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痛逐瘀汤联合骶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1
作者 刘健 代珊 +3 位作者 赵一雄 张明 管晓乐 范长海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2,共5页
目的评价身痛逐瘀汤联合骶管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A组采用甘露醇注射液+骶管疗法,B组则在A组治疗方... 目的评价身痛逐瘀汤联合骶管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6月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A组采用甘露醇注射液+骶管疗法,B组则在A组治疗方案上加用身痛逐瘀汤,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PGF2α水平及腰椎活动度。结果治疗2周后,B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B组腰部、下肢疼痛感及酸楚感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JOA得分、直腿抬高角度及腰椎屈曲、伸展、侧屈活动度升高,且B组更高;VAS、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TGF-β1、PGE_(2)水平降低,且B组更低;最大步行距离及无痛行走距离延长,且B组更长(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GF2α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骶管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并提升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运动功能,抑制疼痛递质水平,并提高腰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甘露醇 骶管疗法 身痛逐瘀汤 转化生长因子-Β1 前列腺素E 2 前列腺素F2Α 腰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 被引量:1
2
作者 潘猛 孙连珠 姚宏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6-169,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方式,选取芜湖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且愿意接受临床试验研究的10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针刺、运动疗法联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方式,选取芜湖市中医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确诊且愿意接受临床试验研究的10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隔姜灸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implified McGill Pain Scale,SF-MPQ)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swestry Dysfunction Index,ODI)、血清疼痛因子、神经电生理指标、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目前患者的疼痛强度(patient pain intensity,PPI)、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scale,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RI、PPI、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IL-6、5-HT测定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4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运动疗法联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恢复腰椎功能,在临床上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运动疗法 隔姜灸 腰椎间盘突出 坐骨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再评价 被引量:44
3
作者 杨敏 蒋立 徐桂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97-2901,共5页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Wan Fang Data、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 complete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LDH的...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VIP、Wan Fang Data、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 complete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LDH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章,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两位作者分别独立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证据等级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AMSTAR工具,证据质量评价采用GRADE系统工具。结果:共纳入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包括19个结局指标。AMSTAR工具评价结果显示,报告最差的条目为"是否提供了前期设计方案"(6篇未提供),其次为条目"是否说明相关利益冲突"(5篇未说明)与条目"是否描述纳入研究特征"(4篇不充分)。GRADE分级结果显示,所有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均为低或极低,导致降级的最主要原因为研究的局限性与发表偏倚(19个结局指标)。结论:目前针对中医药治疗LDH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偏低,结论的证据质量等级普遍较低,今后的研究应遵循严格的科研设计原则,为中医药治疗LDH的临床疗效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腰椎间盘突出 系统评价/META分析 再评价 AMSTAR工具 GRADE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43
4
作者 钟远鸣 叶伟权 +3 位作者 邱伟 赵庆瑞 黄勇 付小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471-475,480,共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脊柱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好发于L4/L5以及L5/S1椎间盘。LDH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研究表明,除了出现马尾综合征或者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的患者需要手术外,绝大多数LDH的患者可...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脊柱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好发于L4/L5以及L5/S1椎间盘。LDH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研究表明,除了出现马尾综合征或者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的患者需要手术外,绝大多数LDH的患者可采取保守治疗。随着科学技术及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治疗LDH的机理被逐渐阐明,其临床疗效正被逐渐认可,用中医药治疗LDH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等症状,而且还具有副作用小、操作便捷以及成本低廉的特点。本文通过搜索查阅国内、外中医药治疗LDH的文献报道,从中药、针灸推拿、正骨、小针刀、穴位注射、牵引、刮痧拔罐等方面阐述各自的疗效机制,以期为临床上治疗LDH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药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杨鸫祥 崔婀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期211-21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并依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配以中药外敷热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14天)。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结论:中医药综合方法是治疗腰椎间盘... 目的:探讨中医药综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并依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配以中药外敷热疗方法治疗1个疗程(14天)。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结论:中医药综合方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药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刮痧疗法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荣娟 姜荣荣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76-2382,共7页
目的:分析刮痧疗法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案特点,为后续临床操作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有关刮痧... 目的:分析刮痧疗法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案特点,为后续临床操作规范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自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有关刮痧疗法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运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频次分析,并对经络和高频腧穴(频次≥9次)进行聚类分析及Apriori关联分析。结果:检索共得文献261篇,筛选后纳入文献54篇。刮痧用具多为水牛角、刮痧介质多为刮痧油,刮痧手法和时间多数未提及。经络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是足太阳膀胱经(77.78%)、督脉(70.37%)、足少阳胆经(22.22%);腧穴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是委中(55.56%)、环跳(38.89%)、肾俞(35.19%)。此外,最常使用的经络配伍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最常使用的腧穴配伍为环跳→委中。结论:刮痧疗法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刮痧器具多样,刮痧手法和时间各异,经络多选用阳经,腧穴选用遵循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刮痧疗法 刮痧方案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试验注册现状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秦晓宽 孙凯 +3 位作者 孙传睿 肖想玉 魏戌 朱立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13-3017,共5页
目的: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现状,为今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ChiCTR和ClinicalTrials.gov建库... 目的: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现状,为今后相关临床试验注册和实施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ChiCTR和ClinicalTrials.gov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收录的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册临床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试验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录入数据,并进行整理统计。结果:最终纳入87项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册临床试验,包括78项干预性研究和9项观察性研究。国内注册地区涉及17个省级行政区,注册数量最多的是上海市和北京市,经费来源以地方财政为主。干预措施多为中医药疗法的联合,结局指标以疗效性指标为主,安全性指标较少。结论:目前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试验注册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数量仍偏少。研究者应重视注册细节和研究方案方面的优化,进一步提升注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药 临床试验 注册 世界卫生组织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琴 陈锋 +4 位作者 朱智涛 黄为 吴硕 韦宗波 李枝发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20-24,I0002,I0003,共7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近10年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并探讨及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于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收录关于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 目的基于CiteSpace分析近10年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并探讨及分析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于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收录关于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049篇,该领域近10年来发文量的总体趋势呈上升状态;共纳入了432位作者,其中有55位核心作者,作者间形成的研究团队主要以施杞团队、吕立江团队、姜宏团队、仇湘中团队、魏戌团队等为核心。共有287个机构被纳入,发文量排名前三的机构分别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机构间合作较为分散。此外共纳入532个关键词,形成11个聚类;有29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35次,其中关键词频次前三的是“推拿”“疗效”“针灸”,中介中心性前三位的是“针刺”“推拿”“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主要有针灸推拿治疗及中药治疗,研究热点为综合治疗,中医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机制的研究成为趋势;应深化、加强该领域的研究与合作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中医药 腰椎间盘突出 知识图谱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Kenzie力学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晓红 张益珍 +2 位作者 张黎明 蒋佼佼 韩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50-652,共3页
目的:探索McKenzie力学疗法结合中医推拿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力学效应。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中医推拿和腰椎牵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McKenzie力学疗法。... 目的:探索McKenzie力学疗法结合中医推拿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力学效应。方法:将7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中医推拿和腰椎牵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McKenzie力学疗法。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均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进行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腰椎功能评分(试验组13.684±1.662,对照组13.485±3.00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试验组评分(24.632±1.777)明显高于对照组(18.667±2.533,P<0.01),试验组腰椎功能改善指数(0.443±0.007)比对照组(0.281±0.119)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cKenzie力学疗法结合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康复疗效和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Kenzie力学疗法 推拿 联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力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Kenzie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晓平 陈和木 +3 位作者 倪朝民 刘彤 韩瑞 孙宗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探讨McKenzie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牵引、推拿和McKenzie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和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0个月的腰椎... 目的:探讨McKenzie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牵引、推拿和McKenzie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和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0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及治疗后10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间近期疗效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治疗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10个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腰椎功能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cKenzie疗法在缩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远期疗效上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KENZIE疗法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 近期 远期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李林 詹红生 +3 位作者 陈博 张明才 高宁阳 石印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2期302-304,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卧床休息、牵引、针灸、手法、药物等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充分显示了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其治疗上规范化、疗效评价标准客观化等方面有待今后解决。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非手术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保守治疗的MRI观察 被引量:14
12
作者 柯祺 许灼新 +1 位作者 龙翔宇 赵小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discprotrusion ,LDP)中医保守治疗后突出椎间盘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变化。方法 :4 5例LDP病例经MRI确诊后进行中医保守治疗 (推拿、牵引、针灸、中药治疗 ) ,疗程结束后行腰椎MRI复查 ,评估治疗效果及...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discprotrusion ,LDP)中医保守治疗后突出椎间盘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变化。方法 :4 5例LDP病例经MRI确诊后进行中医保守治疗 (推拿、牵引、针灸、中药治疗 ) ,疗程结束后行腰椎MRI复查 ,评估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突出椎间盘及其周围结构的形态变化。结果 :中医治疗LDP的优良率为 82 2 2 % ;治疗前、后的腰椎间盘MRI信号强度、厚度、突出的程度、椎管前后径与横径、侧隐窝宽度、椎体终板疝的形态等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医保守疗法不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形态改变产生明显影响 ,但可有效缓解LDP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 保守疗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泥灸贴联合电针疗法治疗风寒夹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3
作者 乔野 张立德 程岩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80-2285,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海泥灸贴联合电针疗法治疗风寒夹湿型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应标准的117例风寒夹湿型LDH患者按就诊顺序入结合组、电针组、西医组各39例,西医组给予患者单纯的西医综合保守疗法进行治疗,电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 目的:探讨采用海泥灸贴联合电针疗法治疗风寒夹湿型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应标准的117例风寒夹湿型LDH患者按就诊顺序入结合组、电针组、西医组各39例,西医组给予患者单纯的西医综合保守疗法进行治疗,电针组在西医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电针疗法,结合组在电针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海泥灸贴进行治疗;3组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3组在腰部SF-MPQ评分方面,经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与西医组相比,电针组有所降低(P<0.05),结合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1),且结合组亦要优于电针组(P<0.05);3组在下肢EMG检测方面,经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在第1疗程治疗完成后,与西医组相比,结合组与电针组均有所降低(P<0.05),而在第2疗程治疗完成后,与西医组相比,电针组有所降低(P<0.05),结合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1),但两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方面,经治疗后均有显著的降低(P<0.01),且与西医组相比,电针组有所降低(P<0.05),结合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1),且结合组亦要优于电针组(P<0.05);3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结合组与电针组的总好转率均要高于西医组(P<0.05),且在治愈率方面,与西医组相比,电针组有所提高(P<0.05),结合组的提高程度更为明显(P<0.01),且结合组亦要优于电针组(P<0.05);3组在腰部症状消失时间方面,与西医组相比,电针组有所减少(P<0.05),结合组的减少程度更为明显(P<0.01),且结合组亦要优于电针组(P<0.05),在腰部症状消失时间方面,与西医组相比,结合组与电针组均有所降低(P<0.05),但两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海泥灸贴联合电针疗法治疗风寒夹湿型LDH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泥灸贴 电针疗法 风寒夹湿型 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Kenzie疗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龚泽辉 龙宝珠 +2 位作者 夏樱丹 周小琴 王义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2-563,共2页
脊柱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其中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为多发,据统计80%以上成年人有过腰痛的经历,而在某些职业,如伏案工作者或长期从事某一特定姿势的劳动者,其颈、腰椎疾病的发病率甚至高达90%以上。从2009年起,我科开始把此... 脊柱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其中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尤为多发,据统计80%以上成年人有过腰痛的经历,而在某些职业,如伏案工作者或长期从事某一特定姿势的劳动者,其颈、腰椎疾病的发病率甚至高达90%以上。从2009年起,我科开始把此项技术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康复中,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MCKENZIE疗法 疗效观察 患者 伏案工作者 2009年 脊柱疾病 腰椎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何建新 林伟容 +4 位作者 陈俊琦 黄泳 王升旭 周腾浩 潘洪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88-1390,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的测定结果,观察经腹针疗法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分别接受腹针治疗(治疗组)和以督脉、足太阳膀胱... 目的:通过分析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的测定结果,观察经腹针疗法治疗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分别接受腹针治疗(治疗组)和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的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疗程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测定WHOQOL-BREF,所得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3周后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四个领域的生存质量均显著提高(P≤0.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于治疗3周后,除了环境领域外,生理、心理、社会领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均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方面的生存质量,但腹针对总的生存质量、总的健康状况以及生理、心理、社会领域的改善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氏腹针疗法 针刺 腰椎间盘突出 WHOQOL-BRE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质针针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下肢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诚宏 慈鸿飞 王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456,共2页
下肢末梢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下肢发凉或畏寒,即人们俗称的“老寒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临床症状。银质针疗法是将针刺作用和温热作用相结合,具有普通针刺所不具有的止痛功效,并且还具有止痛迅速、副作用小及操作简便等... 下肢末梢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下肢发凉或畏寒,即人们俗称的“老寒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临床症状。银质针疗法是将针刺作用和温热作用相结合,具有普通针刺所不具有的止痛功效,并且还具有止痛迅速、副作用小及操作简便等特点。我们采用银质针针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肌肉松解治疗,观察下肢微循环的改善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下肢微循环 银质针疗法 针刺疗法 末梢循环障碍 止痛功效 “老寒腿” 下肢发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康复疗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香云 黄兆民 +3 位作者 张长杰 陈晓文 林秋兰 李添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索不同物理康复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采用电脑骨盆牵引及超短波治疗;B组患者采用电脑骨盆牵引治疗;C组患者采用电脑骨盆牵引、超短波治疗及中药离... 目的:探索不同物理康复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A组、B组和C组。A组患者采用电脑骨盆牵引及超短波治疗;B组患者采用电脑骨盆牵引治疗;C组患者采用电脑骨盆牵引、超短波治疗及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组、B组和C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组、A组的JOA评分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JOA评分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综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超短波疗法 电脑骨盆牵引 中药离子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动态干扰电并McKenzie疗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纵亚 倪朝民 +2 位作者 陈丽娜 徐琳峰 杨加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与McKenzie疗法结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SD5101型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合并应用McKenzie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 目的探讨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与McKenzie疗法结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采用SD5101型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合并应用McKenzie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腰痛疗效分级量表评分。随访10个月,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天数及复发率。结果两组间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节段与多节段疗效两组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内疗效与病程均成负相关(观察组:r=-0.72;对照组:r=-0.64)。两组总体相关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天数比对照组缩短(P<0.05),复发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1)。结论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与McKenzie疗法结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抽吸立体动态干扰电 MCKENZIE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摘除术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雪娥 吴春根 +3 位作者 张继 顾一峰 程永德 李明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其中单纯PLD组39例,联合IDET组48例,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 目的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其中单纯PLD组39例,联合IDET组48例,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改善,联合组较单纯组明显(P<0.01)。治疗有效率(按Macnab标准):PLD+IDET组为87.5%,PLD组为76.9%,两组无明显差别(P>0.01)。结论PLD联合IDET与单纯PLD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联合组术后腰腿痛缓解较单纯组明显,两组术后长期功能恢复差异不显著。IDET有助于短期内减轻术后腰腿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 椎间盘内电热疗法 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国崇 李俐俐 张文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90例急性LDH患者分为1个观察组(A组)和2个对照组(B组—药物脱水组;C组—理疗运动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卧床休息、抗炎消水肿、抑制粘连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方案。结...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90例急性LDH患者分为1个观察组(A组)和2个对照组(B组—药物脱水组;C组—理疗运动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卧床休息、抗炎消水肿、抑制粘连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方案。结果:2个疗程后A组与B、C组间总治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第1个疗程A组与B组治愈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组与C组治愈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个疗程A组与B组、C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卧床休息、抗炎消水肿、抑制粘连及运动训练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物理疗法 运动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