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9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府逐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于涛 邢春旭 +2 位作者 郑维 王海 李晓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对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 目的探究血府逐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疗效及对疼痛介质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8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温针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疼痛程度、血清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日常活动能力,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证评分、次证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腰痛、放射痛、偏移性疼痛、神经痛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腰痛、放射痛、偏移性疼痛、神经痛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5-HT、PGE2、TNF-α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活动能力(Daily activity ability,ADL)评分均升高(P<0.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抑制疼痛及炎症因子表达,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 针灸 血府逐瘀汤 疼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研究概况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高峰 钟伟兴 +3 位作者 黄小力 解寅 李义凯 秦庆广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93-800,共8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也是导致腰腿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针灸治疗LDH具有明显优势,疗效确切。本文系统梳理了针灸治疗LDH基础研究的相关文献,结果显示针灸治疗LDH与缓解椎间盘退变、促进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维持...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也是导致腰腿疼痛的主要病因之一。针灸治疗LDH具有明显优势,疗效确切。本文系统梳理了针灸治疗LDH基础研究的相关文献,结果显示针灸治疗LDH与缓解椎间盘退变、促进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维持脊柱稳定、改善神经结构功能、改善微循环、缓解疼痛、调节炎症微环境、调节免疫反应、调节氧化还原平衡等多种作用机制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总结上述机制,并期望为针灸治疗LDH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支持,同时为未来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腰椎间盘突出 机制 基础研究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动物实验研究报告的质量评价
3
作者 江净尧 熊俊 +2 位作者 吕承强 肖强 陈甜姿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9-605,共7页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动物实验的报告质量。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PubMed等7个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用《动物研究:体内实验报告2.0》(ARRIVE guidelines 2.0)38个亚条目和《动物实验金标准报告清单...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动物实验的报告质量。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PubMed等7个数据库,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用《动物研究:体内实验报告2.0》(ARRIVE guidelines 2.0)38个亚条目和《动物实验金标准报告清单》(GSPC list)54个亚条目评价报告质量,每个条目分为满足、部分满足和不满足三级,采用Excel2016统计结果。结果:纳入合格文献56篇。ARRIVE指南2.0关键条目满足率达37.33%,建议条目的满足率是22.10%,GSPC清单满足率为14.45%。主要问题有:1)实验设计内容透明度差;2)动物饲养和监测内容描述简短;3)动物福利和伦理声明不足;4)实验步骤报告不完整;5)实验结论分析不充分。结论:当前针灸治疗LDH动物实验报告的质量不高,建议未来严格遵照指南与清单进行实验设计和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艾灸 腰椎间盘突出 动物研究 体内实验报告指南 动物实验金标准报告清单 动物实验 研究报告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联合骶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健 代珊 +3 位作者 赵一雄 张明 管晓乐 范长海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2,共5页
目的评价身痛逐瘀汤联合骶管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A组采用甘露醇注射液+骶管疗法,B组则在A组治疗方... 目的评价身痛逐瘀汤联合骶管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A组采用甘露醇注射液+骶管疗法,B组则在A组治疗方案上加用身痛逐瘀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PGF2α水平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2周后,B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腰部、下肢疼痛感及酸楚感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JOA得分、直腿抬高角度及腰椎屈曲、伸展、侧屈活动度升高,且B组更高;VAS、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GF-β1、PGE_(2)水平降低,且B组更低;最大步行距离及无痛行走距离延长,且B组更长(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GF2α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骶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并提升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运动功能,抑制疼痛递质水平,并提高腰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甘露醇 骶管疗法 身痛逐瘀汤 转化生长因子-Β1 前列腺素E 2 前列腺素F2Α 腰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研究——评《中医基础理论》
5
作者 陶汇喆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45,共1页
《中医基础理论》由郑洪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3269056。该书作为中医类的专业基础课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该书最新版本在内容上进行... 《中医基础理论》由郑洪新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ISBN:9787513269056。该书作为中医类的专业基础课教材,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该书最新版本在内容上进行了适度调整,以适应现代中医教学和临床的需求。书中不仅涵盖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神理论、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和防治原则等传统核心内容,还根据现代研究进展,删除了部分临床意义不大的内容,并增添了对中医临床有指导意义或与后续课程相接轨的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针灸推拿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参数优化及舒筋效应研究
6
作者 蓝石坚 丘明旺 +2 位作者 李晓惠 范志勇 吴山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91-1799,共9页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力学参数下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应,并在最佳力学参数下探讨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舒筋效应。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将纳入本研究的27例LDH患者随机分...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力学参数下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应,并在最佳力学参数下探讨立体定位斜扳法与传统腰椎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舒筋效应。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将纳入本研究的27例LDH患者随机分为9个参数组,每组3例患者,分别进行不同参数的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设按压力度、次数、治疗间隔3因素,各因素包含3水平,即按压力度设立3个水平:300~400、400~500、500~600 N;按压次数设立3个水平:6、9、12次;治疗间隔3个水平:间隔1、2、3日。通过VAS、ODI和FDD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力学参数后,纳入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最佳力学参数配置下的立体定位斜扳法,对照组为传统腰椎斜扳法,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以及多裂肌厚度与横截面积变化。通过健康志愿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多裂肌的对比,明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裂肌的特征。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26.0分析各观察指标与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最佳的手法治疗参数。结果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对疗效影响顺序为按压力度>治疗间隔>按压次数,疗效最佳的压力区间为:500~600 N,次数为12次,治疗间隔2日1次。腰椎间盘突症患者腰部多裂肌与健康志愿者比较,退变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6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VAS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治疗组的改善幅度更大。多裂肌结果表明,经治疗后治疗组可显著增加多裂肌静息厚度、收缩厚度、收缩率和横截面积有显著变化(P<0.05),其中缩厚度、收缩率治疗前后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立体定位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其中以手法参数压力500~600 N,按压次数12次,治疗间隔2日1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更佳的镇痛,降低肌肉张力以及改善功能障碍作用。与传统腰椎斜扳法相比,立体定位斜扳法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功能障碍,以及多裂肌静息厚度、收缩厚度、收缩变化率、横截面积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位斜扳法 腰椎间盘突出 力学参数 多裂肌 舒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在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早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琳钰 陈子明 +3 位作者 曾俊卿 鄢毅 张达颖 顾丽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观察内镜手术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与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52例(n=52)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第4天使用超声测... 目的观察内镜手术治疗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与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招募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52例(n=52)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第4天使用超声测量双侧臀部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水平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值(cross sectional area,CSA),计算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变化△CSA、坐骨神经肿胀率(sciatic nerve swelling rate,SR-SN)。收集患者BMI值(body mass index)、术前、术后第4天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治疗改善率(treatment improvement rate,TIR)。以评分量表为对照,对坐骨神经横截面积在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变化以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第4天VAS、ODI评分降低,JOA评分升高(P<0.01),手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坐骨神经术前患侧CSA值大于健侧(P<0.01),术后患侧CSA值减小但仍大于健侧(P<0.01),患侧SR-SN大于健侧(P<0.01)。患侧△CSA与术后VAS评分、JOA评分、治疗改善率负相关(P<0.05);患侧SR-SN与BMI正相关,与术后VAS评分、JOA评分、治疗改善率负相关(P<0.05);患侧△CSA、SR-SN与ODI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经内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患侧坐骨神经横截面积手术前后的变化越大,术后早期症状改善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超声测量 坐骨神经 横截面积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辨证取穴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杨训红 陈幸生 孙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0,共5页
目的 观察针灸辨证取穴与刺络放血疗法共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LDH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刺络放血疗法,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辨证取穴。比较... 目的 观察针灸辨证取穴与刺络放血疗法共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LDH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刺络放血疗法,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辨证取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腰腿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炎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75.61%(31/41)(P<0.05);治疗第9 d、治疗第18 d观察组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体征、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3/41)与对照组9.76%(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患者应用针灸辨证取穴治疗和刺络放血疗法,能强化治疗效果,改善其疼痛症状和腰椎功能,可减轻患者炎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刺络放血 辨证取穴 针灸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炼炼 蔡张滢 +1 位作者 叶琳娜 李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7-322,共6页
目的:调查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现状,分析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腰椎融合术且术后第1天有效填写恐动症评分表(... 目的:调查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现状,分析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腰椎融合术且术后第1天有效填写恐动症评分表(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TSK)等调查问卷的489例LDH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恐动症评分表(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TSK)调查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发生情况,根据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是否存在恐动症分为恐动组(n=221)与非恐动组(n=268),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89例LDH患者221例(45.19%)存在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其中男性(95%CI:3.289~10.586,P<0.001)、文化程度本科以下(95%CI:6.533~45.162,P<0.001)、重度疼痛(95%CI:10.348~72.025,P<0.001)、中度疼痛(95%CI:6.247~37.787,P<0.001)、低自我效能感(95%CI:4.238~15.095,P<0.001)、中自我效能感(95%CI:2.804~8.643,P<0.001)是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DH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动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融合术 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帅 鹿文博 +6 位作者 李志斌 郑谊 安占天 张锴 高延征 王红强 施新革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7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腰椎JOA评分、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Pfirrmann分级评估疗效,采用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片和(或)CT评价邻椎活动度及椎间融合情况。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47.3±9.1)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逐步降低(7.3±0.9、3.8±0.7、0.7±0.6),JOA评分逐步升高(9.6±1.3、22.6±2.3、26.9±8.1),ODI逐步降低(66.4±4.7、22.3±1.4、9.8±1.0)(P<0.05);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邻椎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内固定松动、邻椎病等并发症。结论:Quadrant通道下经椎间孔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确切,对椎旁结构破坏小,可有效维持椎体序列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微创手术 Quadrant通道辅助技术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切口椎间孔镜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子桓 张翼升 +3 位作者 余熙荣 马楚杰 莫泳皓 钟远鸣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单一切口椎间孔镜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伤科就诊的40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通过单一切口... 目的探讨单一切口椎间孔镜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伤科就诊的40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通过单一切口同时穿刺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11例(A组),通过单一切口前后穿刺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13例(B组),通过双切口前后穿刺椎间孔镜治疗的患者16例(C组)。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三组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末期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及临床疗效,并运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三组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皮肤切开长度和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与手术方式在VAS、JOA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在VAS、JOA评分上存在主效应(P<0.05);三组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末期随访与术前在VAS、JOA评分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后即刻在VAS、JOA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后1周在VAS评分上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单一切口椎间孔镜技术同时减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少,损伤小等优势,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切口 椎间孔镜 腰椎管狭窄 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特征
12
作者 张琳聆 王辉昊 +3 位作者 俞仲翔 张敏 郑昱新 詹红生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6-712,共7页
目的 探究不同突出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生物力学特征,为LDH的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构建含有脊髓神经的正常腰椎和4种LDH模型(中央型、旁中央型/侧隐窝型、椎间孔型、极外型),分析中立... 目的 探究不同突出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生物力学特征,为LDH的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构建含有脊髓神经的正常腰椎和4种LDH模型(中央型、旁中央型/侧隐窝型、椎间孔型、极外型),分析中立位和六自由度工况下椎间盘和神经根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 在中立位下,正常椎间盘的应力大于突出椎间盘的应力,且正常模型中纤维环和髓核的应力比值大于突出模型中纤维环和髓核的应力比值。在中立位下,椎间盘应力主要集中在突出部分与正常部分的切迹处,并在椎间盘外缘出现募集现象。在前屈后伸位下,突出椎间盘的应力向右侧偏移;突出椎间盘最大应力出现在右侧屈工况下,此时右侧神经根应力大于左侧;在右旋工况下,突出椎间盘的应力稍小于右侧屈工况下椎间盘应力,此时右侧神经根应力小于左侧。结论 椎间盘对维持腰椎动静态稳定和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体位对椎间盘的应力产生明显影响,对LDH患者而言,应该避免前屈、患侧屈曲和大幅度后伸动作,适当的患侧旋转动作有助于缓解神经根压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 椎间盘 脊髓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散痹汤对肾虚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杨佳曼 刘通 +4 位作者 范德辉 苏美意 林颖 唐坤鹏 张顺聪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考察针刺联合散痹汤对肾虚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散痹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相关量表评分(ODI、... 目的考察针刺联合散痹汤对肾虚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散痹汤,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相关量表评分(ODI、VAS、JOA)、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IL-17、INF-γ、TNF-α)、致痛因子(SP、NPY)、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致痛因子降低(P<0.05),JOA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散痹汤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肾虚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障碍,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降低血清SP、NPY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痹汤 针刺 常规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肾虚寒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炎症反应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重吸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子航 戴宇祥 +4 位作者 唐振宇 李亚浩 刘锦涛 姜宏 俞鹏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2-436,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引起腰部疼痛及下肢根性症状的常见病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突出髓核组织重吸收是指通过非手术干预而出现突出椎间盘缩小或消失的现象。有研究显示,约有60%~70%的LDH患者经保守治...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上引起腰部疼痛及下肢根性症状的常见病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突出髓核组织重吸收是指通过非手术干预而出现突出椎间盘缩小或消失的现象。有研究显示,约有60%~70%的LDH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可发生重吸收[1],突出物较大的破裂型突出重吸收发生率及吸收率更高[2、3]。在LD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是引起疼痛和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因素,但其同时也是促进髓核重吸收的关键始动因素[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反应 髓核重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后复发和髓核残留的诊疗及预防策略
15
作者 刘乐松 陈子豪 +2 位作者 胡朝峰 陈瑞强 李尚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8-554,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引起的腰腿痛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LDH经过规范保守治疗后无效的患者常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开放手术因为对患者正常结构和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所以早已不是手术治疗的主流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引起的腰腿痛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LDH经过规范保守治疗后无效的患者常需要手术治疗。传统的开放手术因为对患者正常结构和组织造成较大的损伤,所以早已不是手术治疗的主流方法。微创手术是一种理念,指借助特殊手术器械和医学影像技术,以最小的手术侵袭、最小的生理干扰和最佳手术疗效为目的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 髓核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线面及整体结合针刺法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耿雪莲 刘海侠 +2 位作者 马怡坤 杨军静 郑丽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目的研究点线面及整体结合针刺法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二病区2020年6月—2023年4月收治的2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甲钴胺组105例给予甲钴胺治疗,... 目的研究点线面及整体结合针刺法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二病区2020年6月—2023年4月收治的2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甲钴胺组105例给予甲钴胺治疗,针刺组105例在甲钴胺基础上联合点线面及整体结合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的差异,检测两组前列腺素E_2(PGE_2)、5-羟色胺(5-HT)、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腰部活动范围,统计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入院时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14 d时VAS评分、OD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较入院时下降,且针刺组治疗7 d、14 d低于甲钴胺组(P<0.05);两组治疗7 d、14 d时JOA评分均较入院时升高,且针刺组治疗7 d、14 d高于甲钴胺组(P<0.05)。两组入院时腰部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7 d、14 d时腰部伸展、屈曲活动度均较入院时升高,甲钴胺组治疗7 d、14 d时腰部伸展活动度及治疗后14 d腰部屈曲活动度均较入院时升高,且针刺组治疗7 d、14 d高于甲钴胺组(P<0.05);两组入院时及治疗7 d、14 d时腰部侧曲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时PGE_2、5-HT、HIF-1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14 d时PGE_2、5-HT、HIF-1α、TNF-α均较入院时下降,且针刺组治疗7 d、14 d低于甲钴胺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38%(97/105)高于甲钴胺组的81.90%(86/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线面及整体结合针刺法联合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提高患者腰椎活动度,改善腰椎功能,降低PGE_2、5-HT、HIF-1α、TNF-α的表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法 甲钴胺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17
作者 蒋晨浩 张建楠 +5 位作者 周红梅 李荣华 杨慧慧 曹伟 刘砂金 蔡靓羽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88,共6页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 目的:观察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侧隐窝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血浆血栓烷素B_(2)(TXB_(2))水平、血浆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核因子κB(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Macnab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JO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血浆TXB_(2)、PGE_(2)、TNF-α)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优良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隐窝注射联合超声定位下深刺八髎穴疗效肯定、临床操作简单可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隐窝注射 腰椎间盘突出 超声引导 针刺 八髎穴 介质 NF-κB蛋白磷酸化水平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腰痛丸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薛旭 赵继荣 +6 位作者 李婧婧 蒋鹏 张立存 陈志伟 杨文通 杨正汉 马同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72-2278,共7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为腰痛伴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杜仲腰痛丸是甘肃省中医院研制的中药制剂,由杜仲、川牛膝、狗脊、酒萸肉等药材组成,具有补肾壮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为腰痛伴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杜仲腰痛丸是甘肃省中医院研制的中药制剂,由杜仲、川牛膝、狗脊、酒萸肉等药材组成,具有补肾壮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中疗效确切、特色鲜明、安全性高。课题组经过30年的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结合同领域的前沿热点与创新技术,对杜仲腰痛丸的作用机制与生物学效应进行考察,发现其具有抗炎镇痛、减轻背根神经节损伤和机械痛敏、调控疼痛信号轴、影响脑结构和脑功能重塑、改善背根神经节微循环障碍等药理活性。本文对杜仲腰痛丸在组方配伍、临床疗效、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腰痛丸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
19
作者 郑舒婷 刘茜茜 +3 位作者 陈施仰 赖培茜 郭春红 陈少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052-3059,共8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潜在剖面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4年3—12月在骨科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潜在剖面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4年3—12月在骨科门诊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中文修订版、视觉模拟评分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间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102.44±13.19)分。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表现为3个潜在类别:低健康促进组-低责任少运动型(18.7%)、均衡健康促进组(51.7%)、高健康促进组-精神社交主导型(29.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社会支持水平、有无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潜在剖面存在异质性,护士可根据患者不同类别特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健康促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潜在剖面分析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贴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20
作者 邓鹏伟 赖居易 +2 位作者 王银波 黄勇 何升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8-91,共4页
目的初步验证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联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治疗靶向作用。方法选取7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腰部正中局部,试验组选择腰部热像图异常高温区,均外敷... 目的初步验证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联合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治疗靶向作用。方法选取7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腰部正中局部,试验组选择腰部热像图异常高温区,均外敷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疗程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Roland-Morris腰痛功能调查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部及患肢VAS、ODI、RMDQ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较治疗前升高(P<0.0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部位的选择具有靶向指导意义,基于红外热成像图特点引导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活血通络腰椎巴布膏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