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壁撤退反射实验测量方法概述 被引量:34
1
作者 陈颖 赵妍 +2 位作者 罗丹妮 黄辰 周思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9-93,共5页
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实验,通过扩张肠道来评价动物的行为学反应,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评价动物内脏敏感性的方法。然而,AWR实验操作涉及因素多,目前鲜有较为公认的操作规程。本文通过对涉及AWR实验测量方法的文... 腹壁撤退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实验,通过扩张肠道来评价动物的行为学反应,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评价动物内脏敏感性的方法。然而,AWR实验操作涉及因素多,目前鲜有较为公认的操作规程。本文通过对涉及AWR实验测量方法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出AWR操作的基本步骤,总结不同测量方法在扩张方式、气囊种类等相关因素方面的差异,并对相关因素的具体操作提出建议,以期为后续使用该方法评价动物内脏敏感性的研究者提供选择方法,为实验操作的标准化方案制定奠定必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撤退反射实验 测量方法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对腹壁撤退反射实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妍 周思远 +2 位作者 罗丹妮 陈颖 黄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54,共5页
目的为腹壁撤退反射实验优选出恰当的制备气囊的材料。方法分别通过数显游标卡尺及X光图像对不同气囊在不同压力值下的直径进行测量;并采用3分疼痛阈值作为判断标准,测试不同气囊对大鼠造成明显内脏疼痛时所对应的压力值。结果圆形乳胶... 目的为腹壁撤退反射实验优选出恰当的制备气囊的材料。方法分别通过数显游标卡尺及X光图像对不同气囊在不同压力值下的直径进行测量;并采用3分疼痛阈值作为判断标准,测试不同气囊对大鼠造成明显内脏疼痛时所对应的压力值。结果圆形乳胶气球的直径随压力值增加变化均匀和缓,并且可以满足实验中常用的压力范围(20~80 mm Hg),其对大鼠造成内脏疼痛的阈值在伤害性刺激值附近,不会对大鼠肠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结论腹壁撤退反射实验中使用圆形乳胶气球制备气囊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腹壁撤退反射实验(AWR) 气囊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内脏痛觉敏化模型的两种行为学评价指标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林国威 张睿 林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内脏痛觉敏化模型的两种行为学评价指标,即腹壁撤退反射和腹外斜肌放电测量,为内脏痛觉敏化提供较为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SD大鼠出生后8~15天内每天给予一次结直肠扩张(CRD)刺激以后正常饲养至第八周,分别采... 目的:比较慢性内脏痛觉敏化模型的两种行为学评价指标,即腹壁撤退反射和腹外斜肌放电测量,为内脏痛觉敏化提供较为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方法:SD大鼠出生后8~15天内每天给予一次结直肠扩张(CRD)刺激以后正常饲养至第八周,分别采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法和腹外斜肌放电测量方法评估大鼠受CRD刺激时的痛觉敏化程度。结果:AWR评分方法比较模型组与对照组,在20~60 mmHg CRD时评分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在80 mmHg CRD差异不明显;对照组痛阈为30.42±1.34 mmHg,模型组痛阈为13.13±1.34 mmHg,(P〈0.001);腹外斜肌放电测量,在20~60 mmHg CRD时模型组放电明显高于对照组,80 mmHg CRD差异不明显;两组痛阈分别为对照组37.5±4.53 mmHg,模型组25.0±3.27 mmHg,(P〈0.05)。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作为慢性内脏痛觉敏化模型是否成功的筛选指标,相比之下,前者较为简便,后者较为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内脏高敏 痛阈 肌电 腹壁撤退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白殿卿 孙晓宁 +1 位作者 安钰 郑颖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77-379,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IBS1(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组I、BS2(束缚应激)组、灌肠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作IBS...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IBS1(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组I、BS2(束缚应激)组、灌肠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作IBS动物模型,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放电活动检测对其内脏敏感性进行评估,同时进行组织学检查对肠黏膜组织的组织学改变进行评价。结果两模型组大鼠AWR评分和腹外斜肌收缩次数在不同扩张容量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的炎症性表现。结论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和Williams方法制成的IBS动物模型符合IBS的内脏敏感性机制,可用于IBS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大鼠 腹壁撤退反射评分 外斜肌放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期结肠刺激及性别对幼鼠内脏痛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睿 吴斌 +1 位作者 林春 林国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期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CI)对幼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8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新生鼠在出生第8天开始给予CI,每日1次,连续7天;对照组则不给予CI。到6周龄时进行内脏... 目的:探讨新生期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CI)对幼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8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实验组新生鼠在出生第8天开始给予CI,每日1次,连续7天;对照组则不给予CI。到6周龄时进行内脏敏感性测定。采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评分的测定作为不同的扩张压力下结直肠疼痛反应指标,评估肠道痛觉敏感性。结果:6周时两组大鼠体重无显著差异;两组大鼠降结肠均未见明显病理组织损伤;随着CRD压力增加,两组大鼠AWR评分逐渐增加;在控制幼鼠性别影响因素后,当CRD压力分别为20mm-Hg、40mmHg及60mmHg时,实验组AWR评分的边缘估计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在控制组别等影响因素后,当CRD压力分别为60mmHg、80mmHg时,雌性幼鼠AWR评分的边缘估计均值均高于雄性幼鼠,差别有显著意义;当CRD压力为20mmHg、40mmHg时,虽然雌性幼鼠AWR评分的边缘估计均值仍高于雄性幼鼠,但差别无显著意义。结论:在新生期进行持续的结直肠刺激能造成幼鼠痛阈下降,出现慢性内脏痛觉高敏感性,并且这种高敏感性具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鼠 性别 结直肠刺激 内脏痛觉敏化 腹壁撤退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NMDA受体在慢性内脏高敏大鼠中作用研究Ⅰ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国威 林春 郑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41-1345,共5页
目的从整体行为学角度探讨脊髓NMDA受体在慢性内脏高敏大鼠中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模型组大鼠在出生后d8-d15内,每天接受一次结直肠扩张刺激;对照组除了不行结直肠扩张刺激外,其他情况同模型组。大鼠成年后用腹壁撤退反射(AWR... 目的从整体行为学角度探讨脊髓NMDA受体在慢性内脏高敏大鼠中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模型组大鼠在出生后d8-d15内,每天接受一次结直肠扩张刺激;对照组除了不行结直肠扩张刺激外,其他情况同模型组。大鼠成年后用腹壁撤退反射(AWR),进行肠道敏感性评估。观察两组鞘内注射MK-801前后AWR评分和腹外斜肌对结直肠扩张刺激的反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①在20~60mm—HgCRD时,模型组AW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鞘内注射不同浓度MK-801后,模型组AWR测痛阈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而对照组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③鞘内注射MK-801(1.5mol·L^-1)后,模型组腹外斜肌对CRD反应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肌电测痛阈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给药前后无改变。④模型组结直肠病理检查未见明显病理性改变。结论大鼠脊髓NMDA受体可能参与慢性肠道高敏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内脏高敏 痛阈 肌电 MK-801 腹壁撤退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