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镇痛方法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曾娘华 易伟宏 +2 位作者 王尔天 杨大志 褚千琨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8期135-137,共3页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 目的 对比不同镇痛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镇痛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镇痛泵方式进行镇痛,研究组给予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镇痛。比较两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2、4、12、24 h,研究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25±0.15)、(3.11±0.98)、(2.54±0.52)、(1.64±0.3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6±0.68)、(5.13±1.57)、(4.63±1.65)、(3.79±1.03)分(P<0.05)。结论 对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患者来说,在其治疗过程中加以镇痛泵联合切口浸润进行干预,止痛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泵 切口浸润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万小彬 徐启飞 赵广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腰椎功能及硬膜囊面积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于鲁山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单节段LSS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7例。常规组予以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微创组予以小切口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ILF)。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 d、3 d免疫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评分(ODI评分)、疼痛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微创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低,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较短(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26%)与常规组(12.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降低,且微创组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MPQ评分、硬膜囊横截面积改善,且微创组改善幅度大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总满意度(95.74%)显著高于常规组(80.85%)(P<0.05)。结论同传统PLIF相比,TILF治疗单节段LSS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引流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椎管形态恢复,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减压 椎间融合内固定 腰椎管狭窄症 硬膜囊面积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怀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36-3539,共4页
目的研究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腰椎滑脱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心医院腰椎滑脱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椎弓根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后路植骨融合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复位丢失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eaujon功能评分(BFS)、椎间隙高度和滑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复位丢失率低(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VAS评分低、BFS评分高(P<0.05);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椎间隙高度高、滑脱率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42%(5/48)]与对照组[6.25%(3/4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植骨融合术联合椎弓根固定术在腰椎滑脱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虽然操作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但能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恢复患者腰椎功能,降低复位丢失率和滑脱率,且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路融合术 椎弓根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合并GSS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48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史相钦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7期95-95,共1页
目的探究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在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自2004年8月—2010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48例腰椎滑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GSS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4... 目的探究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在腰椎滑脱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自2004年8月—2010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48例腰椎滑脱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GSS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10~38个月,43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优良率达到89.58%。所有患者进行X线检查,其中Ⅰ度滑脱患者基本复位有32例,Ⅱ度滑脱的10例患者中6例基本复位,Ⅲ度滑脱的6例患者中3例基本复位,复位率达85.42%。结论 GSS具有良好的复位与固定作用,与后路减压合并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 融合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库建斌 郭新辉 +3 位作者 曹阳 肖斌 熊学华 刘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38-39,共2页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疗法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为前路手术治疗组(27例)与后路手术治疗组(93例)。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后路手术组平均出血量[(350&#... 目的:研究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疗法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分为前路手术治疗组(27例)与后路手术治疗组(93例)。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后路手术组平均出血量[(350±100)ml]少于前路手术组[(1100±150)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9.853,P〈O.01)。后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0±10)min]短于前路手术组[(145±30)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1.291,P〈O.01)。术后2年后路手术组植骨融合率(19.2%)低于前路手术组(63.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28.61,P〈0.01)。比较后路手术组手术前后ASIA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提示,后路手术组患者术后2年的脊髓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改善1—3级,且无一例患者发生原有神经症状加重,无一例患者发生新的神经症状。结论:后路手术同前路手术相比,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远期植骨融合率低等优势,疗效基本一致,但需要保持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优先选择后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融合 腰椎爆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肖运祥 陈海丹 刘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9-51,共3页
目的比较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后路组68例、前路组67例,分别采用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15天评价近期疗效... 目的比较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腰椎结核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后路组68例、前路组67例,分别采用后路与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15天评价近期疗效,术后1年评价远期疗效及腰椎功能,记录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后路组与前路组近期优良率分别为83.8%、71.6%,远期总有效率分别为91.2%、85.1%,腰椎功能优良率分别为66.2%、61.2%;两组比较P均<0.05。后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前路组为25.4%;两组比较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前路入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前路病灶清除减压 后路病灶清除减压 融合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附62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林 段永壮 杨素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62例。结果随访13~26个月,平均19个月,病灶全部愈合,无复发。达到植骨融合标准者59例,虽未...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62例。结果随访13~26个月,平均19个月,病灶全部愈合,无复发。达到植骨融合标准者59例,虽未达到标准者3例,但疼痛消失,植骨内固定稳定,恢复日常生活。术后早期感染1例,经及时处理愈合。脊柱Cobb角较术前后平均矫正17.7°,术后1 a Cobb角丢失0~11°,平均丢失2.4°。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结核 融合术 内固定 手术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横突间植骨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 被引量:6
8
作者 陶磊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7期60-60,62,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横突间植骨+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收治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患者50例,均在后路减压和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横突间植骨及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横突间植骨+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收治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患者50例,均在后路减压和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横突间植骨及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患者钉棒系统位置满意,Gage无下沉和移位现象。结论:在后路减压和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横突间植骨及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后路减压 椎弓根钉固定Cage椎间融合术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映福 郭礼跃 吴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0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使用日本骨科协会治疗分数评估法(JOA)评价患者治疗的效果,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其腰腿疼痛的程度。结果: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这些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其术前的VAS评分(P<0.05),其JOA评分均高于其术前的JOA评分(P<0.05)。结论: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其腰腿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管狭窄 内固定 后路减压椎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0期137-137,共1页
目的探究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 目的探究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4例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患者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效果明显,能有效矫正侧弯角度,缓解疼痛,值得深入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融合内固定 腰椎退变性侧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Ⅰ、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伴椎管狭窄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席健伟 马超 +4 位作者 刘磊 刘光普 韩猛 卜晋辉 王鑫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2-85,共4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 目的比较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伴椎管狭窄(spinal stenosis,SS)的疗效。方法78例DS伴SS患者根据Berjano分型分为Ⅰ型组42例和Ⅱ型组36例,两组均行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DS指标[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矢状面平衡(SVA)]、SS指标[下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PT、SVA均减小,LL均增大(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LL、PT、S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低(P均<0.05);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P均>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Berjano分型Ⅰ型、Ⅱ型的DS伴SS效果均较好,且并发症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后路短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术 脊柱侧凸 退行性脊柱侧凸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锡才 王晓杰 +1 位作者 吕静 黄磊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期153-153,共1页
目的对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对患有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102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分为A、B组,平均每组51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B... 目的对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对患有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102例患有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分为A、B组,平均每组51例。A组患者采用临床传统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我们研究后发现,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A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的方法对患有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进一步减少,使手术时间缩短,可以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椎间融合 腰椎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路坦 刘晓潭 +2 位作者 孙国兴 张超 董玉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6期83-84,共2页
目的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胸腰椎结核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6例患者(其中治愈215例、复发3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 目的分析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胸腰椎结核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246例患者(其中治愈215例、复发3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营养状况、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术中病灶清除情况、术后是否制动以及术后规范性治疗与术后结核复发可能有关(OR=4.186,4.381,4.381,8.163,2.237;P均<0.05),年龄、性别及血沉与术后复发无关(OR=1.230,0.126,0.882;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营养状况不良、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短、手术清除病灶不彻底、术后不能坚持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清除和术后未严格制动与术后结核复发有关(OR=4.144,3.651,4.850,4.473,8.490,10.341;P均<0.05)。结论胸腰椎结核患者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营养状况不良、术前抗结核治疗时间短、手术清除病灶不彻底、术后不能坚持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清楚和术后未严格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腰椎 后路入式 融合内固定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照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43例。结果43例植骨完全融合,复位良好。术后JOA评分平均13.1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9分,P<0.05。症状改善率...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43例。结果43例植骨完全融合,复位良好。术后JOA评分平均13.1分,明显高于术前的3.9分,P<0.05。症状改善率93%。随访9~18月,平均14.2月,疗效优12例,良28例,可3例,差0例。结论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目前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理想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内固定 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前后外侧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忠奎 唐学锋 +3 位作者 庄文杰 陈实 娄珩 庞文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前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前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进行12~36个月随访,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丢失...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前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取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前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术后进行12~36个月随访,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丢失高度平均恢复86.7%,丢失角度平均恢复89.45%。28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骨质吸收、骨不连、假关节形成及内固定松动、断钉、断棒等并发症发生。采用Kirkaldy-Willis改良评价标准,本组优25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前后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创伤相对较小、出血较少手术方法 ,可有效的稳定脊柱,且可避开病灶,对来自椎管后壁的压迫减压彻底,疗效满意,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结核 后路手术 融合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子斌 赵伟 +1 位作者 吕乔 董锡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爆裂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路组和后路组,每组16例,前路组给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给予后路减压植... 目的探讨前路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爆裂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爆裂性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前路组和后路组,每组16例,前路组给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后路组给予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程度、Cobb丢失角度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后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程度、Cobb丢失角度明显低于后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有所改善,均达到功能恢复。结论采取前路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促进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前路 后路 内固定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太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5期2751-2752,共2页
目的观察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郑州仁济医院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 目的观察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郑州仁济医院收治的58例行手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内固定改良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82.8%高于对照组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27,P<0.05);两组患者术前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 a,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后路单侧椎板入路双侧减压椎间隙植骨融合内固定改良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双侧减压椎间隙 内固定改良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超声骨刀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阳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骨刀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腰椎管狭窄症需要行腰椎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使用超声骨刀进行减压;对照组腰椎后... 目的观察超声骨刀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腰椎管狭窄症需要行腰椎手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使用超声骨刀进行减压;对照组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使用传统的骨刀、椎板钳进行常规减压操作。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椎板减压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VAS评分,统计脑脊液漏例数、术后伤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椎板减压实际操作时间为(4.13±0.85)min,对照组为(6.24±1.02)min,两组比较,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为(297.41±35.30)mL,对照组为(373.35±27.57)mL,两组比较,P>0.05。试验组术前VAS评分为(6.15±1.47)分,术后为(2.94±0.57)分,手术前后差值为(3.21±0.90)分;对照组术前VAS评分为(6.46±1.28)分,术后为(3.01±0.43)分,手术前后差值为(3.45±0.85)分,两组手术前后VAS差值比较,P>0.05。试验组术中硬膜损伤致脑脊液漏2例,对照组术中硬膜损伤3例,均为术中粘连严重、操作困难所致,两组脑脊液漏例数比较,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明显感染病例;对照组患者出现伤口感染、愈合不良3例,两组对比,P<0.05;试验组术中存在1例由于神经粘连严重,分离困难,致使术后出现神经水肿、刺激症状,对照组由于术中骨质硬化、骨化严重,操作困难,致使术后出现下肢疼痛症状较术前加重等神经损伤表现4例,两组对比,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椎板减压方式,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使用超声骨刀进行减压操作时间缩短,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发生率降低,且不增加神经及硬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椎板减压 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 椎板咬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植骨融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路绪超 郭自斌 许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植骨融合效果。方法将9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对照组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椎间隙后高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并统...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植骨融合效果。方法将9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对照组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椎间隙后高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并统计手术优良率、植骨融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椎间隙后高均较术前显著增大(P〈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植骨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可有效恢复椎间隙后高,提高植骨融合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后路椎间融合术 外侧融合术 融合 椎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亦合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4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39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冠状位Cobb角及矢状位腰椎前凸角,并...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患者39例。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冠状位Cobb角及矢状位腰椎前凸角,并评价生存质量,计算术后改善率评价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疗效评价优22例、良11例、可6例;患者术前VAS(7.6±1.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33.6±11.5)分、冠状位Cobb角27.6°±2.3°、矢状位腰椎前凸角11.7°±2.2°,术后12个月分别为(2.1±0.5)分、(12.4±4.7)分、10.5°±1.6°、35.7°±3.2°,P均<0.01;术前SF-36量表总分(87.7±6.2)分,术后12个月为(96.5±7.4)分,P<0.05。结论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凸合并椎管狭窄疗效较好,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病变 脊柱侧凸 椎管狭窄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