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SSYS技术与开放手术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林 鹿洪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68-1970,共3页
目的:比较TESSYS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69例中,选择椎间孔镜手术37例,开放手术32例。术中观察腰椎椎体后缘病变部位的具体表现以及相... 目的:比较TESSYS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09年6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69例中,选择椎间孔镜手术37例,开放手术32例。术中观察腰椎椎体后缘病变部位的具体表现以及相邻椎间盘情况,手术清除病灶后随访6个月。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采用VAS和JOA评估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2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YS组腰腿痛VAS评分从术前的(7.63±1.44)分下降到(2.51±1.23)分(P<0.05),JOA评分从术前的(10.51±3.24)分升高为术后(26.98±3.74)分(P<0.05),改善率89.1%;开放组腰腿痛VAS评分从术前的(7.52±1.35)分下降到(2.46±1.14)分(P<0.05),JOA评分从术前的(10.67±3.18)分升高为术后(25.25±3.49)分(P<0.05),改善率79.5%。2组间术后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ESSYS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开放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TESSYS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疗效相当,但是安全性更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间孔 TESSY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及其脊柱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东生(综述) 黄保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1-754,共4页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posterior ring apophysis separation,PRAS)又称腰椎后缘椎骨内软骨结节、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1],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多发于青少年及年轻人,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有相同表现,前期常有腰臀部胀...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posterior ring apophysis separation,PRAS)又称腰椎后缘椎骨内软骨结节、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1],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多发于青少年及年轻人,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有相同表现,前期常有腰臀部胀痛,症状反复发作,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下肢根性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出现马尾综合征等神经压迫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间歇性跛行 神经压迫 马尾综合征 腰臀部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根性疼痛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临床疗效与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吉明明 常峰 +4 位作者 高刚 张挺 黄新虎 于晨 胡兆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7-523,共7页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椎管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为临床充分减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腰4~5节段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42例...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分析手术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与椎管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为临床充分减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腰4~5节段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42例,均采用脊柱内镜技术进行治疗,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行部分椎间盘组织切除以及离断骨块完全切除。所有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估治疗分数,并在术后进行改良版MacNab疗效评估;同时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记录数据变化,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硬膜囊撕裂、神经根损伤等情况。手术时间35~80 min,术中透视3~17次,术中出血量10~20 mL。手术后影像学提示硬膜囊及神经减压彻底,完全切除离断的骨块42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5.24%。术后3个月随访获得的VAS评分由术前的(7.19±0.40)分下降至(2.58±0.83)分(P<0.01),ODI评分由术前的(56.52±3.55)%降至(19.83±5.00)%(P<0.01),JOA评分由术前的(8.48±2.42)分上升至(21.71±2.86)分(P<0.01)。分析手术前后CT中椎管横径、椎管正中矢状径、椎管横截面积及MRI中椎管矢状径,关节间径、椎管横截面积、硬膜囊横截面积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脊柱内镜技术采用安全有效的微创入路治疗腰4~5节段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椎管正中矢状径、关节间径、椎管横截面积的改善与临床疗效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影像学数据的改善可作为判断临床疗效的静态方法,同时精准的靶向穿刺及彻底的神经减压也是手术疗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疾病 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7例报告
4
作者 齐秋长 朱立新 +6 位作者 贺文 覃承诃 王立君 杨俊 汪枚初 韩赛平 彭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6-557,共2页
报道7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手术治疗及结果等,并对该症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等进行讨论。
关键词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脊柱疾病 治疗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