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及继发腰椎稳定性改变的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汤伟忠 郑军 +1 位作者 赵庆 陈一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79-3681,共3页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及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为今后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治疗腰椎间盘手术未置内固定患者60例,其中采用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全椎板组)20例,半椎板切除(半椎板组)25例...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手术治疗效果及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为今后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8年治疗腰椎间盘手术未置内固定患者60例,其中采用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全椎板组)20例,半椎板切除(半椎板组)25例,开窗髓核摘除(开窗组)15例随访时间3~6年,平均4年3个月。疗效评定标准按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法(ODI)及改良Macnab(改良麦氏)法。腰椎稳定性摄功能位X线片与术前比较而定。结果 3组患者术后中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中期腰椎不稳定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半椎板组和开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稳定组与不稳定组术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与术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 腰椎稳定性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后路间盘摘除植骨与置融合器术L4-S1腰椎稳定性与粘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心 张忠君 +2 位作者 杨有庚 马洪顺 王溪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设计研制了一种钛合金腰椎融合器 ,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是取 18具新鲜成年男性L4 S1腰椎标本 ,处理成所需试样 ,分别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扭转、和轴向压缩实验 ,经统计学分析后自编程序拟合出载荷 位移曲线和扭... 设计研制了一种钛合金腰椎融合器 ,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是取 18具新鲜成年男性L4 S1腰椎标本 ,处理成所需试样 ,分别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扭转、和轴向压缩实验 ,经统计学分析后自编程序拟合出载荷 位移曲线和扭矩 扭转角曲线。进行了粘弹性实验 ,方法是取 18具新鲜成年男性L4 S1腰椎标本 ,测定完整L4 S1(正常组 )、模拟后路间盘摘除植骨组 (对照 1组 )和模拟后路间盘摘除置入融合器组 (对照 2组 )L4 S1段腰椎的应力松弛和蠕变效应。得出了在恒应力、应变条件下应力、应变 时间曲线及数据。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蠕变函数及曲线 ,对后路间盘摘除植骨与置入纯钛融合器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后路间盘摘除植骨 置融合器术 L4-S1 腰椎稳定性 粘弹性实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稳定性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凡国 赵春阳 +3 位作者 单冰晨 周震涛 周志强 周晓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95-900,共6页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flexion-extension radiograph bracket,FERB)在评估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稳定性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3例L4/5退行性疾病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男性35例,女性28例;... 目的:评价自行设计的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flexion-extension radiograph bracket,FERB)在评估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稳定性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3例L4/5退行性疾病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33~84岁(56.7±14.6岁).患者入院后拍摄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同时在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辅助下拍摄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比较两种方法拍摄的X线片上矢状位平移距离(sagittal translation,ST)、椎体间节段成角(segmental angulation,SA)、椎体间后开口角度(posterior opening,PO)和腰椎前凸角度变化(changes of lumbar lordosis,CLL),ST≥3mm或SA≥15°或过屈位片PO≥5.定义为腰椎不稳(lumbar instability,LI),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对LI的检出率.结果:63例患者均完成两种方法摄片.61例患者感觉使用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更舒适,2例腰部严重疼痛患者(轻微伸展和弯曲腰部即感到腰部疼痛难以忍受)感觉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摄片辅助架辅助下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上ST为2.31mm(0,3.23),SA为9.75°±5.12°,PO为-1.0°(-5.0°,1.0°),CLL为34.81.±15.01°,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上ST为0.5mm(0,1.42),SA为5.67°±3.98°,PO为-l.0°(-4.0°,0°),CLL为25.35°±13.88°,摄片辅助架辅助下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中ST、LA、PO、CLL均显著性高于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P<0.05).摄片辅助架辅助下腰椎过伸过屈位片X线中有24例(38.1%)检测出LI,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片中仅有5例(7.9%)检测出LI,两种方法LI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站立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相比,过屈过伸位摄片辅助架辅助下摄片可以标准化操作流程,减少患者摄片时的不适感,提高LI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X线片 过屈过伸位 摄片辅助架 腰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骶支架治疗胸腰椎稳定性骨折 被引量:5
4
作者 孙长英 牛建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7期448-448,共1页
关键词 胸腰骶支架 腰椎稳定性骨折 功能锻炼 神经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特点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毅 严凤娇 +2 位作者 曾瑞曦 唐庆 程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09-811,共3页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及稳定性特点。方法:对18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及4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腰椎X线对比分析,观察腰椎发育及畸形情况,测量腰骶关节倾斜度,侧位腰椎前凸角(侧位腰椎Cobb角)、弓顶距离及前凸指数等,以及侧位过伸过...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及稳定性特点。方法:对189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及48例对照组儿童进行腰椎X线对比分析,观察腰椎发育及畸形情况,测量腰骶关节倾斜度,侧位腰椎前凸角(侧位腰椎Cobb角)、弓顶距离及前凸指数等,以及侧位过伸过屈动力位胸腰段(T12-L1、L1-L2)、腰骶段(L4-L5、L5-S1)椎体相对位移(Posner指数)等指标。结果: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发育不良及畸形发生率、腰骶关节倾斜度、侧位腰椎Cobb角、弓顶距离及前凸指数,以及腰骶段(L4-L5、L5-S1)Posner指数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胸腰段(T12-L1、L1-L2)Posner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腰椎存在不稳因素,发育不良,畸形等发生率较普通儿童高,上腰段(T12-L2)较下腰段(L4-S1)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 腰椎发育 腰椎 腰椎稳定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手术对腰椎节段矢状面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强 杨雍 赵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56-259,共4页
通过尸体腰椎的生物力学试验,分析了椎间盘手术对腰椎矢状面稳定性的影响,为腰椎间盘手术的改进提供依据。在生理应力范围内,4个腰椎节段的结果显示:①与正常椎间盘产生的位移相比,单纯减压腰椎节段的水平位移略有增加,但无显著... 通过尸体腰椎的生物力学试验,分析了椎间盘手术对腰椎矢状面稳定性的影响,为腰椎间盘手术的改进提供依据。在生理应力范围内,4个腰椎节段的结果显示:①与正常椎间盘产生的位移相比,单纯减压腰椎节段的水平位移略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②髓核摘除和刮除软骨板在递增的各负荷下都可以使水平位移显著增加,两者与正常椎间盘产生的位移相比,结果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①单节段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有造成术后在矢状面出现腰椎节段不稳的倾向,在临床上应该给予重视。②椎体间在矢状面上的不稳程度在一定的生理负荷范围内与椎间盘内容物摘除量无关。但随着负荷的增加,过多摘除椎间盘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椎稳定性 椎间盘手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复髓汤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伴不全瘫术后15例
7
作者 李刚 黄桂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3-243,共1页
关键词 接骨复髓汤 腰椎稳定性骨折 瘫痪 术后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系统加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骨折26例体会
8
作者 郭新军 杨喜旺 谢国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3-624,共2页
关键词 AF系统 经椎弓根伤椎植骨 治疗 稳定性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爆裂骨折振动测试与分析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欣建 王正国 郭小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22-1925,共4页
目的探讨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损伤程度及不同治疗方式节段稳定性量化分析的可行性,比较分析其不同致伤状况的频幅响应特征,为临床建立基于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判断脊柱稳定性的诊断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2... 目的探讨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对胸腰椎爆裂骨折损伤程度及不同治疗方式节段稳定性量化分析的可行性,比较分析其不同致伤状况的频幅响应特征,为临床建立基于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判断脊柱稳定性的诊断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21例猪脊柱(T11~L3)五节段不同致伤标本被收集(损伤程度按轻、中、重分为三组并进行后路Harrington、Luque、Steffee钉及前路Kaneda固定),分别进行前后、左右、垂直方向的振动测试,分析评判各测试组的动力学频幅响应特征及相应的稳定性,对各组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各组的动力学特征。结果振动测试与分析显示,在上下方向,轻损伤组一阶段频幅前移显著(P〈0.05),主频率无明显前移,表明节段间仅出现松弛现象;其他各损伤程度组,有明确的主频前移特征(P〈0.05或P〈0.01)。结论通过对各致伤组及各种器械固定后的动力学特性研究,振动测试与分析技术对脊柱损伤程度的判断及对器械固定作用的评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振动测试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辉 王开众 李忠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80-884,共5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腰痛(low back pain,LBP)为主要临床表现。70%~85%的人在某个年龄阶段会出现LBP症状[1]。2018年有一项Meta分析[2]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超过60%的... 腰椎退行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以腰痛(low back pain,LBP)为主要临床表现。70%~85%的人在某个年龄阶段会出现LBP症状[1]。2018年有一项Meta分析[2]显示,全球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超过6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LDD,并且全球每年约有2.66亿人患有LDD。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LDD的发病率增高,且发病的年龄日趋年轻化。脊柱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复合体,椎旁肌作为脊柱的支持结构,在维持腰椎稳定性和功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LDD的发生和发展,椎旁肌可能会出现退变,包括肌肉萎缩、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FI)增加等变化,这些变化与LD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笔者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椎旁肌与LDD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提出展望,以期提高LDD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椎旁肌 脂肪浸润 腰椎稳定性 肌肉萎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腰椎间盘脱出射频热凝消融联合臭氧介入术后重吸收1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超 王平 +5 位作者 刘爱峰 金哲峰 尹广斌 张君涛 李远栋 王晓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前巨大型腰椎间盘脱出大多通过手术治疗,手术具有创伤大、风险高,破坏腰椎结构,远期可能会影响腰椎稳定性。射频热凝消融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广泛,大部分临床研究在其疗效上,很少报道其对间盘吸收作用,尤其是对较... 目前巨大型腰椎间盘脱出大多通过手术治疗,手术具有创伤大、风险高,破坏腰椎结构,远期可能会影响腰椎稳定性。射频热凝消融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的特点,在临床应用广泛,大部分临床研究在其疗效上,很少报道其对间盘吸收作用,尤其是对较大间盘突出报道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脱出 射频热凝 介入术后 重吸收 臭氧 手术治疗 腰椎稳定性 腰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SYS和ULESS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伴I度退行性椎体滑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绍波 陈志瑞 +3 位作者 陈志川 黄炳武 范林玉 占恭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9-232,共4页
腰椎退变是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和退行性椎体滑移(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年龄、创伤等危险因素相关,也是导致老年人椎管狭窄症等慢性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2]。退行性椎体滑移的定义为由于关节退变等原... 腰椎退变是导致腰椎稳定性下降和退行性椎体滑移(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年龄、创伤等危险因素相关,也是导致老年人椎管狭窄症等慢性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1,2]。退行性椎体滑移的定义为由于关节退变等原因导致的上一节段椎体较下一节段椎体向前滑移。部分病人可伴有腰椎管狭窄(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临床上表现为腰痛、下肢痛、肢体肌力下降和/或感觉减退等神经根症状[3]。椎管狭窄和退行性椎体滑移的发生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多发生在50岁以上人群[4]。随着社会老龄化,椎管狭窄伴退行性椎体滑移病人发生率逐渐增高,因此,对于这类病人的诊疗已成为临床上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症 椎体滑移 下肢痛 感觉减退 慢性腰背痛 腰椎稳定性 腰椎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
13
作者 靳安民 邵振海 +2 位作者 余斌 舒小秋 朱立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6-18,共3页
椎板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靳安民,邵振海,余斌,舒小秋,朱立新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式和减压范围有不同见解,近年不少作者认为[1,2],广泛的腰椎后部结构切除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椎板... 椎板开窗潜行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靳安民,邵振海,余斌,舒小秋,朱立新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方式和减压范围有不同见解,近年不少作者认为[1,2],广泛的腰椎后部结构切除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椎板切除部位瘢痕组织粘连增生可造成医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减压术 开窗减压 椎板开窗 潜行减压 神经根 狭窄症 腰椎不稳 侧隐窝狭窄 腰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棘突椎板截骨腰椎管成形术
14
作者 王建华 王成斌 顾根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9,共3页
经棘突椎板截骨腰椎管成形术王建华,王成斌,顾根才椎板切除术是探查和治疗脊柱疾患的常用手术方法,适用于椎管狭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硬膜内外占位性病变等多种疾患。但椎板切除后造成脊柱后部结构的缺损可导致脊柱不稳定,同时缺... 经棘突椎板截骨腰椎管成形术王建华,王成斌,顾根才椎板切除术是探查和治疗脊柱疾患的常用手术方法,适用于椎管狭窄、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硬膜内外占位性病变等多种疾患。但椎板切除后造成脊柱后部结构的缺损可导致脊柱不稳定,同时缺损区疤痕增生可产生医源性椎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棘突椎板截骨 成形术 腰椎管狭窄 黄韧带 腰椎稳定性 后部结构切除 狭窄症 椎间盘突出 棘上韧带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症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景初 吕国华 +4 位作者 肖筱武 黎新宪 谢军 刘从清 付开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36-637,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不稳 后路手术治疗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 螺钉内固定治疗 前路椎间融合 后路椎板减压 腰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翻修原因和策略分析及翻修术后并发症处理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3-477,共5页
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广泛开展,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的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然而,由于手术方案选择不当、手术操作失误、内固定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等因素,患者术后可能因再次出现症状而接受翻修手术治疗。腰椎后路内固... 随着内固定技术的广泛开展,腰椎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的数量和质量逐年上升。然而,由于手术方案选择不当、手术操作失误、内固定手术相关并发症、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等因素,患者术后可能因再次出现症状而接受翻修手术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翻修手术的主要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和重建腰椎稳定性。深入探讨腰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翻修的原因,以及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手术治疗策略、正确处理手术相关并发症,将有助于提高翻修手术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 翻修手术 手术策略 并发症 神经压迫 腰椎稳定性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洪伟 叶军 苏训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75-376,共2页
关键词 腰椎软骨板破裂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下 手术治疗 钙化性 2004年3月 2002年1月 后路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稳定性 经椎板间隙 神经根压迫 腰椎稳定性 MED治疗 特殊类型 手术方法 髓核组织 最大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腰痛患者在脊柱突然失衡时多裂肌的肌电表现 被引量:36
18
作者 刘邦忠 李泽兵 +3 位作者 何萍 贾月霞 朱一皓 韩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09-611,共3页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腰痛组为慢性腰痛病人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33.53岁。正常组为无腰痛病史的健康志愿者15例,年龄、性别与腰痛组相匹配。运用表面电极记录上肢快速前屈、外展、...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及其与慢性腰痛的关系。方法:腰痛组为慢性腰痛病人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33.53岁。正常组为无腰痛病史的健康志愿者15例,年龄、性别与腰痛组相匹配。运用表面电极记录上肢快速前屈、外展、后伸时多裂肌、最长肌、腰髂肋肌及三角肌的肌电信号,对各椎旁肌收缩的潜伏期与三角肌收缩的潜伏期之差值作比较。结果:正常组多裂肌在上肢三个方向的运动中收缩均早于最长肌、腰髂肋肌;腰痛组各椎旁肌几乎同时收缩,多裂肌在上肢三个方向的运动中均较正常人收缩延迟。结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慢性腰痛病人多裂肌功能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痛 脊柱突然失衡 睚多裂肌 肌电表现 腰椎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禽戏对改善腰骶部多裂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白玉花 董利薇 +2 位作者 王军如 曾建业 张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8-370,共3页
五禽戏在我国已经流传了数千年,而且不需要借助器材,对场地要求不高,是一种适合大众群体练习的运动疗法。目前治疗腰痛的主动运动疗法主要集中在对维持腰椎稳定性和控制腰椎姿势的主动系统即由肌肉和肌腱组成的系统的改善,以提高脊... 五禽戏在我国已经流传了数千年,而且不需要借助器材,对场地要求不高,是一种适合大众群体练习的运动疗法。目前治疗腰痛的主动运动疗法主要集中在对维持腰椎稳定性和控制腰椎姿势的主动系统即由肌肉和肌腱组成的系统的改善,以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禽戏 肌功能 腰骶部 腰椎稳定性 运动疗法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84
20
作者 周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6-328,共3页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目的在于采用不同的微创入路结合特殊设计的手术器械与置入物,在取得优于或不低于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近年来我国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已...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目的在于采用不同的微创入路结合特殊设计的手术器械与置入物,在取得优于或不低于传统开放腰椎椎间融合术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创伤,促使患者早日康复。近年来我国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已得到迅速发展,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微创技术只是传统脊柱手术积极和有意义的补充,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因此应避免工作中的盲动与冲动,扬长避短,以使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健康顺利发展。为此,本期特邀国内相关脊柱外科专家就微创腰椎椎间融合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供同道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技术 椎间孔 腰椎间盘切除术 术后卧床时间 腰椎稳定性 椎管内 手术中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