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临床经验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文哲 沈春健 +6 位作者 高顺 刘超 南洋 曲胜 付嘉玉 葛尧 吕晓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6-79,共4页
回顾性分析24例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头晕、胸闷、上肢缺血症状及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均消失,所有转流人工血管均通畅良好,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简单易行、创伤小、风险低、并发... 回顾性分析24例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头晕、胸闷、上肢缺血症状及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均消失,所有转流人工血管均通畅良好,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简单易行、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特别适用于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年老,体弱,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难以显露、分离,锁骨下动脉闭塞症、动脉瘤、动脉创伤,联合主动脉夹层支架术,头臂干闭塞症,合并非手术部位颈椎动脉系统狭窄、Willis环发育不完全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锁骨下动脉闭塞症 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创伤 头臂干闭塞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膨体血管腋-腋动脉解剖外转流术的手术配合
2
作者 单雪梅 赵彩晶 +2 位作者 韩莉 齐菲 郭静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0期49-50,共2页
对 1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右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病人进行人工膨体血管腋 腋动脉解剖外转流术 ,利用人工膨体血管建立新的血管通路与健侧腋动脉相连。结果解决了锁骨下动脉供血不足及逆流情况。提出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 对 1例右锁骨下动脉闭塞、右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病人进行人工膨体血管腋 腋动脉解剖外转流术 ,利用人工膨体血管建立新的血管通路与健侧腋动脉相连。结果解决了锁骨下动脉供血不足及逆流情况。提出做好术前准备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熟悉手术步骤 ,准确迅速传递手术器械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膨体血管 动脉 动静脉转流 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股转流下行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的手术配合
3
作者 冯慕贤 谢庆 +3 位作者 陈思 李敏仪 王昭慧 李艳光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49-50,共2页
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 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复温的护理、输液输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保护肺部,密切注意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18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患者均无神经系统损害及出血等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146~2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80min,DHCA时间7~48min。1例因术后发生重度低心排死亡。结论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而科学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降主动脉 股股转流 人工血管重建 深低温停循环 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配合
4
作者 万效梅 孙艳 卢菁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期54-55,共2页
对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手术,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复查踝肱指数(ABI),ABI上升至0.68~0.82;术后随访1年,人造血管通畅。提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严格无菌操作,熟练配... 对5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腋-双股动脉旁路转流手术,手术顺利,术后1个月复查踝肱指数(ABI),ABI上升至0.68~0.82;术后随访1年,人造血管通畅。提出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及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正确安置体位,严格无菌操作,熟练配合手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保证移植血管再通良好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 -双股动脉旁路转流 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杂交手术1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夏红利 刘国利 +2 位作者 吴岸森 赵蓉 李敏才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3-594,共2页
杂交技术是血管介入与外科手术并结合医学影像学的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综合技术[1]。在我科治疗动脉闭塞性硬化疾病过程中,进行多例血管杂交手术治疗,现报道其中1例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 杂交技术是血管介入与外科手术并结合医学影像学的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综合技术[1]。在我科治疗动脉闭塞性硬化疾病过程中,进行多例血管杂交手术治疗,现报道其中1例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7月余'入院。查体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未扪及,右足背以下皮温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手 支架植入 人工血管转流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髂外动脉 右股动脉 髂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中腋静脉切除及重建8例
6
作者 邱铝 穆向明 +2 位作者 宋立军 范晓敏 时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1342-1343,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静脉受侵犯 ,术中腋静脉切除及血管重建的方法、以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方法 :总结 8例累及腋静脉的乳腺癌 ,行乳腺癌根治及合并腋静脉切除及重建术的经验 ,其中腋静脉切除、端端吻合术 3例 ,人工血管移植术 5例。结...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静脉受侵犯 ,术中腋静脉切除及血管重建的方法、以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方法 :总结 8例累及腋静脉的乳腺癌 ,行乳腺癌根治及合并腋静脉切除及重建术的经验 ,其中腋静脉切除、端端吻合术 3例 ,人工血管移植术 5例。结果 :随访 4个月~ 1年 ,除 5例术后出现患侧上肢轻度水肿外 ,未出现血管内血栓 ,腋下肿瘤未复发。结论 :对累及腋静脉血管壁的乳腺癌行合并腋静脉段切除及重建 ,提高了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静脉切除 静脉重建 端端吻合 人工血管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白俊龙 王江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63-1565,共3页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最早报道于1879年,1908年美国Leo Buerger正式提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这一名词,此后也称之为Buerger病[1]。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下肢中、小动脉最常受累,伴行静脉也常常受累及。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缺血、间歇性...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最早报道于1879年,1908年美国Leo Buerger正式提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这一名词,此后也称之为Buerger病[1]。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下肢中、小动脉最常受累,伴行静脉也常常受累及。早期主要表现为局部缺血、间歇性跛行,进而表现为皮温下降、疼痛,如出现静息痛则提示病情严重,晚期出现溃疡、坏疽,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则截肢难以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行静脉 局部缺血 皮温 静息痛 动静脉转流 人工血管 间歇性跛行 静脉动脉化手 TAO 闭塞性脉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