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肿瘤切除后创面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振 刘继军 郑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0期3682-3683,共2页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共17例,肿瘤类型包括黑色素瘤11例、皮肤鳞癌5... 目的探讨以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6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足踝部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共17例,肿瘤类型包括黑色素瘤11例、皮肤鳞癌5例、腱鞘巨细胞瘤1例,创面位于小腿下1/3段2例、踝关节周围4例、足跟部9例、足背部2例。均以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术后随访,观察皮瓣存活情况。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6例,创面均I期愈合。术后皮瓣远端表浅坏死1例,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16~33个月,平均24个月,皮瓣外观较满意,质地优良,随访期间肿瘤无复发。11例黑色素瘤患者中3例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其中1例死于肺转移,余16例患者足踝部功能恢复良好,下肢负重、行走正常。结论采用腓动脉穿支筋膜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1/3处、踝关节周围、足跟、足背处肿瘤切除后创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肿瘤 腓动脉穿支 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嘉洲 姚强 曲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分析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进行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均进行综合干预,均随访3个月。比较腓... 目的分析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对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进行治疗,住院期间患者均进行综合干预,均随访3个月。比较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术后1、2、3 d皮温情况,随访3个月后记录患者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和Maryland足部评分。结果 50例患者移植皮瓣均成活,随访3个月后,所有患者术区无水肿、破溃,移植皮瓣质地、色泽等与周围皮肤接近,蒂部平整,外表美观,AOFAS评分:足部对线(7.36±2.43)分,内翻加外翻(5.29±0.63)分,屈曲加伸展(7.43±0.42)分,踝-后足稳定性(6.83±0.57)分,最大步行距离(4.25±0.47)分,疼痛(32.74±4.57)分,地面步行(4.36±0.53)分,自主活动、支撑情况(8.32±1.35)分,反常步态(6.61±1.36)分,总分(83.19±5.83)分。随访3个月后,50例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得分为(87.27±4.37)分,其中得分优31例,得分良19例;所有患者足部深感觉均恢复,中心感觉恢复为S^(3),边缘浅感觉恢复较佳,边缘部位感觉恢复多为S^(4),其他术区浅感觉呈区域性恢复,两点辨别觉为(20.16±2.31)mm。术后1 d,50例患者皮温间隔4 h高于间隔1、2 h,间隔8 h高于间隔1、2、4 h(P<0.05);术后2 d,50例患者皮温间隔4 h高于间隔1、2 h,间隔8 h高于间隔1 h(P<0.05);术后3 d,50例患者皮温间隔8 h高于间隔2、4 h(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结合综合干预可有效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控制患者术后皮温,促进患者足部行走和感觉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软组织缺损 腓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 修复 综合干预 修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混合植骨技术Ⅰ期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杭虹 黄凯 +2 位作者 林炳远 郭峭峰 朱燕生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3期399-400,共2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混合植骨技术Ⅰ期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Ⅰ期扩创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自体髂骨混合载抗生素人工骨植入,... 目的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混合植骨技术Ⅰ期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40例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Ⅰ期扩创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自体髂骨混合载抗生素人工骨植入,创面则利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后通过对骨髓炎治愈情况、皮瓣成活情况及患肢功能等进行疗效综合评估.结果本组40例患者均获得>24个月长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5个月.患者皮瓣成活良好,形态满意.骨髓炎均有效治愈,无复发情况,患肢功能活动恢复良好.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联合混合植骨技术Ⅰ期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治疗周期短,简便安全,疗效良好,是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创伤性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创伤性骨髓炎 腓动脉穿支皮瓣 混合植骨 Ⅰ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宽、窄蒂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血流动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伟军 吴泽勇 +3 位作者 王翠媚 周将浪 何巨伦 罗丽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宽蒂与窄蒂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选成年的健康新西兰兔30只。采取随机原则,分成两组,每组15只,Ⅰ组设计宽蒂腓动脉穿支皮瓣模型(蒂宽1cm),Ⅱ组设计窄蒂腓动脉穿支皮瓣模型(蒂宽0.5cm)。分别于术后2h、术后1周... 目的研究宽蒂与窄蒂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选成年的健康新西兰兔30只。采取随机原则,分成两组,每组15只,Ⅰ组设计宽蒂腓动脉穿支皮瓣模型(蒂宽1cm),Ⅱ组设计窄蒂腓动脉穿支皮瓣模型(蒂宽0.5cm)。分别于术后2h、术后1周、2周和3周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的评估。结果两组皮瓣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腓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腓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之间比较,术后2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周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宽蒂与窄蒂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腓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接近,两种皮瓣均能获得良好的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皮瓣 血流动力学 腓动脉穿支 窄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7
5
作者 符来想 王海峰 +2 位作者 董志远 夏克 万里甫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外科以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9~60岁,缺损范围3 cm×7 cm~5 cm... 目的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解放军第105医院显微外科以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患者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19~60岁,缺损范围3 cm×7 cm~5 cm×9 cm。所有病例均采取一期清创+负压封闭引流,二期行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质地、感觉及足功能。结果 1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血管吻合处缝合过紧,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皮瓣顺利成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厚薄适中,外观无明显臃肿,功能及感觉均得到较好恢复。结论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腓动脉穿支 软组织缺损 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
6
作者 周海洋 程勇 +1 位作者 李建军 王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期224-226,230,共4页
目的探讨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足前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带蒂皮瓣修复术,实验... 目的探讨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前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足前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带蒂皮瓣修复术,实验组给予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Ⅰ期愈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实验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5.00%,组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足前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需要给予植皮修复治疗,而与传统修复术进行对比,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的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所能够达到的修复效果更为理想,且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肠外侧皮神经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 足前部软组织缺损 愈合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杨秋生 吕廷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1期88-89,共2页
目的比较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0例择期行足踝部皮肤缺损修复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试验组给予逆行腓动脉穿支... 目的比较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0例择期行足踝部皮肤缺损修复术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试验组给予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皮瓣存活率、皮瓣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周后,试验组一期存活率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两组功能恢复满意度、穿鞋限制、活动限制及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组色素沉着、瘙痒及增生性瘢痕发生率分别为20.00%、17.14%、17.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57%、42.86%、4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皮区痛觉异常、植皮区麻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行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有效,但前者治疗方案具有更高的存活率,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存活率 逆行腓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 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成娟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12期2264-2265,共2页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30例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I期行清创持续负压引流术,Ⅱ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30例患者感染均有效...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间30例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I期行清创持续负压引流术,Ⅱ期行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30例患者感染均有效控制,皮瓣存活良好,光泽弹性,外表满意。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腓动脉穿支皮瓣,在跟骨骨折术后感染创面所造成的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宜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穿支 皮瓣 持续负压吸引术 跟骨骨折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凤 黄干秀 +2 位作者 夏燕 周艳莲 刘俊莲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6期22-23,共2页
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不同程度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3例,12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住院27~55(39.6±15.3)d出院。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足踝功能恢复满意。提出积极的心理护理... 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不同程度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3例,12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住院27~55(39.6±15.3)d出院。随访6~24个月,所有患者皮瓣质地良好,外形美观,足踝功能恢复满意。提出积极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和皮瓣血供观察,重视疼痛、康复的护理和出院指导,是保证皮瓣成活、重建肢体功能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术修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在小儿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成 杨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9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治疗小儿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例小儿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进行治疗。观察患儿皮瓣成活情况、静脉回流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 目的探讨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治疗小儿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例小儿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进行治疗。观察患儿皮瓣成活情况、静脉回流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5例患儿皮瓣均成活,其中2例因术后肿胀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放血治疗1周后循环建立,症状改善。结论采用腓动脉远端蒂穿支皮瓣治疗小儿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皮瓣成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远端蒂穿皮瓣 足跟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移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部软组织缺损两种皮瓣修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祝李霖 吴伟炽 +2 位作者 牛国庆 黄东 黄国英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跗外侧动脉皮瓣与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两者的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选取2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10例;采用腓动... 目的探讨并比较跗外侧动脉皮瓣与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为两者的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10月,选取2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10例;采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部软组织缺损10例、手背部软组织缺损3例。结果本组23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1年,跗外侧动脉皮瓣与手部肤色、纹理接近,质地柔软、弹性良好、耐磨,外观较佳,对手指屈伸功能无影响,皮瓣两点辨别觉达5~8mm;术后3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换药治疗7—21d后,2例愈合,1例行二次游离植皮,足部活动良好。腓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耐磨、皮瓣两点辨别觉达8—10mm,但较周围肤色稍深、纹理较疏松:术后4例因皮瓣臃肿行削薄手术;小腿供区9例仅留线状瘢痕,4例植皮成活良好对供区外观影响小,功能无影响。结论手部较小面积的软组织缺损采用跗外侧皮瓣修复外观及功能较佳,但足部供区植皮容易坏死应注意防范;腓动脉穿支皮瓣对供区损伤小,适宜修复手部中等面积的软组织缺损;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部位及程度,选择适宜皮瓣修复,可以达到更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软组织缺损 跗外侧动脉皮瓣 腓动脉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的足外侧肌皮瓣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吉林 朱晞 张晓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1-292,共2页
目的 :为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6 8例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分别用红色乳胶、ABS,以及 10 %明胶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进行血管灌注 ,经血管造影、X线摄片和显微解剖的方法 ,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 :足外侧肌皮瓣的血供可... 目的 :为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 6 8例新鲜成人下肢标本分别用红色乳胶、ABS,以及 10 %明胶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进行血管灌注 ,经血管造影、X线摄片和显微解剖的方法 ,进行观测和研究。结果 :足外侧肌皮瓣的血供可有腓动脉的穿支或跗外侧动脉保证。其中腓动脉穿支的外径为 1.2± 0 .3( 0 .5~ 2 .1)mm ,跗外侧动脉的外径为 0 .9± 0 .2 ( 0 .5~ 1.8) m m。结论 :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带血管蒂的足外侧肌皮瓣 ,以修复足部软组织的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外侧肌皮瓣 应用解剖 外科皮瓣 肌皮瓣 跗外侧动脉 腓动脉穿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