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池持续引流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清海 刘建民 +2 位作者 辛涛 洪波 许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10-14,共5页
目的 研究腰池持续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防治作用 ,并进一步探讨引流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皮枕大池 2次注血法建立犬SAH动物模型 ,设立引流组和对照组 ,引流组于第 2次注血后即开始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 目的 研究腰池持续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的防治作用 ,并进一步探讨引流的作用机制。方法 经皮枕大池 2次注血法建立犬SAH动物模型 ,设立引流组和对照组 ,引流组于第 2次注血后即开始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血性脑脊液 ,动态测定两组脑脊液中红细胞 (RBC)、内皮素 1(ET 1)和一氧化氮 (NO)含量 ,脑血管造影确定脑血管痉挛程度 (%reductionofbasilararterydiamiter,%RBAD)。对两组CVS的影像学结果及脑脊液中RBC、ET 1和NO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AH后引流组CVS例数少 ,痉挛程度轻。引流组脑脊液中红细胞清除速率快 ,ET 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SAH后腰池持续引流通过清除蛛网膜下腔致痉挛物质 ,改变脑脊液中ET 1和NO的含量 ,可以预防和缓解血管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腰池持续引流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腰池持续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作用的影像学观察
2
作者 辛涛 刘建民 +2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黄清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3-6,共4页
目的 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腰池持续引流对脑血管痉挛 (CVS)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影像学分析。方法 经皮枕大池 2次注血法建立犬SAH动物模型 ,将 30条健康成年狗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腰穿组、晚期腰穿组、早期引流组和晚期引... 目的 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腰池持续引流对脑血管痉挛 (CVS)预防和治疗作用的影像学分析。方法 经皮枕大池 2次注血法建立犬SAH动物模型 ,将 30条健康成年狗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腰穿组、晚期腰穿组、早期引流组和晚期引流组 ,早期腰穿组和晚期腰穿组分别于 2次注血后 2h和第 5天开始隔日行腰穿排放血性脑脊液 ,早期引流组和晚期引流组分别于 2次注血后 2h和第5天实施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脑血管造影确定CVS程度 (%reductionofbasilararterydiamit er,%RBAD)的变化发展。结果 ①与早期腰穿组和对照组相比 ,早期引流组CVS发生例数少 ,痉挛时程短 ,痉挛程度轻。②与晚期腰穿组和对照组相比 ,晚期引流组CVS程度轻 ,时程短。③与晚期引流组相比 ,早期引流组CVS例数少 ,痉挛程度轻。结论 SAH后实施腰池持续引流可以防治CVS ,早期引流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腰池持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喆 刘宁 谷有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65-3867,共3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CLD)并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疗效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诊断TBM患者25例,其中15例采用CLD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组),10例采用间断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CLD)并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TBM)的疗效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0年8月诊断TBM患者25例,其中15例采用CLD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组),10例采用间断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对照组),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的转归情况对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中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1例;对照组10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4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率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为(16.8±2.8)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日为(21.2±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D联合鞘内注射治疗TBM安全、有效,能缩短平均住院日,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引流 注射 脊髓 结核 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防治外伤性脑积水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邵弘 徐刚 +5 位作者 钟小军 杜洪宇 冷亮 汤维力 郭均胜 史建芸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2-1703,共2页
目的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防治外伤性脑积水。方法 :回顾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术后是否使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比较引流后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率,观察腰大池引流对防治外伤性脑积水的效果。结果:30例重型颅脑损... 目的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行腰大池持续引流防治外伤性脑积水。方法 :回顾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术后是否使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比较引流后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率,观察腰大池引流对防治外伤性脑积水的效果。结果:3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未使用腰大池引流患者中出现外伤性脑积水8例(占26.67%),相同条件下术后使用腰大池引流患者出现外伤性脑积水1例(占3.33%),两者有显著差异。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减少外伤性脑积水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持续引流 外伤性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5
作者 李波 陈喜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6-458,共3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10年7月在我科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98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5例,其中26例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3例为单纯脑脊液漏,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例脑脊液漏合...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10年7月在我科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98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45例,其中26例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3例为单纯脑脊液漏,采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2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1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及伤口深部感染,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加鞘内注射抗生素,同时行伤口深部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结果: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腰大池置管时间平均为7.2d。无一例出现脑脊液漏复发、颅内感染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23例单纯脑脊液漏患者中,22例在行腰大池引流2d后脑脊液漏停止,1例在引流5d后脑脊液漏停止,腰大池置管时间平均为6.7d;2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患者,均在引流2d后脑脊液漏停止,腰大池置管时间均为9d;1例脑脊液漏合并颅内感染及伤口深部感染患者,经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鞘内注射抗生素及伤口深部病灶清除冲洗引流综合治疗14d后痊愈。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漏 脊柱手术 置管持续引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艳云 汪小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92-94,共3页
综述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LCF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常见并发症包括低颅压症、颅内感染、堵管、颅内积气和神经根刺激症状等,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尽量保持匀速引流,避免脑脊液回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管路受压,避免引流装置意外... 综述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LCF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进展。常见并发症包括低颅压症、颅内感染、堵管、颅内积气和神经根刺激症状等,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尽量保持匀速引流,避免脑脊液回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管路受压,避免引流装置意外分离等。LCFD术后并发症较多,需提供全面精细化护理,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引流 脑脊液 并发症 护理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用药联合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狄淬砺 赵亚群 +1 位作者 王永 梁晋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12期73-75,共3页
目的 探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用药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门诊收入的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脑脊液中葡萄糖、... 目的 探究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用药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门诊收入的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脑脊液中葡萄糖、蛋白质、白细胞、氯化钠含量及治疗情况。结果 50例患者治愈42例,显效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49/50)。治疗后颅内压及脑脊液中葡萄糖、白细胞、氯化钠、蛋白质含量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静脉用药时间为8-20天,平均(12.5±2.3)天;置管引流时间为5-15天,平均(7.3±1.8)天;鞘内注射次数为5-13次,平均(6.7±1.2)次。结论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用药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颅内感染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康复,且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置管持续引流 颅内感染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被引量:1
8
作者 羊正祥 周志敏 +1 位作者 耿炯 陈翔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以Fisher分级II~IV级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5例,所有病例均无手术指征。出现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与体征时,除外脑外伤再出血、脑积...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以Fisher分级II~IV级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5例,所有病例均无手术指征。出现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与体征时,除外脑外伤再出血、脑积水、水电解质紊乱等,同时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MCA)>120cm/s确诊为脑血管痉挛。结果:每日引流量为300~400ml(335.5±21.5),引流管放置时间为7~10天,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4例,均在治疗后5天内缓解;痊愈26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例;出现脑梗死1例,无脑积水发生。结论:外伤性SAH后腰池持续引流通过清除蛛网膜下腔致痉挛物质,可以预防和缓解血管痉挛,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应注意防止引流不当造成的持续低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持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 被引量:4
9
作者 许胤 钟炯彪 李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11年3月对1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应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从L3-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结果切口引流时间2~8...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11年3月对15例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应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从L3-4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于蛛网膜下腔引流脑脊液。结果切口引流时间2~8d,平均4d;腰大池置管时间3~10d,平均6d。15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一例出现脑脊液复发、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并发症。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术后脑脊液漏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 置管持续引流 脑脊液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穿刺置管持续腰池引流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美琴 丁耀 +1 位作者 董娟 丁旭东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1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改进后的持续腰池引流方法的效果,为降低引流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将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腰穿置管引流。观察组改进穿刺手法,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依次连接输液延长管、三通... 目的观察改进后的持续腰池引流方法的效果,为降低引流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将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行腰穿置管引流。观察组改进穿刺手法,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依次连接输液延长管、三通及引流袋。结果两组置管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堵管、疼痛发生率分别为0、2.78%,对照组分别为16.67%、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改进后的腰池置管引流方法可减少引流管堵塞率、减轻患者局部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持续引流 椎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 神经根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介入治疗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钻玲 骆秀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39-2139,共1页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CVS)、脑缺血、脑缺氧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腰大池引流脑脊液(continued lumbar cer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快速清除积血。减轻脑膜刺...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脑血管痉挛(CVS)、脑缺血、脑缺氧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腰大池引流脑脊液(continued lumbar cerbrospinal fluid drainage,CLCFD)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快速清除积血。减轻脑膜刺激征和脑血管痉挛,缩短病程,改善预后,促进恢复,因此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引流 颅内动脉瘤破裂 介入治疗后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护理 早期 LUMB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少明 邓磊 吕连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54-555,共2页
我院自2003年8月-2006年9月应用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硬膜下积液、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切口脑脊液漏、岩斜区脑脊液漏以及脑脊液鼻漏患者共56例,均获满意临床疗效。
关键词 置管持续引流 神经外科 切口脑脊液漏 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膜下积液 脑脊液鼻漏 引流治疗 颅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持续腰池引流前后脑脊液中内皮素浓度的变化
13
作者 黄清海 刘建民 +4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周晓平 辛涛 赵文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86-1387,共2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持续引流 内皮素 脑脊液 SA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泵在持续腰池引流中的应用
14
作者 於舒 陈志芳 谈红霞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持续引流 输液泵 蛛网膜下腔出血 治疗方法 神经外科 临床观察 脑室出血 速度过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56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欣 刘晓化 吕芙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934-1934,1938,共2页
关键词 持续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彭永东 吴先平 梁鉴添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持续引流组)与单纯腰穿放液组(单纯腰穿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持续的时间、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脑脊液转清...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的安全性。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持续引流组)与单纯腰穿放液组(单纯腰穿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头痛持续的时间、意识障碍持续的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单纯腰穿组比较,持续引流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及脑脊液转清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继发性颅内感染率明显增加(P<0.05);在持续引流组中,4例病人出现继发性颅内感染,其中2例死亡。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具有简单易行和创伤小等优势,但也面临继发性颅内感染的危险,应合理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 颅内感染 脑脊液引流 持续引流 治疗后 持续引流 正常 结论 优势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引流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辛涛 刘建民 +6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黄清海 赵文元 周晓平 张鑫 张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316-1318,共3页
目的 :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脊液中积血量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经皮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 SAH动物模型 ,设立早期引流组、晚期引流组和对照组 ,测定脑脊液中积血量的变化 ,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痉挛程... 目的 :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脊液中积血量的变化与脑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经皮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 SAH动物模型 ,设立早期引流组、晚期引流组和对照组 ,测定脑脊液中积血量的变化 ,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痉挛程度 (proportion reduction of basilar artery diam iter,% RBAD)。 结果 :早期引流组脑脊液中积血的清除最明显 ,晚期引流组其次。脑血管痉挛早期引流组例数最少 ,程度最轻 ;晚期引流组其次。结论 :SAH后脑脊液中积血越多 ,持续时间越长 ,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越高 ,程度越重。 SAH后腰池持续引流有预防和治疗 CVS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腰池持续引流 SAH CVS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中红细胞清除速率与脑血管痉挛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辛涛 刘建民 +6 位作者 洪波 许奕 黄清海 赵文元 张鑫 张珑 周晓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 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腰池持续引流后脑脊液中红细胞清除速率的变化及其与脑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经皮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SAH动物模型 ,设立引流组、腰穿组和对照组 ,共 18条狗 ,每组 6条 ,动态测定脑脊液... 目的 研究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腰池持续引流后脑脊液中红细胞清除速率的变化及其与脑血管痉挛 (CVS)的关系。方法 经皮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犬SAH动物模型 ,设立引流组、腰穿组和对照组 ,共 18条狗 ,每组 6条 ,动态测定脑脊液中红细胞量的变化 ,脑血管造影测定基底动脉直径减少以确定血管痉挛程度 (%reductionofbasilararterydiameter,%RBAD)。 结果 与腰穿组和对照组相比 ,引流组脑脊液中红细胞清除速率较快且差异有显著性 ;引流组脑血管痉挛例数少 ,程度轻。结论 SAH后脑脊液中红细胞及其降解裂解产物可能参与了CVS的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红细胞 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物模型 腰池持续引流 脑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膜部瘤室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
19
作者 洪浪 赖珩莉 +1 位作者 顾萍 尹秋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S1期-,共2页
目的 分析和评价伴有膜部瘤室间隔缺损(VSD)的Amplatzer伞的封堵治疗。方法 2 0 0 3年1月至2 0 0 5年4月我科共对16例VSD患者实施了Amplatzer伞封堵治疗,其中伴有膜部瘤VSD 10例。通过左室造影明确VSD大小,膜部瘤形态及与主动脉右冠... 目的 分析和评价伴有膜部瘤室间隔缺损(VSD)的Amplatzer伞的封堵治疗。方法 2 0 0 3年1月至2 0 0 5年4月我科共对16例VSD患者实施了Amplatzer伞封堵治疗,其中伴有膜部瘤VSD 10例。通过左室造影明确VSD大小,膜部瘤形态及与主动脉右冠瓣距离后,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结果 左心室造影测量室缺直径为4~11(4.9±1.3)mm ,缺损上缘距主动脉根部距离0 .8 9(3.4±1.6 )mm ,膜部瘤缺损呈管状2例,囊袋状5例,漏斗状3例。膜部瘤出口2个以上4例,单出口6例。9例患者封堵器置入成功,7例采用对称型国产室间隔封堵器。2例采用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封堵器均未影响右室流出道。其中1例嵴内型缺损,缺损上缘离主动脉右冠瓣小于1mm ,封堵器堵闭膜部瘤的出口,封堵器左室面未影响右冠瓣而封堵成功。1例因基底部宽15mm ,顶端多出口而堵闭失败,转胸外科修补治疗。左室造影即刻9例无残余分流;1例封堵器周边有流速4 .5cm s的微量分流,术后发生机械性溶血,未经治疗术后2d症状消失,复查超声,残余分流减少,流速减少为2cm s。术后发生传导阻滞者4例,其中一过性束支传导阻滞1例,永久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各2例。余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伴有膜部瘤的VSD在VSD中占有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腰池持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