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阳健脾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脾肾气虚证4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丽辉 李素玮 卢宁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升阳健脾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脾肾气虚证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升阳健脾方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讨升阳健脾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期脾肾气虚证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升阳健脾方治疗。对比两组的蛋白尿转阴时间、浮肿消退时间、血尿转阴时间。运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表对患者病情程度进行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fication,24h Up)、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记录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80.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蛋白尿转阴时间、浮肿消退时间、血尿转阴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降低,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24小时UP、Cys-C、TNF-α、IL-6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升阳健脾方可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降低炎症反应并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阳健 慢性小球 脾肾气虚证 炎症反应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健脾补肾方治疗脾肾气虚证慢性肾衰竭47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忠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的疗效及对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健脾补肾方治疗...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的疗效及对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健脾补肾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检测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Scr、Ccr、BUN、Cys-C)和纤维化指标(HA、MMP-9、TIMP-1、TGF-β1)。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cr、BUN、Cys-C明显降低,Ccr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cr、BUN、Cys-C低于对照组,Cc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MP-9、TIMP-1、TGF-β1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A、MMP-9、TIMP-1、TGF-β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补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的疗效确切,能改善肾功能,延缓肾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健 慢性衰竭 脾肾气虚证 功能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脾肾气虚证30例 被引量:9
3
作者 王岩 史传道 《现代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51-52,60,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脾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加固邦仑治疗;治疗组予以基础治疗加补肾健脾益气方,连续治疗3个月后...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脾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加固邦仑治疗;治疗组予以基础治疗加补肾健脾益气方,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观察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候改善情况、临床疗效评价、腰椎和非优势侧股骨头近端的骨密度、相关生化检查以及腰背部疼痛VAS(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候、临床疗效、提高腰椎和非优势侧股骨头近端的骨密度和近期减轻疼痛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健脾益气方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脾肾气虚证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方 老年性骨质疏松 脾肾气虚证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益肾补气法治疗慢性肾炎气虚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钢 孙伟 +4 位作者 曾安平 孔薇 邹燕勤 姚毅 周恩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33-335,341,共4页
用邹云翔教授经验方制剂健肾片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证96例,近期总有效率86.48%,明显高于肾炎四味片对照组(P<0.05),扩大临床验证也得到证实。以嘌呤霉素制作大鼠氨基核苷肾病动物模型,用系列生化指标结合中医气虚... 用邹云翔教授经验方制剂健肾片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证96例,近期总有效率86.48%,明显高于肾炎四味片对照组(P<0.05),扩大临床验证也得到证实。以嘌呤霉素制作大鼠氨基核苷肾病动物模型,用系列生化指标结合中医气虚证病理特点进行论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微小病变型肾病气虚证模型要求,健肾片对该模型具有显著改善尿蛋白和各项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脾肾气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清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湿浊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余燕娜 汤水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608-610,共3页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湿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50例中医辨证为慢性脾肾气虚湿浊证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湿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50例中医辨证为慢性脾肾气虚湿浊证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钾(K)、血磷(P^(3-))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各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敏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升清降浊胶囊能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湿浊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血肌酐,提高e GFR,达到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清降浊胶囊 慢性衰竭 气虚湿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藤消浊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夹瘀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茅燕萍 曹恩泽 +2 位作者 王亿平 张磊 万梦翔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6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芪藤消浊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夹瘀证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的奇偶数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芪藤消浊颗粒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夹瘀证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的奇偶数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藤消浊颗粒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8)^(+)、CD_(4)^(+)/CD_(8)^(+))、尿液指标[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红细胞(URBC)]及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腰脊酸痛、疲倦乏力、脘腹胀满、浮肿、大便溏、尿频或夜尿多、面色黧黑、腰部刺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_(4)^(+)水平、CD_(4)^(+)/CD_(8)^(+)值、eGFR均高于治疗前(P<0.05),24h尿蛋白定量及CD_(8)^(+)、mALB、URBC、SCr、BUN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CD_(4)^(+)水平、CD_(4)^(+)/CD_(8)^(+)值、eGFR高于对照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及CD_(8)^(+)、mALB、URBC、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藤消浊颗粒能减轻老年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夹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免疫功能,减少尿蛋白及尿红细胞产生,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气虚夹瘀 芪藤消浊颗粒 曹恩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利化瘀方对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分期逆转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晓慧 刘睿 +5 位作者 吴艳芬 鲍恩昊 史丽强 艾茜 房滢熙 周庆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对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分期逆转及其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上加益气清利化瘀方结合肾俞穴物理透药,疗程8周。观... 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对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分期逆转及其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上加益气清利化瘀方结合肾俞穴物理透药,疗程8周。观察主要症状积分变化,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体重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乏力、腰酸、腰痛、泡沫尿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均改善,尿蛋白定量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变化(P>0.05)。临床综合有效率:治疗组为91.12%,对照组为76.67%,且治疗组平均有效率、显效率、分期逆转率和平均起效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清利化瘀方具有显著逆转脾肾气虚兼湿瘀证2~3期慢性肾衰竭的分期,加速起效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期慢性衰竭 气虚兼湿瘀 益气清利化瘀方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脾益肾泄浊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病的经验 被引量:14
8
作者 段光堂 王慧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第9期818-819,共2页
慢性肾衰病即现代医学的慢性肾衰竭[1],属中医古代文献中"虚劳"、"关格"、"溺毒"等病范畴[2]。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机特点。本虚是脏腑气血阴阳虚损,临床尤以脾肾气虚证多见,脾失健运、胃气衰败、升降乖乱;肾气不足、肾阳亏... 慢性肾衰病即现代医学的慢性肾衰竭[1],属中医古代文献中"虚劳"、"关格"、"溺毒"等病范畴[2]。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机特点。本虚是脏腑气血阴阳虚损,临床尤以脾肾气虚证多见,脾失健运、胃气衰败、升降乖乱;肾气不足、肾阳亏损、气化不利、固摄无权。标实是浊毒、瘀血、水气为患。正虚与诸邪互结,致脾肾衰败夹浊瘀贯穿于本病始终。我们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以肾小球疾病为主所致的慢性肾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衰竭 泄浊化瘀法 治疗 本虚标实 气血阴阳虚损 临床观察 脾肾气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藿复方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兰 姚诗清 +3 位作者 柳雯 孙涛 汪超 陈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芪藿复方合剂治疗脾肾气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气虚型DN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降血压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芪藿复方合剂治疗,疗... 目的观察芪藿复方合剂治疗脾肾气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气虚型DN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降血糖、降血压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芪藿复方合剂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ine nitrogen,BUN)、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3%vs 60.0%,P<0.05);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FBG、TC、TG、CRP、SCr、24hUmAlb和24h UAER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藿复方合剂对DN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可延缓DN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病Ⅲ期 脾肾气虚证 尿微量蛋白 尿清蛋白排泄率 血脂 芪藿复方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谢绍锋 黄莉吉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 并发症 论治 脾肾气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