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烤灯照射用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严婷 袁利军 +1 位作者 吴艳 刘其桃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2期349-350,共2页
[目的]观察间歇烤灯照射用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的效果。[方法]将63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病人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持续使用烤灯照射,观察组在腓肠神经营... [目的]观察间歇烤灯照射用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的效果。[方法]将63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病人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持续使用烤灯照射,观察组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后每日03:00、09:00、15:00、21:00应用烤灯照射40min。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病人睡眠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测评结果除睡眠时间外,其余6个成分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间歇烤灯照射在保证与常规烤灯照射同等疗效的前提下,避免了持续照射时影响皮肤颜色观察、影响病人睡眠质量、被动体位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 烤灯 间歇照射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区Ⅳ度烧伤创面(附14例报告) 被引量:6
2
作者 海恒林 申传安 +1 位作者 柴家科 李华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0-49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区Ⅳ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远端蒂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区Ⅳ度烧伤创面14例,创面范围5cm×4cm~12cm×6cm,皮瓣大小6cm×5cm~14cm×7cm,皮瓣最大旋转18... 目的探讨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区Ⅳ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远端蒂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区Ⅳ度烧伤创面14例,创面范围5cm×4cm~12cm×6cm,皮瓣大小6cm×5cm~14cm×7cm,皮瓣最大旋转180°。自体中厚皮移植覆盖供瓣区及蒂部创面。观察皮瓣成活及腓肠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情况。结果 14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早期出现轻度静脉淤血,抬高患肢后缓解。13例移植皮瓣Ⅰ期愈合,1例缝合口少部分裂开,经换药治疗17d愈合。供皮区及供瓣区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术后短期内均有腓肠神经分布区感觉缺失。随访3~4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修复区外形满意,不影响功能,腓肠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恢复,无痛性神经瘤发生。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损伤小,是修复踝部Ⅳ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期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明新 阚世廉 张建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8-730,共3页
目的:报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15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伴有骨关节、肌腱、神经或血管外露,急诊手术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患者的踝关... 目的:报道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15例足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伴有骨关节、肌腱、神经或血管外露,急诊手术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对患者的踝关节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皮瓣远端部分皮肤坏死。随访6~18个月(平均13.6月),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所有骨折愈合。供区愈合良好,足功能恢复良好,行走正常,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切取面积大,可有效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移植 逆行岛状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继锋 刘曦明 +3 位作者 王华松 黄卫兵 汪国栋 黄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86-3986,共1页
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因各种原因造成缺损后,常出现骨、肌腱及钢板外露,处理较为棘手。笔者自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逆行岛状修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足踝部肤缺损 临床研究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小腿下段 钢板外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婵 刘志荣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8期36-37,共2页
对2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3例除2例皮瓣远端有少许坏死外,其余成活良好;随访6-8个月,外观满意,皮瓣耐磨,负重区无皮肤破溃发生。提出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和术前护理,术后加强病房管理和体位护理,... 对2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3例除2例皮瓣远端有少许坏死外,其余成活良好;随访6-8个月,外观满意,皮瓣耐磨,负重区无皮肤破溃发生。提出术前进行心理指导和术前护理,术后加强病房管理和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做好供皮区护理,以及指导患者院外康复治疗,有利于皮瓣成活和术区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修复 腓肠神经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与设计应用
6
作者 吴富章 张鹏礼 +3 位作者 章振华 何永兵 郭涛 孙和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0,418,共6页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 目的解剖观察并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学依据。方法解剖成人国人腰臀区标本,观测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走行、分布区域,在深筋膜穿出点的位置;测量第4腰动脉的后支外径,及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的长度等数据;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并应用于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结果第4腰动脉后支穿出深筋膜处外径:(1.16±0.43)mm,30侧中19侧为单干,占63.3%。11例穿出深筋膜前分为2~3支后再穿出深筋膜,占27.7%。臀上皮神经前支的粗壮中间支长度(147.82±16.37)mm。皮瓣可切取范围:上界在旋转点上方2~4 cm,内侧达后正中线,外侧至腋后线,下界至臀中部。皮瓣切取面积17.4cm×12.5cm~25.4cm×18.3cm,皮瓣长宽比:(3~5):1。设计第4腰动脉穿支蒂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12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该皮瓣血供主要来自第4腰动脉后支,臀上皮神经及分支支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此皮瓣设计容易,解剖恒定、清晰,覆盖面积大,手术操作简便,是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神经营养血管 第4腰动脉 解剖观察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伴行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早期修复足部电烧伤创面
7
作者 张礼廷 徐立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142-1143,共2页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 ,对 2 1例足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 :2 1例中 19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 ,2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 ,经换药后治愈 ,经 6...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部电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 ,对 2 1例足部电烧伤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 :2 1例中 19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 ,2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 ,经换药后治愈 ,经 6个月以上随访观察 ,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逆行岛状 修复 足部 电烧伤 创面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1
8
作者 霍星辰 刘会仁 +6 位作者 高双全 穆福林 于占勇 张艳茂 王力 刘建华 高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1-683,687,共4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2014年3月,运用以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1例。软组织缺损部位:踝前部12例,外踝部10例,...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2014年3月,运用以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1例。软组织缺损部位:踝前部12例,外踝部10例,足跟部9例。软组织缺损面积1.0cm×0.8 cm^18.0 cm×10.0 cm,切取皮瓣面积2.5 cm×7.0 cm^21.0 cm×12.0 cm,供区直接闭合或游离皮片覆盖。结果术后31例皮瓣29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局部表层皮肤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愈合。平均随访19个月,所有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皮瓣负重区无破溃,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恢复穿鞋、行走功能。结论该皮瓣切取简单,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血管,修复效果满意。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足踝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爱霞 邓利辉 +1 位作者 曾跃林 谭海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91-3092,共2页
足踝部是人体的负重部位,特别是足跟部,创伤后骨、肌腱组织外露,修复时不但要有与其相似的组织结构,而且要有感觉,局部耐磨,满足负重作用。而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可靠,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知名血管神经等优点... 足踝部是人体的负重部位,特别是足跟部,创伤后骨、肌腱组织外露,修复时不但要有与其相似的组织结构,而且要有感觉,局部耐磨,满足负重作用。而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运可靠,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知名血管神经等优点。是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年来,我院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肤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修复 应用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足部肤软组织缺损 负重部位 肌腱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 被引量:38
10
作者 宋一平 张发惠 +4 位作者 刘宏滨 雷会宁 童讯 张传开 刘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临床应用的改进的效果。方法: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远端蒂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伤因及伤情:车祸伤6例,砸伤6例,机器绞伤3例。创面有骨与肌腱外露或在足跟负重区,其中足背创面5例,足跟创面3例,前足背4例,胫前创面2例,小腿远段创面伴胫骨缺损1例。皮瓣修复方式:低旋转点远端蒂皮瓣13例,远端蒂腓骨皮瓣1例,远端蒂腓肠肌皮瓣1例。结果:临床15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2例皮瓣边缘皮肤坏死,最大占皮瓣总面积的1/10,脱痂后自行愈合。经1月至8月的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厚薄均匀,颜色一致,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邻近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临床对严重的外伤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和大的死腔,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修复是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 神经营养血管 远端蒂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1
作者 徐达传 张世民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344,共2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临床研究进展 远端 腓肠神经血管 临床应用研究 1992年 解剖研究 筋膜 静脉回流 应用形式 改进方法 小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蒂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5
12
作者 莫茅 莫兰 +2 位作者 叶劲 陈伟明 邓永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9例。结果:29例中24例全部成活,4例边缘坏死合并有水泡,经换药治愈,1例部分坏死经植皮治愈...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9例。结果:29例中24例全部成活,4例边缘坏死合并有水泡,经换药治愈,1例部分坏死经植皮治愈。所有涉及足跟、足底负重区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结论:(1)该皮瓣解剖恒定,质地好,有感觉,成活率高,不损伤主干血管,操作简单,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理想方法;(2)结扎小隐静脉后皮瓣肿胀明显减轻,对皮瓣成活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神经营养血管 岛状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进 陈景明 +4 位作者 王卫国 张强 刘立峰 王平山 蔡锦方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S006-S007,共2页
总结扩大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面积的方法 ,探讨该皮瓣血供特点及临床应用。对 17例大面积皮瓣 (16cm× 10 cm~ 2 5 cm× 16 cm)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 17例分别为小腿骨折术后骨外露并感染及骨不连 ,胫前皮... 总结扩大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面积的方法 ,探讨该皮瓣血供特点及临床应用。对 17例大面积皮瓣 (16cm× 10 cm~ 2 5 cm× 16 cm)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 17例分别为小腿骨折术后骨外露并感染及骨不连 ,胫前皮肤溃疡长期不愈 ,踝关节开放骨折脱位并肌腱外露 ,足跟皮肤缺损跟腱断裂 ,足背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的病例。均采用逆行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经随访 6~ 30个月 ,除 1例远端边缘少许表皮坏死外 ,其余皮瓣全部成活 ,无感染复发 ;骨不连愈合 ;外观恢复满意。分析认为 ,扩大面积的皮瓣血供可靠 ,不伤及重要血管 ,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 临床应用 骨外露 足背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的血供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葛军委 黄东 +3 位作者 张惠茹 吴伟炽 江钦文 黄国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1,154,共4页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与肌皮瓣血供之间的关系。方法 17例新鲜成人小腿标本,16例灌注红色乳胶,1例灌注明胶氧化铅。解剖观测小腿后区各层中血管的解剖特点,重点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与肌皮动脉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结果 (1)... 目的研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与肌皮瓣血供之间的关系。方法 17例新鲜成人小腿标本,16例灌注红色乳胶,1例灌注明胶氧化铅。解剖观测小腿后区各层中血管的解剖特点,重点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与肌皮动脉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结果 (1)外踝尖上10 cm内,后外侧肌间隔内腓动脉发出0~3支穿支,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终末支及其延续的跟外侧动脉,共发出2~3条皮肤穿支;(2)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链在深筋膜下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动脉穿支间有2~7个吻合支,在深筋膜上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动脉穿支间各有2~3个吻合支。在腓肠肌的腱腹交界近侧2~4 cm内,与1~3支肌皮动脉穿支血管恒定交通吻合。结论 (1)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动脉穿支之间有恒定的交通吻合,是远端蒂腓肠神营养血管肌皮瓣血供的基础;(2)在没有较粗的血管穿支的个体可将蒂部相邻的两个穿支包含在蒂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神经营养血管 远端蒂 血供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小腿后部逆行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54
15
作者 展望 宁金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6-177,共2页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小腿后部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的方法。方法: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根据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特点,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小腿后部逆行皮瓣,将小隐静脉包含在筋膜蒂内,用于修复足跟部... 目的: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小腿后部逆行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的方法。方法: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根据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特点,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及筋膜蒂小腿后部逆行皮瓣,将小隐静脉包含在筋膜蒂内,用于修复足跟部缺损。结果:临床应用4例,皮瓣最大为8cm×12cm,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血供丰富,厚薄适宜,蒂长达7~12cm,是修复足跟部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腓肠神经 逆行 足跟 营养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中 林平 +3 位作者 曹杨 张春 吴恙 邢进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9-179,共1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营养血管岛状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强 刘会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0-502,共3页
自1992年Masquelet[1]等首先提出并成功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该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不牺牲主要血管,无须解剖分离皮瓣的供血动脉,操作简单,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目前... 自1992年Masquelet[1]等首先提出并成功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以来,由于该皮瓣具有血管蒂恒定,不牺牲主要血管,无须解剖分离皮瓣的供血动脉,操作简单,有感觉神经及皮瓣切取后对供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目前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皮瓣应用过程中,人们也发现其仍存在一些不足,结合临床对其结构模式及切取技术等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形式多样的组织瓣。不但拓展了修复范围,而且提高了修复质量,大约70%的小腿远端、足踝部创面可以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蒂修复[2]。现就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临床应用 神经营养血管 修复质量 足踝部创面 供血动脉 切取 感觉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 足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少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踝部及足部肤缺损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13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永光 李超 +1 位作者 吴学建 任有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04-80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 修复 下肢软组织缺损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周新华 阮红波 +2 位作者 陈安民 陈钢 梁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1,124,共3页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 根据创面大小, 在小腿后侧切取皮瓣, 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18 例, 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术后18例逆行皮瓣全部成...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腓肠神经及其营养血管为蒂, 根据创面大小, 在小腿后侧切取皮瓣, 逆行转移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18 例, 观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结果 术后18例逆行皮瓣全部成活, 切取的最大皮瓣为10 .5 cm×16 .5 cm。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切取简便, 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 养血 腓肠神经营养 血管 足部软组织缺损 岛状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