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海域底泥微生物的腐殖质还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鹏 赵怡 +1 位作者 洪义国 段舜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微生物的腐殖质还原过程自1996年发现以来,日益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南海北部海域的8个底泥为实验材料,利用蒽醌-2,6,-双磺酸(AQDS)为腐殖质模式物,初步探讨了南海北部8个底泥培养物对腐殖质的还原能力,并探讨了驯化后的8... 微生物的腐殖质还原过程自1996年发现以来,日益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以南海北部海域的8个底泥为实验材料,利用蒽醌-2,6,-双磺酸(AQDS)为腐殖质模式物,初步探讨了南海北部8个底泥培养物对腐殖质的还原能力,并探讨了驯化后的8个底泥微生物对腐殖质的还原过程。结果发现:从南海北部深海海域到海陆交接的香港米浦红树林的8个底泥样品培养液均能很好的还原AQDS;驯化后的8个站点底泥微生物对腐殖质还原的能力有所不同,在48 h,E425站点培养液中的OD450只有0.74,其余7个站点培养液中的OD450都在2.0~3.0之间,推测其原因是8个站点中腐殖质还原微生物的数量具有明显差异,使得各站点的OD450差异很大。研究结果为认知腐殖质还原微生物的分布和探究腐殖质还原微生物在环境中的生态学意义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还原 南海北部海域 底泥 腐殖质还原 蒽醌-2 6-双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堆肥腐殖质还原菌异化铁还原能力评估与调控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昕宇 范钰莹 +4 位作者 席北斗 檀文炳 何小松 张慧 李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815-3822,共8页
通过富集不同来源堆肥过程中的腐殖质还原菌,并分析比较其异化铁还原能力差异,发现其电子转移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蛋白类>纤维素类>木质素类.相关性分析表明,Leucobacter、Clostridiumsensustricto和Sporosarcina是极显著影响异... 通过富集不同来源堆肥过程中的腐殖质还原菌,并分析比较其异化铁还原能力差异,发现其电子转移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蛋白类>纤维素类>木质素类.相关性分析表明,Leucobacter、Clostridiumsensustricto和Sporosarcina是极显著影响异化铁还原的腐殖质还原菌属.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关键腐殖质还原菌与堆肥过程微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发现可溶性有机氮是影响这些关键腐殖质还原菌变化的主要微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基于堆肥微环境因子与关键腐殖质还原菌菌群结构之间的响应关系,提出一种促进异化铁还原相关的腐殖质还原菌生长的调控方法.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堆肥中影响腐殖质还原菌群落的关键因素,而且对于环境中污染物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还原 16SrDNA 异化铁还原 冗余分析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丛毛单胞菌CY01的铁还原和腐殖质还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弋博 武春媛 周顺桂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9,65,共5页
从广东四会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还原Fe(Ⅲ)和腐殖质(HS)的兼性厌氧菌,编号为CY01.该菌株被鉴定为Comamonas koreensis.厌氧条件下,能氧化的电子供体有:丙三醇、葡萄糖、蔗糖;能还原的Fe(Ⅲ)有柠檬酸铁、氢氧化铁、水铁矿、... 从广东四会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高效还原Fe(Ⅲ)和腐殖质(HS)的兼性厌氧菌,编号为CY01.该菌株被鉴定为Comamonas koreensis.厌氧条件下,能氧化的电子供体有:丙三醇、葡萄糖、蔗糖;能还原的Fe(Ⅲ)有柠檬酸铁、氢氧化铁、水铁矿、针铁矿,还可以还原HS的类似物AQDS(2,6-双磺酸蒽醌).在这些厌氧氧化还原过程中,Fe(Ⅲ)和AQDS是CY01的电子受体.结合菌株CY01的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将菌株鉴定为Comamonas kore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丛毛单胞菌 腐殖质还原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驯化的西湖底泥还原腐殖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志伟 陈红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9-352,共4页
利用驯化的西湖底泥,以蒽醌-2,6-双磺酸盐(AQDS)作为腐殖质模式物,初步研究了温度、pH、不同类型氮源、不同种类金属离子等对底泥微生物还原腐殖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5~45℃下驯化底泥能还原腐殖质,最适反应温度为30~37℃;在反应初... 利用驯化的西湖底泥,以蒽醌-2,6-双磺酸盐(AQDS)作为腐殖质模式物,初步研究了温度、pH、不同类型氮源、不同种类金属离子等对底泥微生物还原腐殖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5~45℃下驯化底泥能还原腐殖质,最适反应温度为30~37℃;在反应初始pH为4~9的条件下可进行腐殖质还原,最适pH为7;不同类型氮源对微生物还原腐殖质的效果依次为NH4Cl>CO(NH2)2>NaNO3>NaNO2;Mg2+、Mn2+促进了微生物还原腐殖质,而Zn2+、Ni2+、Cu2+部分地抑制了腐殖质还原,Hg2+则完全抑制腐殖质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还原 蒽醌-2 6-双磺酸盐 腐殖质还原 PH 氮源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质呼吸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29
5
作者 武春媛 李芳柏 周顺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35-1542,共8页
腐殖质呼吸是厌氧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微生物呼吸代谢模式。自1996年发现以来,日益成为生态学与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厌氧条件下,一些微生物能以腐殖质作为唯一电子受体,氧化环境中的有机质或者甲苯等环境有毒物质,产生CO2,参与... 腐殖质呼吸是厌氧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微生物呼吸代谢模式。自1996年发现以来,日益成为生态学与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厌氧条件下,一些微生物能以腐殖质作为唯一电子受体,氧化环境中的有机质或者甲苯等环境有毒物质,产生CO2,参与碳循环;同时,腐殖质呼吸作用产生的还原态腐殖质可以还原环境中的一些氧化态物质,如Fe(III)、Mn(IV)、Cr(VI)、U(VI)、硝基芳香化合物和多卤代污染物。因此,腐殖质呼吸能够影响环境中C、N、Fe、Mn以及一些痕量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且能够促进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的脱毒,在水体自净、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污水处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呼吸 腐殖质还原 电子穿梭体 生态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醌呼吸影响厌氧消化产CO2/CH4及转化有毒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宋佳秀 任南琪 +2 位作者 钱东旭 陆一凡 徐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6-1241,共6页
利用蒽醌-2,6,-双磺酸(AQDS)为模式物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富集醌呼吸微生物,考察了富集产物厌氧消化同步醌呼吸的产气特性和对有毒物质的转化.结果发现,富集产物具有较强的腐殖质还原能力,CO2:CH4为1.7,高于未富集污泥;不同来源的腐殖... 利用蒽醌-2,6,-双磺酸(AQDS)为模式物在厌氧消化过程中富集醌呼吸微生物,考察了富集产物厌氧消化同步醌呼吸的产气特性和对有毒物质的转化.结果发现,富集产物具有较强的腐殖质还原能力,CO2:CH4为1.7,高于未富集污泥;不同来源的腐殖质因其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和醌功能基团数量,对污泥的醌呼吸的促进作用有所差别,而可从还原性腐殖质接受电子的 Fe(III)可显著加强醌呼吸速率;醌呼吸微生物在pH4.5~6条件下获得较高活性,说明此时醌呼吸对厌氧消化贡献较大;富集产物以乙酸为电子供体时可快速转化苯和三氯乙烯,27h的转化率分为85.9%和82.2%,并可以苯为电子供体以三氯乙烯为电子受体同时降解苯和还原三氯乙烯,30h 内的转化率分别为81.7%和6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还原 蒽醌-2 6-双磺酸 醌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