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的CT表现
1
作者 邓运明 张金先 邓科穗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1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安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0期977-978,共2页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上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三维牵引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此方法对合并有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配合中药熏蒸疗效明显...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上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三维牵引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此方法对合并有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配合中药熏蒸疗效明显,特别是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牵引 中药熏蒸 腰椎退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梁爱爱 钟诚 任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阳性组优良率为87.88%,阴性组优良率为86.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同组前一时间点降低,且阳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48 h的ODI评分低于阴性组同时点(P<0.05)。[结论]相对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沉降征阴性患者,手术治疗后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患者疼痛程度更轻,腰椎功能更优;神经根沉降征在预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可作为一项指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狭窄 神经根沉降征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效果和安全性
4
作者 郝宝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4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参照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 目的分析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椎间孔镜治疗,参照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0%(49/50)高于参照组的82.00%(41/50)(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62.50±8.54)min、住院时间(4.39±1.66)d短于参照组的(92.80±8.65)min、(8.63±1.41)d,术中出血量(14.13±2.41)ml少于参照组的(72.65±4.55)ml(P<0.05)。研究组术后12、24、72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59±1.64)、(2.14±1.46)、(0.77±0.20)分,均低于参照组的(7.57±1.53)、(7.40±1.67)、(2.59±0.53)分(P<0.05)。研究组生理功能评分(89.41±2.36)分、行动能力评分(89.03±2.37)分、肢体功能评分(90.24±2.56)分、社会功能评分(90.21±2.27)分均高于参照组的(79.09±2.42)、(79.01±2.55)、(79.41±2.13)、(79.06±2.44)分(P<0.05)。结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椎间孔镜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均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前者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少,利于患者尽早出院,患者疼痛感较轻,从而舒适度提升,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 椎间孔镜 小切口微创手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中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验案
5
作者 朱靖宜 王晓慧 +2 位作者 洪俊豹 田元祥 赵建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87-89,共3页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的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臀部或下肢疼痛、神经源性跛行、伴或不伴腰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赵建新教授以补益肝肾、清热祛湿、通络止痛为治则,运用电针联合中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取较好的...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的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臀部或下肢疼痛、神经源性跛行、伴或不伴腰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赵建新教授以补益肝肾、清热祛湿、通络止痛为治则,运用电针联合中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取较好的疗效。该文介绍电针联合中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狭窄 痹证 腰痛 电针 中药 间歇性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桂成教授从“筋骨络病”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思路探析
6
作者 吴宇恒 卞光明 +1 位作者 孙鹏飞 闵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6-702,共7页
总结黄桂成教授临床运用“筋骨络病”理论辨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经验。认为腰椎椎管狭窄症证属本虚标实,与肝、肾、脾胃脏腑密切相关,肝肾亏虚,气血乏源,脾胃不足,酿生痰瘀,风寒湿邪侵袭为病,病机关键在于络脉瘀阻。以“营络扶正、通络... 总结黄桂成教授临床运用“筋骨络病”理论辨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经验。认为腰椎椎管狭窄症证属本虚标实,与肝、肾、脾胃脏腑密切相关,肝肾亏虚,气血乏源,脾胃不足,酿生痰瘀,风寒湿邪侵袭为病,病机关键在于络脉瘀阻。以“营络扶正、通络祛邪”为治则,善用虫类药,药力直达络脉,使得邪去络通,气血通畅,正气得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 筋骨络病 络病 痹证 黄桂成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分体内镜下椎管松解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7
作者 刘清源 江新 +3 位作者 陈华 胡静 李琳 董石磊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骨科常见的退行性脊柱疾病,治疗方案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单孔分体内镜(OSE)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术式,其特征是无固定通道限制。在OSE辅助下,内...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骨科常见的退行性脊柱疾病,治疗方案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单孔分体内镜(OSE)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术式,其特征是无固定通道限制。在OSE辅助下,内镜与操作器械在一个切口通道内分开工作且相互配合。该技术兼具单通道椎间孔内镜技术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脊柱内镜术式。本文详细介绍OSE辅助下椎管松解术治疗LSS的操作过程,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单孔分体内镜 椎管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5
8
作者 蔡福金 刘富华 +4 位作者 刘晓晖 朱建平 刘云鹏 李宏 许科峰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7期405-407,共3页
目的 :评价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METRX手术系统对 2 3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显微内窥镜下行手术减压 ,以ODI(oswestrydisabilityindex)(Version 2 0 )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术后 9个月评分 ,... 目的 :评价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METRX手术系统对 2 3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在显微内窥镜下行手术减压 ,以ODI(oswestrydisabilityindex)(Version 2 0 )评分法对患者术前及术后 9个月评分 ,并综合满意度评估。结果 :术前ODI评分平均71 32± 18 6 2 ,术后平均 39 84± 17 38,Wilcoxon秩和检验手术前后ODI评分差异显著 ,手术综合满意程度 :优 11例 ,良 6例 ,可 3例 ,差 0例 ,优良率 85 %。结论 :显微内窥镜下手术减压可以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但应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微创下难以处理时应中转为常规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内窥镜 手术治疗 退变性腰椎狭窄 椎管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果 薛锋 +1 位作者 潘明芒 吕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101-103,共3页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改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其治疗原则为对于初发或轻度DLSS先行非...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改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其治疗原则为对于初发或轻度DLSS先行非手术治疗(如卧床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治疗无效或有明显神经根痛者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退变性 椎板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动态固定装置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庆林 冯彩燕 +3 位作者 李江 纪军 涂青虹 袁正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2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手术治疗6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36例,女29例。平均年龄60.5岁。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手术疗效标准(29分法),对患者进行术...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手术治疗6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36例,女29例。平均年龄60.5岁。应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手术疗效标准(29分法),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65例获2~5年随访,平均2年8个月,术后优良率为83.6%。结论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经正规保守治疗无效后应积极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影像学表现,仔细分析确定责任节段和责任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正确处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退变性 腰椎 椎管狭窄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脊柱内镜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短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陶志强 吴庭胜 +1 位作者 范少勇 于江涛 《现代医院》 2018年第5期736-7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使用脊柱内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及微创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Nakai疗效评定...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入路使用脊柱内镜(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及微创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术后3个月的疗效;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12个月的疼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腰椎JOA评分。结果 120例患者均获得12个月的随访。术后第1天、第3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12个月的VAS评分及腰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本研究患者中1位患者术后第一天出现双下肢无力,以患侧为甚,经相应处理后第7天,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有3例出现患肢麻痛或加重,经脱水及激素治疗3天,症状基本缓解。随访期间无一例出现椎间感染及腰椎不稳等其他并发症。结论腰椎经皮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技术对脊柱稳定性结构的破坏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新的、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狭窄 椎板间隙入路 脊柱内镜 临床疗效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谢忠文 李翔 +4 位作者 张鸿升 周宾宾 李玉文 蒙延雄 吴家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76-78,共3页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指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或椎间孔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平面或者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管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根、
关键词 退变性 椎管狭窄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节段开窗减压椎体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国强 李爱民 +2 位作者 孔祥清 吴同申 高峰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开窗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病人依据术前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实行多节段开窗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16... 目的探讨多节段开窗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病人依据术前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实行多节段开窗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16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疗效评定:优84例(50.2%),良71例(45.5%),可7例(4.3%)。结论节段开窗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操作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开窗减压 椎间融合 退变性腰椎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疗效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凌云 邓秋平 +1 位作者 田华强 方良韬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0期119-121,210,共4页
目的探讨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6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减... 目的探讨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6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的Cobb's角、腰背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1);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治疗前Cobb's角、腰背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得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obb's角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腰背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生活质量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并椎管狭窄症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且术后总体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扩大潜式开窗减压术 退变性腰椎侧弯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智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2期58-59,共2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黄韧带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黄韧带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穿刺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康复速度快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退变性腰椎狭窄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退变性侧弯并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分析及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世栋 李浩然 +2 位作者 张建华 王恒俊 赵宝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2期93-94,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弯并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症手术者35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单纯减压术式)6例、B组(减压固定术式)29例,分别通过影像学测量其矢状面及冠状面参数,对比分...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弯并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症手术者35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单纯减压术式)6例、B组(减压固定术式)29例,分别通过影像学测量其矢状面及冠状面参数,对比分析各组的术后效果。结果:B组术后Cobb角、L_4/L_5倾斜度均显著低于术前,矫正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腰椎前凸角(LL)及骶骨倾斜角(SS)指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症处于平衡状态者可采取单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对于脊柱失平衡患者,改善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才能获得良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侧弯 腰椎狭窄 影像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元诚 姜铁斌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狭窄 中医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韧带肥厚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易洪城 孙成榆 杨启贵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3期159-159,共1页
关键词 黄韧带肥厚 退变性 腰椎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患者疼痛及腰椎间前凸角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福蝶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4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用单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间前凸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42... 目的:探讨用单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对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间前凸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后路开放减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单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腰椎间前凸角。结果:在手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V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腰椎间前凸角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单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减轻此病患者的疼痛感,增大其腰椎间前凸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退变性腰椎狭窄 疼痛程度 腰椎间前凸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侧弯短节段固定融合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吴世栋 李浩然 +2 位作者 张建华 王恒俊 赵宝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3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法治疗腰椎管狭窄并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腰椎管狭窄合并退变性侧弯患者23例,采用短节段固定融合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腰椎前凸角和VAS评分显著改善(P<0.05)。结论:短节段固定... 目的: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法治疗腰椎管狭窄并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腰椎管狭窄合并退变性侧弯患者23例,采用短节段固定融合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腰椎前凸角和VAS评分显著改善(P<0.05)。结论:短节段固定融合法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退变性侧弯 短节段固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