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在线联机分析处理探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神经根损伤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国栋 欧阳跃平 +2 位作者 史建刚 贾连顺 袁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1-693,共3页
目的应用在线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OLAP)探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神经根损伤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61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腰椎神经根损伤患者... 目的应用在线联机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OLAP)探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神经根损伤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61例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腰椎神经根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汇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的住院号、性别、职业、年龄、病史、症状持续时间等,建立数据仓库,在此平台上应用OLAP技术进行数据的多维分析处理,验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分析处理发现在各项相关因素的综合作用中,神经根受压迫时间较为重要,直接影响术后治疗效果,符合临床实际。结论 OLAP技术能有效处理大宗腰椎神经根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 神经根病 数据挖掘 联机分析处理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LIF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刘贝 柳永明 +5 位作者 赵建栋 杨引君 李依奇 温发延 李岩 李振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6,F0003,共8页
目的对比UBE-LIF(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 with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行病灶清除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经典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LBS)的安全性及临... 目的对比UBE-LIF(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 with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技术行病灶清除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经典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LBS)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32例LB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分为UBE-LIF组(n=15)和开放组(n=17)。记录并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病理HE染色;根据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和1年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腰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影像学方法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LL)和椎间隙高度(DH),并采用Suk分级标准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均未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前ESR和CRP水平、术前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术前LL和DH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开放组(P<0.001);术中取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均符合布氏杆菌病改变。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8个月。两组患者的术后各时间点VAS、JOA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两组在术后1周差异较为明显:UBE-LIF组VAS评分低于开放组(P<0.01),两组CRP均较术前升高且UBE-LIF组升高水平明显低于开放组(P<0.001),两组ESR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VAS、JOA评分和ODI指数、CRP及E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示,UBE-LIF组椎间植骨总体融合率为93.3%,开放组为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6,P=0.884);两组LL和DH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LBS均安全有效;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相比,UBE-LIF技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具有术中视野清晰、出血量少、术后早期恢复更快、术后住院时间更短等优势,是一种可行的微创治疗LBS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微创 UBE UBE-LIF(ULIF)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单侧双通道融合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85-87,共3页
目的:评价胸腰椎结核应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目的:评价胸腰椎结核应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照入组标准,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蓬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和观察组(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Cobb角和术后神经恢复有效率,以评价手术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238.41±65.82)min]、术中出血量[(559.33±345.67)ml]、住院时间[(15.02±4.51)d]、植骨融合时间[(6.79±1.68)月]、术后1周Cobb角[(8.33±1.85)。]均与对照组[分别为(232.14±48.17)min、(577.41±320.18)ml(、15.17±7.02)d(、6.92±1.94)月(、8.51±1.93)。]基本相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观察组术后引流量[(415.94±351.55)ml]、术后6个月的VAS[(3.08±0.33)分]和ODI评分[(20.08±7.24)分]及Cobb角[(4.15±0.8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22.84±348.53)ml、(4.24±0.81)分、(26.29±9.15)分、(5.58±1.02)。],而神经恢复有效率[73.68%(28/38)]明显高于对照组[36.84%(1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胸腰椎结核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时,采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入路可获得更佳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病灶清除 内固定 后路 经单侧椎弓根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VAS及ODI评分影响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刘艳 王丽丽 施光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201-204,共4页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确诊并救治的8... 目的分析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7年9月确诊并救治的88例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手术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_均<0.01)。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1),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复位椎间打压植骨内固定联合棘突椎板重建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6
5
作者 汤立新 宋应超 +4 位作者 付鹏军 蒋洪涛 张朝远 胡殿绪 欧阳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9-279,289,共2页
自2002年4月~2005年6月我们应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加棘突椎板重建的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38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后路减压复位 腰椎滑脱症 重建治疗 棘突椎板 内固定 椎弓根钉复位固定 椎间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双凤尾档板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 被引量:10
6
作者 谭远超 张恩忠 +4 位作者 徐卫国 王建华 张卫 邵诗泽 杨永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63-66,共4页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而实用的固定方法,观察其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3例前路减压植骨并用自行设计的双凤尾档板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胸腰椎骨折伴不...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而实用的固定方法,观察其对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3例前路减压植骨并用自行设计的双凤尾档板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前后凸成角27.5°,术后为6°。骨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无一例不愈合。22例有Frankel分级一级以上的改善。结论:经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固定可同时进行,采用大块植骨双凤尾档板固定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可获得脊髓神经功能最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爆裂 前路减压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案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7
作者 闫长红 时莉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84-1487,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多学科ERAS团队,基于文献调研及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的ERAS干预方案。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后路椎间...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多学科ERAS团队,基于文献调研及循证医学证据,制定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的ERAS干预方案。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人66例为ERAS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人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护理方案有助于降低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病人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加速腰椎后路融合术病人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腰椎后路 椎间融合内固定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伴HIV感染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杰 张耀申 +1 位作者 赵昌松 张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1-638,共8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0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接受后路减...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0月因腰椎退行性疾病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骨科接受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25例老年(≥65岁)HIV感染者(HIV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一时期因腰椎退行性疾病接受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5例年龄、性别、症状持续时间、退行性疾病类型、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减压类型、融合类型与HIV组相匹配的老年非HIV感染者作为非HIV组,比较HIV组与非HIV组术前腰椎骨密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白蛋白、血红蛋白、合并感染疾病情况;两组均予以围术期规范化处理及出院后长期健康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植骨融合情况;统计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统计HIV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髋部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顺利,HIV组手术时间147.16±6.58min,术中出血量319.16±26.84ml;非HIV组手术时间145.31±9.77min,出血量309.69±24.43ml。HIV组患者术前腰椎骨密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CD8^(+)T淋巴细胞计数、BMI、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非HIV组(P<0.05),HIV组合并感染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例数显著高于非HIV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VAS、ODI及JOA评分呈持续好转趋势(P<0.05);HIV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VAS、ODI及JOA评分明显高于非HIV组(P<0.05),术后12个月VAS、ODI及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组患者髋部骨密度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HIV组随访19.38±3.62个月(12~30个月),非HIV组随访22.89±4.12个月(12~36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腰椎均获骨性融合;均无硬脊膜撕裂、手术部位感染、机会性感染、内固定松动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合并HIV感染的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腰椎骨密度低、免疫力低、营养状态差、合并多种感染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在围手术期规范化处理及出院后长期健康管理的基础上,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此类人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HIV感染 老年 后路减压椎间融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丛 陈根元 +3 位作者 杨成业 萧文耀 侯卫华 胡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35-83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中,对17例连续2个节段病变的患者采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术。T12~L1 4例,L1~L2 7例,L2...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中,对17例连续2个节段病变的患者采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短节段内固定术。T12~L1 4例,L1~L2 7例,L2~L3 6例。影像学检查均有椎旁小脓肿;术前后凸Cobb角22°~50°,平均31.2°;均伴神经功能障碍,ASIA分级C级9例,D级8例。术前、术后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脊髓、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损伤。手术时间155.4±21.6min,出血量511.8±98.2ml,输血量164.7±157.9ml,住院时间14.7±1.0d。术后2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性刺激症状,1~2周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半年原切口皮下寒性脓肿形成并溃破,经换药治疗后痊愈。随访13~47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分别为13.0°±5.6°和14.8°±5.8°,矫正率和丢失率分别为58.3%、5.8%。术后4~7个月植骨均愈合,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及脱落,均无结核复发。末次随访时3例术前ASIA C级患者恢复至D级,余均恢复至E级。结论:对连续2节段胸腰椎(T12~L3)结核患者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采用改良后路病灶清除打压植骨内固定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打压 内固定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7
10
作者 翟生 王武 吕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4-857,共4页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47.287%。目前,随着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手术已成为共识。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但病灶清除后脊柱...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47.287%。目前,随着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手术已成为共识。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但病灶清除后脊柱的稳定性将进一步被破坏,重建及维持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胸腰椎结核的手术入路一直存在争议.因脊柱结核往往仅累及椎体、椎间盘等前方结构,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同期前路或后路行内固定手术。一直被视为治疗脊柱结核的标准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病灶清除 椎间融合 腰椎结核 固定治疗 内固定 脊柱结核 脊柱稳定性 关节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代刚 何思敏 刘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463-464,共2页
目的:探讨用RF-Ⅱ复位内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滑脱患者实施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减压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22例Ⅰ、Ⅱ度滑脱患者全部达到解剖复位,1例Ⅱ度患者滑脱复... 目的:探讨用RF-Ⅱ复位内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3例腰椎滑脱患者实施RF-Ⅱ复位内固定,后路减压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22例Ⅰ、Ⅱ度滑脱患者全部达到解剖复位,1例Ⅱ度患者滑脱复位达到90%。随访12~24个月,平均14个月,X线显示23例全部骨性融合,未形成假关节,复位未丢失,未出现螺钉松动和折断。结论:RF-Ⅱ复位内固定系统,结合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复位 内固定 减压 后外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适宜配伍剂量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一萌 王海云 +5 位作者 王红柏 李平 郭娣 李唐 瞿秋 陈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患者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适宜配伍剂量,以保护其认知功能。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65~75岁,BMI 17~26kg/m^2,AS...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患者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的适宜配伍剂量,以保护其认知功能。方法选择择期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80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65~75岁,BMI 17~26kg/m^2,ASAⅠ或Ⅱ级,术前通过蒙特利尔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痴呆量表(dementia scale,CDR)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daily living ability scale,ADL)评估认定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组:TCI丙泊酚2.0~2.5μg/ml组(P组)、TCI丙泊酚1.2μg/ml+七氟醚0.6 MAC组(PS1组)、TCI丙泊酚0.6μg/ml+七氟醚0.9MAC组(PS2组)和1.0~1.5MAC七氟醚组(S组)。在术前1d(T_0)、术后完全苏醒(T_1)、3d(T_2)、7d(T_3)采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载脂蛋白J(apolipoprotein J,ApoJ)浓度。结果与T_0时比较,T_1时四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降低(P<0.05),T_2时S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四组MMSE和MoCA评分明显升高(P<0.05)。T_1~T_3时S组MMSE评分明显低于P组、PS1组和PS2组(P<0.05);T_2、T_3时S组MoCA评分明显低于P组、PS1组和PS2组(P<0.05)。与T_0时比较,T_1时四组血浆ApoJ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四组血浆ApoJ浓度明显降低(P<0.05)。T_1~T_3时S组和PS2组血浆ApoJ浓度明显高于PS1组(P<0.05)。结论 MCI老年患者行腰椎减压植骨融合术时TCI丙泊酚1.2μg/ml复合七氟醚0.6MAC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血浆ApoJ浓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后并发症 腰椎减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9
13
作者 安林芝 金方运 +2 位作者 李文平 肖建如 顾宇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2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 钢板 内固定 护理措施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远征 陈兴 +3 位作者 薛海滨 李宏伟 吴长勇 孙继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9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总结我科行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 48例 ,随访时间 1 5— 5 5年 ,平均 3 6年。内容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 目的探讨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总结我科行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 48例 ,随访时间 1 5— 5 5年 ,平均 3 6年。内容包括植骨融合率、截瘫恢复情况和后凸畸形矫正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 ;38例合并截瘫的患者中 ,症状改善 35例 ;术后后凸畸形平均矫正 2 9 1° ,1 5— 5 5年后随访 ,后凸角度平均丢失 3 2°。结论后外侧植骨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期病灶清除可恢复脊柱的即刻稳定性 ,有利于骨融合 ,促进截瘫恢复和防止截瘫复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外侧椎弓根系统 内固定 同期病灶清除 治疗 腰椎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后路间盘摘除植骨与置融合器术L4-S1腰椎稳定性与粘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心 张忠君 +2 位作者 杨有庚 马洪顺 王溪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设计研制了一种钛合金腰椎融合器 ,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是取 18具新鲜成年男性L4 S1腰椎标本 ,处理成所需试样 ,分别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扭转、和轴向压缩实验 ,经统计学分析后自编程序拟合出载荷 位移曲线和扭... 设计研制了一种钛合金腰椎融合器 ,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是取 18具新鲜成年男性L4 S1腰椎标本 ,处理成所需试样 ,分别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扭转、和轴向压缩实验 ,经统计学分析后自编程序拟合出载荷 位移曲线和扭矩 扭转角曲线。进行了粘弹性实验 ,方法是取 18具新鲜成年男性L4 S1腰椎标本 ,测定完整L4 S1(正常组 )、模拟后路间盘摘除植骨组 (对照 1组 )和模拟后路间盘摘除置入融合器组 (对照 2组 )L4 S1段腰椎的应力松弛和蠕变效应。得出了在恒应力、应变条件下应力、应变 时间曲线及数据。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了归一化应力松弛、蠕变函数及曲线 ,对后路间盘摘除植骨与置入纯钛融合器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后路间盘摘除 置融合器 L4-S1 腰椎稳定性 粘弹性实验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骨折脱位前方减压植骨固定术31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庆三 杨有庚 +2 位作者 姜鸿志 刘彦 李英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报告该院1974年~1993年间收治的312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全组病例均经前方减压植骨固定术。损伤部位为C3~C7,其中C5、C6占全部病例的55.77%。骨折47例,脱位137例,骨折合并脱位101例,单纯间盘损... 报告该院1974年~1993年间收治的312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全组病例均经前方减压植骨固定术。损伤部位为C3~C7,其中C5、C6占全部病例的55.77%。骨折47例,脱位137例,骨折合并脱位101例,单纯间盘损伤27例。合并不同程度瘫痪者299例,占95.83%。全组病例无术后感染,无副损伤,无瘫痪加重及早期死亡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脱位 前方减压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0
17
作者 许汉权 李彩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277-2279,共3页
胸腰段为T10-L2的脊椎,是胸椎与腰椎、相对固定静止与活动区域的转折点,也是胸椎后突与腰椎前突的两个曲度的衔接点,同时关节突关节面在此处由冠状面移行为矢状面,从而构成了胸腰段骨折高发的主要因素[1]。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主要为... 胸腰段为T10-L2的脊椎,是胸椎与腰椎、相对固定静止与活动区域的转折点,也是胸椎后突与腰椎前突的两个曲度的衔接点,同时关节突关节面在此处由冠状面移行为矢状面,从而构成了胸腰段骨折高发的主要因素[1]。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主要为经椎弓根钉-棒系统的内固定手术,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来说,球囊扩张技术和椎体成形术也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案[2-3],但由于扩张不全或扩张过度、骨水泥外漏、骨水泥使用剂量过大造成毒性和严重致敏性等并发症、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4-5],而单纯使用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是不够的,因为术后易发生钉道松动和螺钉拔出脱落,也存在脊髓损伤的风险[6]。因此,后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新技术逐渐得到业内的认可[7],此方法将大大提高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本组31例的术后评估与分析作一总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65~79岁、平均(70.5±1.4)岁;伤后入院手术时间5~10 d,平均(7.4±0.8)d;骨折节段分布:T10-L2;胸背部疼痛合并下肢放射痛、麻木患者18例,单独顽固性胸背部痛患者13例。常规术前行腰椎X线、CT、MRI、骨密度检测。骨密度T值-4.7^-2.6 SD,平均(-3.8±0.3)SD。术前胸背部VAS评分(6.96±0.73)分,腿痛VAS评分(7.04±0.58)分,ODI指数(82.71±8.22)%。JOA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0~29分):<10分(差),10~15分(中度),16~24分(良),25~29分(优),评分低于术前为无效。神经功能改善率:神经功能改善率(%)=(随访时JOA-术前JOA)/(17-术前JOA)×100%。病例入选标准:胸腰椎骨折严重性TLISS评分均≥5分;胸腰段不稳定性诊断(评分>5分入选):前部结构破坏或失去功能2分,脊柱后柱破坏或失去功能2分,肋椎关节破坏1分,矢状面移位>2.5 mm 2分,矢状面相对成角>5°2分,脊髓损伤2分,预期危险载荷1分。本组31例,新鲜的胸腰椎骨折(均为10 d内),椎体前缘高度压缩<50%;压缩椎体后突成角<30°;椎管内占位T12以上<35%,L1<45%,L2以下<55%;存在关节突交锁或脱位者;多节段骨折。均采用后方入路,钉道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病例排除标准:无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严重心脑血管等专科疾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 腰椎 质疏松症 老年患者 水泥 固定治疗 后路 神经功能改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椎间撑开cage植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松 邵诗泽 +6 位作者 孙秀琛 王龙强 侯海涛 刘海军 王欢 黄相鹏 吕仁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1-952,共2页
目前对单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有规范、统一的方案,但仍有部分胸腰椎骨折患者未经及时正规的治疗而最终出现后凸畸形,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我院采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椎间撑开cage植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4例,... 目前对单纯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有规范、统一的方案,但仍有部分胸腰椎骨折患者未经及时正规的治疗而最终出现后凸畸形,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我院采用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椎间撑开cage植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1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胸腰椎 短节段固定 治疗 后凸畸形 CAGE 椎间撑开 伤椎置钉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军 吴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0-744,共5页
目的目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以颈椎后路椎管成术为主,但K线阴性患者由于颈椎矢状位畸形疗效欠佳。文中研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通过改善矢状位形态与解除颈椎管狭窄两方面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目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治疗以颈椎后路椎管成术为主,但K线阴性患者由于颈椎矢状位畸形疗效欠佳。文中研究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通过改善矢状位形态与解除颈椎管狭窄两方面治疗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K线阴性患者。术前3 d、术后1周及术后每次随访均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及视觉模拟量表(VAS)量化评估患者病情及颈椎影像学指标。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病情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入选患者共67例,平均(76.5±4.2)岁。其中男48例、女19例,平均手术时间(140.5±37.7)min,平均出血量(354.7±132.2)mL。患者术后1周JOA评分与VA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24.2±10.4)%和(42.6±10.5)%,末次随访时改善率为(57.7±10.5)%和(73.0±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安全性高、置钉简易等优势,能够解除颈髓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性前凸,可有效缓解K线阴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老年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颈椎后纵韧带化症 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体横突间植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志丹 陈日景 +2 位作者 罗日亮 吴春辉 颜志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 :探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30例腰椎滑脱的病人 ,均行steffee钢板内固定 ,椎板后路减压 ,小关节突间、横突间植骨术。结果 :经平均 1年随访 ,结果优良。结论 :后路椎体横突间植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 目的 :探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30例腰椎滑脱的病人 ,均行steffee钢板内固定 ,椎板后路减压 ,小关节突间、横突间植骨术。结果 :经平均 1年随访 ,结果优良。结论 :后路椎体横突间植骨steffee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具有操作简单 ,损伤小 ,内固定牢靠 ,植骨融合率高 ,并发症少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体横突间 STEFFEE钢板 内固定 治疗 腰椎滑脱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