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个被忽视的肝病治疗靶点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全达
宋扬
周宁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肝脏对动脉低灌注所致的缺氧非常敏感,这在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并发症(如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中已经得到证实,可导致严重的胆道缺血性损害、移植物失功能、甚至受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是肝移植术后一种较少认识...
肝脏对动脉低灌注所致的缺氧非常敏感,这在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并发症(如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中已经得到证实,可导致严重的胆道缺血性损害、移植物失功能、甚至受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是肝移植术后一种较少认识的动脉并发症。SASS本质是粗大的脾动脉"盗走"肝动脉血流而导致肝动脉灌注不良;不及时干预,SASS亦可导致严重的移植物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未形成"肝硬化性SASS"概念,更未认识其危害性。肝硬化性SASS是慢性肝病损害的结果,并加重肝损害的病理过程,临床上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基础肝病合并脾脏肿大等异常。我们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及血管造影证实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SASS,并证实纠正SASS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评级等显著改善,并降低了消化道出血风险。因此,该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肝硬化性SASS概念,并证实SAS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改善肝功能的一个有效治疗靶点,可作为等待肝移植的架桥性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移植
脾动脉盗血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前性门脉高压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震
汪忠镐
+2 位作者
王雷永
霍小森
季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92-193,共2页
1一般资料患儿男性,12岁。因间断性呕血4年而入院。钡餐X线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血常规:WBC 0.78×109/L,RBC 2.72×1012/L,PLT 40.4×109/L,Hb 68 g/L。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术前CT动脉造影示脾动脉粗大,肝动脉...
1一般资料患儿男性,12岁。因间断性呕血4年而入院。钡餐X线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血常规:WBC 0.78×109/L,RBC 2.72×1012/L,PLT 40.4×109/L,Hb 68 g/L。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术前CT动脉造影示脾动脉粗大,肝动脉分支纤细。CT静脉造影示脾静脉粗大,汇合进入门静脉左支发出的粗大脐旁静脉下行与右髂静脉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
血
压
门静脉
脾
功能亢进
脾动脉盗血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改良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及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4
3
作者
卢昊
许小亚
+4 位作者
叶进冬
郭栋
段留新
李长政
刘全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41-2146,共6页
目的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粗大脾动脉竞争性"窃取"腹腔干血流,引起肝动脉灌注不足(即肝硬化性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探讨脾动脉主干联合分支动脉栓塞的改良脾动脉栓塞术纠正肝硬化性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及脾功能亢进的有效...
目的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粗大脾动脉竞争性"窃取"腹腔干血流,引起肝动脉灌注不足(即肝硬化性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探讨脾动脉主干联合分支动脉栓塞的改良脾动脉栓塞术纠正肝硬化性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及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5年12月在火箭军总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脾功能亢进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肝硬化患者220例,分成3组,即给予药物或联合内镜干预的内科治疗组(120例)、内科治疗基础上实施传统的部分脾栓塞组(PSE组,40例)和联合脾动脉主干及分支动脉栓塞的改良脾动脉栓塞组(MSAE组,60例),中位随访5年以上,并对3组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生存率和消化道出血率;log-rank法检验统计学差异。结果 MSAE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术后5年内整体水平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P值均<0.05)。术后6个月MSAE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P<0.001)和PSE组(P=0.014);术后1年MSAE组Child-Pugh评分仍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P=0.009);术后6个月MSAE组MELD评分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P=0.004)和PSE组(P=0.048);术后1年MSAE组MELD评分仍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P=0.012)。MSAE组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及内镜治疗次数显著低于PSE组和内科治疗组(χ~2=9.41,P=0.009;χ~2=10.91,P=0.004);术后5年MSAE组术后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发生率仍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χ~2=14.70,P=0.002)。MASE组术后并发症(发热、腹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MSAE组中位生存时间45(8~91)个月,PSE组中位生存时间41(6~86)个月,内科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4.5(7~84)个月。随访5年MSAE组死亡7例(11.7%),内科治疗组死亡40例(30%),PSE组死亡7例(17.5%)。MSAE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χ~2=9.733,P=0.001)。结论联合脾动脉主干及分支动脉栓塞的改良型脾动脉栓塞术安全性较高,能有效纠正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和脾动脉盗血,且能改善肝功能,一定程度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动脉盗血
改良型
脾
动脉
栓塞
脾
功能亢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移植术后非闭塞性肝动脉低灌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余海洋
王凯
+1 位作者
李绍钦
贾中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8-740,共3页
肝移植术后非闭塞性肝动脉低灌注(NHAHP)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通常发生于肝移植术后的30 d内;NHAHP会导致移植肝缺血、损伤,甚至失功能。NHAHP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有以下多种机制共同参与:脾动脉盗血、门静脉高灌注、及其所致的肝...
肝移植术后非闭塞性肝动脉低灌注(NHAHP)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通常发生于肝移植术后的30 d内;NHAHP会导致移植肝缺血、损伤,甚至失功能。NHAHP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有以下多种机制共同参与:脾动脉盗血、门静脉高灌注、及其所致的肝动脉血流反应性降低、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加等。NHAHP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虽然DSA是诊断NHAHP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只用于需要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彩色多谱勒血流图联合超声造影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脾动脉主干栓塞是治疗NHAHP的首选方法,其安全有效,能够迅速改善NHA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
动脉
脾动脉盗血
门静脉
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个被忽视的肝病治疗靶点
被引量:
17
1
作者
刘全达
宋扬
周宁新
机构
第二炮兵总医院肝胆胃肠病研究所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基金
北京市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重点项目(D10110005001004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41275)
文摘
肝脏对动脉低灌注所致的缺氧非常敏感,这在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并发症(如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中已经得到证实,可导致严重的胆道缺血性损害、移植物失功能、甚至受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是肝移植术后一种较少认识的动脉并发症。SASS本质是粗大的脾动脉"盗走"肝动脉血流而导致肝动脉灌注不良;不及时干预,SASS亦可导致严重的移植物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未形成"肝硬化性SASS"概念,更未认识其危害性。肝硬化性SASS是慢性肝病损害的结果,并加重肝损害的病理过程,临床上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基础肝病合并脾脏肿大等异常。我们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及血管造影证实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SASS,并证实纠正SASS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评级等显著改善,并降低了消化道出血风险。因此,该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肝硬化性SASS概念,并证实SAS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改善肝功能的一个有效治疗靶点,可作为等待肝移植的架桥性治疗措施。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移植
脾动脉盗血
综合征
Keywords
liver cirrhosis
liver transplantation
splenic arterial steal syndrome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前性门脉高压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震
汪忠镐
王雷永
霍小森
季锋
机构
航空总医院血管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92-193,共2页
文摘
1一般资料患儿男性,12岁。因间断性呕血4年而入院。钡餐X线检查示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血常规:WBC 0.78×109/L,RBC 2.72×1012/L,PLT 40.4×109/L,Hb 68 g/L。肝功能Child分级A级。术前CT动脉造影示脾动脉粗大,肝动脉分支纤细。CT静脉造影示脾静脉粗大,汇合进入门静脉左支发出的粗大脐旁静脉下行与右髂静脉交通,
关键词
高
血
压
门静脉
脾
功能亢进
脾动脉盗血
综合征
Keywords
hypertension
portal
hypersplenia
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
分类号
R657.34 [医药卫生—外科学]
R551.1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改良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及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
14
3
作者
卢昊
许小亚
叶进冬
郭栋
段留新
李长政
刘全达
机构
火箭军总医院全军肝胆胃肠病中心
苏州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介入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41-2146,共6页
基金
基金项目:北京市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Z141107002514110)
文摘
目的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粗大脾动脉竞争性"窃取"腹腔干血流,引起肝动脉灌注不足(即肝硬化性脾动脉盗血综合征)。探讨脾动脉主干联合分支动脉栓塞的改良脾动脉栓塞术纠正肝硬化性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及脾功能亢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5年12月在火箭军总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脾功能亢进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肝硬化患者220例,分成3组,即给予药物或联合内镜干预的内科治疗组(120例)、内科治疗基础上实施传统的部分脾栓塞组(PSE组,40例)和联合脾动脉主干及分支动脉栓塞的改良脾动脉栓塞组(MSAE组,60例),中位随访5年以上,并对3组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3组间比较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生存率和消化道出血率;log-rank法检验统计学差异。结果 MSAE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术后5年内整体水平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P值均<0.05)。术后6个月MSAE组Child-Pugh评分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P<0.001)和PSE组(P=0.014);术后1年MSAE组Child-Pugh评分仍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P=0.009);术后6个月MSAE组MELD评分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P=0.004)和PSE组(P=0.048);术后1年MSAE组MELD评分仍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P=0.012)。MSAE组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及内镜治疗次数显著低于PSE组和内科治疗组(χ~2=9.41,P=0.009;χ~2=10.91,P=0.004);术后5年MSAE组术后消化道出血/再出血发生率仍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χ~2=14.70,P=0.002)。MASE组术后并发症(发热、腹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MSAE组中位生存时间45(8~91)个月,PSE组中位生存时间41(6~86)个月,内科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34.5(7~84)个月。随访5年MSAE组死亡7例(11.7%),内科治疗组死亡40例(30%),PSE组死亡7例(17.5%)。MSAE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χ~2=9.733,P=0.001)。结论联合脾动脉主干及分支动脉栓塞的改良型脾动脉栓塞术安全性较高,能有效纠正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和脾动脉盗血,且能改善肝功能,一定程度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动脉盗血
改良型
脾
动脉
栓塞
脾
功能亢进
Keywords
liver cirrhosis
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
modified splenic artery embolization
hypersplenism
分类号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移植术后非闭塞性肝动脉低灌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余海洋
王凯
李绍钦
贾中芝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8-740,共3页
文摘
肝移植术后非闭塞性肝动脉低灌注(NHAHP)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通常发生于肝移植术后的30 d内;NHAHP会导致移植肝缺血、损伤,甚至失功能。NHAHP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有以下多种机制共同参与:脾动脉盗血、门静脉高灌注、及其所致的肝动脉血流反应性降低、肝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加等。NHAHP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虽然DSA是诊断NHAHP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检查,只用于需要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彩色多谱勒血流图联合超声造影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脾动脉主干栓塞是治疗NHAHP的首选方法,其安全有效,能够迅速改善NHAHP。
关键词
肝移植
肝
动脉
脾动脉盗血
门静脉
灌注
Key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hepatic artery
splenic artery steal syndrome
portal vein
perfusion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个被忽视的肝病治疗靶点
刘全达
宋扬
周宁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前性门脉高压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治
李震
汪忠镐
王雷永
霍小森
季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改良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及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卢昊
许小亚
叶进冬
郭栋
段留新
李长政
刘全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肝移植术后非闭塞性肝动脉低灌注的研究进展
余海洋
王凯
李绍钦
贾中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