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外周磁刺激作用于上肢不同位置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谢勇 林嘉莉 +4 位作者 刘燕平 蔡扬帆 连晓文 丁铃 贾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46-2852,共7页
背景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遗留症,而腕关节在提高手部实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患者的腕关节运动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日常生活参与度,尽管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已被证明对改善该问题具有显著效果,但针对不同位点... 背景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遗留症,而腕关节在提高手部实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患者的腕关节运动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日常生活参与度,尽管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已被证明对改善该问题具有显著效果,但针对不同位点的治疗效果仍需深入探究。目的探索rPMS分别作用于伸腕肌、桡神经时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治疗且存在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肌肉刺激组(20例)和神经刺激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肌肉刺激组和神经刺激组分别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增加rPMS,且分别作用于伸腕肌和桡神经上,于干预前、后(10次治疗)分别采集伸腕肌表面肌电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植(RMS)和中位频率(MF),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患侧上肢功能评估。结果干预期间由于主动要求退出试验、被迫终止试验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2例,最终纳入对照组20例、肌肉刺激组19例、神经刺激组19例。治疗前三组患者伸腕肌表面肌电的iEMG、RMS、M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肉刺激组、神经刺激组患者伸腕肌表面肌电的iEMG、RMS、MF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刺激组患者伸腕肌表面肌电的iEMG、RMS、MF高于肌肉刺激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伸腕肌表面肌电的iEMG、RMS、MF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FMA-UE、ARAT、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肉刺激组、神经刺激组患者FMA-UE、ARAT、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刺激组患者FMA-UE、ARAT、MBI评分高于肌肉刺激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FMA-UE、ARAT、MBI评分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结论rPMS分别作用于伸腕肌、桡神经,对脑卒中后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且作用于桡神经较伸腕肌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重复外周磁刺激 桡神经 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可穿戴的腕关节运动角度传感器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敏 何博 +4 位作者 徐光华 陈佳洲 郭文亮 郑翔 张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2-37,共6页
为解决难以在柔性康复机器人上安装角度传感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可穿戴的腕关节掌屈运动角度传感器。基于光纤宏弯损耗原理,将光纤嵌入硅橡胶,构成柔性传感模块。硅胶模块与织物结合,组成测量腕关节掌屈运动的角度传感器。该传感器... 为解决难以在柔性康复机器人上安装角度传感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柔性可穿戴的腕关节掌屈运动角度传感器。基于光纤宏弯损耗原理,将光纤嵌入硅橡胶,构成柔性传感模块。硅胶模块与织物结合,组成测量腕关节掌屈运动的角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对温度不敏感,不受电磁干扰,成本低,不干扰柔性驱动器工作等优点。设计并制造该传感器,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硅胶模块在重复拉伸收缩运动时的重复性误差为1.42%、迟滞为1.39%、标定误差为0.53%。与传统的用量角器测量关节运动角度的方法比较,该传感器的测量误差更低,能够实现实时角度监测,与驱动器组成闭环控制,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运动 光纤宏弯损耗 柔性传感器 硅胶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