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天枢对正常、便秘和腹泻模型大鼠不同肠段运动功能的双向调节效应 被引量:75
1
作者 秦庆广 王海萍 +4 位作者 刘坤 赵玉雪 贲卉 高昕妍 朱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观察天枢对正常大鼠、便秘模型大鼠、腹泻模型大鼠肠运动功能的调节作用,探讨针刺天枢对肠运动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便秘模型组、腹泻模型组,每组20只。冰水灌胃建立便秘模型大鼠,番泻叶灌胃... 目的:观察天枢对正常大鼠、便秘模型大鼠、腹泻模型大鼠肠运动功能的调节作用,探讨针刺天枢对肠运动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便秘模型组、腹泻模型组,每组20只。冰水灌胃建立便秘模型大鼠,番泻叶灌胃建立腹泻模型大鼠。用水囊测压技术和多导电生理记录系统记录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的空肠运动和远端结肠运动,针刺天枢穴,捻转行针1min,平补平泻,120次/min,观察针刺前后肠运动的改变。结果:1)正常大鼠,针刺天枢降低了空肠收缩的频率和波幅(P<0.01,P<0.01),抑制了空肠的收缩;腹泻大鼠模型中,针刺天枢降低了空肠运动的频率和波幅(P<0.01,P<0.01)。针刺天枢对正常和腹泻状态大鼠的空肠运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正常大鼠,针刺天枢增加了远端结肠运动的频率和波幅(P<0.01,P<0.05);便秘模型大鼠,针刺天枢使远端结肠的运动加快,波幅增大(P<0.05,P<0.01)。针刺天枢对正常和便秘状态的大鼠远端结肠运动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针刺天枢对不同节段肠运动呈现不同的调节方向,即抑制空肠运动、促进远端结肠运动,针刺天枢通过节段性体表-交感反射抑制空肠的运动,通过体表-副交感反射促进远端结肠的运动。这可能是针刺天枢对正常、腹泻和便秘动物模型肠运动的双向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枢穴 便秘模型 腹泻模型 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
作者 曹玲芝 马利芹 +6 位作者 王丽叶 张晓利 徐倩倩 霍晓青 靳喜朋 秦建华 董世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11383-11385,共3页
建立腹泻模型是研究腹泻发病机制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腹泻需要建立相应的腹泻模型,主要包括急性腹泻模型、慢性腹泻模型、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模型等,就目前常用的动物腹泻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特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动物 腹泻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常用药物及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3
作者 梁莉婕 焦立波 高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87-1689,共3页
建立腹泻动物模型是研究腹泻发病机制及研发有效药物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腹泻需要建立相应的腹泻模型,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方法有较大进展,但与临床疾病特点仍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文章就目前常用于建... 建立腹泻动物模型是研究腹泻发病机制及研发有效药物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的腹泻需要建立相应的腹泻模型,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方法有较大进展,但与临床疾病特点仍有一定差距,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文章就目前常用于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药物及其方法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腹泻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轮状病毒的小型猪腹泻模型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晋涛 魏静 +6 位作者 牟芝蓉 张蓓 王靖雪 唐艳 何海洋 费蕾 吴玉章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577-577,共1页
目的建立人源轮状病毒的小型猪腹泻模型,为人源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致病机制及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ELISA与RT-PCR相结合分离鉴定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用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G1与G3血清型口服接种不同日龄的小型猪,观察... 目的建立人源轮状病毒的小型猪腹泻模型,为人源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致病机制及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ELISA与RT-PCR相结合分离鉴定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用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G1与G3血清型口服接种不同日龄的小型猪,观察粪便排泄等临床症状,ELISA及免疫荧光分别检测粪便与小肠上皮组织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小肠上皮组织的病理变化与病毒样颗粒。结果3~5日龄小型猪均出现了典型的临床腹泻症状;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排泄可平均持续5~7d;小肠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同时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可在小肠组织中检测到特异性轮状病毒抗原;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在小肠组织的超薄切片中可见到大量的轮状病毒颗粒。30~35日龄小型猪可出现明显腹泻临床症状,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排泄可持续4~7d;56~60日龄小型猪接种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G1血清型后,均未出现典型的腹泻症状,但可持续排毒2~3d。结论小型猪可作为人源轮状病毒的理想腹泻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轮状病毒 小型猪 腹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泻叶致小鼠急性腹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蓝咫林 刘倩影 +3 位作者 俞泳儿 陈淳 刘铮辉 徐军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0-73,共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鼠急性腹泻模型。取昆明小白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1、模型组2及对照组,每只分别灌胃1 g/mL番泻叶水煎液0.2 mL、0.3 mL和生理盐水0.2 mL。每天两次,连续5天。观察小鼠排便情况,并记录稀便率、稀便级、腹泻...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鼠急性腹泻模型。取昆明小白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模型组1、模型组2及对照组,每只分别灌胃1 g/mL番泻叶水煎液0.2 mL、0.3 mL和生理盐水0.2 mL。每天两次,连续5天。观察小鼠排便情况,并记录稀便率、稀便级、腹泻指数。试验第六天,每组随机选取小鼠5只采集血清,测定血糖和甘油三酯。采血后断颈处死,采集回肠和盲肠标本,制作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通过指标稀便率、稀便级、腹泻指数及体重分析,两种番泻叶浓度均可明显致小鼠急性腹泻(P<0.05),并对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但高浓度番泻叶使甘油三酯血液水平有明显降低(P<0.01)。饲喂番泻叶组小鼠的回肠盲肠黏膜均无明显坏死和炎症反应,但高浓度番泻叶会影响肠道黏膜下层间隙并使少量绒毛上皮细胞脱落。结果表明两种浓度番泻叶均可建立小鼠急性腹泻模型,但灌胃0.3 mL番泻叶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急性腹泻模型 番泻叶 腹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山磐石散饲喂母鼠对腹泻模型仔鼠生理机能和肠道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乃喜 刘智慧 +2 位作者 罗冬柳 王海彬 葛铭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5-9,共5页
探究给母鼠饲喂泰山磐石散对腹泻模型仔鼠生理机能和肠道组织的影响。选取28只妊娠13 d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泻模型组、给药I组、给药II组,每组7只。通过给仔鼠灌服番泻叶煎剂及腹腔注射大肠埃希氏菌,建造腹泻模型,给药组母鼠灌... 探究给母鼠饲喂泰山磐石散对腹泻模型仔鼠生理机能和肠道组织的影响。选取28只妊娠13 d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腹泻模型组、给药I组、给药II组,每组7只。通过给仔鼠灌服番泻叶煎剂及腹腔注射大肠埃希氏菌,建造腹泻模型,给药组母鼠灌胃给予泰山磐石散水煎剂,通过母乳喂养干预仔鼠腹泻模型。记录仔鼠体征变化和腹泻情况,检测血清中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谷氨酸(GLU)含量;采集小肠组织,检测IL-1、IL-6、IL-10及TNF-α的含量,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与腹泻模型组相比,给药I组和给药II组仔鼠腹泻指数显著降低(P<0.05),小肠组织结构完整,炎性细胞浸润及出血现象均较轻;给药I组中仔鼠TP、GLU及BUN含量显著提高(P<0.05),给药II组中仔鼠均增重、GLU含量显著提高(P<0.05),给药I组仔鼠IL-1、IL-6及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给妊娠期母鼠饲喂泰山磐石散,能够提高仔鼠的生长性能,提高仔鼠抗炎性损伤能力,降低仔鼠的腹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磐石散 母鼠 仔鼠 腹泻模型 生理机能 肠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老虎果实提取物对小鼠腹泻模型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凌智辉 张天鹿 +3 位作者 曾建国 唐其 吴领席 陆英 《中国兽药杂志》 2021年第10期42-48,共7页
研究了黑老虎果实提取物的抗腹泻作用,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首先对黑老虎果实提取物中木脂素、三萜及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对ICR小鼠进行细菌性腹泻、药物性腹泻和小肠炭末推进实验。根据实验要求,将细菌性腹泻模型小鼠和... 研究了黑老虎果实提取物的抗腹泻作用,从而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首先对黑老虎果实提取物中木脂素、三萜及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对ICR小鼠进行细菌性腹泻、药物性腹泻和小肠炭末推进实验。根据实验要求,将细菌性腹泻模型小鼠和药物性腹泻模型小鼠灌胃不同药物,连续7 d,除正常组外,其余小鼠于末次给药30 min后分别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溶液和灌胃番泻叶提取液,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腹泻情况;小肠炭末推进实验于小鼠末次给药30 min后灌胃给予5%炭末,计算小肠炭末推进率;结果表明,黑老虎果实提取物中木脂素类、三萜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44.48%、4.57%、14.02%。黑老虎果实提取物各剂量组对细菌性小鼠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其中高剂量组(200 mg/kg)与模型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并优于阳性药物组;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减少番泻叶腹泻小鼠稀便数量,且与模型组呈显著差异,但对潜伏时间无影响;提取物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无明显影响。由此可知,黑老虎果实提取物对细菌性腹泻小鼠具有良好的抗腹泻作用,对药物性致腹泻作用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老虎果实提取物 小鼠腹泻模型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肠汤对腹泻型IBS模型鼠胆囊收缩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沈勤 王佳薇 朱飞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9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诱导的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宁肠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得舒特组、宁肠汤低、中、高剂量组,以慢性束缚+适度夹尾刺激作为心理应激源诱导IBS模型,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应激诱导的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及宁肠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得舒特组、宁肠汤低、中、高剂量组,以慢性束缚+适度夹尾刺激作为心理应激源诱导IBS模型,观察宁肠汤对IBS模型鼠结肠转运功能,并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血清CCK的变化。结果:模型组结肠转运功能较正常组明显亢进(P<0.01),而各治疗组较模型组下降(P<0.05);模型组血清CCK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CCK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宁肠汤可调节束缚应激致腹泻模型鼠的结肠转运功能,降低已升高的血清CCK含量,且具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应激+适度夹尾刺激法 腹泻型IBS模型 宁肠汤 胆囊收缩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肠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酪神经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江升 徐珊 +4 位作者 申屠利明 楼银妹 王佳薇 沈勤 陈肖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3期609-611,共3页
目的:从宁肠汤对束缚应激致腹泻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血浆酪神经肽(NPY)的影响,探讨宁心安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得舒特组、宁肠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wil... 目的:从宁肠汤对束缚应激致腹泻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血浆酪神经肽(NPY)的影响,探讨宁心安神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得舒特组、宁肠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williams改良方法建立束缚应激+适度夹尾刺激致大鼠泄泻模型,观察宁肠汤对大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NPY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各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血浆NPY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大剂量宁肠汤能明显降低已经升高的大鼠血浆NPY含量。结论:宁肠汤可调节束缚应激致腹泻大鼠的小肠运动功能,大剂量宁肠汤能明显降低已经升高的大鼠血浆NPY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神经肽 束缚应激+适度夹尾刺激法 大鼠腹泻型IBS模型 肠易激综合征 宁肠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乐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艳芬 梁万年 +4 位作者 江涛 杨超燕 王洁 黄奕曦 唐春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9-504,共6页
目的研究肠乐胶囊(高良姜、白术、白芍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药效学。方法以番泻叶腹泻模型、蓖麻油腹泻模型和新斯的明肠运动亢进模型观察肠乐胶囊的止泻作用;以新生大鼠乙酸刺激法建立内脏高敏性IBS大鼠模型,观察肠乐胶囊... 目的研究肠乐胶囊(高良姜、白术、白芍等)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药效学。方法以番泻叶腹泻模型、蓖麻油腹泻模型和新斯的明肠运动亢进模型观察肠乐胶囊的止泻作用;以新生大鼠乙酸刺激法建立内脏高敏性IBS大鼠模型,观察肠乐胶囊对大鼠肠道敏感性、肠运动以及肠粘膜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肠乐胶囊可明显抑制番泻叶所致的腹泻和新斯的明所致的小肠运动亢进(P<0.05,P<0.01),但对蓖麻油引起的腹泻无效;肠乐胶囊可显著降低内脏高敏性IBS大鼠的敏感性,以及小肠碳末推进率和急性避水应激排便粒数(P<0.05,P<0.01)。结论肠乐胶囊可有效对抗腹泻,降低肠道敏感性,对腹泻型IBS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乐胶囊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模型 内脏高敏性IBS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儿茶止泻霜对腹泻大鼠小肠黏膜AQ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逯越 刘超 +2 位作者 宫婷 郭晓菲 高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073-2075,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儿茶止泻霜对腹泻大鼠小肠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比较腹泻模型组(DM)、正常对照组(NC)及低(L)、高(H)剂量药物治疗组、阳性对照药物治疗组(PC)的AQP1表达。结果:DM组AQP1表达低于L组、PC组和H组,L组AQP1表达低于... 目的:观察复方儿茶止泻霜对腹泻大鼠小肠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比较腹泻模型组(DM)、正常对照组(NC)及低(L)、高(H)剂量药物治疗组、阳性对照药物治疗组(PC)的AQP1表达。结果:DM组AQP1表达低于L组、PC组和H组,L组AQP1表达低于H组和PC(P<0.01),但H组和PC与N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复方儿茶止泻霜上调腹泻大鼠小肠AQP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模型 中药 水通道蛋白1 复方儿茶止泻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益生菌联用对热毒证小鼠腹泻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翠艳 陈四玉 +4 位作者 孙桃桃 尚莉莉 杨明川 杨孜生 韩春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1-219,共9页
为探讨中药马齿苋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动物腹泻的预防作用,以马齿苋、益生菌为试验对象,将144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包括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组、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 为探讨中药马齿苋与益生菌联合应用对动物腹泻的预防作用,以马齿苋、益生菌为试验对象,将144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9组,包括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组、不同剂量马齿苋(1.0、2.5、5.0 g·kg^(-1)feed)+益生菌组(2×10~6cfu·g^(-1)BW·d^(-1))、益生菌组(2×10~6cfu·g^(-1)BW·d^(-1))、模型组和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喂饲普通饲料,空白组不造模;其他各组小鼠或喂饲含药饲料或/和灌胃益生菌10 d后,采用灌服干姜水提液结合腹腔注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TEC)的方法构建小鼠腹泻模型。攻菌后密切观察小鼠腹泻发生情况;试验结束时,采集小鼠血液进行生化检查,采集肠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TNF-α、IL-1β、IL-6、IL-10、TGF-β1、IFN-γ等炎症因子表达检测。结果表明:(1)模型组小鼠在攻菌后24 h的腹泻率高达87.5%,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的腹泻率仅为12.5%;(2)模型组肠道组织中TNF-α、IL-1β、IL-10、IL-6、TGF-β1、IFN-γmRNA表达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P<0.05),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上述炎症因子的表达量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3)模型组小鼠小肠绒毛断裂、部分坏死脱落,肠腺变形明显,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肠绒毛基本完整、肠道组织结构趋于正常;(4)模型组小鼠血清中Cl^-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Ca^(2+)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而高剂量马齿苋+益生菌组小鼠血清中Cl^-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Ca^(2+)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可见,高剂量马齿苋与益生菌联用能有效预防造模小鼠腹泻的发生,其机制是,通过下调肠道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肠道炎症反应,调节血液Cl^-、Ca^(2+)含量恢复其电解质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益生菌联用 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 小鼠 腹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香颗粒预防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宝凯 耿健 +2 位作者 钟灵 曹俊杰 杨汉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8-112,I001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香颗粒在预防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中的作用。同时对空白对照组与感染不给药组灌服生理盐水,对金香颗粒用药组与药物对照组动物进行预防性给药5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腹腔注射致病性大肠杆菌制造腹泻模型,并观察各组腹泻率... 本试验旨在研究金香颗粒在预防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中的作用。同时对空白对照组与感染不给药组灌服生理盐水,对金香颗粒用药组与药物对照组动物进行预防性给药5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腹腔注射致病性大肠杆菌制造腹泻模型,并观察各组腹泻率与腹泻指数等指标,考察药物对腹泻的预防效果。通过小肠墨水推进率与腹腔液中依文思兰浓度考察药物对肠道蠕动的影响和炎性渗出的抑制作用,通过小肠组织内髓过氧化物酶(MPO)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情况考察各组炎症程度及抗炎作用。结果显示:与感染不给药组相比,金香颗粒高剂量组的小鼠腹泻指标显著降低(P<0.01);高、中剂量组的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金香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腹膜的炎性渗出(P<0.05);高、中剂量组小鼠小肠组织中MPO显著降低(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1)。试验结果表明,金香颗粒能有效预防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并且可以通过抑制肠道蠕动、减小炎症引起的渗透性、降低炎症严重程度与减少炎症引起的损伤等作用来预防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香颗粒 大肠杆菌 腹泻模型 预防作用 药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藏兽药组方抗腹泻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冬梅 胡巧 +3 位作者 田语诗 魏玉情 徐静伟 陈朝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90-1897,共8页
试验旨在了解4种藏兽药提取物抗细菌性腹泻病的效果,指导兽医临床治疗该类疾病。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纤毛婆婆纳、松萝、苦参、独一味4种藏兽药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屎肠球菌、中间... 试验旨在了解4种藏兽药提取物抗细菌性腹泻病的效果,指导兽医临床治疗该类疾病。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纤毛婆婆纳、松萝、苦参、独一味4种藏兽药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志贺氏菌、屎肠球菌、中间耶尔森氏菌、黏质沙雷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肠沙门氏菌肠亚种、粪肠球菌、阪崎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14种常见致泻性菌的抑菌效果,再利用正交设计软件对纤毛婆婆纳、苦参、松萝和独一味4味藏兽药进行组方优选,同时利用临床分离菌布利丹沙门氏菌建立小鼠细菌性腹泻模型。根据4种藏兽药优选组方的LD50将组方分为高(0.060g/mL)、中(0.030g/mL)、低(0.020g/mL)3个剂量组对建立的小鼠细菌性模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4种藏兽药对大部分试验致泻性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松萝对所有试验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4种藏兽药的优选组方高剂量对小鼠细菌性腹泻表现出最好的治疗作用,有利于临床该类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兽药 提取物 抑菌效果 组方 LD50 腹泻 细菌性腹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猪干扰素α对急性病毒性腹泻仔猪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炜 夏兵兵 +5 位作者 吴博 何志远 蒋敏之 许智勇 赵俊 王明丽 《中国兽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48-56,共9页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rPoIFNα)在人工感染仔猪病毒性腹泻模型上对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10日龄健康三元哺乳仔猪15头,随机分为rPoIFNα治疗组(使用剂量100万单位/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头仔猪。r... 为研究重组猪干扰素α(rPoIFNα)在人工感染仔猪病毒性腹泻模型上对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选取10日龄健康三元哺乳仔猪15头,随机分为rPoIFNα治疗组(使用剂量100万单位/头)、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5头仔猪。rPoIFNα治疗组和感染对照组仔猪经口饲喂PEDV悬液4 mL(接种量为4.0×105.5 TCID50/头),正常对照组仔猪同步饲喂4 mL生理盐水,建立PEDV致哺乳仔猪病毒性腹泻模型。模型建立结果显示,攻毒后72 h,感染对照组仔猪全部出现腹泻、脱水等典型病毒性腹泻症状,仔猪小肠及肾脏病料组织的PEDV核酸检测为阳性。同时发现,该组仔猪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尿比重较其他两组偏高,并检测出颗粒管型和尿蛋白。镜下HE染色病理学观察到肾间质组织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提示超敏反应参与对肾脏的损伤。rPoIFNα治疗组仔猪症状轻微且易恢复,PEDV核酸检测阳性率仅为30%。仔猪相关血液及病料组织样本检测结果显示,rPoIFNα对PEDV感染仔猪治疗有效率达到60%。试验表明,rPoIFNα可有效治疗PEDV感染引起的仔猪腹泻,同时对肾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猪干扰素α PEDV 腹泻模型 肾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肝运脾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春 叶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观察调肝运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体质量、小肠推进率、部分脑肠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番泻叶煎剂灌胃及夹尾刺激建立腹泻型IBS大鼠模型,实验设空白组、模型组、调肝运脾汤高、中、低剂量组、得舒特组,实验结束... 目的观察调肝运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体质量、小肠推进率、部分脑肠肽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番泻叶煎剂灌胃及夹尾刺激建立腹泻型IBS大鼠模型,实验设空白组、模型组、调肝运脾汤高、中、低剂量组、得舒特组,实验结束后测小肠推进率、结肠组织和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结肠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肽(VIP)含量。结果调肝运脾汤可明显改善由番泻叶引起的动物腹泻症状,使动物体质量增长,减缓小肠推进率;可明显降低血清和组织中5-HT含量,降低组织中SP、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含量及结肠5-HT、SP、VIP含量呈上升趋势,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调肝运脾汤可能通过降低血清5-HT含量及结肠组织5-HT、VIP、SP含量,从而改善胃肠动力,发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运脾汤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IBS大鼠模型 小肠推进率 5-HT VIP 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蒙脱石对抗生素腹泻小鼠肠黏膜及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刘婵 徐军 《畜禽业》 2019年第12期8-10,共3页
试验旨在研究两种不同工艺蒙脱石对抗生素腹泻小鼠模型的影响。昆明小白鼠44只,给予氨苄西林钠780 mg/(d·只),分两次灌胃,连续5 d。观察小鼠排便情况,并随机抽取4只小鼠解剖,观察肠道形态和肠内容物,判断腹泻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 试验旨在研究两种不同工艺蒙脱石对抗生素腹泻小鼠模型的影响。昆明小白鼠44只,给予氨苄西林钠780 mg/(d·只),分两次灌胃,连续5 d。观察小鼠排便情况,并随机抽取4只小鼠解剖,观察肠道形态和肠内容物,判断腹泻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RT组、RZ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前二组分别饲喂2种不同工艺蒙脱石,1.25 g/mL,0.3 mL/(只·次),2次/d;模型对照组灌喂无菌生理盐水0.3 mL/(只·次),2次/d;阳性对照组饲喂诺氟沙星0.07 g/mL,0.3mL/(只·次),2次/d;连续处理5 d后,第4天,进行D-木糖试验,采集血清,测定血清D-木糖含量、二胺氧化酶含量,测定试验期间小鼠料重比、内脏器官指数。结果提示RT蒙脱石和RZ蒙脱石均有修复肠道损伤、促生长的作用,RT组效果明显,这也与RT组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脾脏指数增长相一致;肝脏指数、脾脏指数显示RZ型蒙脱石有助于消除抗生素腹泻小鼠机体的炎症反应。但RT组与RZ组的D-木糖试验显示小肠吸收效果不佳。提示蒙脱石的吸附作用可能对小肠营养物质的吸收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抗生素腹泻模型 二胺氧化酶 料重比 D-木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丁酸甘油酯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诱发的小鼠肠道损伤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庞丽丽 朱荣生 +4 位作者 王怀中 王建才 齐静 黄保华 呼红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03-401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丁酸甘油酯(TB)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ETEC K88)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1:选用(20±2)g的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在第4天对照组腹腔注射0.5 m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 本试验旨在研究三丁酸甘油酯(TB)对产肠毒素大肠杆菌K88(ETEC K88)诱导的小鼠肠道损伤的缓解作用。试验1:选用(20±2)g的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各组均饲喂基础饲粮,在第4天对照组腹腔注射0.5 mL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试验组腹腔分别注射浓度为5.5×10^(8)、4.9×10^(7)、4.0×10^(6)、6.5×10^(5) CFU/mL的ETEC K88悬液0.5 mL,连续观察3 d临床症状,统计腹泻率和死亡率,剖检、观察肠道病理变化,确定ETEC K88最佳造模剂量。试验2:选择(20±2)g的BALB/c小鼠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饲喂添加0.16%金霉素的饲粮,试验1、2、3、4组分别饲喂添加0.05%、0.10%、0.20%、0.30%TB的饲粮。连续饲喂14 d,在第15天空白组小鼠腹腔注射0.5 mL无菌PBS,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小鼠按照试验1中确定的最佳造模剂量腹腔注射ETEC K88悬液0.5 mL,继续观察3 d,采血、剖检,检测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与内毒素(ET)、C-反应蛋白(CRP)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制作空肠组织切片,观察肠道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显示: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ETEC K88悬液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和死亡情况,根据腹泻率和死亡率,确定4.9×10^(7) CFU/mL为ETEC K88建立小鼠腹泻模型的最佳剂量。阳性对照组和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小鼠的腹泻率表现为阴性对照组(53.33%)>试验1组(33.33%)>阳性对照组(26.67%)=试验2组(26.67%)>试验3组(20.00%)=试验4组(20.00%)>空白对照组(无腹泻发生)。肠道损伤程度:阴性对照组>试验1组>阳性对照组>试验2组>空白对照组>试验4组>试验3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清CRP、ET含量和DA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以试验3组降低幅度最大,其次为试验4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试验3、4组小鼠血清CRP、ET含量和DA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试验3、4组小鼠血清SIgA含量分别增加了169.00%(P<0.05)、114.33%(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试验3、4组小鼠血清SIgA含量分别增加了72.81%(P<0.05)和37.69%(P<0.05)。由此得出,在小鼠基础饲粮中添加0.20%或0.30%的TB可以对抗大肠杆菌感染,缓解ETEC K88诱导的肠道损伤,且效果与添加0.16%的金霉素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丁酸甘油酯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小鼠腹泻模型 肠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梅止痢中药制剂对大肠埃希菌K88感染仔猪的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勇亮 陈波 +4 位作者 刘明刚 徐毓琴 戴茜茜 谷笑笑 潘康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3-1500,共8页
探讨连梅止痢中药制剂对大肠埃希菌K88感染的仔猪腹泻的疗效。72头21日龄初始体质量平均为(4.41±0.01)kg的仔猪被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发病组、低剂量(0.5 m L·kg-1BW)、中剂量(1.0 m L·kg-1BW)、高剂量组(1.5 m L·... 探讨连梅止痢中药制剂对大肠埃希菌K88感染的仔猪腹泻的疗效。72头21日龄初始体质量平均为(4.41±0.01)kg的仔猪被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发病组、低剂量(0.5 m L·kg-1BW)、中剂量(1.0 m L·kg-1BW)、高剂量组(1.5 m L·kg-1BW)及抗生素组(0.2%恩诺沙星2 m L·头-1)。给断奶仔猪灌服一定数量的大肠埃希菌K88建立腹泻模型,利用乌梅、黄连、诃子以及秦皮原料制备的连梅止痢中药制剂(含生药1 g·m L-1)对发病猪进行治疗,观察该中药制剂对腹泻病的疗效。结果表明,该中药制剂对仔猪大肠埃希菌腹泻的治愈率为80%。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在用药的整个阶段中剂量组仔猪粪便中的大肠埃希菌K88平均数量与发病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其他剂量组与发病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从仔猪肠道形态上观察,抗生素组和中剂量组仔猪肠道组织结构基本完整。经过生存分析发现,中剂量中药制剂与发病组相比能显著提高仔猪生存率(P<0.05)。发病组生存曲线相比其他组的陡峭,而中剂量组的曲线最平缓,中药制剂能降低仔猪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断奶仔猪 腹泻模型 大肠埃希菌K88 实时定量PCR 肠道形态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