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小关节滑膜囊肿导致腰神经根压迫综合征(个例报告)
1
作者 Stimm.,H 邵景范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79-180,共2页
椎间小关节滑膜囊肿导致腰神经根压迫综合征(个例报告)LumbalesWurzelkompressionssyndrombeiSynovialzystedeskleinenWirbelgelenkesEinFallbe... 椎间小关节滑膜囊肿导致腰神经根压迫综合征(个例报告)LumbalesWurzelkompressionssyndrombeiSynovialzystedeskleinenWirbelgelenkesEinFallbercht¥H.Stimmer;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小关节 滑膜囊肿 CT 腰神经根压迫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在腰椎间盘突出腰骶神经根压迫症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路延钰 姜炳彤 +1 位作者 李晨语(综述) 陈月芹(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1-556,共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导致的腰骶神经根压迫是腰腿疾患的主要病因之一,确定腰骶神经根受压水平及程度对于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导致的腰骶神经根压迫是腰腿疾患的主要病因之一,确定腰骶神经根受压水平及程度对于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无创性、无辐射的成像技术,已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诊断和评估的首选方法。磁共振各种成像技术可用于研究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学结构和走行,弥散张量成像有助于显示神经根的微观结构,这些成像技术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评估,对于预后康复情况也可较好地预测。文章主要从不同MRI技术在腰骶神经压迫症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神经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腰神经根慢性压迫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3
作者 岳寿伟 吴宗耀 +3 位作者 徐淑军 刘德山 王丹影 王永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 :制作腰神经根慢性轻度压迫模型。方法 :取纯种新西兰成年兔 16只 ,将 4只做神经定位解剖 ,12只随机分成 3组 :10天组、30天组和 180天组 ,每组 4只。将长 12mm ,内径 1.5mm ,外径 2 .5mm的硅胶管从椎间外孔缓慢塞入兔椎间管内 ,... 目的 :制作腰神经根慢性轻度压迫模型。方法 :取纯种新西兰成年兔 16只 ,将 4只做神经定位解剖 ,12只随机分成 3组 :10天组、30天组和 180天组 ,每组 4只。将长 12mm ,内径 1.5mm ,外径 2 .5mm的硅胶管从椎间外孔缓慢塞入兔椎间管内 ,压迫腰 6和腰 7左侧神经根 ,右侧为自身对照侧 ,硅胶管的截面积约为椎间管经关节突关节矢状面面积的 2 0 % ,约为椎间外孔面积的 5 0 %。结果 :10天组与 30天组比较 ,潜伏时明显延长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80天组虽然与对照侧比较潜伏时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显著性差异 ,但与 30天组比较已有明显改善。对照侧的潜伏时、神经传导速度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差异。除 10天组潜伏时、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侧比较无明显差异外 ,30天组和 180天组潜伏时、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侧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潜伏时延长 ,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结论 :将硅胶管从兔的椎间外孔缓慢塞入椎间管内使腰神经根慢性轻度受压 ,更接近于腰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管狭窄对神经根的压迫。慢性压迫后的神经有自行恢复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慢性压迫模型 神经 电生理 可塑性 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腰神经根持续压迫时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酶学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原泉 王欢 王海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2-113,115,共3页
目的 :探讨脊神经根持续性受压损伤后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酶学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30只 ,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 15只。实验组行L7椎板切除术后以微血管夹钳夹右侧L7神经根制成神经根机械压迫动物模型 ,对照组仅... 目的 :探讨脊神经根持续性受压损伤后相应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酶学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 30只 ,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 15只。实验组行L7椎板切除术后以微血管夹钳夹右侧L7神经根制成神经根机械压迫动物模型 ,对照组仅行L7椎板切除术。分别于术后 3,7,14d切取L7脊髓节段 ,定量分析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内乙酰胆碱脂酶 (AChE)和酸性磷酸酶 (ACP)的活性变化。结果 :术后 3,7,14d脊髓前角运动细胞AChE活性以灰度值表示分别为 180 .88± 11.2 2、2 0 7.30± 9.12、2 15 .0 3± 7.92 ,ACP活性分别为 15 5 .31± 16 .2 4、133.0 8± 7.6 9、10 7.4 1± 7.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 (P <0 .0 1)。结论 :脊神经根持续受压可导致其相应脊髓节段前角运动细胞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神经持续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