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
作者 龙雯晴 焦海宁 +4 位作者 喇端端 沈健 沈育红 朱岚 沈立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0期902-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手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114例,包括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33例,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22例,单侧卵巢囊肿剔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手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114例,包括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33例,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22例,单侧卵巢囊肿剔除(除卵巢内膜异位囊肿)48例,双侧卵巢囊肿剔除(除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1例,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术后3个月随访月经情况、潮热症状。结果与各组术前相比,4组术后3个月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间术前性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FSH、FSH/LH、E2水平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LH水平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组明显低于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组和单侧卵巢囊肿剔除组(P值分别为0.0003、0.0191),术后LH水平双侧卵巢囊肿剔除组低于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组(P=0.0479),其余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共有10例(8.8%)月经异常,5例(4.4%)潮热盗汗。61例有生育要求者中共有26例(42.6%)妊娠。结论腹腔镜下不同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手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史精华 冷金花 +2 位作者 李孟慧 贾双征 郎景和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为40例单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10例双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患者;试验组为12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为40例单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10例双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患者;试验组为12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囊肿(巧囊)剔除术患者,分为单侧巧囊<35岁(40例),单侧巧囊≥35岁(26例),双侧巧囊<35岁(41例)和双侧巧囊≥35岁(19例)4组。比较各组手术前、手术后24小时内以及手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术后6个月卵巢最大平面平均直径,并随访术后18个月妊娠结局。结果 双侧巧囊<35岁及≥35岁患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24小时内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而E2明显减低(P<0.05)。而畸胎瘤对照患者及单侧巧囊<35岁及≥35岁患者手术前后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巧囊<35岁患者,术后6个月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者占77.8%,而双侧巧囊≥35岁患者中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者仅占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术侧与未手术侧卵巢缩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妊娠率非巧囊组(92.9%)明显高于巧囊组(45.2%)(P<0.05);单侧巧囊<35岁、单侧巧囊≥35岁、双侧巧囊<35岁及双侧巧囊≥35岁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60%、37.5%、46.2%和16.7%,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以双侧巧囊≥35岁患者的妊娠率最低。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大部分年轻患者可以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注意围手术期卵巢功能的评估和卵巢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 卵巢储备功能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4
3
作者 覃正文 郑会贤 任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院内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囊肿剔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院内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及近、远期卵巢功能情况。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d时IgG及C3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对照组C3水平恢复正常但IgG仍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d时CD3、CD4、CD8及CD4/CD8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d除CD3水平逐渐接近正常外其余各指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和术前水平(P<0.05)。(3)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时两组E2水平明显下降、FSH及L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改变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时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变化程度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及1年时PSV水平明显升高、PI和RI水平显著降低,与术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年PI、RI及PSV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而言,腹腔镜囊肿剔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近期和远期卵巢功能等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良性肿瘤 腹腔镜囊肿剔除术 开腹卵巢囊肿剔除 免疫功能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