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腐殖质层再造修复西部矿区退化土壤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程伟
朱卓
王文杰
王维忠
雷少刚
卞正富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准格尔旗矿区事业发展中心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50-2857,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U1903209)
鄂尔多斯科技合作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21EEDSCXQDFZ010)
矿山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SSTXF202103)。
-
文摘
随着国家煤炭开采东退西进战略推进,煤炭资源高强度开采加剧了矿区草原生态环境损伤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必须通过生态修复消除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因此,针对矿区草原粉尘沉降区诱发的土壤退化问题,研究腐殖质层再造技术修复退化场地的可行性,设计了植物破碎+淹水(YS)、植物破碎+淹水+覆膜(YF)、植物破碎+淹水+覆膜+激发剂(YFJ) 3种修复模式,同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化生境修复样地土壤容重分别比对照样地降低了8.26%、7.98%和15.24%,孔隙率增幅为39.42%、99.68%和124.24%,含水率增幅为28.16%、31.21%和71.19%,饱和持水率增幅为19.66%、20.66%和42.29%;土壤养分中水解氮质量分数比对照场地高出20.77、9.73和54.45 mg/kg;修复场地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依次为5.30、5.06、14.04 mg/kg;修复后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增加49.61%、27.31%和236.53%;土壤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修复后高于对照场地,分别增幅13.00%、17.14%和83.60%;YS、YF和YFJ三种修复模式均可以增加退化场地土壤水酶活性,土壤蔗糖酶活性修复后分别高于对照区23.65%、79.88%和93.91%;3种修复技术之间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无显著差异,分别高于对照23.69%~31.81%和19.35%~20.46%;土壤磷酸酶活性修复后提升了14.73%、33.28%和39.25%,修复场地植物群落Shannon-Weiner指数比对照场地分别高68.32%、38.61%和45.54%;植被盖度比对照场地分别增加12.50%、81.25%和120.00%;修复区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场地高出39.90%、373.49%和887.77%;YF和TFJ场地植株含水率分别比对照区增加了12.74%和36.43%。对比分析表明3种修复模式均可有效改善重度粉尘沉降区退化现状;除土壤有机质与多样性指数外,其他指标测定结果均为YFJ修复效果最优。表明腐殖层再造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养分,激活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功能,修复灌丛化破坏的生境,为重度粉尘沉降区退化土壤修复提供借鉴,其中,YFJ修复模式最佳。
-
关键词
矿山生态修复
腐殖质层再造
粉尘沉降
草原
露天煤矿
-
Keywords
mi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umus layer reconstruction
coal dust settling
grassland
open-pit coal mine
-
分类号
TD88
[矿业工程—矿山开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