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瘀论治在腔镜甲状腺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波 林展宏 +4 位作者 刘婉芬 蔡北源 陈彦辰 陈经宝 秦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从瘀论治在腔镜甲状腺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血府逐瘀... 目的:探讨从瘀论治在腔镜甲状腺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血府逐瘀汤。手术后对患者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前3 d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两组患者TSH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患者恢复正常水平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皮下瘀斑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皮下气肿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中绝大多数有疼痛感、术后躯干部不适感、颈胸皮肤发紧麻木不适感,但治疗组患者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从瘀论治的治疗理念对于行腔镜甲状腺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甲状腺术 活血化瘀法 后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王金莲 梁胜昌 +3 位作者 郭怡斌 张琪 屈坤鹏 韩晓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85-1891,共7页
目的比较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MHI)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CNSI)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于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科行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种类将患者分为米托蒽... 目的比较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MHI)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CNSI)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于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科行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种类将患者分为米托蒽醌组和纳米炭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及甲状旁腺显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米托蒽醌组110例,纳米炭组126例,纳米炭组的中央区淋巴结显影时间明显快于米托蒽醌组(P<0.05);米托蒽醌蓝染率为97.5%,纳米炭黑染率为9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托蒽醌组清扫出(9.34±0.22)枚中央区淋巴结,纳米炭组清扫出(9.88±0.24)枚中央区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托蒽醌组甲状旁腺误切率1.8%,纳米炭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为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 d、1个月、6个月血钙和PTH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永久性声音嘶哑。米托蒽醌组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乳糜漏和皮肤染色,纳米炭组出现1例术后大出血、1例乳糜漏及2例皮肤染色;米托蒽醌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纳米炭组(P<0.001)。结论在腔镜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示踪用MHI与CNSI在淋巴结示踪效果和甲状旁腺保护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相比之下,CNSI中央区淋巴结染色时间更快,而MHI操作更简便、代谢更快、性价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 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田淑红 刘会青 +2 位作者 周玉洁 刘春霞 许影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97-898,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护理进展 围手 甲状腺 甲状旁腺手 瘢痕 甲状腺疾病 青年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浅丛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甲状腺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斌 李志辉 +3 位作者 王品 孙浩 赵建生 刘绪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总结颈浅丛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经颈部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行双侧颈浅丛阻滞,15min后复合静脉全麻;B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维持用雷米芬太尼0.2μg·kg-... 目的总结颈浅丛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经颈部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行双侧颈浅丛阻滞,15min后复合静脉全麻;B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维持用雷米芬太尼0.2μg·kg-1.min-1和丙泊酚泵注,维持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20~30。记录围麻醉期MAP、HR、AAI值及丙泊酚给药速率和均值、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回答问题切题的时间。术后观察镇痛情况和记录恶心、呕吐、寒战、体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相比,A组术中各时点的丙泊酚输注速率明显减慢(P<0.01)。B组睁眼和拔管时间明显比A组长(P<0.05)。A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颈浅丛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良好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听觉诱发电位 颈丛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例体会 被引量:9
5
作者 黎东伟 李君久 +5 位作者 洪桂华 熊秋华 张慧嫦 莫大超 孙达 欧阳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5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均为单发良性结节,直径1.6~2.8 cm,中位数2.4 cm。结果手术均顺利完... 目的初步探讨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5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均为单发良性结节,直径1.6~2.8 cm,中位数2.4 cm。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5~155 min,中位数110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中位数20 ml;术后住院时间3~5 d,中位数4 d。术后无声嘶、呛咳,无呼吸困难、窒息、抽搐等并发症。1例张嘴疼痛,术后3天缓解。均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无特殊不适。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切除 前庭入路 经自然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乳途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30例报告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明忠 田夫 +3 位作者 黄强 宋斌 陈兰 马小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5期468-469,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传统甲状腺 甲状腺 甲状腺叶切除 中青年女性 2009年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黎东伟 李君久 +4 位作者 熊秋华 张慧嫦 莫大超 孙达 欧阳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颈阔肌下间隙建立手术操作空间,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仅保留背内侧薄片状腺体组织。结果67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55 min,(109.6±34.1)min;术中出血量5-300 ml(中位数80 ml);术后引流总量10-325 ml,(115.3±64.5)ml;术后引流时间2-4 d,(2.3±0.5)d;术后住院时间3-8 d,(5.0±1.0)d。术后3例一过性声嘶,1例饮水后呛咳,无呼吸困难、窒息、抽搐、甲亢危象等并发症。67例随访6-36个月,(23.6±8.8)月,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次全切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被引量:18
8
作者 吴东波 王存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54-455,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二氧化氮充气法 操作空间 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文飞 王敏志 张巧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479-480,共2页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外科开放手术都逐渐被内镜微创手术所取代,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充分发挥了内镜外科手术可长距离操作的特点,以其突出的切口美容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患者的青睐。我院2006年12月~2011年6...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外科开放手术都逐渐被内镜微创手术所取代,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充分发挥了内镜外科手术可长距离操作的特点,以其突出的切口美容优点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患者的青睐。我院2006年12月~2011年6月行胸乳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68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后并发症 径路 护理 外科手 微创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现状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存川 任亦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1期1077-1078,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疾病 瘢痕 外科手 图像放大 切口 美观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对应激反应程度及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灯杰 孙圣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80-382,386,共4页
目的:研究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对应激反应程度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12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含有盐酸罗哌卡因的膨胀液作为腔镜术中的膨胀介质,对照组选... 目的:研究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对应激反应程度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128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含有盐酸罗哌卡因的膨胀液作为腔镜术中的膨胀介质,对照组选用生理盐水膨胀液作为腔镜术中的膨胀介质。手术前后分别采集血清并测定应激反应相关激素、疼痛反应相关介质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后血清中ACTH、Cor、NE、E、PRA、ANG-2、ALD、DYN、β-EP、NO、S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血清中ACTH、Cor、NE、E、PRA、ANG-2、ALD、DYN、β-EP、NO、S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应用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能够减轻术后应激反应程度、抑制疼痛介质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膨胀液 罗哌卡因 应激反应 疼痛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经胸途径甲状腺手术的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重阳 田霖 +5 位作者 历延明 邢志勇 崔德文 李淑贞 肖彬 田志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9期845-846,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甲状腺 经胸 颈部解剖 切口 美容效果 瘢痕 神经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被引量:23
13
作者 孙小亮 鲁瑶 +1 位作者 杨猛 纪浩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一侧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一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对39例甲亢行胸乳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左叶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联合甲状腺右叶次全切除的改良手术,保留甲状腺右叶组织约6 g。结果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38例,1例因偏瘦、甲状腺体积大、操作空间小、术中出血而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00 min(85~135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5 ml(10~60 ml)。术后引流管平均引流量50 ml(30~95 ml),术后常规第2天拔出引流管。术后平均住院3.3 d(2~5 d)。术后无声嘶、饮水呛咳、手足麻木及抽搐,无切口出血所致呼吸困难、甲亢危象及死亡。38例腔镜手术患者对美容效果非常满意。39例平均随访15个月(2~26个月),2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1例甲亢复发,其余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胸乳入路腔镜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安全、有效,兼具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改良甲状腺次全切除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腔镜手术治疗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5期444-447,共4页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 治疗 甲状腺切除 甲状旁腺切除 开放手 颈部手 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7
15
作者 欧芷玲 钱玉秀 +3 位作者 侯利环 李进义 黄韦歆 练会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1期57-59,共3页
目的总结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口腔前庭人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细节。结果4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术... 目的总结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经口腔前庭人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细节。结果41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放,术中出血少;术后1~3个月随访,患者口腔及咀嚼功能正常,口腔内黏膜伤口均I期愈合,瘢痕不明显。结论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合理布置手术间、熟悉局部解剖和手术步骤、正确掌握器械的配备与使用、术中准确默契的配合是经口腔前庭人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得以安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 甲状腺切除 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乳入路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罗轩明 曹新岭 +2 位作者 兰志恒 邰沁文 张金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1期985-987,994,共4页
目的 对比腔镜手术和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54例腔镜和60例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采用疼痛视觉... 目的 对比腔镜手术和开放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6月54例腔镜和60例开放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比较术后4、12、24和48小时疼痛情况;应用数字评分系统(numericalscore system,NSS)比较2组术后3和6个月对切口瘢痕的满意度.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腔镜组(124.7±35.3) min,开放组(117.9±39.2)min,t=0.979,P=0.330].腔镜组出血量少[(23.5±11.3)ml vs.(101.0±46.8) ml,t=-12.423,P=0.000],术后恢复活动时间短[(3.1±0.8)d vs.(5.7±1.5)d,t=-3.511,P=0.037];但住院费用高[(10 726.3±413.5)元vs.(7241.2±587.4)元,t=-2.327,P=0.045].腔镜组出现2例声音嘶哑、l例皮下瘀斑,开放组出现1例声音嘶哑、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Х^2=0.015,P=0.904).腔镜组术后4、12、24小时VAS评分分别为(2.16±0.61)、(2.97±0.78)和(1.39±0.43)分,均显著低于开放组的(3.95±0.62)、(5.74±0.90)、(2.55±0.78)分(t=-9.486、-17.565、-9.994,P均<0.05);而2组术后48小时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和6个月腔镜组的NSS评分分别为(8.74±1.25)、(3.15±1.41)分,均显著高于开放组的(5.68±1.06)、(1.25±1.36)分(t=4.882,P=0.025;t=3.463,P=0.036).结论 腔镜甲状腺手术具有切口美观、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的优点,在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切除 开放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平 杨燕青 +4 位作者 冯智英 江仁 李红 和伟易 沙洪存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含盐酸罗哌卡因的膨胀液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等影响,阐明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经胸乳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根据使用膨胀液不同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含盐酸... 目的:探讨含盐酸罗哌卡因的膨胀液对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镇痛、镇静、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等影响,阐明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经胸乳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根据使用膨胀液不同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含盐酸罗哌卡因膨胀液组(罗哌卡因组),每组20例。记录2组患者术前麻醉访视时(T0)、注射膨胀液前(T1)、手术结束时(T2)和气管导管拔除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和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和局麻药毒性反应及术后切口感染、喉返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观察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T3)、0.5h(T4)、2h(T5)、6h(T6)、12h(T7)和24h(T8)各时间点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T3和T4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结果:2组患者T0和T1时间点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罗哌卡因组患者MAP和HR在T2和T3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罗哌卡因组患者术后24h追加镇痛药和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罗哌卡因组患者在T3、T4、T5、T6、T7和T8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T3、T4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含盐酸罗哌卡因的膨胀液可有效降低腔镜甲状腺手术期间的应激反应,并可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减少手术引起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后疼痛 甲状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琪 张青青 +6 位作者 王泽升 高金伟 成晓舟 张宇鹏 王小虎 曹维嘉 屈坤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32-1036,共5页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是甲状腺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甲状腺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和患者对美容需求的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迅速发展,衍生出多种入路,但无论哪种术式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是甲状腺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甲状腺疾病诊疗的规范化和患者对美容需求的提高,腔镜甲状腺手术迅速发展,衍生出多种入路,但无论哪种术式都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为降低甲状腺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应运而生,但是否常规移植甲状旁腺以及移植后效果评价仍存在争议。本文就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和甲状旁腺移植术的现状作一综述,各种术式的效果评价仍需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入路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笑散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切口积液及疼痛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铮 储定改 +1 位作者 余丽娟 王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探究失笑散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切口积液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2组... 目的:探究失笑散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切口积液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行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失笑散治疗,连续治疗2周。术后2周及术后1个月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颈部引流量、疼痛程度及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术后2周、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6%、93.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36%、69.70%(P<0.05或P<0.01);术后1~5 d 2组患者颈部引流量,VAS评分及血清CRP、IL-6水平均逐渐降低,且术后3、5 d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失笑散联合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缓解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术后炎性反应进而减少术口引流量,临床疗效优于术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切除 失笑散 切口积液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手术机体创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鹏 孙振青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434-1437,共4页
目的:研究和分析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创伤程度,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1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7例行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 目的:研究和分析腔镜甲状腺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创伤程度,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91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7例行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44例行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LDC)、皮质醇(CORT)、血浆白介素-6(IL-6)、体温(BT)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白细胞计数及体温在术后24h出现高峰(P<0.05),白细胞计数在术后72h依然高于术前,体温在术后72h恢复正常。两组患者血浆白介素-6均在术后4h出现高峰(P<0.05),血浆白介素-6在术后72h依然高于术前。皮质醇术后4h出现高峰(P<0.05),术后24h恢复正常。两组患者创伤关键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创伤情况基本相当,而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美容效果更佳,可进行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 创伤 应激反应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