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黄桃园 何向东 吕江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4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1月_2012年12月110例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综合干预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手法...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1月_2012年12月110例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综合干预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手法治疗,疗程4周,随访期3—6个月,观察两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综合干预组腕关节Gartland—Werley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对患者主诉、功能改变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手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手法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外周磁刺激作用于上肢不同位置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勇 林嘉莉 +4 位作者 刘燕平 蔡扬帆 连晓文 丁铃 贾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46-2852,共7页
背景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遗留症,而腕关节在提高手部实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患者的腕关节运动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日常生活参与度,尽管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已被证明对改善该问题具有显著效果,但针对不同位点... 背景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遗留症,而腕关节在提高手部实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高患者的腕关节运动能力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日常生活参与度,尽管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已被证明对改善该问题具有显著效果,但针对不同位点的治疗效果仍需深入探究。目的探索rPMS分别作用于伸腕肌、桡神经时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腕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住院治疗且存在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肌肉刺激组(20例)和神经刺激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肌肉刺激组和神经刺激组分别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增加rPMS,且分别作用于伸腕肌和桡神经上,于干预前、后(10次治疗)分别采集伸腕肌表面肌电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方根植(RMS)和中位频率(MF),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手臂动作调查测试(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患侧上肢功能评估。结果干预期间由于主动要求退出试验、被迫终止试验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2例,最终纳入对照组20例、肌肉刺激组19例、神经刺激组19例。治疗前三组患者伸腕肌表面肌电的iEMG、RMS、M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肉刺激组、神经刺激组患者伸腕肌表面肌电的iEMG、RMS、MF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刺激组患者伸腕肌表面肌电的iEMG、RMS、MF高于肌肉刺激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伸腕肌表面肌电的iEMG、RMS、MF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FMA-UE、ARAT、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肌肉刺激组、神经刺激组患者FMA-UE、ARAT、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刺激组患者FMA-UE、ARAT、MBI评分高于肌肉刺激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FMA-UE、ARAT、MBI评分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结论rPMS分别作用于伸腕肌、桡神经,对脑卒中后腕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且作用于桡神经较伸腕肌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重复外周磁刺激 桡神经 关节运动功能障碍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