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固化石灰石粉尘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常博 陶晗 +2 位作者 易富 黄惠杰 程传旺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露天石灰石矿山的粉尘会导致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着绿色矿山的建设和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工作基于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利用大豆脲酶制备生物抑尘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生物抑尘... 露天石灰石矿山的粉尘会导致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制约着绿色矿山的建设和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工作基于酶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利用大豆脲酶制备生物抑尘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了生物抑尘剂对石灰石粉尘的固化效果,并揭示其固化机理。结果表明脲酶的活性与尿素浓度和温度密切相关,当胶结液浓度为0.8 mol·L^(-1)时,生物抑尘剂的碳酸钙沉淀比最大,pH值为7.47,呈弱碱性。生物抑尘剂作用下的碳酸钙生成量显著提高,抑尘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生物抑尘剂能够有效提高抗风蚀能力,在最高风速下抑尘效率达49.65%,最低风速下更是达到85.45%。此外,生物抑尘剂能有效减缓腐蚀速率,96 h达到0.020 mm/a,约为水的11.05%。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nzyme-induced carbonate precipitation,EICP)的矿化产物主要为方解石型碳酸钙,具有充填、黏附、桥接和整体固化作用,能有效固化石灰石粉尘。研究表明EICP技术的经济性、环保性、可持续性以及对石灰石粉尘的积极影响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极大潜力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 生物抑尘剂 石灰石粉尘 抗风蚀测试 固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的微生物矿化技术在分散性土改良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驰 史冠宇 +2 位作者 武慧敏 王翠艳 高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将基于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的微生物矿化技术运用于分散性土的改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某水库工程的筑坝土料作为岩土基质,通过针孔试验、双密度计试验和碎块试验,对微生物矿化改良前后的土样进行分散性试验鉴定和评价。试验结果显... 将基于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的微生物矿化技术运用于分散性土的改良。以内蒙古呼伦贝尔某水库工程的筑坝土料作为岩土基质,通过针孔试验、双密度计试验和碎块试验,对微生物矿化改良前后的土样进行分散性试验鉴定和评价。试验结果显示,经过微生物矿化改良后的土样抗分散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以脲酶溶液制备的微生物改性剂,改良后土样在针孔试验中经历了50、180、380 mm以及1020 mm的水头后,流出水始终保持清澈透明的状态,且出水口平整;针孔尺寸保持不变,收集针孔试验后的土样进行碎块试验,未出现胶粒的分散状况。双密度计试验中测得经脲酶溶液改良后土样的分散度低于30%,较原土样的分散度降低约50%,土样由分散性转变为非分散性;经微生物菌液改良后土样的分散度为41.1%,较原土样的分散度降低22%,土样由分散性转变为过渡性。以脲酶溶液制备的微生物改性剂,在粒径细小的黏性土中发挥矿化作用更加充分,就分散性土的改良和提高抗分散能力而言,优于以微生物菌液制备的微生物改性剂。首次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技术应用于分散性土的改良,这是绿色微生物矿化技术与水利筑坝材料改良相结合的创新,在筑坝填料分散性土的改良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矿化技术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技术 分散性土 脲酶 针孔试验 分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固化黄土的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董旭光 方礼鑫 +2 位作者 马渊博 胡倩倩 李瑞瑞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9-1020,共12页
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SICP)是一种植物酶微生物矿化技术,为了探究其在黄土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开展0~4.5 mol/L胶结液浓度下固化黄土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分析固化前、后黄土强度及应力-应变关系,通过SEM和XRD测试固化前、后黄土微... 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SICP)是一种植物酶微生物矿化技术,为了探究其在黄土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开展0~4.5 mol/L胶结液浓度下固化黄土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分析固化前、后黄土强度及应力-应变关系,通过SEM和XRD测试固化前、后黄土微观结构变化和矿物组成。结果表明,随胶结液浓度增大,黄土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胶结液浓度为2.5 mol/L时,强度最大;经SICP固化后,黄土强度显著提升,最大为2066.63 kPa,较未固化土至少增大1.31倍。SEM测试表明,SICP固化生成的碳酸钙晶体可以填充土粒孔隙,胶结部分土颗粒,进而提高土体强度;XRD测试表明,固化前后黄土的主要矿物成分不变,但固化后碳酸钙晶体的衍射峰数量和高度明显增加。成果可为应用SICP技术固化黄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强度特性 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SICP)技术 三轴试验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EICP注浆固化砂质黏性紫色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黎桉君 刘鹏 +4 位作者 张静 汪时机 李贤 梅立奎 牛作鹏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29-2438,共10页
紫色土广泛分布于中国三峡库区,受极端环境与气候影响,土体结构和力学性能退化严重,可采用生物矿化技术(MICP/EICP)进行加固处理,然而紫色土呈砂质黏性,渗透性弱,传统方法的固化效果有限,为此,引入一种单相低pH负压注浆的新型EICP技术... 紫色土广泛分布于中国三峡库区,受极端环境与气候影响,土体结构和力学性能退化严重,可采用生物矿化技术(MICP/EICP)进行加固处理,然而紫色土呈砂质黏性,渗透性弱,传统方法的固化效果有限,为此,引入一种单相低pH负压注浆的新型EICP技术。通过表面硬度、无侧限抗压强度、碳酸钙含量、SEM和XRD测试对比分析预拌合、单相低pH注浆、双相低pH负压注浆和单相低pH负压注浆法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50g/L脲酶浓度和1.2mol/L胶结液浓度为EICP注浆固化紫色土的最适浓度;单相低pH负压注浆法可使表面硬度增加9.1%,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刚度的提升达到84.44%,144.37%,且能够明显提高碳酸钙含量和胶结均匀性,在4种固化方法中效果最优。结果表明新型EICP单相低pH负压注浆法对砂质黏性紫色土力学性能的改善是有效的,在细粒土加固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 脲酶浓度 固化方法 无侧限抗压强度 胶结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钙源EICP溶液改良路基黄土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田威 云伟 +1 位作者 党可欣 李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1,共9页
由于黄土地区路基基床强度低,在长期动态压力下黄土会发生不均匀沉降、滑坡或坍塌等工程问题。为了使动荷载作用下的黄土强度更符合实际工程需要,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本工作以陕西某基坑黄土为研... 由于黄土地区路基基床强度低,在长期动态压力下黄土会发生不均匀沉降、滑坡或坍塌等工程问题。为了使动荷载作用下的黄土强度更符合实际工程需要,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本工作以陕西某基坑黄土为研究对象,在胶凝液中引入环保型木钙代替传统钙源进行技术改进,结合室内动三轴试验在不同围压下比较三种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EICP溶液能显著提高黄土的动强度;同一围压下,黄土试样动应力和阻尼比随应变的增大逐渐升高,而动剪切模量随应变的增大逐渐降低;围压较小时,乙酸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较好,而当围压较大时,木钙源EICP溶液对黄土动强度的改良效果较好;同一试样所受围压越大,动强度和动剪切模量越大,阻尼比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黄土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 木钙 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钙源EICP溶液固化路基黄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田威 李腾 +3 位作者 贾能 贺礼 张雪珂 张旭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74-81,共8页
黄土地区有砟货用铁路路基遇水强度下降,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针对该工程问题,采用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固化路基黄土,在胶凝液中开展了以环保型木钙代替传统钙源进行技术改进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木钙源EICP溶液能... 黄土地区有砟货用铁路路基遇水强度下降,严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针对该工程问题,采用植物源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技术固化路基黄土,在胶凝液中开展了以环保型木钙代替传统钙源进行技术改进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木钙源EICP溶液能同时显著提高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其中,无侧限抗压强度提高至0.232 MPa,提高了20.8%;抗剪强度指标C值提高至69.06 kPa,提高了31.2%;Φ值提高至26.8°,提高了52.3%。其次,木钙源EICP溶液的抗剪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氯化钙源和乙酸钙源的EICP溶液,并且各组分存在最优浓度。其中,1000 U/g活性脲酶的最优浓度为3 g/L,尿素的最优浓度为1 mol/L,木钙的最优浓度为1 mol/L。随着各组分掺量的增加,黄土的抗剪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最后,通过XRD、SEM等微观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木钙源EICP溶液改良黄土强度的作用机理,发现其中脲酶诱导产生的碳酸钙晶体既胶结了黄土骨架颗粒,也填充了粒间孔隙,同时提高了土颗粒间的摩擦强度和粘结强度,最终改善土体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EICP) 木钙 黄土 强度 细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方法加固饱和砂土提高抗液化能力的动三轴试验研究
7
作者 蒋超 周云东 +1 位作者 张燚 高玉峰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11,共7页
在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基易达到液化状态,从而形成安全隐患。以标准砂为材料进行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SICP)的胶结固化,对30%、40%和50%相对密实度下的中密砂分别做1~3次处理,进行不同循环剪应力与有效固结围压比值下的动三轴试验... 在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基易达到液化状态,从而形成安全隐患。以标准砂为材料进行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SICP)的胶结固化,对30%、40%和50%相对密实度下的中密砂分别做1~3次处理,进行不同循环剪应力与有效固结围压比值下的动三轴试验。通过分析动应变、超孔隙水压力、动循环次数,对SICP方法处理饱和砂土的抗液化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试样的孔压与应变发展都呈现出分阶段增长的特点,孔压在加载瞬间会急剧增长到一定水平,而后伴随塑性应变以稳定的速率增长,直至破坏。SICP方法处理饱和砂土能有效增强砂土的抗液化能力,减缓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速度,且处理次数越多,密实度越高,抗液化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大豆脲酶诱导碳酸钙沉积 地基液化 动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eld trial on use of soybean crude extract for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and wind erosion control of sandy soil 被引量:17
8
作者 GAO Yu-feng MENG Hao +2 位作者 HE Jia QI Yong-shuai HANG 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320-3333,共14页
Wind ero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storm form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 Wind ero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storm form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SICP)on reducing wind erosion risk of sandy soil.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Ulan Buh Desert,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China.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CP method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urface strength and wind e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topsoil.The optimal cementation solution(urea-CaCl2)concentration and spraying volume,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sandy land,were 0.2 mol/L and 4 L/m^2,respectively.Under this condition,the CaCO3 content was approximately 0.45%,the surface strength of sandy soil could reach 306.2 kPa,and the depth of wind erosion was approximately zero,after 30 d completion of SICP treatment.Soil surface strength decli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and long-term sand fixation effects of SICP treatment varied depending on topography.Whereas wind erosion in the top area of the windward slope was remarkable,sandy soils on the bottom area of the windward slope still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surface strength and a low degree of wind erosion 12 month after SICP treatment.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ests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confirmed the precipitation of CaCO3 and its bridge effect.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SICP method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to protect sandy soil from wind erosion in deser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SICP) biocementation sandy soil erosion controll field te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