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跌倒诱发腹股沟斜疝嵌顿导致阴囊破裂肠管脱出1例
- 1
-
-
作者
吴翮
姜先敏
-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普外二科
-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3-403,共1页
-
文摘
我们近日收治1例因跌倒后腹股沟斜疝嵌顿致阴囊破裂、肠管脱出的患儿,现报道如下:
患儿男性,3岁,因出生后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至今,跌倒后肿物再次出现且不可还纳、阴囊破裂并肠管脱出1h 急入院。患儿出生后不久家长即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区一肿物,活动时出现,平卧后消失,既往未曾嵌顿,入院1h前,患儿不慎跌倒,腹部着地,随即哭闹,后发现其右侧腹股沟区肿物再次出现,坠入阴囊内,肿物急剧增大,致使阴囊右侧忽然出现裂口,肠管从中脱出于体外,体查:右侧腹股沟区一肿物,延续至阴囊内,约6cm×5cm×5cm大小,质硬,右侧底部可见一长约2.5cm 裂口,肠管自裂口内脱出,肠管外观红润,患侧阴囊肿胀明显,触痛,睾丸触及不清。急予手术治疗,行嵌顿疝复位,疝囊高位结扎,修补阴囊裂口,放置引流条,手术顺利,因术前肠管脱出体外,术后预防应用抗生素、换药等治疗,住院1周,顺利康复出院。
-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嵌顿
肠管脱出
阴囊破裂
跌倒
腹股沟区肿物
诱发
手术治疗
疝囊高位结扎
-
分类号
R656.2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特点与手术年龄的选择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刘德鸿
肖现民
周以明
吕志葆
郑珊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
-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34-336,共3页
-
文摘
目的 分析婴幼儿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特点,探讨其手术年龄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17例婴幼儿(新生儿除外)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临床资料。按年龄分三组:A组为1~6个月,n=66;B组为7~12个月,n=123例;C组为13~24月,n=28例。手术按复杂程度分为单纯术(疝囊高位结扎)和复杂术(疝修补或/和相应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初次出现斜疝的平均年龄、嵌顿次数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性腺损伤的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1),C组复位失败率低于B组(P<0.05),C组的肠坏死发生率高于A、B二组(P均<0.05)。C组施行复杂术的比例高于A、B组,而A组高于B组(P均<0.05)。结论 小于6个月婴幼儿的嵌顿性斜疝手法复位失败率较高,复杂手术居多,性腺损伤的发生率高。对于这些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应不受年龄的限制,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
关键词
婴幼儿
腹股沟嵌顿性斜疝
临床特点
手术治疗
年龄
-
Keywords
infant
inguinal indirect herina
Treatment.
-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手法复位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90例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林永志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101-2101,共1页
-
-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小儿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肠梗阻
彩色多普勒超声
-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8例临床分析
- 4
-
-
作者
贺德龙
-
机构
湖南省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外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910-910,共1页
-
-
关键词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手法复位
自行复位
治疗
预后
-
分类号
R656.2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比较
被引量:15
- 5
-
-
作者
曹志清
石俊
童璐
金洪滔
李进
-
机构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9-1083,共5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腹腔镜疝针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科对47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使用腹腔镜疝针行疝囊高位结扎术(LG组),2013年9月~2016年5月对41例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行开放手术(OG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损伤血管比例、p H值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等术中安全指标和术后复发率、睾丸萎缩率等。结果 2组术中均未损伤髂血管、精索血管及输精管。2组术中p H值、Pa CO2和心率均在正常值范围。LG组单侧[(17.6±1.5)min vs.(37.7±2.8)min,t=40.908,P=0.000]和双侧[(27.6±3.4)min vs.(46.7±2.3)min,t=30.915,P=0.000]手术时间明显短于OG组。LG组住院时间短[(4.6±1.3)d vs.(5.2±1.1)d,t=2.237,P=0.022]、对侧复发率低(0%vs.12.2%,P=0.019)、阴囊血肿发生率低(6.4%vs.22.0%,χ^2=4.507,P=0.034),与OG组有统计学差异。2组术后随访6~12个月,睾丸萎缩率(0%vs.4.9%,P=0.214)和同侧复发率(2.1%vs.2.4%,P=1.000)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腹腔镜下疝针治疗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有望代替传统开放手术。
-
关键词
疝针
新生儿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
Keywords
Hernia needle
Neonate
Incarcerated inguinal hernia
-
分类号
R65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腹股沟阑尾类癌嵌顿疝1例
- 6
-
-
作者
李建宏
张镟
王广欢
谢肖俊
蒋学武
-
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
-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6-56,共1页
-
文摘
阑尾肿瘤少见,常在腹腔手术时或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中偶然发现。类癌嵌顿于疝囊内的病例更罕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阑尾类癌发生腹股沟斜疝嵌顿病例,现报道如下。
-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嵌顿
阑尾类癌
嵌顿疝
常规病理检查
阑尾肿瘤
腹腔手术
癌发生
病例
-
分类号
R656.21
[医药卫生—外科学]
R735.36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女婴腹股沟斜疝并附件嵌顿坏死1例
- 7
-
-
作者
李韬
陈明国
-
机构
湖北省丹江口市汉江医院外二科
-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6-,共1页
-
文摘
女性腹股沟斜疝临床上不多见,并发附件坏死则更为少见。本院近期收治婴幼儿腹股沟斜疝并附件嵌顿坏死1例,现报告如下。患儿,女,3个月,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2个月,增大不能还纳12h"于2007年11月入院。体查: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精神反应欠佳,无呕吐,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
-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还纳
患儿
腹股沟嵌顿性斜疝
输卵管伞
-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