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所致肾分支动脉狭窄PTA(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的效果
1
作者 王平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5年第1期59-60,共2页
对于治疗肾动脉主干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引起的高血压,PTRA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但FMD所致肾分支动脉狭窄引起的持续高血压在治疗上至今是个难题,本文对20例累计25处分支动脉狭窄采取PTRA的结果进行了评低。男、5人;女、15人。年龄... 对于治疗肾动脉主干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MD)引起的高血压,PTRA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但FMD所致肾分支动脉狭窄引起的持续高血压在治疗上至今是个难题,本文对20例累计25处分支动脉狭窄采取PTRA的结果进行了评低。男、5人;女、15人。年龄:14~45(平均30.5岁)。治疗前平均收缩压184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腔内血管成形术 动脉狭窄 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造影 舒张压 收缩压 侧支循环 肾动脉主干 临床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潇 秦士勇 +1 位作者 李桂杰 张曙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3期457-460,共4页
目的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变位于膝下(below-the-knee,BTK)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PTA治... 目的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变位于膝下(below-the-knee,BTK)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PTA治疗的临床效果;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踝肱指数(ankle branchial index,ABI);分别对技术成功率、保肢率和一期通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统计患者术后30天的穿刺部位、介入治疗部位和全身的相关并发症。结果共对24例(41条肢体)成功进行PTA治疗,术前ABI平均值为0.31±0.117,术后14天为0.67±0.08,术后12个月为0.49±0.03;技术成功率为93.2%,保肢率为90.2%;一期通畅率3个月为88.6%,6个月为72.6%,12个月为49.1%。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结论 PTA治疗合并严重肢体缺血的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可行、安全、有效的。推荐PTA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术 介入放射学 膝下 动脉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0
3
作者 章圣泽 周丽娜 +2 位作者 董芍芍 朱源 王牡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8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AVF狭窄病例纳入研究,均在B超引导下实施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比... 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温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AVF狭窄病例纳入研究,均在B超引导下实施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比较患者手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 d、术后3 d内瘘狭窄血管内径(D)、横断面积(S)、狭窄部位峰值流速(Vmax)、肱动脉阻力指数(RI)、手术成功率、术后内径狭窄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相较于手术前,患者术后即刻内瘘狭窄血管D与S明显增加(P<0.05),Vmax、肱动脉RI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与术后3 d内瘘狭窄血管D、S明显大于术后即刻(P<0.05),且刻狭窄部位Vmax、肱动脉RI明显低于术后即刻(P<0.05),术后1 d与术后3 d内瘘狭窄血管D、S、Vmax、肱动脉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率为100.0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经处理完全消退。结论 B超引导下PTA治疗AVF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能显著改善狭窄处血流速度及管腔直径,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介入治疗 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 自体动静脉内瘘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鞘血栓抽吸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海波 胡伟 +1 位作者 张训 斯光晏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2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鞘血栓抽吸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性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2014年3月~2020年7月因AVF急性...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鞘血栓抽吸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血栓性闭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2014年3月~2020年7月因AVF急性血栓性闭塞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即血栓抽吸组(血栓抽吸联合PTA)和局部溶栓组(局部溶栓联合PTA),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成功率、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的1年初级通畅率,通过Kaplan-Meier分析评价通畅率。结果共纳入61例患者,其中血栓抽吸组28例,局部溶栓组33例,血栓抽吸组患者的手术解剖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100%、96.4%,高于局部溶栓组96.9%、90.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3,P=0.353;χ^(2)=0.753,P=0.385),血栓抽吸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稍高于局部溶栓组(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P=0.865);血栓抽吸组患者手术后第3、6、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96.3%、92.6%、74.1%,局部溶栓组分别为96.7%、76.7%、46.7%,2组一年初级通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8,P=0.041)。结论经皮血管鞘血栓抽吸联合PTA是治疗急性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性闭塞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尤其适用于有溶栓禁忌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抽吸 溶栓术 腔内血管成形术 动静脉内瘘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动脉弓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于斌超 杨显存 +1 位作者 孙有伟 孙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9期701-705,728,共6页
目的:探讨足底动脉弓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8),观察组采用足底动脉弓腔内血管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腔内治疗改善入组患者... 目的:探讨足底动脉弓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8),观察组采用足底动脉弓腔内血管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常规腔内治疗改善入组患者下肢血运。观察两组术后6个月的踝肱压力指数(ABI)、趾肱压力指数(TBI)、足背温度、溃疡面积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后,两组ABI、TBI、足背温度均有显著升高,溃疡面积显著缩小,VAS显著降低;观察组TBI、足背温度、溃疡面积和VAS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底动脉弓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显著,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动脉弓腔内血管成形术 糖尿病足溃疡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血管成形术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练玉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69-70,共2页
目的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分析。方法取90例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行股动脉内膜剥脱术结合腔内治疗,观察组行腔内血管成... 目的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分析。方法取90例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对照组行股动脉内膜剥脱术结合腔内治疗,观察组行腔内血管成形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不同时间点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组间比较,P<0.05;两组手术技术成功率对比,P>0.05;术前,两组SNCV、MNCV对比,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两组SNCV、MNCV均持续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组间对比,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效果明显,且可改善下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炎症反应,并发症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股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赵育强 崔召伟 张春霞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下肢ASO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62例接受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下肢ASO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62例接受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6月后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的踝肱指数(ABI)及Barthel指数(BI)得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6月后的ABI与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联合PTA应用于下肢ASO患者的治疗中疗效较佳,能够有效改善下肢动脉病变肢体缺血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益气活血法 腔内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曙光 秦士勇 +1 位作者 李桂杰 王潇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35-37,40,共4页
目的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变位于膝下(below-the-knee,BTK)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PTA治... 目的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变位于膝下(below-the-knee,BTK)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ritical limb ischemia,CLI)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PTA治疗的临床效果;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踝肱指数(ankle branchial index,ABI)。分别对技术成功率、保肢率和一期通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统计患者术后30天的穿刺部位、介入治疗部位和全身的相关并发症。结果共治疗33例(58条肢体)。全组术前ABI平均值为0.24±0.04,术后9天为0.76±0.03。其技术成功率为94.8%,保肢率为87.9%;6个月、1年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72.6%及49.1%;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结论 PTA治疗合并严重肢体缺血的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可行、安全、有效的措施。推荐PTA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术 膝下 动脉硬化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大西洋协作组织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腔内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贵明 杨钰栋 +3 位作者 马宏刚 贾文斌 师柳明 郝兴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复杂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ASC)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IOD)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TASCⅡD型AIO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9条患肢。术前根据Fontaine分期... 目的探讨腔内治疗复杂泛大西洋协作组织(TASC)ⅡD型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AIOD)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9例TASCⅡD型AIO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79条患肢。术前根据Fontaine分期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拟定治疗方案。要求患者出院后3、6、12个月及每年门诊复查,分析其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BI)、并发症和通畅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腔内治疗总体成功率为94.2%(65/69),术后共有4例(5.8%)患者发生并发症。65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4例患者12个月后失访,20例患者24个月后失访。术后3个月的ABI显著高于术前[(0.81±0.15)和(0.38±0.12),P<0.05]。术后1年通畅率96.7%(59/61),2年通畅率88.9%(40/45)。结论腔内治疗TASCⅡD型AIO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及近中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 腔内血管成形术 血管支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后无复流患者常见血管影像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玲 闫振明 宋耀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8期34-35,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后无复流(NRP)患者常见血管影像学因素。方法连续选择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心内科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CI)冠心病患者45例,其术后发生了NRP,对照组为同期接受急诊,PCI术后未发生NRP患者6... 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治疗冠心病术后无复流(NRP)患者常见血管影像学因素。方法连续选择在抚顺矿务局总医院心内科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CI)冠心病患者45例,其术后发生了NRP,对照组为同期接受急诊,PCI术后未发生NRP患者6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见血管影像学因素指标。结果 NRP组的多支病变例数、几乎完全闭塞例数、靶病变较长例数、重度血栓负荷例数、初始TMI血流0~1级例数、侧枝循环差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多支病变、几乎完全闭塞、靶病变较长、初始TMI血流0~1级以及侧枝循环差可能是急诊PCI术后发生NRP血管影像学易患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急诊 术后无复流 血管影像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导管血管壁内局部导入c-myc反义寡核苷酸预防PTCA术后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兰燕平 崔长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 探讨IS导管局部导入c myc反义寡核苷酸及c myc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2 1只家兔 ,对照组 6只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 15只。用IS导管导入c myc反义寡核苷酸 (1mg)于球囊损伤的髂动脉后 ,动脉血管造影。病... 目的 探讨IS导管局部导入c myc反义寡核苷酸及c myc反义寡核苷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2 1只家兔 ,对照组 6只 ,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 15只。用IS导管导入c myc反义寡核苷酸 (1mg)于球囊损伤的髂动脉后 ,动脉血管造影。病理切片 ,图象分析测定新生内膜、中膜、面积和厚度 ,c my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动脉造影对照组 5 0 %~ 80 %局限狭窄 ,给药组 10 %~ 30 %局限狭窄。光镜观察结果显示 :血管内膜增生面积给药组为 (4.0 4± 1.0 2 )× 10 5μm2 ,对照组为 (7.6 6± 3.7)× 10 5μm ,(P <0 .0 5 ) ;对照组c my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 ,给药组血管c my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弱阳性或阴性。结论 IS导管可在体局部导入反义寡核苷酸于动脉损伤靶点 ;c myc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SMCs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导管 血管壁内局部导入 C-MYC 反义寡核苷酸 预防 PTCA 术后再狭窄 实验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科学
12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3期72-74,共3页
0209075 心大血管手术后血中人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动:与原凝蛋白T、肌酐磷酸酶、肌红蛋白的比较〔日〕/官本伸二//日临外会志.-2001,62(4).-863~869 冀医情0209076 MRI对家兔动脉硬化灶气囊血管成形术后的解离和再构筑的检出〔日〕/金... 0209075 心大血管手术后血中人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变动:与原凝蛋白T、肌酐磷酸酶、肌红蛋白的比较〔日〕/官本伸二//日临外会志.-2001,62(4).-863~869 冀医情0209076 MRI对家兔动脉硬化灶气囊血管成形术后的解离和再构筑的检出〔日〕/金子英司//动脉硬化.-2001,28(3).-37~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冠状动脉 动脉硬化 腔内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分流术 脂肪酸结合蛋白 气囊血管成形术 肌红蛋白 血管手术 磷酸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科学
13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7期116-122,共7页
0225992 血管内支架术治疗青少年和成人的主动脉缩窄:1年随访/Harrison D A∥Heart.-2001,85(5).-561~566津医情0225993 手术修复主动脉缩窄10年后心肺反射重组/Johnson D∥Heart.-2001,85(3).-318~325
关键词 医科 经皮经冠状动脉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塞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支架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腹主动脉 冠状动脉分流术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血管
1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1997年第12期80-81,共2页
9744155 抗氧化维生素治疗:血管重建术后对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肢体肿胀影响/Rabl H//World J Surg.-1995,19(5).-738~744 湘医图9744156 根据血管功能保存24小时Pedadex 优于 Euro-Collins 液/Ingemans-son R//Ann Thorac Surg.-1995,60(... 9744155 抗氧化维生素治疗:血管重建术后对脂质过氧化反应和肢体肿胀影响/Rabl H//World J Surg.-1995,19(5).-738~744 湘医图9744156 根据血管功能保存24小时Pedadex 优于 Euro-Collins 液/Ingemans-son R//Ann Thorac Surg.-1995,60(5).-1210~1214 湘医图9744157 迷行右锁骨下动脉:一个独特的颈正中切口途径/Ballotta E//J Cardio-vasc Surg.-1996,3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血管成形术 抗氧化维生素 右锁骨下动脉 脂质过氧化反应 血管功能 血管重建术 肢体肿胀 周围血管 血管 正中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血管
15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2期73-77,共5页
9904995 医院外心脏猝死存活者的即刻冠状血管成型术/Spaulding C M∥New Eng J Med.-1997,336(23).-1629~1633 津医情 9904996 LMT(左冠状动脉主干)
关键词 治疗学 腔内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 血管 腹主动脉瘤 左冠状动脉 胸外 同种移植物 冠状动脉支架 再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血管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3期68-71,共4页
9908879 胰前十二指肠后门静脉1例[日,英摘]/安井元司//日临外会志.-1998,59(2).-526~531 冀医情9908880 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股静脉血中和桡动脉血中白细胞数的变动[日,英摘]/山口敏之//日临外会志.-1998,59(2).-368~373 冀医情9908881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腔内血管成形术 腹主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胸主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 手术患者 创伤性 肝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A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琨 尹君 俞利强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91-92,共2页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抢救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年...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抢救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疾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09年5月-2011年10月,我们对60例接受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规范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保障了患者术中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围手术期护理 PTCA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生活质量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心祛瘀冲剂对冠心病PTCA术后再狭窄和血小板聚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伯钧 阮新民 张敏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3-154,177,共3页
目的观察益心祛瘀冲剂对冠心病PTCA术后再狭窄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冠心病PTCA患者114例,分为益心祛瘀冲剂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印例,疗程6个月,观察再狭窄表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浆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 目的观察益心祛瘀冲剂对冠心病PTCA术后再狭窄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冠心病PTCA患者114例,分为益心祛瘀冲剂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印例,疗程6个月,观察再狭窄表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浆血栓素B2 (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结果益心祛瘀冲剂治疗组再狭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TCA 术后TXA2和6-keto-PGF1α显著升高,益心祛瘀冲剂有逆转该过程的作用。结论益心祛瘀冲剂能有效减少冠心病PT- 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逆转PTCA术后血小板的过度激活,是其预防PTCA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心祛瘀冲剂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血管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球囊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波 赵堂海 +2 位作者 于永山 张杰 魏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7期72-73,共2页
对40例(47条肢体)膝下动脉闭塞症患者采用Deep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进行治疗。手术成功44条肢体。术后静息痛消失30条肢体(68.2%),明显缓解15条肢体(34.1%);足部溃疡愈合6条肢体,膝下截肢1条肢体,半足切除3条肢体;术后踝/肱指数(... 对40例(47条肢体)膝下动脉闭塞症患者采用Deep球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进行治疗。手术成功44条肢体。术后静息痛消失30条肢体(68.2%),明显缓解15条肢体(34.1%);足部溃疡愈合6条肢体,膝下截肢1条肢体,半足切除3条肢体;术后踝/肱指数(ABI)为0.73±0.21,较术前的(0.22±0.19)有显著提高(P<0.01)。认为采用Deep球囊PTA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疾病疗效好,可明显降低截肢率,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腔内血管成形术 Deep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疲劳、失眠、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海妹 黄金美 李林雨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195-196,共2页
疲劳是一个多维多元件构成的概念,包括一般性、机体性及精神性的疲劳。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容易产生疲劳和焦虑现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1年后机体疲劳/疲惫是导致失眠的最大诱因,维持睡眠、休息与活动之间的平衡可促... 疲劳是一个多维多元件构成的概念,包括一般性、机体性及精神性的疲劳。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容易产生疲劳和焦虑现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1年后机体疲劳/疲惫是导致失眠的最大诱因,维持睡眠、休息与活动之间的平衡可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失眠、精神压抑和疲劳状态可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本文旨在探讨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疲劳状况,及其与失眠、焦虑、抑郁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疲劳 心肌梗 相关性分析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 失眠 死后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