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多巴胺受体参与丙泊酚麻醉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益 杨银银 +3 位作者 熊以强 蒲青 赵燕飞 刘程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92-796,共5页
目的腹外侧中脑导水管(vlPAG)是位于上行网状系统的重要调控睡眠觉醒区域,但其在麻醉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文章拟借助光纤钙信号记录、微注射和在体脑电记录观察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多巴胺受体对丙泊酚麻醉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雄性SD大... 目的腹外侧中脑导水管(vlPAG)是位于上行网状系统的重要调控睡眠觉醒区域,但其在麻醉中的作用尚未明确。文章拟借助光纤钙信号记录、微注射和在体脑电记录观察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多巴胺受体对丙泊酚麻醉的影响。方法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于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处微注射钙信号病毒并埋植记录光纤,观察丙泊酚麻醉诱导和苏醒过程中vlPAG神经元活性变化。建立50只SD大鼠中vlPAG双侧微注射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D1R激动剂组、D1R拮抗剂组、D2R激动剂组、D2R拮抗剂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在丙泊酚麻醉下,5组分别于vlPAG分别双侧微注射1μL的D1R激动剂、D1R拮抗剂、D2R激动剂、D2R拮抗剂和等渗盐水,观察大鼠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以及给药前后各个频段脑电图(δ波:1~4 Hz,θ波:4~8 Hz,α波:8~12 Hz,β波:12~25 Hz,γ波:25~60 Hz)的变化。结果与诱导前基线相比,诱导期、麻醉早期和麻醉期钙信号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醉维持期基线相比,苏醒早期和苏醒期钙信号显著增加(P<0.05)。D1R激动剂组、D1R拮抗剂组丙泊酚麻醉的诱导时间[(886.7±124.5)、(506.7±90.7)s]较对照组[(659.3±103.5)s]延长(P<0.05),苏醒时间[(702.0±109.7)、(1068.0±69.0)s]较对照组[(901.3±130.4)]缩短(P<0.05)。与给药前相比,D1R激动剂组大鼠δ频段的能量明显降低(P<0.05);D1R抑制剂组δ频段的能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β频段的能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中脑导水管腹外侧灰质通过多巴胺D1R受体参与调控丙泊酚麻醉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侧中脑导水管灰质 丙泊酚麻醉 D1受体 D2受体 光纤钙信号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癌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P2X7受体激活对D?丝氨酸释放的影响
2
作者 李鹏涛 肖智 +1 位作者 文松 李尤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P2X7受体激活介入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文章拟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通过脑微透析结合ELISA技术观察vlPAG中P2X7受体激活对D-丝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 目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P2X7受体激活介入骨癌痛的形成和维持机制。文章拟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通过脑微透析结合ELISA技术观察vlPAG中P2X7受体激活对D-丝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4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12)、骨癌痛组(n=12)和P2X7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438079)组(n=6)。骨癌痛组大鼠建立大鼠胫骨转移性骨癌痛模型,注入20μL含SHZ-88乳腺癌细胞的RPMI-1640培养基细胞悬液(癌细胞1×10^7个/0.5 mL);假手术组注入等体积的经过处理的癌细胞(SHZ-88乳腺癌细胞在90℃沸水中持续20 min),其余操作同骨癌痛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P2X7受体拮抗剂组前面操作同骨癌痛组,但灌流液中加入P2X7受体特异性拮抗剂A-438079。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骨癌痛组分别于同一时间点检测大鼠建模侧后足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21 d时间点大鼠vlPAG中P2X7受体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骨癌痛组和P2X7受体拮抗剂组使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vlPAG透析液中D-丝氨酸变化。结果骨癌痛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在第5、7、10、14、18、21天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vlPAG中有散在P2X7阳性表达,骨癌痛组大鼠P2X7受体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骨癌痛组大鼠vlPAG中D-丝氨酸含量[(220.28±63.38)ng/mL]较正常对照组大鼠[(148.09±46.89)ng/mL]和假手术组[(147.32±51.44)ng/mL]大鼠明显升高(P<0.05)。P2X7受体拮抗剂组大鼠vlPAG中D-丝氨酸含量[(134.20±41.77)ng/mL]较骨癌痛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vlPAG P2X7受体激活后促进D-丝氨酸释放进而参与大鼠骨癌痛机制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微透析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 P2X7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神经元P2X7受体激活对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鹏涛 李尤艳 肖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P2X7受体活化的主要细胞内信号是钙离子升高,随后通过多种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呈现其生理、病理功能的多样性。探讨原代培养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lPAG)神经元P2X7受体激活对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lPAG神经... 目的P2X7受体活化的主要细胞内信号是钙离子升高,随后通过多种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呈现其生理、病理功能的多样性。探讨原代培养的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区(lPAG)神经元P2X7受体激活对胞内钙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lPAG神经元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不加入药物);BzATP组(100μmol/L);A-740003+BzATP组:先加入100nmol/LA-740003孵育10min,再加入10μmol/L的BzATP;BzATP对照组:先加入无钙液孵育20min,再加入BzATP。其中空白对照组、BzATP组、A-740003+BzATP组孵育液均为DMEM/F12培养基,BzATP对照组孵育液为无钙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不同浓度BzATP对培养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变化;A-740003或无钙液预孵育对BzATP诱发的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变化的影响。结果BzATP呈剂量依赖性升高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水平;A-740003和无钙液预孵育可抑制BzATP诱发的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水平升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BzATP组神经元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2.48±1.05)较空白对照组、BzATP对照组、A-740003+BzATP组([1.12±0.03)、(1.09±0.03)、(1.14±0.08)]明显升高(P<0.01)。结论P2X7受体激活后可以升高lPAG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水平且与细胞外钙离子胞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外侧 神经元 P2X7受体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HT_(1A)受体在腹外侧眶皮层诱发抗伤害感受效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霍福权 唐敬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4-324,共1页
我们既往的研究证明,腹外侧眶皮层(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VLO),作为一个高级中枢,不仅参与痛觉感受,而且参与痛觉调制。丘脑中央下核(tha-lamic nucleus submedius,Sm)-VLO-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组成一... 我们既往的研究证明,腹外侧眶皮层(ventrolateral orbital cortex,VLO),作为一个高级中枢,不仅参与痛觉感受,而且参与痛觉调制。丘脑中央下核(tha-lamic nucleus submedius,Sm)-VLO-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组成一个内源性的痛觉调制通路,通过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抑制伤害感受性输入而实现镇痛效应。形态学研究表明,背缝核内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上行投射到VLO,且VLO内有5-HT1A受体的分布。因此,5-HT1A受体可能参与介导VLO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众所周知,5-HT1A受体是一种负性G-蛋白耦联受体,它的激活可导致神经元膜的超级化,产生抑制效应。它对神经元的兴奋效应被认为是通过抑制一个抑制性GABA能中间神经元对投射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去抑制)而实现的。有证据显示,GABA能中间神经元和GABAA受体分布于VLO。因此,我们推测,5-HT1A受体参与VLO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的机制可能是激活5-HT1A受体,抑制VLO内GABA能中间神经元对投射到PAG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去抑制),从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抑制伤害感受性信息的输入而实现的。为证明这一假设,我们采用了动物行为学实验、束路追踪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的方法以及脑片膜片钳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如下:1.VLO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大鼠甩尾(tailflick,TF)反射、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缩爪反射和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和深层(Ⅴ-Ⅵ)c-Fos的表达,该抑制效应可被5-HT1A受体的拮抗剂NAN-190所拮抗。进一步发现,小剂量的GABAA受体的拮抗剂bicuculline或picrotoxin显著增强8-OH-DPAT对大鼠TF反射的抑制效应,而小剂量的GABAA受体激动剂musci mol或THIP则可减弱8-OH-DPAT对大鼠TF反射的抑制效应。2.形态学结果表明,VLO内GABA和5-HT1A受体阳性神经元及末梢广泛分布在VLO的Ⅱ-Ⅵ层,5-HT能神经末梢与GABA能神经元形成对称型突触联系且绝大多数(93.0%)GABA能神经元表达5-HT1A受体;VLO投射到腹外侧PAG的神经元上表达GABAA受体,并且与GABA能神经末梢形成称型突触联系。由此证实了VLO内存在一个由5-HT能末梢、5-HT1A受体、GABA能神经元、GABAA受体和投射到PAG的神经元组成的局部神经元环路。3.药理学分离并记录VLO内GABA能mIP-SCs,给灌流液中加入8-OH-DPAT明显减弱GABA能mIPSCs的频率而对幅度没有影响,该效应可以被NAN-190阻断,而其本身对mIPSCs的频率和幅度均没有影响。以上结果提示,5-HT1A受体参与介导VLO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其机制可能是5-HT1A受体通过抑制VLO内GABA能中间神经元对投射到PAG的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去抑制),进而激活脑干下行抑制系统,在脊髓水平抑制伤害感受性信息的输入而实现的。该研究为我们提出的Sm-VLO-PAG-脊髓"环路参与痛觉调制的神经递质与受体机制增加了新的实验资料,具"脊髓-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也为开发新型的镇痛药物及药物的作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内容发表在Pain(IF 6.030)、CerebralCortex(IF 5.907)、Neuroscience(IF 3.556)等SCI收录杂志,200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和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及张香桐基金会优秀论文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HT1A受体 外侧眶皮层 抗伤害感受 皮层诱发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痛觉调制通路 丘脑中央下核 下行抑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中央灰质结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佐泉 《解剖学杂志》 CAS 1983年第2期152-159,共8页
中脑中央灰质(midbrain Central Gray,mCG)又称为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是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的结构。它与Tsai氏腹侧被盖区、脚间核、Gudden氏被盖核及Bechterew氏被盖上中央核一起构成Nauta“边缘中脑区”(1)。长期以来,该结构一直为人... 中脑中央灰质(midbrain Central Gray,mCG)又称为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是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的结构。它与Tsai氏腹侧被盖区、脚间核、Gudden氏被盖核及Bechterew氏被盖上中央核一起构成Nauta“边缘中脑区”(1)。长期以来,该结构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60年代末发现其可能参与动物镇痛作用以来,尤为人们所注目,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关其结构的文献十分浩繁,现就其研究进展简要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侧被盖核 内侧部 DLF 下丘脑内侧核 中央核 动眼神经核 乳头体 中脑被盖 纤维连接 丘脑板内核 中央灰质 侧部 外侧 亚核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痛觉调制通路的发现 被引量:21
6
作者 唐敬师 袁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1-332,共2页
目的 总结本课题组关于中枢痛觉调制通路的研究工作。方法 用动物行为学、电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果 损毁丘脑中央下核 (Sm)易化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 ;电刺激或化学刺激Sm或VLO抑制伤害性行为反应和脊髓背角神... 目的 总结本课题组关于中枢痛觉调制通路的研究工作。方法 用动物行为学、电生理学、神经药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果 损毁丘脑中央下核 (Sm)易化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 ;电刺激或化学刺激Sm或VLO抑制伤害性行为反应和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 ,并且这些效应可被损毁或抑制腹外侧眶皮层 (VLO)或导水管周围灰质 (PAG)的活动所取消 ;伤害性刺激和手针刺激可激活Sm神经元的活动 ;损毁Sm或VLO可明显减弱由强电针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 ,而对弱电针的作用无明显影响 ;Sm或VLO内微量注射吗啡、5 羟色胺(5 HT)、谷氨酸钠产生明显的抗伤害效应 ,这些效应可分别被其各自的受体拮抗剂阻断 ;Sm或VLO内注射γ 氨基丁酸 (GABA)明显减弱吗啡或 5 HT诱发的抑制 ,而注射GABAA 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抑制伤害性行为反应并增强吗啡和 5 HT诱发的抑制。结论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一个由脊髓 Sm VLO PAG 脊髓组成的痛觉调制负反馈环路 ,该环路在针刺兴奋细纤维产生的镇痛中起重要作用 ;阿片肽、5 HT、谷氨酸及GABA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可能参与该通路的痛觉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中央下核 外侧眶皮层 导水管周围灰质 痛觉调制 针刺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觉变异的原因
7
作者 刘缨霞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26-26,共1页
Reynolds 曾经发现,电刺激鼠的中脑中央灰质(PAG)可以止痛。在临床上,电刺激慢性痛病人的 PAG 也引起数分钟的止痛而无其他不良影响。刺激引起止痛的发现受到广泛的注意。解剖学研究表明,PAG 神经元投射到延髓腹内侧核的头端,即中缝大... Reynolds 曾经发现,电刺激鼠的中脑中央灰质(PAG)可以止痛。在临床上,电刺激慢性痛病人的 PAG 也引起数分钟的止痛而无其他不良影响。刺激引起止痛的发现受到广泛的注意。解剖学研究表明,PAG 神经元投射到延髓腹内侧核的头端,即中缝大细胞核及其邻近的网状结陶(RVM)。RVM 的神经元投射到三叉神经尾核,并经背外侧束投射到脊髓后角。电生理研究见到,电刺激 PAG 可引起 RVM 兴奋,并使脊髓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外侧 中脑中央灰质 解剖学研究 电生理研究 内侧核 脊髓后角 轴突投射 REYNOLDS 慢性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