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桂云 杨小林 +4 位作者 任映梅 田演娇 丛峰 钱露露 陶高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 探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35~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组(AL... 目的 探讨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对妇科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35~64岁,BMI 18~28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全麻组(AL)和全麻组(CG),每组50例。AL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40 ml行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联合全身麻醉。CG接受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手术时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总用量,术后2、12、24和48 h静息和活动(翻身)时VAS疼痛评分、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瘙痒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G组比较,AL组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总用量、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12、24和48 h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头晕、恶心呕吐、瘙痒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能够提高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和镇痛药物用量,减轻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麻醉效果 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8
2
作者 葛伟平 楚蔚昕 +2 位作者 刘红 马红梅 陈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9月因子宫非脱垂良性疾病于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术后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A组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9月因子宫非脱垂良性疾病于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5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术后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A组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治疗,B组做Kegel训练,C组无特殊处理。采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评估术后5年阴道壁及穹隆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1 h尿垫试验检测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手检和机检评估术后盆底肌力变化,采用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和中国女性性生活质量问卷评价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结果 A组术后盆底Ⅰ类肌(χ~2=4.882,P=0.027)和Ⅱ类肌(χ~2=4.882,P=0.027)肌力较术前明显改善,生活质量(t=-0.727,P=0.471)和性生活质量(t=1.549,P=0.128)无下降;B组术后Ⅰ类肌肌力下降(χ~2=4.244,P=0.039),生活质量(t=-9.220,P=0.000)和性生活质量(t=5.108,P=0.000)下降,POP发生率[20%(10/50)]较A组[4%(2/50)]升高(χ~2=6.061,P=0.014);C组术后盆底Ⅰ类肌(χ~2=5.086,P=0.024)和Ⅱ类肌(χ~2=5.002,P=0.025)肌力均下降,生活质量(t=-13.472,P=0.000)和性生活质量(t=10.748,P=0.000)均明显下降,且POP和SUI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升高[POP 20%(10/50)vs.4%(2/50),χ~2=6.061,P=0.014;SUI 22%(11/50)vs.4%(2/50),χ~2=7.162,P=0.007]。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合理的盆底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可以减少POP和SUI的发生,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训练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 被引量:24
3
作者 韦玮 方梓羽 +3 位作者 马艳群 张春兰 陈萍 吴伟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ERAS+TENS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6、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联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多模式镇痛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ERAS组和ERAS+TENS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6、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于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30 min、术后清醒时检测血清β⁃内啡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48 h恶心呕吐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ERAS组相比,ERAS+TENS组术后16 h内疼痛VAS评分下降,术后8 h和16 h时Ramsay镇静评分较升高(P<0.05)。手术开始30 min和术后清醒时,ERAS+TENS组β⁃内啡肽水平较ERAS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RAS+TENS组非切口痛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TENS联合ERAS多模式镇痛可降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的疼痛感,提高镇静舒适度,但无法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皮神经电刺激 加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葛晓燕 王峰 +4 位作者 王朋 解凤磊 闫声明 刘伟 李元海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8例,年龄42~74岁,BMI 19~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恶心呕吐(PON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8例,年龄42~74岁,BMI 19~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联合SGB组(S组)和全身麻醉组(GA组),每组49例。S组于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SGB,注入0.2%罗哌卡因5 ml,GA组不行SGB。两组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记录术前1 d、手术当日、术后1 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记录术后24 h PONV分级和止吐药补救情况。记录术后24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镇痛药补救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气胸、臂丛神经阻滞等SGB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GA组比较,S组手术当日、术后1 d PSQI评分、POS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PONV 0级、1级发生率明显升高,PONV 2级、3级、4级发生率、止吐药补救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补救镇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无一例出现局麻药中毒、全脊髓麻醉、气胸、臂丛神经阻滞等SGB相关并发症。结论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改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减轻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后睡眠障碍 后恶心呕吐 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式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荣春红 沈铿 +4 位作者 郎景和 杨佳欣 吴鸣 潘凌亚 冷金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比较性研究3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完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和两种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9月-2005年9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3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LH178例,LAV... 目的 比较性研究3种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完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和两种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9月-2005年9月间在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39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LH178例,LAVHa177例,LAVHb38例。结果 各组均以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为最常见病因,在TLH组、LAVHa组和LAVHb组分别占66.9%、38.4%和52.6%。TLH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上与LAVH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较LAVHb组少(P〈0.05);TLH组切除子宫的体积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在TLH组为9.0%,低于LAVHa组(14.1%)和LAVHb组(18.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LH组切除的子宫体积较大,不影响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 比较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迪 何龙 +4 位作者 刘梦菲 许颖 秦菲菲 柳少轩 艾艳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06-910,共5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35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 目的观察和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35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n=67)和硫酸镁组(M组,n=68)。E组在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艾司氯胺酮0.25 mg/kg,随后持续静脉泵注0.15 mg·kg^(-1)·h^(-1);M组在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硫酸镁50 mg/kg,随后持续静脉泵注8 mg·kg^(-1)·h^(-1)。术后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配方为氢吗啡酮0.1 mg/kg+帕洛诺司琼0.25 mg。记录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和苏醒时间。记录术后2、6、12、24、48 h氢吗啡酮消耗量(等效界值为0.25 mg)、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0~2 h、2~6 h、6~12 h、12~24 h和24~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术后补救镇痛、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M组比较,E组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增加(P<0.05),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后2、6、12、24、48 h氢吗啡酮消耗量、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0~2 h、2~6 h、6~12 h、12~24 h和24~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率和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氯胺酮可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提供与硫酸镁相似的术后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硫酸镁 后镇痛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朱娟 姚凤珍 邹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2-1164,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96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麻醉诱导时静脉给予2%利多卡因1.5mg/kg,随后连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2mg·k...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96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麻醉诱导时静脉给予2%利多卡因1.5mg/kg,随后连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2mg·kg^(-1)·h(-1)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利多卡因。记录术后6、12、24和48h静息与咳嗽状态下VAS评分,48h内吗啡累积使用量,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术后第3~5天每天六分钟步行测试距离,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眩晕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6、12和24h静息状态下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内各时点咳嗽状态下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48h内吗啡累积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步行测试距离明显延长(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减少吗啡用量,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静脉输注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后疼痛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膀胱损伤经阴道修补6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建海 秦凤金 +1 位作者 于云英 朱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3-554,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阴道修补损伤膀胱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寻找微创治疗膀胱损伤的新路径。方法:膀胱破裂6例,均位于后壁。平均年龄40.6岁(35~65岁),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其中3例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粘连严重,1例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阴道修补损伤膀胱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寻找微创治疗膀胱损伤的新路径。方法:膀胱破裂6例,均位于后壁。平均年龄40.6岁(35~65岁),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其中3例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粘连严重,1例为子宫峡部肌瘤。术中均经阴道行膀胱修补术。结果: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周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无尿潴留及尿瘘形成。结论:经阴道修补膀胱破裂创伤小、安全、可行,是治疗妇科手术中膀胱损伤可选择的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膀胱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代玲 王珊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14-2116,共3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为灯盏花素注射液组和空白对照组,灯盏花素注射液组术前3 d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至术后3 d,空白对照组静脉...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为灯盏花素注射液组和空白对照组,灯盏花素注射液组术前3 d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至术后3 d,空白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手术后24 h、手术后3 d检测动脉血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各时间点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CRP)水平。结果与手术前比较,除灯盏花素注射液组手术后3 d IL-6水平无显著差异外(P>0.05),2组手术结束时、手术后24 h、手术后3 d NE、Cor、E、ACTH、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灯盏花素注射液组手术结束时、手术后24 h、手术后3 d NE、Co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手术结束时、手术后24 h E、ACTH、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明显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注射液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耳球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华 国晓梅 +7 位作者 刘忠华 周丽 邬绍新 吴丽芬 姚南峰 杨军欣 曹亚琼 张传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084-1085,1091,共3页
目的 探讨吸耳球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3月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02例,术中将子宫处理后将吸耳球放入阴道残端处,协助阴道残端缝合.结果 10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全子宫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 目的 探讨吸耳球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处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3月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102例,术中将子宫处理后将吸耳球放入阴道残端处,协助阴道残端缝合.结果 10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全子宫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45-11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60-150 ml,平均80 ml.102例随访1-6个月,平均3.5月,均无切口感染、阴道残端出血、手术切口疝等发生.结论吸耳球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耳球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 被引量:58
11
作者 姚书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 腹腔镜子宫切除 筋膜内子宫切除 子宫切除 子宫切除 女性生殖道 阴道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复合布托啡诺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青 付群 +2 位作者 茆庆洪 徐海虹 腾香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8-1710,共3页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复合布托啡诺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n=20):P组术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40 mg;PB1组术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40 mg和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布...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复合布托啡诺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n=20):P组术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40 mg;PB1组术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40 mg和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布托啡诺10μg/kg;PB2组术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40 mg和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布托啡诺20μg/kg。记录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观察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静态、动态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PB1组比较,PB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多。与P、PB2组比较,PB1组患者满意度增加(P〈0.05)。与P组比较,PB1、PB2组T1-T3时静态VAS评分降低,T1-T4时动态VAS评分降低(P〈0.05)。与P组比较,PB1、PB2组T1-T2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与PB1组比较,PB2组T1-T2时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结论:术前30 min静注帕瑞昔布40 mg和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布托啡诺10μg/kg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疼痛,安全舒适,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布托啡诺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66
13
作者 杨青青 胡宪文 +3 位作者 李云 陈齐 张慕春 黄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PCIA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0~60岁,体重45~7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术后均采用PCIA,S组给予舒...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纳布啡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PCIA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0~60岁,体重45~70 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术后均采用PCIA,S组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格拉司琼2 mg+生理盐水至120 ml,SN1、SN2、SN3组分别给予0.2、0.4和0.8mg/kg纳布啡+舒芬太尼2.0μg/kg+格拉司琼2 mg+生理盐水至120 ml。记录患者术后1、4、8、12、24、48 h Ramsay镇静评分、PCIA有效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和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12、24、48 h,与S组比较,SN2组和SN3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SN1组比较,SN2组和SN3组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SN2组比较,SN3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S组和SN1组补救镇痛率明显高于SN2组和SN3组(P<0.05)。术后48 h内SN2组和SN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和SN1组,SN3组嗜睡发生率明显高于SN2组(P<0.05)。结论纳布啡0.4mg/kg复合舒芬太尼2.0μg/kg用于腹腔镜全子宫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纳布啡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损伤性并发症5例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段丽君 汪辉 柳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前,妇科腹腔镜手术已经取代了大部分开腹或阴式手术,但是,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由于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或术者技术不成熟,手术并发症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其中又以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为高。现分析本院2006年1月~2... 目前,妇科腹腔镜手术已经取代了大部分开腹或阴式手术,但是,随着手术范围的扩大,由于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或术者技术不成熟,手术并发症时有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其中又以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并发症为高。现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3年12月75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所发生的5例损伤性并发症(包括2例术后膀胱阴道瘘,1例术后输尿管阴道瘘,2例术中肠管损伤),探讨损伤性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损伤性 妇科腹腔镜 输尿管阴道瘘 阴式手 适应证 膀胱阴道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用于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隆盛 张楷弘 +4 位作者 杨铎 张欢楷 黄志良 卢燕 何绮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用于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3例。两组均采用TIVA...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佐剂用于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6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33例。两组均采用TIVA,在麻醉诱导前行双侧后路腰方肌阻滞,D组每侧注射加入0.50μg/kg右美托咪定的0.2%罗哌卡因30 mL,R组每侧注射0.2%罗哌卡因30 mL。记录术后2、6、12、24、48h h的静息和运动疼痛VAS评分;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48 h内有效PCA次数、舒芬太尼总量、哌替啶镇痛例数、镇痛满意度。结果与R组比较,D组术后12 h、24 h、48 h的疼痛VAS评分和运动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48 h按压镇痛泵总次数、舒芬太尼总量、需要哌替啶镇痛例数明显降低(P<0.05),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镇痛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双侧后路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安全有效,能降低患者疼痛评分,增强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多模式镇痛方案提供新选择,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罗哌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腰方肌阻滞 腹腔镜子宫切除 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S理念的微信交互式术前访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16
作者 祁学峰 高明玉 +2 位作者 梁宇俐 朱潇玲 马涛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370-337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微信交互式术前访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19年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1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在某三级...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微信交互式术前访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19年10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10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月—2019年12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1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在常规术前访视基础上进行基于ERAS理念的微信交互式术前访视。比较两组病人术前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术前准备质量、负性情绪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前相关知识问卷得分[(31.58±1.13)分]及满意度得分[(19.68±1.09)分]高于对照组[术前相关知识问卷得分(29.63±4.67)分,满意度得分(17.56±4.19)分],术前准备完善病人(95例)多于对照组(75例),接受微信交互式术前访视后状态焦虑量表评分[(39.54±11.55)分]和进入手术等候区时状态焦虑量表评分[(51.40±13.67)分]均低于对照组[访视后(44.17±12.10)分,进入手术等候区时(60.79±13.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术前访视相比,基于ERAS理念的微信交互式术前访视可提高病人对术前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术前准备质量及满意度,有效减轻病人术前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微信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杯状举宫器联合超声刀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尹香花 顾建娟 成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2期1086-1087,1095,共3页
目的探讨杯状举宫器联合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共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58例,28例应用杯状举宫器联合超声刀手术,30例应用双极电凝联合剪刀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杯状举宫器联合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我院共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58例,28例应用杯状举宫器联合超声刀手术,30例应用双极电凝联合剪刀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92.0士10.1)min显著短于双极电凝组(115.0±18.1)min(t=-5.917,P=0.000),术中出血量(60.5±9.5)ml显著少于双极电凝组(105.5±9.5)ml(t=-18.027,P=0.000),2组术后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8例术后随访1~6个月,均未发生慢性腹痛及胃肠功能紊乱。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使用杯状举宫器联合超声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举宫器 超声刀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双极电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路径在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晓翊 熊宙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路径在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策略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所行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腹膜后路径组3... 目的探讨腹膜后路径在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策略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所行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研究。腹膜后路径组35例,腹膜内路径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腹膜后路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57±17.23)min、(75.71±40.89)mL,均少于腹膜内路径组[(140.88±18.32)min,(112.57±95.2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膜内路径组有1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出血量大于500 mL,而腹膜后路径组两者均无。两组均无膀胱、输尿管和肠管损伤。结论应用腹膜后路径对直肠子宫陷凹封闭的患者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少,解剖层次清晰,未发现输尿管、肠管损伤,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腹膜后路径 直肠子宫陷凹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进行性高乳酸血症一例
19
作者 王鹏 陈传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2-623,共2页
患者,女,48岁,因"发现子宫肌瘤2年,继发痛经3月"入院,拟在全麻下行"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间断口服降压药(具体不详),否认"糖尿病史"及手术外伤史。术前检查均未见异常。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 高乳酸血症 进行性 高血压病史 口服降压药 子宫肌瘤 糖尿病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aSure与超声刀在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苏园园 韩燕华 +2 位作者 张樱樱 陈汝虹 刘晓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7期613-614,617,共3页
目的探讨LigaSure与超声刀在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225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LigaSure手术152例、应用超声刀手术73例。结果LigaSure组手术时间为(104.9±29.2)min... 目的探讨LigaSure与超声刀在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225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LigaSure手术152例、应用超声刀手术73例。结果LigaSure组手术时间为(104.9±29.2)min,显著短于超声刀组(152.4±46.6)min(t=-9.329,P=0.000);LigaSure组术中出血量为(32.9±14.9)ml,显著少于超声刀组(126.4±12.1)ml(t=-46.710,P=0.000)。2组均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LigaSure和超声刀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均安全、可靠。LigaSure在处理子宫血管方面更具有优势,超声刀在打开膀胱反折和离断主韧带方面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结扎速血管闭合系统 超声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