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腑气不通治验三例
- 1
-
-
作者
牟重临
-
机构
浙江省黄岩县卫生进修学校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1年第1期36-36,32,共2页
-
文摘
造成腑气不通的病因有多种,临床表现亦多样,治在恢复腑气以通为用的功能。然采用的治法用方却较丰富。兹举治验三案,以窥见一斑。一、以塞启闭:周××,男,70岁,手工业。主诉:少腹胀,纳减,大便艰难,已20余天。至7天前不能进食,腹胀,少进米粥则胀甚,偶得矢气则稍舒。终日倦卧不知饥,尿涩不畅,口不渴,舌苔厚腻色灰黄,脉浮数。发病以来选用中药润下、消导、攻下之法服10余剂及西药导泻灌肠皆不效。
-
关键词
腑气不通
治验
芍药甘草汤
补阴剂
-
分类号
R2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急下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肖琳
-
机构
焦作市公费医疗医院
-
出处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9期1736-1736,共1页
-
文摘
从古代文献到现代医家,结合本人临床病例观察体会,总结出了腑气不通是中风病急性的重要证候,及时合理的运用通腑法是提高中风病急性期整体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典型病例,详细论述了急下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中的应用原则、方法及意义。
-
关键词
急下通腑法
中风病急性期
腑气不通
-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猪气分热病257例的辨证论治
- 3
-
-
作者
乔鹤年
-
机构
山西省介休县兽医院
-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85年第5期31-32,共2页
-
文摘
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卫气营血辨证法据病邪深浅、病变轻重将温病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在兽医临床上,患急性热病的病猪,绝大多数是卫分表证已罢、进入气分阶段时求治的。原因主要是卫分表证病情轻浅,不被畜主重视。所以,猪气分热病的诊治在临床上成了重点。
-
关键词
气分热
表证
表里
临床症状
腑气不通
卫分
麻杏石甘汤
热结
炒杏仁
胃火
胃病辨证
胃热
补气药
甘草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理气法在兽医临床脾与胃肠疾病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刘楚汉
-
机构
荆州农校
-
出处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2年第4期25-27,共3页
-
文摘
脾与胃肠是畜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若脾气不升易致营气亏虚水湿潴留为主的病理变化。胃肠不降,浊气上逆则呕吐,气机壅闭多致传导阻滞,腑气不通。多年来笔者依据脾病多虚多寒,胃肠病多有积滞、胀满、阻塞等特点。应用理气法调理胃肠,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或改善消化吸收。
-
关键词
理气法
胃肠疾病
脾气不升
腑气不通
胀满
胃气不降
脾病
导滞
上逆
传导阻滞
-
分类号
S8
[农业科学—畜牧兽医]
-
-
题名“三叉神经痛”当以清胃泻火为先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谢海洲
-
机构
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1年第3期30-30,共1页
-
文摘
“三叉神经痛”乃一顽固疾患,以头面部阵发性剧痛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尚乏满意疗法。据其症状,似属中医“头风”、“头痛”、“面痛”等病症范畴。究其治疗则多采用祛风散火、通络止痛之法,以为“高巅之上,惟风可到”,而重用风药。但前人早有明训,如《张氏医通》云:“面痛皆因子火,而有虚实之殊”。三阳之脉皆上于头面,三阳之火皆可引发本病。但因面为阳明之部,如《灵枢·经脉篇》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页安)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凡举三叉神经痛之常发部位,目眶、面颊、鼻旁、耳前、口齿等皆为胃脉所过。
-
关键词
清胃泻火
三叉神经痛
口腔颌面部疾病
腑气不通
胃火
胃热
豁痰
化痰
大便燥结
-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自我按摩治便秘
- 6
-
-
作者
高清顺
-
机构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出处
《农村百事通》
2020年第5期56-57,共2页
-
文摘
中医认为,便秘多与阳盛体质、经常吃辛辣刺激食物、心情不舒畅或者身体虚弱导致胃肠之中津液减少、大肠燥结、腑气不通等有很大关系。当然,也有少数人大便不燥,又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的现象。一般来讲,便秘的时候还会伴有腹胀、腹疼、头晕胀疼、食欲减退、夜寐不安等症状。推拿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肠传导功能,增强排便能力。
-
关键词
自我按摩
传导功能
夜寐不安
辛辣刺激
腑气不通
燥结
阳盛
推拿
-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