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贤胜 王莎莎 +3 位作者 程琦 王泓 范丽 凌茵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SASS)的价值。方法通过对肝移植术后10例并发SASS患者(研究组)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的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总结SASS的超声表现。将研究组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窃血综合征(SASS)的价值。方法通过对肝移植术后10例并发SASS患者(研究组)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的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总结SASS的超声表现。将研究组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结果与超声造影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二维超声见肝脏回声正常或肝内见多发细小坏死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肝动脉内血流信号稀少或呈星点状,超声造影见移植肝肝动脉内造影剂增强信号微弱。肝动脉内径偏细,脾动脉内径明显增粗。超声造影与DSA的诊断结果一致。结论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应常规作为肝移植术后的可疑移植肝血管系统异常的无创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动脉综合征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合并脾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华 陈智年 +6 位作者 王建华 王国华 刘嵘 钱晟 陈保星 王飞 李会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7-280,共4页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3月—2018年10月经肝动脉造影证实并接受介入治疗的5例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合并脾动脉窃血综合征(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SASS)患者的介入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5例急性肝动脉... 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3月—2018年10月经肝动脉造影证实并接受介入治疗的5例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合并脾动脉窃血综合征(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SASS)患者的介入处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现,5例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分别发生于肝移植术后第3、3、2、1、4天,5例患者在经介入溶栓治疗之前均先行远端脾动脉主干中段弹簧圈栓塞,共使用弹簧圈68枚,直径5~18 mm,长度50和140 mm。后采取局部肝动脉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共植入支架5枚,直径均为4 mm,长度18~39 mm。溶栓尿激酶用量分别为85×10^(4) U、115×10^(4) U、135×10^(4) U、150×10^(4) U、250×10^(4) U。随访时间为5~41个月,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肝动脉通畅情况良好,无1例出现再次血栓形成。结论介入近端脾动脉主干弹簧圈栓塞、肝动脉置管溶栓联合球囊扩张式支架植入,可作为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形成合并SASS的有效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肝动脉栓形成 动脉综合征(sass)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多普勒频谱特征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28
3
作者 孙丽萍 刘润秋 +3 位作者 唐杰 郭小霞 王真 温朝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23-1926,共4页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血流速度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50例确诊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按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分析患者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收缩期血流速度,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血流速度与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将50例确诊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按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分为3组,分析患者椎动脉血流频谱特征及收缩期血流速度,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①椎动脉Ⅰ度窃血多普勒频谱主要表现为收缩中晚期流速下降;椎动脉Ⅱ度窃血主要表现为收缩期血流反向;椎动脉Ⅲ度窃血主要表现为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均反向。②与轻中度狭窄组比较,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患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减低,且以闭塞组更为明显;与轻中度狭窄组比较,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组及闭塞组健侧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增加。结论患侧椎动脉多普勒血流频谱特征及收缩期峰值流速可以间接反应锁骨下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椎动脉反流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田津 李治安 +4 位作者 勇强 路彤 赵青 孙慧 崔复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0期989-991,共3页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SSS)的病因 ,血流动力学改变 ,超声表现以及合并其他颈部血管严重病变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窃血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确诊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4... 目的 分析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SSS)的病因 ,血流动力学改变 ,超声表现以及合并其他颈部血管严重病变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与窃血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经超声检查并经临床确诊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 49例。结果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结论 当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起始段病变 ,合并颈部其他血管严重病变时 ,不应单纯依靠椎动脉的血流方向来估测同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的狭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椎动脉反流 彩色多普勒超声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超声检查 SSS 病因 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椎动脉和乳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光 李慧玲 +2 位作者 张征 苏里亚 彭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和乳内动脉血流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7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患侧椎动脉和乳内动脉,判断血流方向和进行血流频谱分析。结果椎动脉Ⅰ度窃血5例,乳内动脉血流方向均为正向血...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和乳内动脉血流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7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的患侧椎动脉和乳内动脉,判断血流方向和进行血流频谱分析。结果椎动脉Ⅰ度窃血5例,乳内动脉血流方向均为正向血流。椎动脉Ⅱ度窃血7例,乳内动脉有3例收缩期出现低速短暂的反流,其余4例为正向血流。椎动脉Ⅲ度窃血5例中,有4例乳内动脉为全心动周期的反向血流,1例收缩期出现反向血流。结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患侧椎动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窃血;而乳内动脉也可通过侧支循环发生反向血流,参与代偿上肢动脉供血。椎动脉和乳内动脉的收缩期血流变化均早于舒张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乳内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个被忽视的肝病治疗靶点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全达 宋扬 周宁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肝脏对动脉低灌注所致的缺氧非常敏感,这在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并发症(如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中已经得到证实,可导致严重的胆道缺血性损害、移植物失功能、甚至受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是肝移植术后一种较少认识... 肝脏对动脉低灌注所致的缺氧非常敏感,这在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并发症(如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中已经得到证实,可导致严重的胆道缺血性损害、移植物失功能、甚至受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是肝移植术后一种较少认识的动脉并发症。SASS本质是粗大的脾动脉"盗走"肝动脉血流而导致肝动脉灌注不良;不及时干预,SASS亦可导致严重的移植物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未形成"肝硬化性SASS"概念,更未认识其危害性。肝硬化性SASS是慢性肝病损害的结果,并加重肝损害的病理过程,临床上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基础肝病合并脾脏肿大等异常。我们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及血管造影证实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SASS,并证实纠正SASS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评级等显著改善,并降低了消化道出血风险。因此,该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肝硬化性SASS概念,并证实SAS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改善肝功能的一个有效治疗靶点,可作为等待肝移植的架桥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移植 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动脉穿刺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泉 景在平 +3 位作者 赵志清 冯翔 陆清声 梅志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肱动脉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解剖肱动脉后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结果15例均有锁骨下动脉窃血表现,MRA或DSA显示锁骨下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所有病例... 目的观察经肱动脉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解剖肱动脉后逆行穿刺,行支架成形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结果15例均有锁骨下动脉窃血表现,MRA或DSA显示锁骨下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所有病例在放置Wallstent或Palmaz支架后脉搏搏动恢复,临床症状消失,造影显示血管及支架恢复通畅,近期疗效满意。随访3~30个月均通畅,无症状复发。结论使用解剖肱动脉后逆行穿刺支架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更符合局部血管解剖特点,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动脉入路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血管内支架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何旭 顾建平 +6 位作者 楼文胜 陈亮 陈国平 苏浩波 宋进华 汪涛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对1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其中左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狭窄7例、闭塞6例。结果 13例患者锁骨下动脉均成功置入内支架(均为自膨胀支架),术后患...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对13例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其中左锁骨下动脉近段重度狭窄7例、闭塞6例。结果 13例患者锁骨下动脉均成功置入内支架(均为自膨胀支架),术后患侧桡动脉、肱动脉搏动恢复正常,原有窃血现象消失,椎动脉顺行显影良好,4例锁骨下动脉完全闭塞患者采用经患侧肱动脉逆行法穿刺置入支架。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介入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被引量:5
9
作者 田锦林 杜亚辉 +4 位作者 王伟 李云松 郭跃辉 李春雷 陈硕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10例)或闭塞(5例)的患者资料。采用经股动脉顺行穿刺或经肱动脉逆行穿刺方式开通,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后观察...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的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锁骨下动脉狭窄(10例)或闭塞(5例)的患者资料。采用经股动脉顺行穿刺或经肱动脉逆行穿刺方式开通,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体征及并发症。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15/15),术后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双上肢收缩压差由术前的(47.00±19.30)mmHg下降至(5.33±2.3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造影示椎动脉血流转为正向血流。随访1~4年,未发现再狭窄。结论介入治疗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引起的SS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动脉硬化 闭塞性 管成形术 气囊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与介入治疗 三、肝移植术后动脉窃血综合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麟荪 施海彬 赵林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764-768,共5页
动脉窃血综合征(ASS)是肝移植术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以脾动脉、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窃血导致移植肝灌注不足为特征,可导致胆道狭窄甚至移植物失功能等并发症。加强对ASS的认识,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移植肝脏功能的保护相当重要。... 动脉窃血综合征(ASS)是肝移植术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以脾动脉、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窃血导致移植肝灌注不足为特征,可导致胆道狭窄甚至移植物失功能等并发症。加强对ASS的认识,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移植肝脏功能的保护相当重要。术后常规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可筛选可疑病例,血管造影是诊断ASS的金标准。介入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微创、高效、并发症少,而脾动脉中段弹簧圈栓塞是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并发症 介入治疗 动脉 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前性门脉高压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震 汪忠镐 +2 位作者 王雷永 霍小森 季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92-193,共2页
1一般资料患儿男性,12岁。因间断性呕血4年而入院。钡餐X线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血常规:WBC 0.78×109/L,RBC 2.72×1012/L,PLT 40.4×109/L,Hb 68 g/L。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术前CT动脉造影示脾动脉粗大,肝动脉... 1一般资料患儿男性,12岁。因间断性呕血4年而入院。钡餐X线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血常规:WBC 0.78×109/L,RBC 2.72×1012/L,PLT 40.4×109/L,Hb 68 g/L。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术前CT动脉造影示脾动脉粗大,肝动脉分支纤细。CT静脉造影示脾静脉粗大,汇合进入门静脉左支发出的粗大脐旁静脉下行与右髂静脉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功能亢进 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D和DSA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介入治疗效果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金友贺 肖亮 +1 位作者 曹云鹏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9-140,共2页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观察锁骨下动脉窃血病人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 (PTA)及内支架植入术 (PTAS)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评价PTA及PTAS近、远期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管造影术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经皮管内成形术 经皮管内成形内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先东 唐茂松 李春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648-649,共2页
关键词 超声诊断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彩色多普勒流显像 临床价值 回顾性 临床意义 病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A在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者术前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牟焕晨 杨絮 +4 位作者 吕佳南 张武 徐鹏 郑红秋 许传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应用256层CTA技术观测左锁骨下动脉解剖特点,评价CTA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介入治疗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确诊的SSS患者(疾病组)及500例无SSS受检者(对照组)左锁骨下动脉CTA资料,测量受检者左... 目的应用256层CTA技术观测左锁骨下动脉解剖特点,评价CTA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介入治疗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临床确诊的SSS患者(疾病组)及500例无SSS受检者(对照组)左锁骨下动脉CTA资料,测量受检者左锁骨下动脉自主动脉弓的起始角度;评价疾病组左锁骨下动脉斑块的特点、管腔狭窄及闭塞情况。结果所有受检者左锁骨下动脉自主动脉弓的起始角度为:71.98°±8.26°,疾病组左锁骨下动脉起始角度〈71.98°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左锁骨下动脉管腔闭塞11例(18.33%),闭塞范围为9~24mm;中度狭窄7例(11.67%),重度狭窄42例(70.00%),狭窄长度8~31mm;偏心性斑块33例,环形斑块16例。以DSA为金标准,CTA诊断左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的敏感度为96.77%,特异度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6.97%。结论 256层CTA可准确测量左锁骨下动脉的各项解剖数值;对左SSS术前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动脉窃血综合征的介入诊疗(附5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光 刘英秀 +1 位作者 王健 祁吉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0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5例患者因肝移植治疗术后超声多普勒检查肝内未见动脉血流,提示肝动脉闭塞而行急症DSA检查。血管造影诊断为窃血综合征,并行窃血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结果:5例... 目的:对肝移植术后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5例患者因肝移植治疗术后超声多普勒检查肝内未见动脉血流,提示肝动脉闭塞而行急症DSA检查。血管造影诊断为窃血综合征,并行窃血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结果:5例患者中脾动脉窃血4例,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胃右动脉窃血1例,患者随访时间3~9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移植肝脏功能正常,未见与动脉栓塞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肝移植术后动脉窃血综合征虽然发生率不高,但造成的危害严重,应该受到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彩夺目对于移植肝脏功能的保护相当重要。介入栓塞治疗以其微创、高效、并发症少的优点,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肝移植 放射学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成形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一例
16
作者 李迎春 王家平 +3 位作者 闫东 袁曙光 韩正林 龚颖娜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7期646-646,共1页
关键词 管内成形术 治疗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管造影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流变化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段军 邹凤军 +2 位作者 孙晓勤 徐婕 丁五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及上肢动脉的血流变化特点。方法选择56例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血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椎动脉及上肢动脉的血流变化特点。方法选择56例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的内径、内膜中层厚度、血流方向及速度,观察动脉狭窄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 56例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发生率较右侧高;部分性锁骨下动脉盗血18例,完全性38例。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及上肢动脉的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多数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并对盗血程度进行评估,是诊断老年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无创首选简便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18
作者 蔡武 龚建平 +6 位作者 乔方 朱江涛 张伟 刘蓉 张博 钱爱民 曹勇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24-827,共4页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24例行CTA和DSA检查,在CT工作站对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进行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比,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24例行CTA和DSA检查,在CT工作站对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进行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后处理,并与DSA结果对照。结果 24例CTA显示共72支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25支血管存在狭窄性病变,重度狭窄18支,完全闭塞7支。CTA诊断血管低估1支,高估0支。以DSA检出血管狭窄程度≥70%为阈值,CTA对狭窄程度诊断的敏感性96.0%,特异性100%,准确率98.6%,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7.9%。根据CTA检查结果行单纯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4例,同时行支架置入20例,共21枚。结论 64层螺旋CTA是评估锁骨下动脉和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可靠方法,可作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术前评价的首选检查,为临床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气囊扩张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阮利江 王岩 +2 位作者 黄伟 孙淑娟 彭向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499-501,共3页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中颅内椎动脉盗血程度与锁骨下动脉(SA)狭窄程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关系,并探讨束臂试验与SA远端血流频谱检测的意义。方法对32例SSS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按SA收缩峰血流速度,将... 目的分析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中颅内椎动脉盗血程度与锁骨下动脉(SA)狭窄程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关系,并探讨束臂试验与SA远端血流频谱检测的意义。方法对32例SSS患者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按SA收缩峰血流速度,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狭窄组(18例)、重度狭窄组(11例)和闭塞组(3例),分别比较不同盗血程度与血管狭窄程度及VBI的关系。结果轻中度狭窄组椎动脉无盗血和Ⅰ度盗血的比例为17/18,显著高于重度狭窄组的4/11(P<0·05),Ⅱ度、Ⅲ度盗血的比例为1/18,显著低于重度狭窄组的7/11(P<0·05);重度狭窄组Ⅲ度盗血的比例为1/11,显著低于闭塞组的3/3(P<0·05)。无盗血、Ⅰ度、Ⅱ度和Ⅲ度盗血中,VBI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6/12、3/7和2/4。32例患者束臂试验均为阳性。结论颅内椎动脉盗血程度可间接反映SA的狭窄程度,与VBI可能无关。束臂试验和探测SA远端血流频谱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束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5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峰 李俊霞 +1 位作者 王小静 李杰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19-620,共2页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管造影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78.6%,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45.6mmHg。经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置放术13例,经股动脉和肱动脉...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置放术治疗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15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血管造影示锁骨下动脉平均狭窄78.6%,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45.6mmHg。经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置放术13例,经股动脉和肱动脉联合入路双向造影打通狭窄或闭塞并支架置放2例。结果:15例患者的血管内治疗获得成功,术后即刻桡动脉搏动获得改善,双上肢动脉收缩压差平均为16mmHg。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无神经症状复发。结论:采用血管内技术对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患者支架置放后其效果可靠,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术后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综合征 支架置放术 经股动脉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