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大动脉炎致腹主动脉狭窄行双侧腋-股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文静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0期3196-3197,共2页
大动脉炎是一种较少见的常发于年轻女性的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呈多发性,以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的狭窄和闭塞为主[1]。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建狭窄或梗阻血管的血运,改善重要脏器供血,并治疗相关并发症。... 大动脉炎是一种较少见的常发于年轻女性的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呈多发性,以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的狭窄和闭塞为主[1]。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建狭窄或梗阻血管的血运,改善重要脏器供血,并治疗相关并发症。手术方式大部分为血管旁路移植术,其远期再狭窄率相对较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2]。我院心脏外科于2012年8月为1例多发性大动脉炎致腹主动脉狭窄的病人实施了双侧腋一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经过精心的手术配合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其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腹主动脉狭窄 腋-股动脉旁路移植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婷婷 邓珣 +1 位作者 吴瑛 张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0-1195,共6页
目的:分析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18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价其认知功... 目的:分析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18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评价其认知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确定术后谵妄和白细胞介素-6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预测因子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能力。结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7.9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混杂因素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病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了3.655倍[OR=3.655,95%CI(1.014,13.182)],术后6 h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830.50 pg/mL)的病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增加5.042倍[OR=5.042,95%CI(1.480,17.178)]。术后谵妄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在老年人群中的预测能力优于非老年人(P<0.05)。结论:术后谵妄和术后6 h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高是预测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指标,医护人员应重视围术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风险因素的筛查,以利于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及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谵妄 认知功能障碍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叶蔚蔚 吴华芬 王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血透室实施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的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15例患者中... 目的 探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血透室实施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的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15例患者中,透析使用该通路时间最长者为15个月,最短者为1个月,透析3~4次/周,共透析500多例次,血流通畅,动脉搏动良好,透析时血流量均达250~300 ml/min.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均存活良好,无感染,人造血管通畅无闭塞,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行走自如.结论 良好的穿刺技巧及系统性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护理,对延长人造血管的使用寿命,保证透析的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脉-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 穿刺技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常田 李德闽 +3 位作者 申翼 黄海嵘 苏畅 景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87-1690,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OPCAB)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炎症...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OPCAB)中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炎症介质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择期CABG和OPCAB的患者各18例,CABG组在麻醉插管前(T0)、CPB开始后15 min(T1)、CPB结束时(T2)、CPB结束后2 h(T3)和6 h(T4)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标本,OPCAB在麻醉插管前(T0)、前降支吻合完成时(T1)、所有吻合完成时(T2)、吻合完成后2 h(T3)和6 h(T4)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MMP-9及炎症介质TNF-α和IL-8的含量。结果:CABG组MMP-9和TNF-α、IL-8的释放较OPCAB组明显升高(P<0.01);CABG组MMP-9、TNF-α和IL-8在体外循环结束时达到最高峰值,与CPB前相比P<0.01,之后呈下降趋势,而且MMP-9的升高与TNF-α和IL-8升高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和0.56);OPCAB组中三者呈持续低水平上升。结论:体外循环过程可引起血清MMP-9释放增加,炎症介质TNF-α和IL-8可能对MMP-9的释放起诱导和放大作用,血清MMP-9释放可能参与体外循环术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炎症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评分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比值动态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越夫 姚彤 +1 位作者 王古岩 李立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比值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择期OPCABG患者24例,年龄55~64岁,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Ⅰ或Ⅱ级,体重66~87kg...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后患者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比值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择期OPCABG患者24例,年龄55~64岁,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Ⅰ或Ⅱ级,体重66~87kg,于麻醉诱导前即刻(基础值)、术毕即刻、术后4h、8h、20h及24h时记录SIRS评分,同时采集静脉血样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10浓度,计算血浆白细胞介素-6与白细胞介素-10浓度比值(R)及其动态变化程度(D,D=R_(各时点)/R_(基础值)),计算SIRS评分与D的自然对数的绝对值|LnD|的相关性。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即刻比较,术后4h、8h血浆白细胞介素-6浓度升高,术后4h、术后20h血浆白细胞介素-10浓度升高(P<0.05或0.01);SIRS评分与|LnD|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r=0.43,P<0.01)。结论:OPCABG患者术后SIRS严重程度与血浆白细胞介素-6与白细胞介素-10比值动态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过度灌注导致血管源性脑水肿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斌 马妍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6-319,共4页
患者男,29岁,汉族,主因"突发失语及右侧肢体无力7.5个月"于2014年7月19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半年前少量饮酒后,自觉右手麻木,24 h后出现右上肢无力,活动障碍。至当地诊所就诊,期间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偏瘫,被送入... 患者男,29岁,汉族,主因"突发失语及右侧肢体无力7.5个月"于2014年7月19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半年前少量饮酒后,自觉右手麻木,24 h后出现右上肢无力,活动障碍。至当地诊所就诊,期间突发失语伴右侧肢体偏瘫,被送入当地中心医院,头部MRI提示左侧放射冠区新发脑梗死,MR血管成像提示双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考虑烟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过度灌注 血管源性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血清肌钙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10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峰 欧阳碧山 张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8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a...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a)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7年1月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于体外循环下行CABG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各20例。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分别于体外循环开始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0.75、1.0μg/kg,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处理。比较四组患者麻醉前、体外循环结束时、手术结束时、术后6小时及术后24小时的LVEF、cTnI、cTnT、TNF-α及IL-10水平。结果体外循环结束时、手术结束时、术后6小时、术后24小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LVEF均高于对照组(P<0.05),cTnI、cTnT、TNF-α、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小时和术后24小时,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手术结束时(P<0.05)。结论静脉注射0.5~1.0μg/kg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下行CABG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提高LVEF,降低血清cTnI、cTnT、TNF-α及IL-10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室射血分数 肌钙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股外动脉降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阳 罗新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3期274-276,共3页
旋股外动脉降支(DBLCFA)因可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移植血管而受到长期关注。DBLCFA可单独作为游离移植血管,或与乳内动脉构成复合移植血管实现CABG。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该血管具有不易发生粥样硬化性病变和血管痉挛的特点,... 旋股外动脉降支(DBLCFA)因可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移植血管而受到长期关注。DBLCFA可单独作为游离移植血管,或与乳内动脉构成复合移植血管实现CABG。近年来国外学者发现,该血管具有不易发生粥样硬化性病变和血管痉挛的特点,作为移植血管具有良好的冠状动脉血流适应性和近中期通畅率。DBLCFA是下肢重要侧支血管,但其长度、走形等解剖学特点变异大,目前缺乏可靠的术前评估策略,因此在CABG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及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使DBLCFA的术前筛查、评估更加安全有效。DBLCFA增加了CABG术中移植血管的选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降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管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配合
9
作者 万效梅 孙艳 卢菁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期54-55,共2页
对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手术,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复查踝肱指数(ABI),ABI上升至0.68~0.82;术后随访1年,人造血管通畅。提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严格无菌操作,熟练配... 对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手术,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复查踝肱指数(ABI),ABI上升至0.68~0.82;术后随访1年,人造血管通畅。提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严格无菌操作,熟练配合手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移植血管再通良好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动脉旁路转流术 手术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润川 惠品晶 +2 位作者 颜燕红 杨柳 黄亚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03-815,共13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SICAO)与单侧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SMCAO)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评估的STA血流动力学、CT灌注(CTP)评估的脑灌注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 目的探讨并比较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闭塞(SICAO)与单侧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SMCAO)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旁路移植术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CDU)评估的STA血流动力学、CT灌注(CTP)评估的脑灌注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分析CDU评估的流经STA相对峰值血流量(rPVOL)与颅内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经DSA和(或)CT血管成像(CTA)确诊为单侧SICAO或单侧SMCAO,行STA-MCA旁路移植术且完成术后360 d随访患者112例,并分为SICAO组(50例)和SMCAO组(62例)。收集SICAO组和SMCAO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血生化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入院时和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入院时及术后7、180、36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影像学资料包括行STA-MCA旁路移植术前7 d及术后7、30、180、360 d CDU评估ST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STA内径(D)、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流速(TAMV)和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PV)]和术前及术后7、180、360 d内头部感兴趣区(ROI)的CTP参数[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达峰时间(rTTP)]。出院后1年,门诊或电话随访患者再发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硬膜下血肿、脑出血等)发生情况。术后1年行DSA影像学随访,判断SICAO与SMCAO两组患者血管吻合通畅情况。比较SICAO与SMCAO两组患者行STA-MCA旁路移植术前后各时间点的STA血流动力学参数、头部CTP参数、NIHSS评分与mRS评分;组内比较SICAO与SMCAO每组术后各时间点之间STA血流动力学参数、头部CTP参数及mRS评分,并对手术前后各时间点各参数进行组内两两差异比较。为进一步判断经STA入颅的血流量能否反应颅内脑血流量的改变,对SICAO组与SMCAO组CTP评估的rCBF与CDU评估的STA的rPVOL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SICAO组与SMCAO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STA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与术前7 d比较,两组术后7、30、180、360 d的D、TAMV、TAPV均显著增加(均P<0.05),均于术后7 d到达峰值,且术后30、180、360 d的D、TAMV、TAPV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的D、TAMV、TAP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F_(组别)=2.286,TAMV:F_(组别)=0.180,TAPV:Waldχ^(2)组别=1.709;均P>0.05)。与术前7 d比较,两组术后7、30、180、360 d的RI显著减低(均P<0.05),且术后7、30、180、360 d的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Waldχ^(2)=0.788,P>0.05)。(3)CTP参数比较:SICAO组与SMCAO组术后7、180、360 d的rCBF及rCBV较术前均增加(均P<0.05),两组之间各时间点rCBF与rCB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Waldχ^(2)值分别为0.177、2.954,均P>0.05);两组术后7、180、360 d的rMTT及rTTP较术前均降低(均P<0.05),两组之间各时间点rMTT及r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别效应:Waldχ^(2)值分别为2.157、1.706,均P>0.05),且每组术后各时间点参数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血管通畅情况比较:术后1年DSA显示,91.1%(102/112)的患者吻合血管通畅,其中SICAO组92.0%(46/50),SMCAO组90.3%(56/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吻合通畅的两组患者STA血流动力学与颅内CTP参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共10例患者术后1年DSA示吻合血管不通畅,其中SICAO组4例,SMCAO组6例。血管不通畅的1例SICAO患者和3例SMCAO患者术后180、360 d CDU评估的STA血流动力学参数较术前也均得到相应改善,即TAMV、TAPV均增加,RI均减低。(5)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与入院时相比,SICAO组与SMCAO组术后7、180、360 d的mRS评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每组术后7、180、360 d的mR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入院时及术后7、180、360 d的m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Waldχ^(2)=0.006,P>0.05)。SICAO组与SMCAO组术后7 d的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降低(Z值分别为21.040、-5.183,均P<0.01),两组入院时及术后7 d的NIHS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PVOL与rCBF在SICAO组为极强相关(r=0.865,P<0.01);在SMCAO组亦为极强相关(r=0.864,P<0.01)。结论STA-MCA旁路移植术可以改善单侧SICAO与单侧SMCAO患者脑灌注及神经功能状况,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U评估的STA-MCA旁路移植术后STA血流动力学rPVOL与rCBF呈极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动脉多普勒超声 CT灌注 脑血流动力学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成本-效果分析
11
作者 潘慧敏 王钰博 +3 位作者 单慧亭 陈迹 徐跃洳 杨建华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84-1491,共8页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体系角度,评估左西孟旦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左西孟旦组)对比常规治疗方案(常规组)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一项国外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开展基础分析,成本参照新... 目的从中国医疗保健体系角度,评估左西孟旦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左西孟旦组)对比常规治疗方案(常规组)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的成本-效果。方法基于一项国外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开展基础分析,成本参照新疆地区药品中标价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效用值参照国外已发表文献,构建决策树模型分析两方案的成本-效果,采用单因素、概率敏感性分析评估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基于中国人群研究进行情景分析,分析方法同基础分析,评估两方案在中国人群中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及其稳健性。结果基础分析表明:左西孟旦组对比常规组成本减少138.77元、效果增加0.000042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具有绝对成本-效果优势,其敏感性分析表明某些成本及概率参数变动可能带来基础分析结果的偏差。情景分析表明:左西孟旦组对比常规组成本低(-2702.88元),效果相似(-0.000143 QALYs),未反转基础分析结果,其敏感性分析表明该情景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以中国医疗保健体系为研究角度,左西孟旦联合常规治疗方案对比常规治疗方案治疗CABG术后LCOS更有成本-效果优势,建议临床决策在考虑经济性时,优先使用左西孟旦联合常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低心排出量综合征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丽梅 王剑 +2 位作者 黄旭芳 章巧庆 朱剑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术后并发症的...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接受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的14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结果 14例患者行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共透析700多例次,术后血流量250~350ml/min;术后发生局部皮肤感染2例(于2周后痊愈)、血管周围血肿1例(于3周后血肿消退);术后随访示所有患者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行走自如。结论以股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旁路作为血液透析通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局部皮肤感染的关键;而预防血管周围血肿的关键在于准确掌握穿刺技术;穿刺点的选择及透析后的准确按压则是预防血栓形成、血管闭塞及血管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脉-动脉人工血管 旁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主-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连瑞 谷涌泉 +8 位作者 齐立行 李学锋 佟铸 崔世军 吴英锋 武欣 郭建明 张建 汪忠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9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连续治疗7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7例均为男性,年龄52—70岁,平均60.6岁。Ruther...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1月,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连续治疗7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7例均为男性,年龄52—70岁,平均60.6岁。Rutherford分级3级5例,4级I例,5级1例。主、髂病变TASC分级C级2例,D级5例。全麻,先用完全腹腔镜技术经左侧结肠后肾后入路游离肾下腹主动脉,再将“Y”形涤纶人工血管近端与之行端侧吻合,人工血管远端经腹膜后隧道引出至相应侧腹股沟,直视下分别与双侧股动脉吻合。结果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2例中转开腹(肠系膜下动脉断端的钛夹脱落出血1例,结肠损伤1例)。手术时间420~840rain(中位数585min),主动脉吻合时间40~150min(中位数65rain),术中出血量400—1500ml(中位数800m1)。未中转的5例均在术后12—40h恢复进食,术后顺利康复出院。结肠损伤患者术后结肠漏二次开腹手术,结肠漏治愈,术后46天死于呼吸衰竭。一过性左肾积水1例,治愈。吻合口近端腹主动脉残留重度狭窄1例行支架治疗治愈。无症状的部分左肾梗死1例。6例随访2—51个月,平均11.2月,均健在,超声随访移植物均通畅,静息痛和间歇跛行症状均消失。结论完全腹腔镜下主一双股动脉旁路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安全、可行的。在学习曲线中及时中转保证手术安全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闭塞症 腹腔镜主动脉手术 -动脉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再狭窄的预测作用
14
作者 单岩 牛扶幼 张谦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5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对40例患者行CABG。术后将患者分为肌钙蛋白-I(cTnI)阳性组及cTnI阴性组。分别于术前、开放动脉后3,6,24,48,72h检测血浆MMP-9、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对40例患者行CABG。术后将患者分为肌钙蛋白-I(cTnI)阳性组及cTnI阴性组。分别于术前、开放动脉后3,6,24,48,72h检测血浆MMP-9、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浓度,并随机选择20例健康者做对照组。术后进行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对照组、cTnI阳性组及cTnI阴性组三组术前血浆MMP-9、PDGF浓度在正常范围。开放主动脉后cTnI阳性组血浆3h开始上升,24h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至72h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及cTnI阴性组血浆MMP-9、PDGF浓度无明显变化。cTnI阳性组MMP-9水平明显高于cTnI阴性组和对照组(P<0.01)。通过随访发现,再狭窄组MMP-9和PDGF水平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开放主动脉后24h cTnI阳性组血浆MMP-9浓度与PDGF浓度呈正的直线相关(r=0.93,P<0.01)。结论MMP-9对判断血管再狭窄有重要价值,可做为一个早期指标预测CABG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再狭窄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小板衍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治疗复杂颈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德献 李萌 何川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在治疗复杂颈内动脉瘤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颅内-外吻合术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高流量吻合术3例,中流量吻合术6例,低流量吻合术7例。观察术后...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在治疗复杂颈内动脉瘤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颅内-外吻合术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高流量吻合术3例,中流量吻合术6例,低流量吻合术7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以DSA随访患者的情况;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效果的情况。结果16例患者中,施行高流量吻合术3例,1例术后出现偏瘫和大隐静脉内血栓形成,立即行取栓术,1个月后偏瘫完全恢复;1例术后过度灌注,去骨瓣减压后症状缓解。中流量吻合术6例,2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失语、偏瘫,经扩容及康复理疗后好转。低流量吻合术7例,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也经扩容及康复理疗后好转。所有患者术后1~2周复查DSA,均显示载瘤动脉闭塞完全。所吻合的血管除一例单支闭塞外,其余血流均畅通,吻合口远端血管充盈良好,动脉瘤不再充盈显影。1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5年,随访期间均未见动脉瘤复发和破裂出血。结论颅内-外动脉吻合术是治疗复杂颈内外动脉瘤的一种有效手段。选择适合的手术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及时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处理,就可以避免出现新发生的神经系统损伤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颈内动脉 手术后并发症 颅内-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椎-基底动脉瘤
16
作者 孙力泳 李桂林 +4 位作者 李茗初 马妍 胡鹏 何川 张鸿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7-272,共6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复杂椎-基底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的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蛛网膜...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复杂椎-基底动脉瘤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治疗的8例椎-基底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Ⅱ级3例、Ⅲ级1例、Ⅳ级1例),3例为症状性夹层动脉瘤。对6例患者行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小脑前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动脉瘤孤立术,另2例在术中直接夹闭动脉瘤。分析术野暴露情况,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DSA检查示桥血管均通畅。术中实际测量枕动脉获取长度为(12.5±1.1)cm;6例旁路移植的吻合深度为(50±6)mm。术后随访4~21个月,7例患者mRS评分0~1分,2例新发声音嘶哑,术后3个月内完全恢复;另1例术后小脑半球支配区域脑梗死,mRS评分4分。无一例发生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及脑脊液漏。结论枕下肌肉分层法远外侧入路,可有效地获取较长的枕动脉,减少了肌肉的占位效应和增加术野深度,利于病变显露及深部吻合手术操作,是神经外科治疗椎-基底动脉瘤较为安全实用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基底动脉 动脉 动脉旁路移植术 远外侧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治疗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临床预后及脑灌注状态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浩 王毅 +2 位作者 吴凌云 石志勇 杨咏波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87-596,共10页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作用。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脑硬膜动脉贴敷术的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 目的 研究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对出血型烟雾病的远期作用。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脑硬膜动脉贴敷术的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出血位置(蛛网膜下腔、单纯脑室、脑实质)、出血半球、术前是否反复出血、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头部CT灌注(CTP)检查数据及DSA资料等。术后近期(3~6个月)随访时收集MR血管成像(MRA)资料,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新近一次远期(术后>12个月)随访时收集是否存在新发卒中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mRS评分、头部CTP数据及DSA资料等。通过头部DSA评价手术侧半球改良铃木分期,铃木分期Ⅰ、Ⅱ期为早期,Ⅲ、Ⅳ期为中期,Ⅴ、Ⅵ期为晚期。根据手术侧的大脑半球DSA对烟雾血管浓集程度分级,大脑半球底部未见烟雾血管定义为无,虽在脑底形成了烟雾血管,但比较稀疏定义为稀疏,脑底部可见大量的烟雾血管在颈内动脉末端吻合,形成烟雾网络,并在脑底向各个方向扩展定义为浓集。通过远期随访头部DSA评价旁路移植血管通畅性,并与术后近期随访MRA比较,若旁路移植血管显影纤细或不显影,则定义为纤细或萎缩,若旁路移植血管显影扩张或形态不变,则定义为扩张或不变。基于大脑中动脉(侧位)的DSA,使用松岛分级评价新生代偿血管,以颈外动脉造影的新生血管分布范围占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域比例进行分级,A级为>2/3,B级为1/3~2/3,C级为<1/3。与术前相比,若远期随访时mRS评分降低,则定义为神经功能预后改善,评分不变定义为神经功能无变化,评分增加定义为神经功能恶化;神经功能结局以mRS评分为评价标准,0~1分为无残疾,2~3分为轻度至中度残疾,4~5分为重度残疾,6分为死亡。根据患者术前及术后远期随访时大脑双侧半球的CTP资料分别划分手术侧和手术对侧半球感兴趣区(ROI)。各ROI分别采集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max)4个脑灌注参数。各ROI灌注参数分别与小脑齿状核平面的小脑皮质(ROI 3)相应参数做相对值,得出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Tmax),以比较半球间脑灌注情况。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35例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21~65岁,平均(38±13)岁;高血压病11例(31.4%),糖尿病7例(20.0%),吸烟史9例(25.7%);出血半球左侧17例(48.6%),右侧18例(51.4%);出血位置包括脑实质出血9例(25.7%),单纯脑室出血21例(60.0%),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14.3%)。(2)纳入患者随访36~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0±9)个月。随访出现新发脑出血5例(14.3%),包括脑室出血3例,脑实质出血2例;出血时间在手术后15~40个月,其中手术侧出血3例(8.6%),对侧出血2例;另有3例患者出现新发脑缺血性事件,均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远期随访时旁路移植血管通畅25例(71.4%),纤细或萎缩10例(28.6%);新生代偿血管A级12例(34.3%),B级16例(45.7%),C级7例(20.0%)。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神经功能预后改善23例(65.7%),无变化7例(20.0%),恶化5例(14.3%)。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时神经功能结局明显改善(P=0.013),无残疾比例为80.0%;远期随访改良铃木分期分布不同(P<0.01),以晚期比例最大(77.1%),中期比例较少(20.0%);mRS评分(P=0.622)及烟雾血管密度(P=0.1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CTP术侧尾状核[(0.94±0.07)比(1.22±0.11),t=-23.664,P=0.04]、纹状体rCBF[(0.99±0.06)比(1.23±0.08),t=-23.654,P=0.03]减少;各ROI rCB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胼胝体膝[(1.21±0.10)比(0.96±0.07),t=14.790,P=0.03]、内囊前肢[(1.17±0.07)比(0.95±0.06),t=18.593,P=0.02)] rMTT延长;rTmax差异在前峡部[(0.94±0.03)比(1.03±0.03),t=-17.750,P=0.049]、内囊后肢[(1.04±0.05)比(0.92±0.03),t=14.210,P=0.04)]、额叶[(1.06±0.03)比(1.05±0.04),t=-1.972,P=0.03]和顶叶[(0.97±0.04)比(1.09±0.04),t=-17.750,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4)与术前比较,远期随访时非手术侧rCBF在扣带回[(1.17±0.16)比(1.06±0.08),t=4.067,P<0.01]、胼胝体膝[(1.29±0.22)比(1.05±0.07),t=6.454,P<0.01]、前峡部[(1.16±0.15)比(1.05±0.08),t=4.338,P=0.02]、苍白球[(1.13±0.14)比(1.08±0.08),t=2.113,P=0.01]增加,在纹状体显著降低[(0.87±0.06)比(1.05±0.06),t=-17.750,P=0.02)];顶叶rC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7±0.04)比(1.04±0.05),t=-10.353,P=0.02];各部位r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苍白球rT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02)比(1.01±0.02),t=-2.958,P=0.04]。结论 颅外-颅内联合脑血运重建术可改善出血型烟雾病远期神经功能预后,促进铃木分期进展至高分期,对脑深部血管网络的灌注影响较小。出血型烟雾病手术对侧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预后 脑血管循环 联合血运重建术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外科手术后心肌营养素-1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彤云 王赞鑫 +3 位作者 毛用敏 徐美林 张玉兰 魏民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8-471,共4页
目的:检测心脏外科手术对于外周血中心肌营养素-1(CT-1)表达的影响和围术期心肌中CT-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5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于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3天、术后1... 目的:检测心脏外科手术对于外周血中心肌营养素-1(CT-1)表达的影响和围术期心肌中CT-1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①5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于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3天、术后1周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T-1浓度,术后10个月随访再次检测,并记录心功能临床指标进行比较。②1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于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3天、术后1周监测外周血CT-1浓度;并分别于体外循环开始和结束时,取右心耳心肌组织活检,免疫组化测定C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50例OPCABG患者随访率63.3%。外周血CT-1水平在围术期没有明显变化,10个月后复查值高于其术前基础值。术前外周血CT-1水平与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NYHA)分级呈正相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术后10个月复查结果CT-1水平与NYHA分级、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无明显相关性。②1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肌缺血时间(49±10)min,围术期外周血CT-1浓度无明显变化,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即心肌缺血时间)48(43~54)min。心肌中CT-1蛋白水平缺血后[28.90(26.39~31.08)%]较缺血前[24.25(20.08~29.25)%]升高(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刺激心肌分泌CT-1的增加。心脏外科手术可导致外周血CT-1长期表达的升高。术前外周血CT-1水平可一定程度反映心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营养素-1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注时心肌P—P3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变化及别嘌呤醇对其影响
19
作者 樊宽鲁 夏勇 李东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48-948,共1页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挽救心肌的有效方法。但再灌注后常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活化的P38MAPK(P-P3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参与缺血再灌注过程,但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有研究表明,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PTCA术... 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挽救心肌的有效方法。但再灌注后常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活化的P38MAPK(P-P38)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参与缺血再灌注过程,但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有研究表明,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PTCA术前用别嘌呤醇可减少术后病死率及改善术后心功能,但能否影响PP38及MMP-1的表达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1 急性心肌梗死 别嘌呤醇 P3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再灌注治疗 再灌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血管重建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齐辉 尹卫 +1 位作者 黄达 韩宗利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征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烟雾病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7)岁。对4例患者在经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征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烟雾病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7)岁。对4例患者在经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1)3例表现为脑梗死,1例表现为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证实2例为单侧烟雾病,2例为双侧烟雾病;头部MRI均可见脑梗死灶。(2)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3例烟雾病症状稳定,1例在术后1周内有高热、心率快等高代谢症状;血管重建术后随访6~18个月症状改善,1例良好,3例优秀,Graves病均无复发。复查头部MRI提示4例患者均无新发脑梗死灶,MR血管成像可见缺血灶区域脑沟内动脉充盈较术前明显改善,有2例可见患侧大脑中动脉M2~M3段逆行充盈。术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脑灌注成像提示,手术侧缺血灶灌注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合并Graves病时烟雾病症状加重,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脑缺血症状。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后,脑缺血症状多数能缓解。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GRAVES病 甲状腺毒症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烟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