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与胆总管切开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毅 时吉庆 +2 位作者 陈良 肖青川 陈炯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探讨相较经胆总管切开(ICBD)与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MICDC)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武警四川总队医院2020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19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胆... 探讨相较经胆总管切开(ICBD)与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MICDC)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武警四川总队医院2020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119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胆道探查途径不同分为观察组(MICDC,n=58)与对照组(ICBD,n=61),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胆瘘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ICBD,经MICDC行LCBDE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胆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管 微切开 探查 总管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王杰锋 张爱华 +1 位作者 金超 吴祥秀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对照组行小切口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d,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术联合胆道镜下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改善手术指标,减轻炎性反应,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总管结 腹腔镜总管切开术 镜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的胆囊管局部解剖与经胆囊管探查胆道的可行性研究:附100例报告
3
作者 陈德兴 刘文超 +4 位作者 朱修全 王婷婷 张俏 张海铅 陈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胆囊管局部解剖特点和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2023年2~9月我科对100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术中对胆... 目的探讨胆囊管局部解剖特点和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方法2023年2~9月我科对100例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术中对胆囊管汇入胆总管方位、胆囊管内径、胆囊管的切开长度、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长度、切开的胆囊管或胆总管与十二脂肠上缘距离、胆道镜取石直径6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胆囊管注入胆总管方位:9~12点92例,其中10、11点76例,占76%;1、2点各1例,占2%;7、8点分别为2、4例,占6%。胆囊管内径3~13 mm,中位数5.0 mm。切开胆总管长度:21例(占21%)切开胆总管,切开长度1~5 mm,中位数3.0 mm。胆囊管与胆总管并行长度:36例并行,并行长度2~40 mm,中位数10.0 mm。切开的胆囊管或胆总管距十二脂肠上缘距离5~20 mm,中位数15.0 mm。90例术中胆道镜取出结石,共取出结石128枚,结石直径1.5~22.0 mm,中位数5.0 mm。100例LTCBDE均获成功。术后3个月随访83例(占83%),出院后食欲恢复正常,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腹痛、黄疸、发热等胆管结石症状发生,肝功能正常,B超示胆总管直径5~10 mm,中位数7 mm,无术后狭窄。结论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可行,对胆总管无或较小的损伤,对Oddi括约肌无损伤,是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的最佳路径和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 探查 继发性总管结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楠 刘奇(综述) 陈德兴(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3-368,共6页
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0%~15%[1],国内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2],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还在逐年上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 胆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胆道系统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人胆石症患病率为10%~15%[1],国内报道成人胆囊结石患病率为2.3%~6.5%[2],随着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还在逐年上升。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CBDS)患者约占胆囊结石患者的20%[3]。诊断为CBDS患者,建议尽可能取石,对有症状患者益处最大。目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和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LCBDE的发展从经胆总管切开留置T管到经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再到经胆囊管切开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目的在于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腹腔镜及胆道镜的出现使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这项百余年的经典术式有了质的飞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因适应证广泛、安全有效、便于术后再治疗等而被广泛应用,但T管移位、电解质丢失、拔除T管时的并发症等给患者和医者带来诸多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疾病 总管探查 腹腔镜总管探查 胆囊患者 一期缝合 T管引流术 总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267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楠 刘奇 +2 位作者 李晓勇 王婷婷 陈德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总结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经验。方法2020年1月~2023年3月,对267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沿胆囊管下壁切开至... 目的总结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的经验。方法2020年1月~2023年3月,对267例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沿胆囊管下壁切开至胆总管汇入部,纵行切开胆总管外侧壁3~5 mm,胆道镜完成胆道探查取石,一期缝合,留置腹腔引流管。结果267例均完成手术,取净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45~128 min,(96.5±9.7)min;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13 d,(5.1±1.2)d;术后住院5~13 d,(6.8±1.1)d。胆漏4例,腹腔引流9~11 d;术后发热11例,抗炎治疗1~3 d;腹腔脓肿形成2例,腹腔引流治愈。242例(90.6%)随访6~39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其中66例随访≥36个月,结石残留2例,结石复发2例,未发生胆总管狭窄。结论经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技术行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管汇入部 腹腔镜手术 总管探查 总管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牛其新 吴争光 牛建广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LTCBDE)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规范化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实行微创手术即LC+LTCBDE,观察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肝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手术用时短,术后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做对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术后3d,两组CRP、IL-6、TNF-α、AMY水平均升高,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相对低(P<0.05);术后,两组AST、ALT、TBi L、ALP水平均升高,且术后3d观察组以上指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LC+LTCBDE治疗,相较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OCBDE),患者损伤小,便于恢复,且并发症风险低,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其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经胆囊探查 胆囊 总管结 手术相关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的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外胆道结石 被引量:8
7
作者 蔡开琳 王国斌 +2 位作者 帅晓明 王继亮 韩高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79-128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的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外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该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6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胆囊管途径取石成功率为24/26,1例因胆囊管变异,1例导丝插入胆总管未成功,中转为...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的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外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该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6例,总结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胆囊管途径取石成功率为24/26,1例因胆囊管变异,1例导丝插入胆总管未成功,中转为胆总管切开术。术中扩张时无胆管撕裂,术后无腹腔出血、胆漏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住院时间4 ̄8d。结论对于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病例,在采用腹腔镜下1次手术的方式治疗时,应首先考虑经胆囊管途径,以争取更小创伤以便更快地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的总管探查 肝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联合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荣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816-818,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LCBDE组和经内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LCBDE组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取石术(ERCP)组,每组46例。LCBDE组患者行LCBDE联合LC治疗,ERCP组患者行ERCP联合LC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LCBDE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ERCP组,住院费用少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结石清除率[97.83%(45/46)]与ERCP组[93.48%(4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低于ERCP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CBDE联合LC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效果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并发总管结 腹腔镜辅助下总管切开探查 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总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被引量:166
9
作者 王亮 折占飞 +4 位作者 乔宇 张俊斌 徐浩宇 齐鑫 关晓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7月对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并取出胆总管较小结石,较大结石行汇入部微切开后取...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7月对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并取出胆总管较小结石,较大结石行汇入部微切开后取出,再将胆囊管成形缝合夹闭。结果 20例均完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取石术,其中4例因胆总管结石较大,行胆囊管汇入胆总管处微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汇入部。20例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净,胆总管结石大小0.2~1.0 cm,其中3例为泥沙样结石。手术时间78~195 min,(96.2±21.8)min;术中出血量25~100 ml,(32.8±10.2)ml;术后住院3~10 d,(3.5±1.5)d。1例发生胆漏,保留腹腔引流10 d后痊愈出院。20例随访6~26个月(中位数11个月),无胆道感染和胆管狭窄发生,无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 总管结 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87
10
作者 葛长青 李全福 +6 位作者 刘建辉 张阳德 张宝善 邵青龙 郭超 钟永刚 许旭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年间360例LRCL和300例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手术情况和远...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年间360例LRCL和300例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手术情况和远期生活质量。结果保胆组完成LRCL 357例,结石取净率100%。术后无出血、胆瘘、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当日均可下床,次日进流食,3~7 d可出院。术后随访1年,B超检查胆囊壁光整无增厚(2 mm),胆囊收缩率>30%,符合正常胆囊超声表现。无结石复发,无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发生,无胆囊癌发生。术中3例改行LC,分别为1例胆囊床撕裂出血和2例胆囊网膜广泛粘连。LC组300例均采用传统三孔穿刺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亦随访1年,14例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的症状。结论恰当的适应证、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可靠的胆囊底切口缝合是施行LRCL安全有效的保证;LRCL较LC操作简便,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发生方面要优于LC,生活质量优于L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二欣 解刚强 常志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3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7年8月至2009年11月经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成功46例,平均手术时间(90.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7年8月至2009年11月经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成功46例,平均手术时间(90.0±35.05)min、术后平均住院(4.26±1.70)d,全组病例无胆道出血、胆管炎、胰腺炎胆漏等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无胆道狭窄、残余结石及黄疸出现。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安全可行,患者恢复快,疗效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 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 腹腔镜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穿刺造瘘后双通道胆道镜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患者结石性胆囊炎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辉 陈琪 +2 位作者 王涛 张炳印 汤礼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092-1096,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与胆囊穿刺造瘘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9月接受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与胆囊穿刺造瘘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老年患者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9月接受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治疗的3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保胆取石组)和胆囊穿刺造瘘后行LC治疗的30例老年结石性胆囊炎(LC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等。结果60例均穿刺置管成功,带管时间14 d^2个月,平均30 d。4~8周后,保胆取石组30例成功行胆道镜取石,结石取净率100%,取石过程中无出血、漏胆、继发胆总管结石、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LC组28例三孔法完成LC,2例因粘连组织难以分离中转开腹手术,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保胆取石组术中出血量(8.8±1.7)ml,显著少于LC组(18.9±1.2)ml(t=-25.968,P=0.000);保胆取石组住院时间(4.4±0.6)d,显著短于LC组(5.6±0.5)d(t=-8.243,P=0.000)。保胆取石组术后随访3、6、12个月,B超检查1例复发,5例有上腹部不适、腹泻、食欲不佳等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16.7%(5/30),LC组术后21例有消化不良症状,发生率70.0%(21/3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376,P=0.000)。结论超声引导双通道胆囊穿刺造瘘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操作简便,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远期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胆囊造瘘后行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胆囊造瘘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40例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晓燕 丁佑铭 +4 位作者 王卫星 张爱民 王萍 汪斌 严际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49-1050,共2页
关键词 总管探查 总管结 纤维 胆囊管 腹腔镜 治疗 总管切开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4
作者 田大广 黄洁 +3 位作者 张捷 魏晓平 朱洪 胡明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1,45,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2月~2006年10月自主选择手术方式的50例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2月~2006年10月自主选择手术方式的50例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杜冷丁用量、术后通气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差异无显著性,腹腔镜组术后哌替啶用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明显短于或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切实可行的,体现出微创外科技术的优越性,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探查 总管结 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建辉 李全福 +2 位作者 邵青龙 魏银江 梁捷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8,233,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年中36例LRCL和30例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手术情况和近远...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年中36例LRCL和30例L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手术情况和近远期生存质量。结果保胆组完成LRCL33例,手术成功率92%(33/36),结石取净率100%。术后无出血、胆漏、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当日均可下床,次日进流食,3~7d可出院。术后随访1年,B超检查胆囊壁光整无增厚(2mm),胆囊收缩率>30%,符合正常胆囊超声表现。无结石复发;无消化不良、腹胀及腹泻发生,无胆囊癌发生。术中3例改行LC,分别为1例胆囊床撕裂出血和2例胆囊网膜广泛粘连。LC组30例均采用传统三孔穿刺法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亦随访1年,14例出现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结论恰当的适应证、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可靠的胆囊底切口缝合是施行LRCL安全有效的保证;LRCL较LC操作简便,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消化、腹胀、腹泻发生方面要优于LC,生活质量优于L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金亭 缪丁丁 +5 位作者 程新生 王甫誉 郑永彬 索质君 黄诗栋 林树俊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的38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的38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8例肝硬化胆囊结石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手术中及手术后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日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前后凝血功能及肝功能的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术后出血及术后腹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胆漏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符合条件的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及康复快的优点,具有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肝硬化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9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红阳 周世骥 +5 位作者 王薇 谭晶 丁雄 李生伟 龚建平 刘长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2年第4期323-324,330,共3页
20世纪90年代初Phillip等[1]和Fletcher等[2]先后报道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这是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之后,腹腔镜外科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 20世纪90年代初Phillip等[1]和Fletcher等[2]先后报道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aparoscopic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这是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之后,腹腔镜外科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飞跃,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与不断成熟,专业医师操作水平的提高、经验的日益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探查 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何平 赵凤林 +5 位作者 梁杰雄 邵天松 宋辉 候迎晨 郭洋 李洋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6期482-484,共3页
对比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CDE)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选择2011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行LCDE,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 对比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CDE)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选择2011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行LCDE,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相当;但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但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DE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费用低等特点,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 腹腔镜探查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8例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与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雷海录 陈勇 +2 位作者 邓琰 阎志强 彭立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8期58-59,共2页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与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的疗效分析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 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一期联合内镜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 ,与 16 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T管引流术回...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与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的疗效分析及术式选择。方法 :对 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一期联合内镜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 ,与 16 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T管引流术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较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在术后疼痛 ,呕吐、恶心 ,手术时间 ,住院天数有显著意义 (P <0 .0 5 ,两者在胆总管内径结石大小方面亦有显著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优于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 ,但各有其适应证 ,胆总管内径在 0 .7~ 1.0cm ,且胆总管结石 <1.0cm ,特别是胆总管下端结石者 ,主张用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 ,胆总管内径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探查 总管结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 疗效分析 T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2
20
作者 华龙 王晨宇 +3 位作者 张军杰 陈江涛 姚坤厚 马万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输液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总管合并胆囊结石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探查 开腹手术 总管结 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