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48例分析
1
作者 廖兰香 魏泽荣 曾小红 《宜春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77-77,85,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剖宫产术———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以探讨剖宫产术的最佳方式 方法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 (观察组 ) 14 8例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 98例术中、术后情况对比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 目的 :介绍一种改良的剖宫产术———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以探讨剖宫产术的最佳方式 方法 :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 (观察组 ) 14 8例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对照组 ) 98例术中、术后情况对比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降低 结论 :该术式符合解剖生理特点 ,简化了手术步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时间 步骤 后病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疗效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克修 韩晓兵 李旭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 对比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 比较 5 8例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 6 0例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纵切口下段... 目的 对比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疗效。方法 比较 5 8例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 6 0例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在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及对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相对于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间短、出血量少、Apgar评分情况好 ,两组术后感染率无差异。结论 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损伤小 ,胎儿娩出时间易控制 ,对于需要尽快娩出胎儿的情况下是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下 剖宫产 膜外剖宫产 Apgar评分 感染 切口 切口 疗效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切口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68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徐慧 徐如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9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膜外剖宫产 子宫下 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丽萍 李妞妞 程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6期707-708,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好发于子宫直肠陷凹、卵巢、子宫肌壁等盆腔脏器和腹膜,盆腔外比较少见,如乳腺、胸膜、肺、膀胱、输尿管等。剖宫手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即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剖...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病,好发于子宫直肠陷凹、卵巢、子宫肌壁等盆腔脏器和腹膜,盆腔外比较少见,如乳腺、胸膜、肺、膀胱、输尿管等。剖宫手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即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与剖宫产率的上升有关,需再次手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现对本科8年来收治的2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 临床分析 后远期并发症 子宫直肠陷凹 再次手治疗 妇女常见病 盆腔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桂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7S期101-102,共2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部位为卵巢、子宫直肠陷凹、盆腔腹膜和子宫肌壁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由于近年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术后并发症日趋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剖宫产...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部位为卵巢、子宫直肠陷凹、盆腔腹膜和子宫肌壁等。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由于近年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术后并发症日趋增加。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03%~0.47%.近年来发病率升高翻,故逐渐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该病多发生于剖宫产术后1~5年,表现为周期性腹部包块增大和疼痛,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灶切除 假绝经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小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9期199-199,共1页
目的 :探讨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2例产妇。对... 目的 :探讨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1日~2014年4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2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术后,比较两组产妇术中的出血量、胎儿娩出的时间和新生儿Apgar(阿普加)评分情况及其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在对照组的62例产妇中,胎儿娩出的时间平均为41±14 min,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92±15ml。在观察组的62例产妇中,胎儿娩出的时间平均为23±12 min,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61±13ml。观察组产妇胎儿娩出的时间及术中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均未发生危害较大的伤口感染、血尿、膀胱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用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手术与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手术相比,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剖宫产手术的疗效更为理想,可缩短胎儿娩出的时间,减少产妇术中的出血量,而且新生儿的Apgar评分也很高。此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膜外剖宫产 切口子宫下剖宫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刘艳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12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剖宫产术后临床疑似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35例患者38处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剖宫产术后临床疑似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35例患者38处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声像图表现为腹壁切口处探及形态不规则、内部不均匀的低回声,33例病灶局限于皮下脂肪层,5例累及腹直肌。彩色多普勒(CDFI):血流信号无特异性。结论:高频超声检查作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便捷、无创,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 切口 高频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朱仲建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4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 临床分析 远期并发症 回顾性分析 剖宫产 AIEM 剖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邱晓月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7期51-51,共1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药物联合手术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手术治...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药物联合手术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疾疗效、月经平均复潮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复发率。结果:药物联合手术组疗效、月经平均复潮时间、血清性激素水平相比药物组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联合手术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9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月英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生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9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后服用药...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生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5年9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9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行局部病灶切除,术后服用药物3~6个月,随访6个月~2年均未复发。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是一种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剖宫产率,规范剖宫产手术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切口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铮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36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 临床分析 妇科良性疾病 后并发症 远期并发症 育龄妇女 恶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赵艳梅 周友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 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 临床资料 诊治水平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微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2期1361-1362,共2页
剖腹产横切口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但第二次剖宫产时增加了手术操作难度,影响到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阿氏评分等。现就腹壁横切口和纵切口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作一对比分析。
关键词 二次剖宫产 切口 切口 新生儿阿氏评分 胎儿娩出时间 审美要求 操作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14
作者 郭美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1期59-,共1页
我科采用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该术式在以色列Stark教授创立的改良式剖宫产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简化了手术步骤,报道如下.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 子宫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钳协助分娩对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分娩孕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丽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2期4107-4108,共2页
目的研究产钳协助分娩对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分娩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孕妇9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剖宫产分娩术中接受手取胎头助产,观察组剖... 目的研究产钳协助分娩对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分娩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孕妇98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剖宫产分娩术中接受手取胎头助产,观察组剖宫产分娩术中接受产钳协助分娩胎头。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评分(Apgar)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横切口瘢痕子宫孕妇剖宫产分娩术中使用产钳协助分娩能减少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新生儿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钳协助分娩 切口瘢痕子宫 剖宫产分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剖宫产时选择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海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6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在首次剖宫产时选择腹壁横切口与腹壁纵切口对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某医院收治的进行二次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首次剖宫产术时选择做腹壁横切口的40例产... 目的:探讨分析在首次剖宫产时选择腹壁横切口与腹壁纵切口对产妇进行二次剖宫产术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某医院收治的进行二次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首次剖宫产术时选择做腹壁横切口的4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将接受首次剖宫产术时选择做腹壁纵切口的40例产妇设为试验组。分别对两组产妇施行二次剖宫产术,并以其接受首次剖宫产术时的原腹壁切口作为二次剖宫产术的切口。然后,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胎儿窒息的发生率及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结果:在术中试验组产妇的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耗时均短于对照组产妇,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其胎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术后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在对产妇施行首次剖宫产术时为其做腹壁纵切口,可在其接受二次剖宫产术时减轻其受到的伤害,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剖宫产 切口 切口 二次剖宫产 效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容容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8期43-43,45,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S)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试验组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总复发率低...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IEMS)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试验组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总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IEMS可通过血清检查、影像学及临床症状确诊,行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切口疼痛感,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汝婧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6期79-80,共2页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5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35例患者分为保守...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5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35例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15例)和手术治疗组(20例)。对保守治疗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对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 :手术治疗组患者病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其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预防其病情复发。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治疗 治愈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惠洁 林顺粦 许宝瑞 《北方药学》 2020年第12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 目的:探讨分析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和复发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6.67%,对照组为26.67%,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缓解,并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米非司酮 临床效果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防治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卫群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 切口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