、未接受术后放疗或化疗、低希望水平者(均P<0.05)。家庭平均月收入、肿瘤分期、Herth希望指数评分均为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淋巴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行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术后短期内生存质量较低,这与患者家庭平均月收入、肿瘤分期、希望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质量 宫颈癌 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 希望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探讨1例(附手术视频)
4
作者 张慧林 丁宁 +3 位作者 丁兰芳 李娟 张蕾 沈宇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62-1465,共4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早期手术治疗的标准术式是子宫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路径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和经阴道手术等[1]。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于早期宫颈癌的治疗。
关键词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 宫颈癌 广泛性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类型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兵 孙建明 吴晓婕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146,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20例,均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顺利完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医体质类型平和体质140例...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20例,均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顺利完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医体质类型平和体质140例、阴虚体质140例、阳虚体质140例,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的麻醉情况以及麻醉前5 min、麻醉后30 min、术后6 h生命体征、应激反应情况,麻醉情况包括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生命体征指标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瑞芬太尼用量、丙泊酚用量、麻醉诱导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体质患者苏醒时间更短(P<0.05)。麻醉前5 min 3组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 3组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值均有所降低,术后6 h基本恢复正常,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麻醉前5 min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 3组以上指标均明显升高,术后6 h明显降低,平和体质患者在麻醉后30 min、术后6 h时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皮质醇水平显著优于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患者(P<0.05)。结论平和体质的老年宫颈癌患者能够更好地调控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反应,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中医体质 老年 腹腔镜子宫切除 全麻 硬膜外阻滞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及疗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7
6
作者 夏欢 曹莉莉 +4 位作者 蒋璐频 熊维 贺丽人 赵娜 梁志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3-766,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23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NSRH组116例,普通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组(LRH... 目的:评估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宫颈癌患者23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NSRH组116例,普通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组(LRH组)11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参数(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宫旁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淋巴结切除数目),及术后的膀胱功能恢复指标(包括留置尿管天数、术后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腹压排尿、尿失禁、尿潴留以及排尿满意率),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术后生存时间分布。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术后留置尿管天数、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腹压排尿、尿潴留以及排尿满意率明显优于LR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和LRH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和89.1%,术后生存时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安全可靠的,与LRH比较,有较好的膀胱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留神经 宫颈癌 广泛性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赵娜 曹莉莉 +1 位作者 方露雪 徐惠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91-695,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及传统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两种术式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探... 目的分析比较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及传统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两种术式宫颈癌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探讨LNSRH对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2014年FIGO临床分期为Ⅰb1~Ⅱa2期、于我院接受LNSRH(观察组,n=138)和LRH(对照组,n=138)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阴道壁切除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观察两种手术对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阴道壁切除长度、死亡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RH组比较,LNSRH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缩短,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34.8%vs 71.0%)及消化系统并发症(21.7%vs 49.3%)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留置尿管天数主要集中在7~14 d,而LRH组主要集中在>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SRH组术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I-QOL)及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 7,PFIQ-7)评分均优于LRH组(P<0.05)。结论 LNSRH作为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方式,可保护患者术后膀胱、直肠等盆底器官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保留神经 广泛性子宫切除 宫颈癌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文仲勇 黄诗敏 +4 位作者 黄浩 田乔 王小婕 胡碧洪 张秀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0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中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PAN)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42例LRH(宫颈癌ⅠA2~ⅠB1 26例,子宫内膜癌ⅠB~Ⅱ...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中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pelvic autonomic nerve,PAN)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42例LRH(宫颈癌ⅠA2~ⅠB1 26例,子宫内膜癌ⅠB~ⅡA 16例),系统保留PAN 10例(保留PAN组),32例常规LRH(常规组),比较2种术式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镜下完成,保留PAN组成功保留单侧PAN 4例,保留双侧PAN 5例,失败1例。保留PAN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9.2±4.6)d,与常规组(15.2±2.3)d相比明显缩短(t=-5.440,P=0.000)。保留PAN组2例拔尿管后出现尿频、尿痛,常规组有9例。术后切除标本阴道残端、USL、CL长度均>3 cm,切缘均未出现癌细胞的情况。结论腹腔镜下保留PAN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但远期临床效果还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广泛性子宫切除 腹腔镜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其舟 肖仲清 +3 位作者 龙生根 王丽君 杨晶 舒宽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 目的探讨常规器械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3年6月因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或宫颈癌ⅠA1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60例,按患者意愿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及多孔腹腔镜手术各30例,均使用常规器械,不使用举宫器,比较2组手术指标。结果2组均未出现中转开腹及泌尿系、肠道或大血管等损伤。单孔组出血量较少[(54.6±20.5)ml vs.(67.5±27.0)ml,P=0.041],排气较早[(27.6±8.0)h vs.(32.2±9.0)h,P=0.040],总住院时间较短[(4.4±1.5)d vs.(5.1±1.2)d,P=0.044]。2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切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与穿刺器相关的近期并发症(如穿刺孔感染、出血)或远期并发症(如脐疝、切口疝)。结论免举宫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瘢痕最小化,并发症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单孔腹腔镜 子宫切除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0
作者 原昕 孟凡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8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开腹组(43例,传统经腹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辽宁省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83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开腹组(43例,传统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腹腔镜组(40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结果开腹组ⅠB1期、ⅡA1期患者术中出血量高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均低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开腹组ⅠB1期、ⅡA1期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ⅠB1期患者服用止痛药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开腹组ⅡA1期患者服用止痛药比例高于腹腔镜组(P <0.05);2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理健康、生活兴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开腹组和腹腔镜组身体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负面效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子宫颈鳞状细胞癌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增加淋巴结切除数量,缩短发热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腹腔镜 广泛性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型举宫器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帅 黄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70-72,86,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型举宫器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hysterectomy,LNSRH)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l月~2011年4月,使用微创型举宫器对20例ⅠB~ⅡA期宫颈癌及10例Ⅱ期子宫内... 目的探讨微创型举宫器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hysterectomy,LNSRH)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l月~2011年4月,使用微创型举宫器对20例ⅠB~ⅡA期宫颈癌及10例Ⅱ期子宫内膜癌行LNSRH。插尿管后置入举宫器,整个手术过程在腔镜下完成,离断阴道后用举宫器将子宫从阴道拖出。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泌尿系损伤。手术时间250~340 min,平均270 min;出血量为50~200 ml,平均110ml;术后拔除尿管时间7~17 d,平均10 d。30例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6.7月,所有患者健在,无淋巴囊肿,无肿瘤复发、转移,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结论 微创型举宫器有操控简单、能配合高难度妇科腔镜手术、使用过程符合无瘤原则、使用成本低的特点,是行LNSRH的理想手术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宫器 腹腔镜 广泛性子宫切除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 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20期51-52,共2页
对81例子宫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3.0h,术中出血100~200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切口一期愈合。提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前访视,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术... 对81例子宫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3.0h,术中出血100~200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切口一期愈合。提出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前访视,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切除 腹腔镜 盆腔淋巴结清扫 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桂云 杨小林 +4 位作者 任映梅 田演娇 丛峰 钱露露 陶高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探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35~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组(AL... 目的 探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35~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组(AL)和全麻组(CG),每组50例。AL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行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CG接受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手术时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总用量,术后2、12、24和48 h静息和活动(翻身)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G组比较,AL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总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12、24和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头晕、恶心呕吐、瘙痒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能够提高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和镇痛药物用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麻醉效果 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关于全子宫切除术在不同体质指数患者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梦秋 易倩琳 +2 位作者 武加林 陈万丽 肖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关于全子宫切除术在不同体质指数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21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n=416)和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关于全子宫切除术在不同体质指数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2月至2021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n=416)和传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n=725)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不同等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患者进行分层(非超重、超重和肥胖),比较2组中各BMI亚组间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机器人组中超重亚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腹腔镜组[(125.37±50.92) min vs.(135.68±44.55) min],机器人组中3个BMI亚组的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腹腔镜组[(60.46±45.20) mL vs.(92.88±105.13) mL、(72.01±62.03) mL vs.(115.02±123.38) mL及(65.59±37.92) mL vs.(125.16±96.07) mL],机器人组中超重亚组和肥胖亚组的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传统腹腔镜组[(2.04±0.83) d vs.(2.19±0.63) d和(1.97±0.54) d vs.(2.19±0.5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中各BMI亚组术中及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仍低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患者的全子宫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相较于传统腹腔镜在围术期降低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传统腹腔镜 子宫切除 体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2
15
作者 吴海峰 杨慧云 +2 位作者 陈芳 朱筱娟 左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43-144,154,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膀胱截石位.放置举宫器,建立气腹,脐孔及左右两侧腹壁穿刺置入trocar.先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自上而下清扫髂总、髂外、腹股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膀胱截石位.放置举宫器,建立气腹,脐孔及左右两侧腹壁穿刺置入trocar.先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自上而下清扫髂总、髂外、腹股沟深3组淋巴结,进而清扫闭孔及髂内2组淋巴结.子宫动脉自髂内动脉起始处游离凝断,游离输尿管,分离双侧膀胱侧窝、直肠侧窝,游离主韧带、骶韧带3.0 cm以上切除,下推膀胱、直肠,游离阴道壁3.0 cm以上,并于3.0 cm处切除子宫标本,标本经阴道取出.结果 28例全部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18例宫颈癌手术时间(213.3±38.6) min,术中出血量(223.3±89.6) ml,膀胱功能恢复时间(16.5±4.3)d,切除淋巴结(14.3±6.8)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3/18),术后发热时间(4.3±2.6)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0.4±3.8)h;术后3例(16.7%,3/18)补充放疗、化疗.10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时间(221.3±37.7) min,术中出血量(231.9±71.4)ml,膀胱功能恢复时间(14.2±9.1)d,切除淋巴结(15.9±7.3)枚,术后1例发生并发症,术后发热时间(4.6±3.4)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9.2±8.9)h;术后2例补充放疗、化疗.所有病例断端及阴道切缘均阴性.28例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20个月,无复发,无一例发生穿刺部位肿瘤种植.结论 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手术视野清晰,手术安全,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恶性肿瘤 广泛子宫切除 淋巴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及内关埋针治疗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嘉瑜 田永宏 +4 位作者 邹蔼莹 邹柳苑 肖依珠 陈明月 黄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穴位埋置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双侧内关及足三... 目的探讨揿针穴位埋置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患者在双侧内关及足三里两个穴位共4个部位埋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肠鸣音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排除了4例数据记录不全的患者后,最终纳入研究的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9例及47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1.7 h vs 24.2 h,P<0.001),排便时间(48.3 h vs 72.4 h,P<0.001)及肠鸣音恢复时间(6.5 h vs 48.0 h,P<0.001)等各项观察指标上具有显著改善。另一方面,试验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除外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6 h、12 h、24 h恶心呕吐症状发生率及术后6 h、12 h、24 h、48 h腹胀症状发生率的对比中,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及内关穴揿针埋置能缩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首次排气、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及腹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针 腹腔镜 子宫切除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子宫广泛切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谢庆煌 柳晓春 +1 位作者 郑玉华 邓凯贤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广泛或次广泛切除加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宫颈癌患者,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广泛或次广泛切除加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分析手术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3...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广泛或次广泛切除加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宫颈癌患者,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广泛或次广泛切除加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分析手术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清除的盆腔淋巴结数平均29个,平均手术时间为216分钟,术中平均出血350 ml,3例需要输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1.8天,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平均11.5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5天。术后第一天均可下地活动。22例无复发。结论:该术式损伤小、恢复快,能达到足够的切除范围,是目前治疗子宫恶性肿瘤较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 子宫切除 腹腔镜 淋巴结清除 子宫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膀胱功能的保护效果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诗敏 王帅 +2 位作者 李莉芳 王小婕 黄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客观评价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膀胱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1年8月,对43例Ⅰa2~Ⅱa期宫颈癌及24例Ⅱ期子宫内膜癌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 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 目的:客观评价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膀胱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2009年2月~2011年8月,对43例Ⅰa2~Ⅱa期宫颈癌及24例Ⅱ期子宫内膜癌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 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 ,LNSRH),术前及术后1、6、9、12个月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尿道测压、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及尿流率测定。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50~310 min,平均260 min;术中出血量50~150 ml,平均80 ml;阴道切除长度3.1~4.3 cm,平均3.5 cm;主韧带切除长度3.0~4.2 cm,平均3.3 cm;宫骶韧带切除长度3.2~3.9 cm,平均3.5 cm。64例术后7 d拔除尿管,残余尿量<50 ml;3例术后7 d残余尿量>100 ml,术后14 d恢复至<50 ml。67例完成术前、术后尿动力学检查,差异均无显著性。术后随访12~44个月,平均35个月,无淋巴囊肿及肿瘤复发、转移,阴道残端均愈合良好。结论 LNSRH安全可行,既能保证疗效,又保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广泛性子宫切除 神经保留 尿动力学检查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 被引量:30
19
作者 黄晓斌 谢庆煌 +3 位作者 柳晓春 江卓飞 李庆东 郑玉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8年4~12月,对16例早期宫颈癌(ⅠA2期1例,ⅠB1期10例,ⅠB2期5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结果...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18年4~12月,对16例早期宫颈癌(ⅠA2期1例,ⅠB1期10例,ⅠB2期5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中位手术时间215(185~280)min,术中出血150(100~300)ml,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36(21~45)枚,手术切缘均为阴性。术后自排小便时间中位数12(7~42)d。术后下肢静脉血栓1例。术后30天伤口外观美容满意度评分(cosmetic score,CS) 18(15~22)分。中位随诊时间26(4~37)周,无复发、死亡。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联合经阴道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可行、安全的,但其肿瘤学结局仍需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广泛子宫切除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阴式与开腹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比较 被引量:31
20
作者 高媛 陈龙 +1 位作者 张萍 盛明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697-700,712,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1年12月14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Ⅰa2~Ⅱb期宫颈癌,83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设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11年12月14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Ⅰa2~Ⅱb期宫颈癌,83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设为研究组,63例开腹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术后镇痛药应用、术后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拔除盆腔引流管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生存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少[(283.3±162.3)ml vs.(372.9±194.5)ml,t=-3.032,P=0.003]、术后应用镇痛药例数少[15例vs.57例,χ2=75.116,P=0.000]、术后排气早[(39.1±17.5)h vs.(48.3±19.4)h,t=-3.002,P=0.003]、体温恢复正常快[(47.5±19.7)h vs.(56.1±23.2)h,t=-2.419,P=0.017]、拔除盆腔引流管早[(3.6±1.6)d vs.(4.4±2.7)d,t=-2.090,P=0.039]。2组在手术时间[(227.3±62.5)min vs.(235.1±67.7)min,t=-0.721,P=0.472]、切除淋巴结数[(22.6±5.7)枚vs.(20.7±6.4)枚,t=1.892,P=0.061]、并发症发生率[41.0%(34/83)vs.57.1%(36/63),χ2=3.756,P=0.053]及术后复发率[13.2%(11/83)vs.14.3%(9/63),χ2=0.032,P=0.85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截止2012年5月30日,研究组83例术后平均随访63.4月(5~77个月),对照组63例术后平均随访62.3月(9~79个月),2组术后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26,P=0.872)。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近、远期疗效好,是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腹腔镜 阴式广泛子宫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