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鹏 丁长青 +1 位作者 潘荣雷 刘德海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7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手术证实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临床和MRI资料。结果:MRI主要表现为椎体后缘终板不规则破坏和局限性骨质缺损,缺损区见椎间盘信号影。结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有较具特征的... 目的:探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手术证实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临床和MRI资料。结果:MRI主要表现为椎体后缘终板不规则破坏和局限性骨质缺损,缺损区见椎间盘信号影。结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有较具特征的MRI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腰椎间盘突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阿依努尔.哈帕实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2期106-106,110,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30例,采用GEPHILIPS 16排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将数据进行三维(3D)重建和多平面(MPR)重建处理。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发现腰...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30例,采用GEPHILIPS 16排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将数据进行三维(3D)重建和多平面(MPR)重建处理。结果:本组30例患者共发现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1块,结节形状以类圆形为主。单发29例,多发1例,发现2处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分布情况:L4后上缘20个,后下缘2个,L5后上缘6个,后下缘2个,S1后上缘1个。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与多平面重建全面、直观显示病灶的情况,是诊断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保华 袁振超 +1 位作者 周先明 陈远明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讨比较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09年10月-2012年4月分别采用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微创组)和全或半椎板开窗(开放组)治疗腰椎椎椎体后缘离断患者31例。其中,微创组14例... 目的 探讨比较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09年10月-2012年4月分别采用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微创组)和全或半椎板开窗(开放组)治疗腰椎椎椎体后缘离断患者31例。其中,微创组14例,开放组17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及优良率。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6.8±2.4)个月,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0.05)。两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0.05),两组之间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0.05)。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开放组优良率为94.1%,微创组优良率为92.9%,临床疗效相当。结论 两组手术方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均能取得效果疗效,微创手术优势体现在早期,两种手术方式中期临床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缘离断 显微椎间盘镜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被引量:2
4
作者 钮心刚 张红梅 严力生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分为侧方型及中央型,采用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2例,均为男性;年龄23~40岁,平均30岁;病程17.9个月。侧方型10例,其中离断骨块位于L4椎...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分为侧方型及中央型,采用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2例,均为男性;年龄23~40岁,平均30岁;病程17.9个月。侧方型10例,其中离断骨块位于L4椎体后下缘1例,L5椎体后上缘3例,S1椎体后上缘6例,均合并同侧椎间盘突出;中央型2例,离断骨块均位于S1椎体后上缘。侧方型采用单侧椎板间开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后缘骨块;中央型采用双侧椎板间开窗,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摘除椎体后缘骨块。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2.5个月,按照Macnab术后评定标准:优10例,良2例。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的优点,可完整摘除椎体后缘骨块,是一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缘离断症 小切口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及其脊柱内镜治疗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东生(综述) 黄保华(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51-754,共4页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posterior ring apophysis separation,PRAS)又称腰椎后缘椎骨内软骨结节、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1],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多发于青少年及年轻人,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有相同表现,前期常有腰臀部胀...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posterior ring apophysis separation,PRAS)又称腰椎后缘椎骨内软骨结节、腰椎软骨板破裂症等[1],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多发于青少年及年轻人,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有相同表现,前期常有腰臀部胀痛,症状反复发作,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下肢根性疼痛、麻木、间歇性跛行,严重时可出现马尾综合征等神经压迫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 神经压迫症状 马尾综合征 腰臀部 腰椎后缘离断症 根性疼痛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与分型 被引量:13
6
作者 秦东京 张培功 +1 位作者 张新明 李岩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LPMN的好发部位和对硬膜囊、神经根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LPMN的CT表现、好发部位及其原因,重点讨论LPMN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影响。结果:根据LPMN的部位将其分为四型:(1)上缘后正中... 目的:探讨LPMN的好发部位和对硬膜囊、神经根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LPMN的CT表现、好发部位及其原因,重点讨论LPMN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影响。结果:根据LPMN的部位将其分为四型:(1)上缘后正中型(46.1%),易压迫硬膜囊和双侧或单侧神经根。(2)上缘后外侧型(24.6%),主要引起同侧神经根受压,同时也易压迫硬膜囊外前部。(3)下缘后正中型(26.3%),主要造成硬膜囊受压。(4)下缘后外侧型(3.0%),易压迫硬膜囊和同侧脊神经。结论:CT能清楚显示LPMN的改变及其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影响,是LPMN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腰椎体后缘 软骨结节 椎间盘移位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何正言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期68-69,共2页
目的观察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方法 72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 目的观察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方法 72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接受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观察围手术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缘离断症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 被引量:13
8
作者 袁振超 黄保华 +2 位作者 黄民锋 陈远明 周先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效果。方法 2006年~2009年在共收治腰椎椎椎体后缘离断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1~61岁,平均34.7岁,对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引起单侧神经根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和滑脱的病...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效果。方法 2006年~2009年在共收治腰椎椎椎体后缘离断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1~61岁,平均34.7岁,对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引起单侧神经根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和滑脱的病例,采用显微椎间盘镜下对神经根管进行精确减压,将卡压神经根的骨块清除,彻底减压,应用腰椎JOA评分及ODI评分系统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JOA评分术前为(12.39±2.48)分,术后3个月为(23.62±3.94)分,末次随访时为(28.46±4.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ODI评分术前为(46.82±12.05)分,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4.21±8.93)和(12.36±6.7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19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为94.8%。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效果满意。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且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手术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缘离断 显微内镜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下缘软骨结节的X线与CT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禄明 姚辉疆 都基权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X线诊断 X线计算机层摄影术 CT LPM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