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处理方法对残留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1
作者 刘振华 梅新珍 曹志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法处理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对残留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妇科收治的120例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剥除术。依对创面给予的相应止血治疗方法随机分为3组:电凝组、超声组与缝合组,每组...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法处理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创面对残留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妇科收治的120例卵巢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剥除术。依对创面给予的相应止血治疗方法随机分为3组:电凝组、超声组与缝合组,每组各40例。检测3组患者术前、术后即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月经第2天外周静脉血中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并行经阴道超声测定双侧卵巢储备卵泡数量。同时记录患者术后相应时间月经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术后电凝组患者FSH、LH、E2水平变化最为明显,超声组患者次之,缝合组患者变化最小且恢复最快(P<0.05)。电凝组患者术后储备卵泡数量减少最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结论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的创面,应用电凝止血对残留卵巢功能影响最大,超声止血与缝合止血对其功能保护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 卵巢储备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后病人进食时机的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丹 张红菊 荆茹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3期620-621,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后病人 进食时机 卵巢囊肿 囊肿剥除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肛门排气时间 妇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贤莲 杨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560-1562,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中止血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缝合止血、对照组接受双极电凝止血...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不同止血方式对患者卵巢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中止血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缝合止血、对照组接受双极电凝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应激状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每搏量(S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止血有助于改善术后卵巢功能、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缓解术中应激状况,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理想的止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剥除 缝合止血 电凝止血 血流动力学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吴正芳 汪洋 张丽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治疗中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101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单纯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观察组治疗方案为术后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治疗中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不同影响。方法101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单纯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观察组治疗方案为术后联合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观察指标为临床疗效、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的变化,卵巢间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窦状卵泡数目(antral follicles,AFC)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00%,40/50)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48/51)更高(P<0.05);术后,两组血清FSH、LH水平均出现明显升高,血清E2则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FC和PSV水平均有了明显的下降,观察组水平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卵巢囊肿患者,桂枝茯苓汤加减联合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腹腔镜 桂枝茯苓汤 卵巢囊肿剔除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保护卵巢功能的卵巢囊肿剥除术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晓蕾 段丽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保护卵巢功能的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经验。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行56例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横行切开脐部约2 cm,置入单孔套管穿刺器,建立人工气腹。超声刀避开卵巢门在其对侧切开卵巢皮质以保...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保护卵巢功能的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经验。方法 2018年7月~2019年12月我院行56例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横行切开脐部约2 cm,置入单孔套管穿刺器,建立人工气腹。超声刀避开卵巢门在其对侧切开卵巢皮质以保证良好血供,固定患侧卵巢,便于钝性分离囊肿并尽可能保留卵巢正常组织,选择2-0可吸收缝线缝合止血以及卵巢成形。结果 56例均顺利完成卵巢囊肿剥除术,其中3例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3例联合输卵管切除,1例联合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2例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联合阑尾切除术(因术后需腹腔引流,增加1个穿刺孔),1例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1例联合盆腔粘连松解术。手术时间(72.0±30.0)min。术后住院时间(5.0±0.6) 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56例随访2~3年,平均1.5年,无并发症发生,无切口愈合不良,卵巢囊肿无复发。术后6、12个月与术前比较卵巢窦卵泡数差异无显著性[(7.02±1.57)个vs.(7.05±1.55)个,P=1.000;(6.93±1.46)个vs.(7.05±1.55)个,P=1.000]。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卵巢基质血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卵巢功能无减退。结论 保护卵巢功能的关键是术中合理选择手术器械与切口、精细化操作剥离卵巢囊肿以及保护卵巢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剥除 经脐单孔腹腔镜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良性巨大卵巢囊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许鑫玥 邓玉艳 +2 位作者 李俊强 马婉莹 李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良性巨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72例良性巨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囊肿31例(单...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良性巨大卵巢囊肿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72例良性巨大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囊肿31例(单孔体外剥除组),单孔腹腔镜体内剥除囊肿41例(单孔体内剥除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气腹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囊液渗漏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术中囊液渗漏率单孔体外剥除组(0 vs.21.1%)明显低于单孔体内剥除组(P<0.05)。单孔体外剥除组手术时间(60.19±5.64分钟vs.72.02±6.89分钟)、术中气腹使用时间(15.23±2.69分钟vs.53.83±6.74分钟)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8.16±3.53小时vs.32.24±3.87小时)均短于单孔体内剥除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体外剥除囊肿手术在良性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可以极大程度避免术中囊液腹腔内渗漏,更加遵循手术无瘤原则,同时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此手术方式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巨大卵巢囊肿 经脐单孔腹腔镜 体外囊肿剥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卵巢低反应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 被引量:4
7
作者 单学敏 席思思 +2 位作者 尚鶄 杨秀丽 薛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al cyst,OEC)剥除术后卵巢低反应(poor ovary response,POR)与OEC未手术POR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 目的比较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al cyst,OEC)剥除术后卵巢低反应(poor ovary response,POR)与OEC未手术POR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我科103例POR行IVF-ET的临床资料,其中72例OEC术后POR(OEC术后组),31例OEC未手术POR(OEC组),比较2组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MⅡ卵母细胞)数、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的差异。结果OEC术后组获卵数较OEC组明显减少[2(1,3)个vs.3(2,4)个,Z=-2.297,P=0.022],MⅡ卵母细胞数显著减少[1(1,2)个vs.2(1,3)个,Z=-2.130,P=0.033],优质胚胎数显著减少[0(0,1)个vs.1(0,2)个,Z=-2.000,P=0.045]。2组临床妊娠率[17.6%(6/34)vs.27.8%(5/18),χ^(2)=0.244,P=0.621]、活产率[8.8%(3/34)vs.16.7%(3/18),χ^(2)=0.149,P=0.699]差异无显著性。OEC术后组早期流产率33.3%(2/6),OEC组20.0%(1/5)。结论腹腔镜OEC剥除术后POR患者IVF-ET结局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腹针在无气腹腹腔镜下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巧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赵艳 龚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0期12-12,共1页
气腹针是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特殊的腹腔穿刺针,由针芯和套管鞘两部分组成,主要用于腹腔镜检查和其他行低侵袭腹部手术中气腹的建立。我院在无气腹腹腔镜下行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巧用气腹针抽吸收集囊液,操作简单、便捷,并有效保持... 气腹针是一种具有安全装置的特殊的腹腔穿刺针,由针芯和套管鞘两部分组成,主要用于腹腔镜检查和其他行低侵袭腹部手术中气腹的建立。我院在无气腹腹腔镜下行巨大卵巢囊肿剥除术中巧用气腹针抽吸收集囊液,操作简单、便捷,并有效保持无菌、无瘤技术,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气腹腹腔镜 卵巢囊肿剥除 气腹针 腹腔穿刺针 腹腔镜检查 安全装置 无瘤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式腹腔镜及气腹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炎症反应及应激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49
9
作者 董洪果 程文俊 +1 位作者 张茜 冯丽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炎症反应及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术前及术后24h炎症因子...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与气腹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卵巢功能、炎症反应及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比较术前及术后24h炎症因子与应激激素水平及术前,术后3个月月经来潮第3d卵巢功能。结果:术前两组间TNF-α、CRP、COR、NE、E2、LH及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治疗组TNF-α、CRP、COR及N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治疗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H及F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气腹腹腔镜手术相比,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轻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应激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功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剥除 悬吊式腹腔镜 气腹腹腔镜 炎症反应 应激激素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4
10
作者 覃正文 郑会贤 任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院内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囊肿剔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术后近、远期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院内收治的9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开腹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机体免疫功能及近、远期卵巢功能情况。结果:(1)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d时IgG及C3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对照组C3水平恢复正常但IgG仍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d时CD3、CD4、CD8及CD4/CD8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3d除CD3水平逐渐接近正常外其余各指标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和术前水平(P<0.05)。(3)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时两组E2水平明显下降、FSH及L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改变程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年时观察组上述各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指标变化程度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及1年时PSV水平明显升高、PI和RI水平显著降低,与术前及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2年PI、RI及PSV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而言,腹腔镜囊肿剔除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近期和远期卵巢功能等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良性肿瘤 腹腔镜囊肿剔除 开腹卵巢囊肿剔除 免疫功能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超重肥胖患者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谢嘉欣 朱洪磊 +5 位作者 高萌 卓爱萍 王袁 马闻擎 杨雨涛 付霞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效果与其在超重肥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8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与多孔腹腔镜组,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与超... 目的探究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手术效果与其在超重肥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89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与多孔腹腔镜组,根据体质指数分为正常体重组与超重肥胖组。比较术中、术后指标。结果单孔与多孔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升高(P<0.01),出血量、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单孔手术的肥胖超重与正常体重患者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效果与多孔腹腔镜相当,但术后恢复更快。体质指数升高不影响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剥除 经脐单孔腹腔镜 多孔腹腔镜 肥胖 超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体外剥除术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陈敏 李丹红 王远菊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4-87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体外剥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完成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体外剥除术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后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体外剥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完成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体外剥除术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术后24小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围手术期并发症、超声检查、术后体象量表评分(BIS)及切口美观满意度评分(CS)等指标来评估手术疗效。结果:8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未中转传统腹腔镜或者开腹手术;术后24小时VAS评分为2.25±0.71分;未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显示3例为卵巢畸胎瘤,1例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例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妊娠中止,并都随访至产后3个月,复查彩超均未见复发,BIS为7.87±1.46分,CS为21.63±1.69分。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体外剥除术对妊娠期母儿的创伤小,康复快,技术安全可行,并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卵巢囊肿 妊娠 囊肿剥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莉芳 黄浩 +2 位作者 张秀清 吴云波 文仲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80-281,共2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手术切口更加美观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的追求,腹壁无瘢痕手术(no scar surgery)因而成为微创外科的研究热点。我院妇科于2010年3月开展1例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手术切口更加美观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的追求,腹壁无瘢痕手术(no scar surgery)因而成为微创外科的研究热点。我院妇科于2010年3月开展1例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畸胎瘤剥除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剥除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 无瘢痕手 卵巢畸胎瘤 创伤 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体外巨大卵巢肿瘤剥除术4例报告 被引量:30
14
作者 龚瑶 秦艳 +1 位作者 代雪林 唐均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5-377,共3页
卵巢巨大肿瘤一般指直径> 12cm 的肿瘤,曾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1].随着腔镜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对12cm以上的卵巢肿瘤开展腹腔镜手术[2, 3].经脐单孔腹腔镜是经脐2~3cm单一切口置入腔镜器械进行操作,... 卵巢巨大肿瘤一般指直径> 12cm 的肿瘤,曾被认为是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1].随着腔镜技术的提高和设备的改进,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对12cm以上的卵巢肿瘤开展腹腔镜手术[2, 3].经脐单孔腹腔镜是经脐2~3cm单一切口置入腔镜器械进行操作,具有术后美观、易于取出标本等优势.2018年1~5月我科对 4 例直径>12 cm 的卵巢肿瘤行单孔腹腔镜手术,采用"抽、拉、剥、缝、探"五步进行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剥除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辅助 腹腔镜 体外 巨大肿瘤 腔镜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5
作者 龙雯晴 焦海宁 +4 位作者 喇端端 沈健 沈育红 朱岚 沈立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0期902-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手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114例,包括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33例,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22例,单侧卵巢囊肿剔除(...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手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4年9月~2008年3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卵巢良性肿瘤114例,包括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33例,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22例,单侧卵巢囊肿剔除(除卵巢内膜异位囊肿)48例,双侧卵巢囊肿剔除(除卵巢内膜异位囊肿)11例,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术后3个月随访月经情况、潮热症状。结果与各组术前相比,4组术后3个月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4组间术前性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FSH、FSH/LH、E2水平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LH水平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组明显低于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组和单侧卵巢囊肿剔除组(P值分别为0.0003、0.0191),术后LH水平双侧卵巢囊肿剔除组低于双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组(P=0.0479),其余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共有10例(8.8%)月经异常,5例(4.4%)潮热盗汗。61例有生育要求者中共有26例(42.6%)妊娠。结论腹腔镜下不同卵巢良性囊肿剔除手术对女性卵巢功能的近期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储备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两种剥除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2
16
作者 王丹丹 杨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1-563,共3页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采用直接剥离法和水分离法两种囊壁剥除方法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可引起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而水分离法剥离囊肿壁较直接剥离法对卵巢功能的损害更小...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中采用直接剥离法和水分离法两种囊壁剥除方法对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可引起卵巢储备功能的下降,而水分离法剥离囊肿壁较直接剥离法对卵巢功能的损害更小,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离法 直接剥离法 卵巢储备功能 激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柳红杰 李晓燕 初永丽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肿瘤剥除 临床分析 良性 卵巢 腹腔镜 2003年 2001年 临床医师 腹腔镜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缝合修补术1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彩芳 高树生 +3 位作者 刘艳香 王成友 刘秋香 刘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93-94,共2页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的广泛开展,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已成为腹腔镜成熟的技术之一。遵循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好医疗效果的微创理念,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手术切口更加美观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的追求[1]。我院妇科于2011...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的广泛开展,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已成为腹腔镜成熟的技术之一。遵循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好医疗效果的微创理念,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手术切口更加美观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的追求[1]。我院妇科于2011年8月开展1例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缝合修补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缝合修补 囊肿剔除 卵巢 创伤 腹腔镜 肿瘤剔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机体微炎症和氧化应激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0
19
作者 柯妍 余艳红 +2 位作者 张广亮 秦薇 盛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536-3537,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机体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为腹腔镜囊肿剔除术25例(腹腔镜组)和开腹囊肿剔除术25例(开腹组)。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d和术后3d时...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机体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5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分为腹腔镜囊肿剔除术25例(腹腔镜组)和开腹囊肿剔除术25例(开腹组)。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d和术后3d时取静脉血,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羟胺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两组术后1d时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d时开腹组CRP进一步升高,其余指标有所回落,开腹组术后1、3d时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腹腔镜组术后1、3d时MDA、SOD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开腹组术后1d时MDA明显升高,而SOD明显降低,术后3d时均有所恢复,但未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1、3d时开腹组MDA均高于腹腔镜组,而SOD均低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微炎症反应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较剖腹手术低,且恢复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检查 炎症 囊肿剔除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 被引量:51
20
作者 史精华 冷金花 +2 位作者 李孟慧 贾双征 郎景和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为40例单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10例双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患者;试验组为12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为40例单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10例双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行腹腔镜囊肿剔除术患者;试验组为12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囊肿(巧囊)剔除术患者,分为单侧巧囊<35岁(40例),单侧巧囊≥35岁(26例),双侧巧囊<35岁(41例)和双侧巧囊≥35岁(19例)4组。比较各组手术前、手术后24小时内以及手术后6个月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术后6个月卵巢最大平面平均直径,并随访术后18个月妊娠结局。结果 双侧巧囊<35岁及≥35岁患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24小时内FSH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而E2明显减低(P<0.05)。而畸胎瘤对照患者及单侧巧囊<35岁及≥35岁患者手术前后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巧囊<35岁患者,术后6个月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者占77.8%,而双侧巧囊≥35岁患者中基础FSH恢复至正常范围者仅占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术侧与未手术侧卵巢缩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8个月妊娠率非巧囊组(92.9%)明显高于巧囊组(45.2%)(P<0.05);单侧巧囊<35岁、单侧巧囊≥35岁、双侧巧囊<35岁及双侧巧囊≥35岁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60%、37.5%、46.2%和16.7%,各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以双侧巧囊≥35岁患者的妊娠率最低。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大部分年轻患者可以在术后6个月内恢复。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注意围手术期卵巢功能的评估和卵巢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 卵巢储备功能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