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椎间孔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顾勇杰 胡勇 +1 位作者 马维虎 徐荣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1-382,共2页
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复发率为5%~11%,其中大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但是再次手术的满意度要低于初次手术,因为再次手术在处理瘢痕组织过程中,容易造成脊膜破裂和神经根受损。
关键词 再次手术治疗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管减压 临床疗效 椎间孔 腰椎间盘切除术 瘢痕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减压术后引流与不引流疗效对比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新功 张玉润 李振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腰椎管减压 引流 疗效 对比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减压植骨坚强连接(SOCON)复位器治疗腰椎滑脱
3
作者 赵新建 谭家驹 +1 位作者 廖绪强 曾明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和坚强连接 (SOCON)复位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对 1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腰椎管减压 ,横突间植骨和SOCON内固定手术。【结果】 18例患者中 ,15例症状完全消失 ,达... 【目的】观察应用腰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和坚强连接 (SOCON)复位器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对 18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腰椎管减压 ,横突间植骨和SOCON内固定手术。【结果】 18例患者中 ,15例症状完全消失 ,达 83% ,14例Ⅰ°滑脱完全复位 ,3例Ⅱ°滑脱完全复位 ,解剖复位率达 94%。【结论】SOCON复位器治疗腰椎滑脱 ,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内固定器 腰椎管减压 SOCON 复位器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用于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术前镇静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6
4
作者 谢军明 金慧 +2 位作者 王媛媛 杨雨晴 刘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术前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后路单间隙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18~65岁,BMI 18~25 kg/m 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术前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后路单间隙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18~65岁,BMI 18~25 kg/m 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1.0组)、右美托咪定1.5μg/kg组(D1.5组)、右美托咪定2.0μg/kg组(D2.0组)和对照组(C组)。患者入手术室后,D1.0组、D1.5组、D2.0组分别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定1.0、1.5、2.0μg/kg,C组用生理盐水滴鼻,容量均为2 ml。记录滴鼻前(T0)、滴鼻后10 min(T1)、20 min(T2)和30 min(T3)的HR、MAP、SpO 2、自发痛VAS评分、Ramsay镇静和焦虑评分。滴鼻后30 min行左侧上肢肘正中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置管,记录患者穿刺时VAS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T3时D2.0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MAP明显低于C组(P<0.05)。T3时D1.0、D1.5和D2.0组自发痛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T3时D1.0和D1.5,T2、T3时D2.0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D1.5组和D2.0组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D1.0、D1.5和D2.0组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5μg/kg滴鼻可获得良好的镇静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后路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 术前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腰椎减压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的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旭 吴健雄 +3 位作者 姚侠 林伟巍 虞雪融 申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索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病人术后阿片类药物镇痛泵用药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且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镇痛泵的病人,根据术后第一个24 h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分为低镇痛药量组... 目的:探索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病人术后阿片类药物镇痛泵用药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且术后使用舒芬太尼镇痛泵的病人,根据术后第一个24 h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分为低镇痛药量组(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low dose,PCA-L)和高镇痛药量组(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high dose,PCA-H),分别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手术、麻醉相关资料,并对镇痛药量偏大的病人资料进行归因分析。结果:高镇痛药量组(PCA-H)病人,年龄偏小,体重偏轻,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偏低,ASA分级偏低,应用胶体液的比例偏大(P均<0.05);两组病人性别、身高、手术时间、吸入/静脉麻醉、芬太尼用量、瑞芬太尼速度、是否泵注右美托咪定、异体血输注量、自体血输注量、出血量、晶体液量无显著差异。年龄小于65岁是镇痛药量较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重、BMI、年龄、ASA分级和术中输入胶体液可能会影响后路腰椎管减压手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其中年龄<65岁是导致用药量偏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腰椎管减压 病人自控镇痛 阿片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腰综合征患者腰椎术后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1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熊建 薛峰 +4 位作者 党育 李堃源 付中国 张殿英 姜保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19-720,共2页
颈腰综合征是指脊椎退行性变所致的颈椎病与腰椎病合并存在的疾病^[1]。临床表现中病变较重节段症状可以掩盖较轻节段症状^[2],故有时难以鉴别。大多数学者采取视症状轻重先解决一处问题.待病情稳定或另一处症状明显后再二期手术治疗^... 颈腰综合征是指脊椎退行性变所致的颈椎病与腰椎病合并存在的疾病^[1]。临床表现中病变较重节段症状可以掩盖较轻节段症状^[2],故有时难以鉴别。大多数学者采取视症状轻重先解决一处问题.待病情稳定或另一处症状明显后再二期手术治疗^[3,4]。我们收治1例以腰椎管狭窄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在行腰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后出现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而再次行颈椎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损伤 无骨折脱位 颈腰综合征 腰椎术后 脊椎退行性变 手术治疗 内固定术后 腰椎管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