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感觉传导检测法对轻度腕管综合症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春苗 潘宏达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0-461,464,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感觉传导检测法对轻度腕管综合症(CT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维迪公司keypoint及海神NDI-200P型肌电图仪。33例符合轻度CTS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该组病例(45手)进行三种感觉传导检测:常规感觉传导法(逆向法...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感觉传导检测法对轻度腕管综合症(CTS)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维迪公司keypoint及海神NDI-200P型肌电图仪。33例符合轻度CTS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该组病例(45手)进行三种感觉传导检测:常规感觉传导法(逆向法)测正中神经指3至腕感觉传导速度(SCV)及末梢感觉潜伏期(DSL);环指比较法(逆向法)比较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感觉潜伏期差值(Ddsl);拇指比较法(逆向法)比较正中神经与桡神经的Ddsl。同时以30例(50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下肢外伤在本室行肌电图检查,双上肢无症状体征的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常规感觉传导法SCV检测异常20/45手,阳性率44.4%,DSL异常22/45手,阳性率48.9%;环指比较法检测异常37/45手,阳性率82.2%;拇指比较法检测异常35/45手,阳性率77.8%。常规感觉传导法SCV和DSL敏感性差(44.4%和48.9%),特异性高(100.0%和98.0%)。环指比较法、拇指比较法敏感性高(82.2%和77.8%),特异性也高(98.0%和100.0%),环指和拇指比较法敏感性与常规SCV及DS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环指比较法与拇指比较法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感觉传导法检测对早期轻度CTS敏感性不高。环指比较法和拇指比较法则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三者联合应用,是诊断早期CTS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症 早期诊断 环指比较法 拇指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电针合用治疗腕管综合症24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凤云 宋文欣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腕管综合症 半导体激光电针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腕管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婷 黄国忠 肖新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8-1120,共3页
腕管综合症(carpaltunnelsyndrome,CTS),俗称鼠标手,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任何造成腕管内压力增加的因素,都可导致正中神经受压而引起CTS,主要与手腕部反复动作的慢性损伤有关。随着电脑的普及,CTS患者日益增多... 腕管综合症(carpaltunnelsyndrome,CTS),俗称鼠标手,是最常见的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之一。任何造成腕管内压力增加的因素,都可导致正中神经受压而引起CTS,主要与手腕部反复动作的慢性损伤有关。随着电脑的普及,CTS患者日益增多,人们对CTS也越来越重视。CTS最常见的症状为桡侧3个半指麻木、疼痛,严重者大鱼际肌萎缩。典型者通过症状、体征(Phalen试验阳性、Tinel征阳性等)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做出诊断,但却不能显示腕管内部结构。这有赖于影像学检查,MRI对软组织显影最为清楚,目前成为公认的最佳腕管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 MRI 上肢神经卡压综合 神经电生理检查 正中神经受压 腕管综合症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乒乓球运动员腕部定点疼痛的探讨
4
作者 王理 齐民权 李工 《中国体育科技》 1980年第26期34-36,共3页
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常常产生腕部定点疼痛,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严重时甚至提不起球拍。以往对这种定点疼痛的诊断争论较多,如腱鞘炎,手腕扭伤,腕三角软骨盘损伤,肌腱损伤,腕骨小关节关节炎,尺侧腕管综合症等,莫衷一是。... 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常常产生腕部定点疼痛,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严重时甚至提不起球拍。以往对这种定点疼痛的诊断争论较多,如腱鞘炎,手腕扭伤,腕三角软骨盘损伤,肌腱损伤,腕骨小关节关节炎,尺侧腕管综合症等,莫衷一是。至于治疗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尺侧屈肌 训练过程 定点 直接影响 腕管综合症 小关节 关节炎 多球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神经掌皮支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姚万才 王效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为腕掌部手术避免损伤掌皮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双目放大镜下对50侧成人上肢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来源、走行及分支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50侧均存在掌皮支,距离“O”点即远侧腕横纹46.0mm处自正中神经桡侧发出,... 目的:为腕掌部手术避免损伤掌皮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双目放大镜下对50侧成人上肢正中神经掌皮支的来源、走行及分支进行解剖和观测。结果:50侧均存在掌皮支,距离“O”点即远侧腕横纹46.0mm处自正中神经桡侧发出,穿出前臂筋膜处距O点19.6mm;穿出掌腱膜处距O点8.3mm。掌皮支长48.5mm,起点宽1.2mm,距舟骨结节垂直距离8.2mm。掌皮支有3个分支的28侧(56.0%);只有外侧支和中间支的11侧(22.0%);只有内侧支和外侧支的4侧(8.0%);只有外侧支的4侧(8.0%);只有中间支的3侧(6.0%)。结论:掌皮支的来源、行程较恒定。腕掌部手术应尽量靠近尺侧,采取纵行切口,免伤掌皮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皮支 正中神经 腕管综合症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