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中经腰腔静脉置管与经股静脉置管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文金 马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比较经腰腔静脉置管(TLC)与经股静脉置管(FVC)方式植入长期透析管方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FVC(159例)、TLC(29例)建立血管通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手... 目的比较经腰腔静脉置管(TLC)与经股静脉置管(FVC)方式植入长期透析管方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FVC(159例)、TLC(29例)建立血管通路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LC组、FVC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06%比97.85%,P=0.770)。TLC组、FVC组术后1、2、3年累计一期透析导管通畅率分别为89.75%、81.40%、30.65%,86.25%、60.9%、2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间围手术期、早期及晚期置管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械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C组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FVC组(12.13%比32.42%,P<0.05),血栓发生率低于FVC组(3.03%比17.03%,P<0.05)。结论TLC手术成功率高,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低于FVC。具备手术条件的临床中心面对常规静脉通路耗竭患者选择透析通路时,TLC可能是更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经腰腔静脉置管 经股静脉置管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dinger腔静脉置管技术在动物实验中的应用
2
作者 胡玉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93-293,共1页
关键词 Seldinger腔静脉置管技术 动物实验 腔静脉置管 生命体征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升主动脉为声窗的超声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术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解翔 姜凡 +3 位作者 石开虎 张书杰 张贤月 刘红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1254,共4页
探讨以升主动脉为声窗的超声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术后评估的应用优势。选取119例上腔静脉置管术后患者,通过以升主动脉为声窗切面、心尖五腔观及剑下双房切面观察上腔静脉入右房口段及该段内置管情况,比较三个切面上腔静脉的显示长度,并... 探讨以升主动脉为声窗的超声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术后评估的应用优势。选取119例上腔静脉置管术后患者,通过以升主动脉为声窗切面、心尖五腔观及剑下双房切面观察上腔静脉入右房口段及该段内置管情况,比较三个切面上腔静脉的显示长度,并比较各切面联合经右侧锁骨上凹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并发症的检出情况。以升主动脉为声窗切面上腔静脉显示长度大于心尖五腔观及剑下双房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升主动脉为声窗切面联合经右侧锁骨上凹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并发症检出例数多于心尖五腔观及剑下双房观联合经右侧锁骨上凹切面。以升主动脉为声窗的超声切面对上腔静脉置管术后评估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静脉置管 升主动脉 超声切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静脉置管在乳腺癌病人化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卫红 李蓉 +4 位作者 黄迎春 于泽平 罗开 王少华 李幼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6期364-364,366,共2页
关键词 腔静脉置管 乳腺癌 化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血肿——罕见的腔静脉置管并发症 被引量:1
5
作者 尹路 张利华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4年第1期62-63,共2页
腔静脉置管提供了胃肠外营养支持的途径,同时可随时监测危重病人的中心静脉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腔静脉置管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穿刺置管时即可发生。常见的置管并发症有气胸、血胸、神经血管损伤等。本文报告1例因行右锁骨... 腔静脉置管提供了胃肠外营养支持的途径,同时可随时监测危重病人的中心静脉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腔静脉置管有产生并发症的可能,穿刺置管时即可发生。常见的置管并发症有气胸、血胸、神经血管损伤等。本文报告1例因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腔静脉置管而致的纵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血肿 腔静脉置管 并发症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经皮上腔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金琳 柳波 +4 位作者 徐丽颖 王慧琳 胡艳 俞颖 郭克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5-138,共4页
经皮上腔静脉置管在微创心脏手术体外循环静脉引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对超声引导下经皮上腔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337例进行分析,并总结穿刺置管经验,认为超声技术有助于提高经皮上腔静脉置管的成功率及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 经皮上腔静脉置管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从凤 檀美芳 +2 位作者 符冰 罗春华 蒋凤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3月开展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70例,针对主要并发症进行观察,包括出血倾向、肺栓塞、滤器移位、脱落、滤器血栓闭塞、滤器穿破下腔静脉、患...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2007年7月-2010年3月开展腔静脉滤器置入并静脉溶栓治疗70例,针对主要并发症进行观察,包括出血倾向、肺栓塞、滤器移位、脱落、滤器血栓闭塞、滤器穿破下腔静脉、患肢静脉功能不全及患肢皮肤水疱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70例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7%(67/70),经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未出现肺栓塞、滤器移位、脱落、滤器血栓闭塞、感染等并发症。4例出现血尿;3例出现穿刺点渗血;3例腹部手术伤口出血;3例有皮下淤斑;3例患肢皮肤出现小水泡,及时发现处理后痊愈。结论预防术后潜在并发症为主要目的的术后护理是一种前瞻性护理,需要扎实基础知识、观察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滤器 静脉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六例 被引量:4
8
作者 余波 史伟浩 +2 位作者 何勍 王铁平 王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590-591,共2页
目的探讨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我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有6例采取经肘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6例均经右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将SNF(Simon nitinol filter,Ba... 目的探讨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我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中,有6例采取经肘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6例均经右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将SNF(Simon nitinol filter,Bard)沿90cm长鞘置入下腔静脉。结果6例手术均1次成功,用时平均25min。除1例肘部穿刺点有轻度红肿外,其余均愈合良好,无出血或血肿,无静脉炎。滤器位置准确,无偏斜。患者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穿刺容易,创伤小,术后患者无需卧床制动,有利于DVT的治疗。同时,对于经股静脉穿刺有禁忌的DVT患者,经肘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更不失为较好的替换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滤器 经肘下静脉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的方法及护理 被引量:3
9
作者 宋丽艳 王宁 安兵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6期50-50,共1页
肺动脉栓塞多见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脱落,顺血流上行至肺动脉形成肺动脉栓塞,常可导致患者死亡.在谮下腔静脉内放置一机械装置,阻止栓子上行,能够预防和减少肺动脉栓塞.经皮穿刺安置下腔静脉滤器,简单安全,近年来已被广泛采用,取... 肺动脉栓塞多见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脱落,顺血流上行至肺动脉形成肺动脉栓塞,常可导致患者死亡.在谮下腔静脉内放置一机械装置,阻止栓子上行,能够预防和减少肺动脉栓塞.经皮穿刺安置下腔静脉滤器,简单安全,近年来已被广泛采用,取得较好的疗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滤器放术 护理 肺动脉栓塞 静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腔Power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与深静脉导管的舒适度及活动度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卞伶玲 赵益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6期56-58,63,共4页
目的比较双腔Power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深静脉导管的患者舒适度及活动度,探究更有益于患者舒适的置管方式。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7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确诊为胰腺癌并接受手术治... 目的比较双腔Power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深静脉导管的患者舒适度及活动度,探究更有益于患者舒适的置管方式。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7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确诊为胰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ower PICC组50例,深静脉组46例。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1])让患者进行舒适度的自评价,同时比较两种不同置管方式对患者输液部位活动度的影响。结果耐高压型双腔Power PICC组患者舒适程度高于深静脉导管组(P<0.05);耐高压型双腔Power PICC患者置管后输液部位在输液时活动良好者占84%、非输液时占96%,而深静脉导管置管后输液时活动良好者仅有54.3%、非输液时占71%,整体上耐高压型双腔Power PICC组患者输液部位活动度明显优于深静脉导管组(P<0.05)。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ower PICC在舒适度及活动度方面优于留置深静脉导管,值得临床推广;同时,在管路维护过程中须加强对置管患者的舒适护理,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型 Power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 舒适度 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功能衰竭患者股静脉双腔导管置管失败的原因分析
11
作者 俞海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2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肝功能衰竭患者股静脉双腔导管留置失败的原因,探讨相关对策。方法对320例次导管留置进行全程监测及周期性评估。结果股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8.43%,误穿股动脉20例,4例在扩条或导管插入时发生皮下大血肿而改行左侧穿刺。结论肝功... 目的分析肝功能衰竭患者股静脉双腔导管留置失败的原因,探讨相关对策。方法对320例次导管留置进行全程监测及周期性评估。结果股静脉置管成功率为98.43%,误穿股动脉20例,4例在扩条或导管插入时发生皮下大血肿而改行左侧穿刺。结论肝功能衰竭患者股静脉穿刺置管需谨慎,严格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静脉置管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心内直视术后多腔深静脉置管的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邵春风 祁燕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0期32-33,共2页
总结168例小儿心内直视术后多腔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提出颈内静脉导管因位置表浅、显露、接近右心房,应以防止导管移位、脱出、空气栓塞等为护理要点;股静脉导管位置偏低、隐蔽、易污染,应以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液体渗漏、堵塞为重点;... 总结168例小儿心内直视术后多腔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方法。提出颈内静脉导管因位置表浅、显露、接近右心房,应以防止导管移位、脱出、空气栓塞等为护理要点;股静脉导管位置偏低、隐蔽、易污染,应以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液体渗漏、堵塞为重点;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导管内感染,以提高导管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内直视术 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 静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静 李洪荣 秦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5月—2015年12月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分为三组:超声引导精确置管组(A组),常规单腔不扩皮组(B组),常规... 目的探讨不同锁骨下静脉置管方法对危重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某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5月—2015年12月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的患者。分为三组:超声引导精确置管组(A组),常规单腔不扩皮组(B组),常规双腔组(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诊断、APACHEⅡ评分、置管位置、方法、是否穿刺一次成功、留置导管时间、CRBSI情况、病原菌检出情况等。比较不同置管方法CRBSI发病率和日发病率,以及CRBSI病原学分布。结果共调查患者2 366例,其中A组789例,B组786例,对照组791例。A组发生CRBSI 13例,CRBSI发病率为1.65%,日发病率为1.09‰;B组发生CRBSI 15例,CRB-SI发病率为1.91%,日发病率为1.27‰;对照组发生CRBSI 40例,CRBSI发病率为5.06%,日发病率为3.36‰;A、B组及对照组的穿刺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7.47%、88.80%、87.23%。三组患者的CRBSI发病率、CRBSI日发病率、穿刺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两两比较,穿刺一次成功率A组高于B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25、58.50,均P<0.01);CRBSI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2.82、18.35,均P<0.01);CRBSI日发病率对照组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4、11.22,均P<0.01)。三组患者各检出病原菌13、15、40株,均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照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比例高于A、B组。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精确置管与常规置管方法(单腔、双腔)相比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超声引导精确置管及常规单腔不扩皮锁骨下静脉置管较常规双腔置管方法能够减少患者CRB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静脉置管 超声引导 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计袖带辅助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从凤 檀美芳 罗春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压计袖带辅助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以降低并发症,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12月进行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治疗的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54例,静脉溶栓治疗同时... 目的探讨应用血压计袖带辅助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以降低并发症,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7月—2011年12月进行腔静脉滤器置入并溶栓治疗的1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54例,静脉溶栓治疗同时在患肢扎血压计袖带,至液体输完后松开;对照组52例,只作患肢尿激酶静脉输液。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溶栓治疗中,采用血压计袖带充气加压辅助溶栓的方法效果明显、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计袖带 静脉滤器 溶栓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病人动脉直接穿刺血流量不足的补救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曼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动脉直接穿刺 血液透析病人 血流量不足 补救 腔静脉置管 血管通路 损伤血管 透析效果 经验介绍 血管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导管不同连接方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柯 李璇 王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留置导管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动静脉端不同连接方式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20例)、临时颈内静脉置管(20例)、临时股静脉置管(20例)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采取自身对照法进... 目的了解不同部位留置导管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动静脉端不同连接方式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对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长期颈内静脉置管(20例)、临时颈内静脉置管(20例)、临时股静脉置管(20例)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采取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以血液透析时留置导管动静脉端与血路管动静脉端的连接方式确定正接与反接,每例患者均行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各1次,透析至2h时从患者手指端与体外循环管路动脉端采血测血糖。结果不同置管部位管路正向连接透析时,动脉端与手指端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时股静脉置管反向连接时动脉端血糖值显著低于手指端(P<0.01)。结论长期及临时颈内静脉置管,无论正向连接还是反向连接均可从体外循环管路的动脉端采血测血糖值,股静脉置管正向连接时可从动脉端采血,反向连接时,监测血糖应从外周采血,才能获得较准确的血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血糖 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