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评价中医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研究
1
作者 陈馨 莫云海 周礼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评价中医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分析基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评价中医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治疗,42例观察组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中医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腰椎功能变化情况、疼痛评分、直腿抬高角度、IVIM-DWID定量参数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比对照组(73.81%,31/42)高,且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高于对照组,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表观弥散系数(ADC)、慢速弥散系数(D)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效果明确,能有效减轻患者下腰痛或下肢放射痛等症状,改善腰椎活动度,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通过IVIM-DWI能有效评估患者腰椎退行性病变程度,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腰椎退行性病 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退行性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马骏 曾葭 +5 位作者 刘雁冰 戴婕 蒋叶 李昂 高迪 叶小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脊柱影像学资料对相关飞行员进行评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生活方式、飞行训练方式等暴露因素,脊柱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腰椎... 目的探讨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脊柱影像学资料对相关飞行员进行评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生活方式、飞行训练方式等暴露因素,脊柱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腰椎MRI和腰椎X线片。将存在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飞行员纳入退变组,无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飞行员纳入健康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筛选。结果纳入研究的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整体患病率为45.8%(66/144)。战斗机飞行员发生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分别为久坐(OR=2.714,95%CI 1.351~5.375,P=0.004)、缺乏腰背肌锻炼(OR=3.136,95%CI1.536~6.037,P=0.001)、飞行中静态姿势不适(OR=8.160,95%CI 3.152~21.120,P<0.001)、飞行中腰椎矢状位不正(OR=8.397,95%CI 3.367~20.942,P<0.001)、飞行中腰椎冠状位不正(OR=2.744,95%CI 1.102~6.831,P=0.030)。结论战斗机飞行员腰椎退行性病变患病率较高,飞行中持续的静态姿势不适和腰椎冠状位、矢状位失稳是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重要诱因,减少久坐、加强腰背肌锻炼是避免腰椎退行性病变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机 腰椎退行性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 被引量:9
3
作者 薛海滨 马远征 +2 位作者 王亮 李大伟 顾苏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4-27,34,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行椎体加强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04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 目的探讨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行椎体加强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04年6月~2009年1月收治的随访资料完整的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为52~76岁,平均62.5岁。其中腰椎管狭窄症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12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6例,腰椎退行性侧凸4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确定减压、融合节段和方法,采用PMMA骨水泥强化的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内固定、矫形。采用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术后影像学资料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8~48个月,平均36.5个月。患者腰痛及下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复查X线片均未发现椎弓根螺钉的松动或脱出,椎弓根螺钉周围未发现有透亮线出现。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46±2.24减至3.15±1.47(P<0.01),腿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24±2.32减至2.11±0.84(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43.15±5.72下降至15.41±6.42(P<0.01)。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16例次,未造成机体残余损害。结论对于伴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应用PMMA行椎体加强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增强螺钉的稳定性,防止螺钉的松动或脱出,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改善和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水泥 内固定器 腰椎退行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赵政 杨琴 +1 位作者 杨慧敏 周朝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8-721,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调查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恐动症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2月至7月某市两所三甲医院中医科、脊柱外科的298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本文旨在调查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恐动症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2月至7月某市两所三甲医院中医科、脊柱外科的298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SK评分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为75.84%,恐动症TSK平均得分(42.70±5.90);自我效能感(OR=0.784,95%CI:0.700~0.877)、面对的应对方式(OR=0.647,95%CI:0.546~0.766)是恐动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经济负担程度(OR=3.015,95%CI:1.567~5.802)、回避的应对方式(OR=1.264,95%CI:1.059~1.510)、功能障碍程度(OR=1.110,95%CI:1.053~1.170)是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情况,重点对经济负担、功能障碍程度较重的患者宣教恐动症相关知识,督促患者积极功能锻炼,并通过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恐动水平,帮助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早日恢复功能锻炼及日常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 恐动症 疼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方式在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自我效能与疼痛程度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政 杨琴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8-939,945,共3页
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退变)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的增加,腰椎出现自然老化、退化,继而发生病理改变的过程,是临床常见的腰椎疾病。其中,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最为显著。疼痛已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的重要性及其引发的心理问题日... 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退变)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的增加,腰椎出现自然老化、退化,继而发生病理改变的过程,是临床常见的腰椎疾病。其中,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最为显著。疼痛已被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疼痛的重要性及其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1]。有研究表明,疼痛程度是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2]。因此,对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和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 腰椎疾病 自我效能 疼痛程度 腰椎退 自然老化 活动量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魏佳铭 秦晓宽 +6 位作者 魏戌 银河 李玲慧 尹逊路 杨克新 孙凯 朱立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8-773,共6页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约有20%~30%的腰痛由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LIDD)所致[1],已成为全球致残的首要病因[2];2020年有6.19亿人患有腰痛,鉴于人口老龄化...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约有20%~30%的腰痛由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LIDD)所致[1],已成为全球致残的首要病因[2];2020年有6.19亿人患有腰痛,鉴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长时间久坐等相关风险的增加,预计至2050年,这一数字将会攀升至8.43亿[3],给全球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P 腰椎间盘退性病 腰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毛振飞 徐良 +2 位作者 史昱晖 朱立帆 曾金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9-1444,共6页
目的建立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行腰椎间盘MRI、标准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的232名中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腰椎退行性病变将研究对象分为退... 目的建立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苏州九院行腰椎间盘MRI、标准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的232名中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腰椎退行性病变将研究对象分为退行性病变组(n=78)与无退行性病变组(n=154)。收集可能影响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发生的因素,比较两组各影响因素,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232名中青年人,其中78名(33.6%)患有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升高、久坐、IL-1β水平升高为中青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危险因素;骨盆入射角增加、miRNA-142-3p水平升高为中青年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保护性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889(95%CI0.844~0.933,P<0.05),内部验证平均绝对误差为0.017,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一致性较好(P>0.05)。决策曲线显示,当模型预测概率阈值为0.16~0.80时,临床获益率最高。结论中青年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受BMI、久坐、骨盆入射角等因素的影响,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与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腰椎间盘退性病 多因素分析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欧阳一雪 赵红伟 +1 位作者 蔡雪 赵书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80-1285,共6页
目的 :调查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进行腰椎手术的21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 目的 :调查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进行腰椎手术的21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92.54±11.23)分,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和适应能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指导质量、性别、出院原因、合并症、下肢肌力是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腰椎退行性变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同时为患者制订详细的康复计划和多元化的随访模式,提高出院指导的质量,以提升患者的出院准备度,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 脊柱手术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诊疗情况 被引量:5
9
作者 潘群龙 俞海明 +3 位作者 陈志钦 林志斌 林树峰 李毅中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0-1824,共5页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前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状况和骨质疏松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16例年龄≥50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前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包括骨转换标志物、血清25OHD)检测情况及骨质疏松治疗情况进行记录,... 目的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前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状况和骨质疏松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16例年龄≥50岁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前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包括骨转换标志物、血清25OHD)检测情况及骨质疏松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对进行骨密度测定的患者,分析骨密度和年龄的关系;对同时进行骨代谢指标检测和骨密度测定的患者,分析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在516例患者中,进行骨密度检测共139人(26.93%),其中检测出骨质疏松65人(46.76%),骨量减少60人(43.17%);骨密度和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5)。共有109例(21.12%)患者进行了骨代谢指标检测,具体结果为血清25OHD充足的39例(35.78%),不足的48例(44.04%),缺乏的22例(20.18%)。男性患者血清25OHD和骨密度呈负相关(r=0.467,P=0.021),女性患者血清25OHD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骨转换标志物(β-CTX和P1NP)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在65例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无任何药物治疗的有14例(21.54%),单纯补充钙剂和(或)普通维生素D的基础治疗有12例(18.46%),抗骨质疏松治疗的39例(60%)。结论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前进行骨质疏松评估较少,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诊断率低、治疗率低,应重视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术前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检测,并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 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血清25O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0
作者 赵志刚 刘晓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1-375,共5页
腰椎退行性病变所致腰腿痛是目前老龄化社会中常见的疾病,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经典术式,且疗效确切.目前最常用的腰椎椎间融合术式包括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 腰椎退行性病变所致腰腿痛是目前老龄化社会中常见的疾病,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治疗此类疾病的经典术式,且疗效确切.目前最常用的腰椎椎间融合术式包括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等.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由Foley等在2003年首次提出,利用特殊工作套管,经肌间隙入路切除一侧小关节并暴露椎间隙的后外侧来完成病变节段的减压及融合,获得脊柱手术的微创效果.笔者就MIS-TLIF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手术方式及椎间融合器的选择、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等方面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性疾病 经椎间孔入路 椎间融合术 微创效果 治疗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病 腰椎椎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跨专业合作运动康复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姚新宇 栾晓娜 +7 位作者 黄晓宇 郇姗姗 孔猛 张慧辉 薛慧 李莹 邸洁 冯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10,共5页
目的构建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跨专业合作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将脊柱外科收治的120例腰椎融合术患者按入住病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基于跨专业合作模式构建并实施腰椎融合术后运动康复... 目的构建腰椎融合术后患者跨专业合作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将脊柱外科收治的120例腰椎融合术患者按入住病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基于跨专业合作模式构建并实施腰椎融合术后运动康复方案。结果对照组59例,干预组58例完成研究。术后不同时间干预组患者腰椎功能、疼痛及疲劳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后患者实施基于跨专业合作模式的运动康复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疼痛、缓解围术期疲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 腰椎融合术 腰椎功能 疼痛 疲劳 跨专业合作 运动康复 康复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蛋白多糖、Netrin-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章铖 邹璟 +2 位作者 张燚坤 李妍玲 黄国付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86-190,227,共6页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蛋白多糖、Netrin-1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假电针组,每组4只。采用轴向压力诱导制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第28天正常组、模型组、假模...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对模型兔退变腰椎间盘蛋白多糖、Netrin-1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假电针组,每组4只。采用轴向压力诱导制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第28天正常组、模型组、假模型组取出椎间盘组织,模型+电针组和模型+假电针组行夹脊电针干预,第56天取椎间盘组织。用AB-PAS检测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etrin-1在椎间盘中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与假模型组PAS染色、Netrin-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假模型组,模型组PAS染色增强、Netrin-1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电针组PAS染色部分减弱、Netrin-1明显下调(P<0.05);模型+假电针组PAS染色较模型+电针组明显减弱,而Netrin-1表达有所上调(P<0.05)。结论电针能上调椎间盘组织中黏多糖表达及水的含量,下调退变椎间盘Nerin-1中的表达,促进椎间盘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性病 电针 夹脊穴 NETRIN-1 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髓核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强 丁凡 刘晓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7,共10页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退变)是脊柱外科常见多发疾病之一,临床以腰痛、下肢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其发生发展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但目前病理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清晰。髓核组织工程是结合生物组织学和材料科学治...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退变)是脊柱外科常见多发疾病之一,临床以腰痛、下肢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其发生发展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但目前病理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清晰。髓核组织工程是结合生物组织学和材料科学治疗疾病的一种新兴生物疗法,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退变。临床医师正确认识髓核组织工程和腰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复杂关系,了解髓核组织工程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应用及其机制,有利于临床上腰椎间盘退变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治疗后康复和人群腰椎间盘退变预防工作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性病 组织工程 髓核修复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运动对腰椎融合手术术后椎间隙高度影响的影像学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崇伟 叶超群 +1 位作者 刘秀梅 杜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1-672,共2页
腰背肌锻炼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重视腰背肌锻炼的重要性[1].桥式运动是锻炼腰背肌力量的经典运动.对于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增强腰背肌力量、恢复脊柱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但一些学者认... 腰背肌锻炼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在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重视腰背肌锻炼的重要性[1].桥式运动是锻炼腰背肌力量的经典运动.对于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增强腰背肌力量、恢复脊柱稳定性是非常必要的.但一些学者认为桥式运动会引起腰椎后伸,使椎间产生微动,会影响融合效果.进行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是否早期进行桥式运动已经成为脊柱外科康复工作者关心的一个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桥式运动 椎间隙高度 融合手术 影像学观察 腰背肌锻炼 腰椎退行性病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握适应证是确保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手术成功的基础 被引量:1
15
作者 海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1-621,共1页
腰椎融合术作为腰椎退行性病变治疗的主要手术方法应用了近100年.其疗效肯定。近年来,腰椎融合术的缺点,即融合节段运动的丧失和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或恶化,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广大脊柱医师的关注。脊柱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开始... 腰椎融合术作为腰椎退行性病变治疗的主要手术方法应用了近100年.其疗效肯定。近年来,腰椎融合术的缺点,即融合节段运动的丧失和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或恶化,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广大脊柱医师的关注。脊柱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在临床开始应用的试图解决上述腰椎融合问题的一种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方法 腰椎棘突 适应证 腰椎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病 非融合技术 相邻节段 节段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椎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晶(综述) 李忠海(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4-849,共6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病变,也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脊柱结构逐渐退化引起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髓核和结缔组织失去弹性和强度,髓核物质向椎管扩张或挤压所致。LDH根据病理类型分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常见的腰椎退行性病变,也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脊柱结构逐渐退化引起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髓核和结缔组织失去弹性和强度,髓核物质向椎管扩张或挤压所致。LDH根据病理类型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间盘型、Schmorl结节型[1,2]。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在处理高度移位的椎间盘时常因解剖障碍,导致椎间盘组织移除不完全,重度脱垂型LDH一度被视为PELD的手术禁忌证。近年来,随着脊柱内镜技术、操作器械及手术入路的改进,PELD的适应证逐步扩大[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 操作器械 椎间盘组织 手术入路 内镜治疗 脱出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髓核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维 王会仁 董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symptomat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是造成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显示,退变最初发生于椎间盘,以髓核退变为主。临床上根据病变轻重进行保守治疗和外科干预[35],目的是缓解疼痛,稳定脊柱...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symptomatic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是造成腰腿痛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显示,退变最初发生于椎间盘,以髓核退变为主。临床上根据病变轻重进行保守治疗和外科干预[35],目的是缓解疼痛,稳定脊柱生物力学平衡。近十年来,髓核组织工程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理论上可以修复原有退变组织,为退变椎间盘寻找有效的生物学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髓核 组织工程 腰椎间盘退性病 退变椎间盘 LUMBAR 生物力学平衡 DISC 外科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中应用聚醚醚酮棒与钛棒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振杰 刘洪江 +2 位作者 唐汉武 王利仁 原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80-1586,共7页
目的对腰椎融合术中应用聚醚醚酮棒(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与钛棒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的评价与对比。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使用PEEK棒系统... 目的对腰椎融合术中应用聚醚醚酮棒(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与钛棒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的评价与对比。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使用PEEK棒系统行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试验,日期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1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NOS量表对10项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其JOA评分改善率、VAS评分、融合率、椎间隙高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0项研究中8项为高质量,2项为中等质量。Meta分析显示,术后中期的JOA改善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钛棒组腰痛VAS评分显著更低(P<0.05),而两组术后6、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的下肢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K棒组在术后3月、6月的融合率均显著高于钛棒组(P<0.05)。而两组术后6、12个月的椎间隙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融合术中,使用PEEK棒系统可促进椎体融合,获得与钛棒系统相似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病 腰椎融合术 内固定 聚醚醚酮棒 钛棒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盘旋切术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下肢肌电图F波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少康 尹晶 +2 位作者 刘巧妹 刘赢 张照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61-463,467,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后,椎间盘内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同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以后,椎间盘内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血管或脊髓等组织所引起的腰痛,同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微创介入技术逐渐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对该病治疗的良好效果.我科于2009年12月~2012年5月,采用经皮旋切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显著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步观察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肌电图F波形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旋切术 臭氧治疗 肌电图 下肢 腰椎间盘退性病 F波 纤维环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脊柱内镜的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于凌佳 刘雨泉 +6 位作者 左维阳 谭海宁 刘宁 张国强 李想 杨雍 祝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795,共8页
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单通道脊柱内镜用于治疗颈、胸、腰椎退行性病变,是近几年脊柱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目前缺乏单通道脊柱内镜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相关研究。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分析 脊柱内镜 脊柱外科 腰椎退行性病 脊柱微创 可视化分析 单通道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