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镁叶绿酸a缓解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肝肠损伤研究
1
作者 刘若曦 曾全恒 +1 位作者 蔡甜 陈科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7-87,共11页
该文结合组织病理、血液生化及高通量分析技术(微生物多样性和肝、菌群代谢组学)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6、0.12、0.08、0.04 mg/mL)脱镁叶绿酸a(pheophorbide a,Pheo a)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肝肠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体重结果表明高浓... 该文结合组织病理、血液生化及高通量分析技术(微生物多样性和肝、菌群代谢组学)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6、0.12、0.08、0.04 mg/mL)脱镁叶绿酸a(pheophorbide a,Pheo a)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小鼠肝肠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体重结果表明高浓度组(0.16、0.12 mg/mL)小鼠体重显著低于高脂膳食对照组(P<0.05)。血糖值测定结果发现高浓度组小鼠血糖值处于正常范围,而低浓度组(0.08、0.04 mg/mL)和高脂膳食对照组处于糖尿病前期血糖值范围。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脱镁叶绿酸a显著降低高脂膳食诱导的甘油三酯、胰岛素、IL-6、IL-1β、丙二醛表达水平(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肝脏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烟酰甘氨酸、琥珀酸、丙氨酸、谷氨酸和缬氨酸等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P<0.05)。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脱镁叶绿酸a在属水平上显著升高拟杆菌属(Muribaculaceae)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丰度,降低梭菌属(Clostridium)的丰度(P<0.05)。肠道菌群代谢组学揭示草乙酸、甲基-2-羟基异丁酸、α-酮戊二酸等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P<0.05)。综上,脱镁叶绿酸a可有效延缓高脂膳食小鼠体重增加,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调节作用,显著逆转高脂膳食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并减少高脂膳食引起的低度炎症,进而缓解代谢综合征、促进机体健康,相应的调控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镁叶绿酸a 高脂膳食 肝脏损伤 肠道菌群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和温度对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武昌 王荣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0-52,共3页
Chlorophyll a and phaeophorbide a degradation rate under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At 15℃, Chlorophyll a degradation rate under light and without light were in avenge 1. 13 m2 Einst-1 an... Chlorophyll a and phaeophorbide a degradation rate under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At 15℃, Chlorophyll a degradation rate under light and without light were in avenge 1. 13 m2 Einst-1 and 0. 03 d-1 respectively. Pheoporbide a degradation rate under light was in average 0.15 m Einst -1. At - 20℃, chlorophyl a and pheophorbide a did not degrade obviously. The product of chlorophyll a and pheophorbide a degradation was no-fluorescenc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脱镁叶绿酸a 降解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镁叶绿酸-a甲酯的合成及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永明 王进军 邬旭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750,共4页
用荧光光谱和UV Vis光谱研究了脱镁叶绿酸a甲酯(Methylpheo phorbide a)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iumAlbumin,BSA)的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叶绿酸a甲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在水溶液中脱镁叶绿酸a甲酯... 用荧光光谱和UV Vis光谱研究了脱镁叶绿酸a甲酯(Methylpheo phorbide a)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SeriumAlbumin,BSA)的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叶绿酸a甲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在水溶液中脱镁叶绿酸a甲酯发生自聚,它与蛋白质以表观摩尔比2∶1牢固结合,其结合常数KB=6.7×104L·mol-1。而在四氢呋喃与水的混合溶液中脱镁叶绿酸a甲酯以单分子状存在,其与BSA的结合摩尔比为1∶1。BSA分子与叶绿酸a甲酯的结合点位为1。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脱镁叶绿酸a甲酯)间距离r=3.50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镁叶绿酸-a甲酯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结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镁叶绿酸的制备及其光敏抗菌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唐蕾 徐磊 +1 位作者 韩跃 毛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4-476,共3页
以初步纯化的叶绿素为原料,利用叶绿素酶水解、选择性酸降解两种方法制备脱镁叶绿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得到的产物图谱相似,酸降解产物中脱镁叶绿酸A的含量较高。抗菌实验表明脱镁叶绿酸对革兰阳性菌具有光敏抑菌效果,对革... 以初步纯化的叶绿素为原料,利用叶绿素酶水解、选择性酸降解两种方法制备脱镁叶绿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得到的产物图谱相似,酸降解产物中脱镁叶绿酸A的含量较高。抗菌实验表明脱镁叶绿酸对革兰阳性菌具有光敏抑菌效果,对革兰阴性菌和酵母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镁叶绿酸 叶绿素酶 高效液相色谱 光敏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脱镁叶绿酸a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纪平雄 张廿六 +3 位作者 陈芳艳 杨熙鸿 张学武 黄星光 《中国蚕业》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叶绿素A 脱镁叶绿酸a 分离 鉴定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E)-环酮肟的化学反应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6
作者 李明晶 孙华云 +1 位作者 潘燕飞 王进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31-1536,共6页
以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起始原料并转化成(E/Z)-焦脱镁叶绿酸-131-酮肟,经历与NCS的亲电取代、硝酸铊或四氧化锇的氧化以及与重氮甲烷的1,3-偶极环加成等不同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系列二氢卟吩化合物。新合成的叶绿素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均经... 以焦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起始原料并转化成(E/Z)-焦脱镁叶绿酸-131-酮肟,经历与NCS的亲电取代、硝酸铊或四氧化锇的氧化以及与重氮甲烷的1,3-偶极环加成等不同化学反应,生成了一系列二氢卟吩化合物。新合成的叶绿素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均经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元素分析予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脱镁叶绿酸-a 二氢卟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脱镁叶绿酸-a光敏助氧化生物学效应研究
7
作者 马士成 于海宁 沈生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1-645,共5页
通过对焦脱镁叶绿酸-a紫外可见吸收、化学发光以及电子自旋共振(ESR)等特性的研究,证实焦脱镁叶绿酸-a具有良好的光敏助氧化作用,其光敏化作用沿Ⅱ型机制进行.通过光照条件下焦脱镁叶绿酸-a对Tn-5B1-4细胞存活率的测定和饲毒法对鳞翅目... 通过对焦脱镁叶绿酸-a紫外可见吸收、化学发光以及电子自旋共振(ESR)等特性的研究,证实焦脱镁叶绿酸-a具有良好的光敏助氧化作用,其光敏化作用沿Ⅱ型机制进行.通过光照条件下焦脱镁叶绿酸-a对Tn-5B1-4细胞存活率的测定和饲毒法对鳞翅目害虫的胃毒作用研究发现:焦脱镁叶绿酸-a在浓度为10μmol·L-1处理48 h光照30 min时细胞存活率仅为6.29%;用焦脱镁叶绿酸-a处理48 h并经紫外灯和可见光照1 h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3龄幼虫的死亡率各为60%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焦脱镁叶绿酸-a对Tn-5B1-4细胞和鳞翅目害虫的生长有严重影响.说明焦脱镁叶绿酸-a具有极好的光敏助氧化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镁叶绿酸-a 小菜蛾 Tn-5B1—4细胞 光敏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酰基焦脱镁叶绿酸甲酯的格氏反应及其叶绿素衍生物的合成
8
作者 纪建业 夏尚文 王进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78-981,共4页
叶绿素-α衍生物是环状四吡咯化合物,虽然由于D环双键的饱和而隶属于卟吩类化合物,但仍然保持卟啉基所具有的多齿配位作用以及共轭大环的结构表征,其中,连带多种有机官能团的非对称性氮杂轮烯结构、A-B环端的亲脂溶性和C-D环端亲水... 叶绿素-α衍生物是环状四吡咯化合物,虽然由于D环双键的饱和而隶属于卟吩类化合物,但仍然保持卟啉基所具有的多齿配位作用以及共轭大环的结构表征,其中,连带多种有机官能团的非对称性氮杂轮烯结构、A-B环端的亲脂溶性和C-D环端亲水溶性以及稠并的五元E-环,均明显影响着叶绿素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为叶绿素-α的降解产物的焦脱镁叶绿酸-α甲酯一直是光动力抗癌药物的理想合成前体,在新型光动力抗癌药物的合成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许多QSAR研究表明,卟吩环上取代基的链长、官能团的位置以及取代基的几何形状均对PDT药物的理化性质和PDT疗效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3-烷氧基取代焦脱镁叶绿酸-α随着分子的脂溶性增加,相应地提升卟吩在肿瘤细胞的积聚能力,这些研究工作启发人们合成带有各种不同取代基团的环状四吡咯化合物,进而探求和筛选可用于光动力疗法的抗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镁叶绿酸衍生物 Grignard反应 合成 光动力疗法(P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镁叶绿酸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磊 唐蕾 +3 位作者 邵蔚蓝 张峰 陈蕴 吴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68,共3页
以叶绿素为提取物,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光敏活性剂—脱镁叶绿酸a.其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在光照条件下,脱镁叶绿酸a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大肠杆菌原生质体的再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暗培养条件下,脱镁叶绿酸a的抑制作用减弱.
关键词 脱镁叶绿酸α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表达与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宁宁 聂佳伟 +5 位作者 王亚辉 李婷 赵志鑫 张兴华 薛吉全 徐淑兔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94-1203,共10页
【目的】分析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序列多态性,并挖掘该基因与玉米成熟后期穗位叶叶绿素组分含量相关的功能位点,为基于ZmPAO开发功能标记提供结构信息,有助于对玉米成熟后期叶绿素代谢遗传机制的理解。【方法】以141份具有广... 【目的】分析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序列多态性,并挖掘该基因与玉米成熟后期穗位叶叶绿素组分含量相关的功能位点,为基于ZmPAO开发功能标记提供结构信息,有助于对玉米成熟后期叶绿素代谢遗传机制的理解。【方法】以141份具有广泛遗传变异的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组成关联群体,以2个环境7个时间点的叶绿素组分含量为表型数据,利用Tassel 5.0通过混合线性模型(MLM,mixed linear model)开展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与成熟后不同时期叶绿素组分变化的相关变异位点的关联分析,并对性状的有效关联位点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在玉米生长后期大部分取样时间点的叶绿素组分含量变异较大,叶绿素a普遍低于叶绿素b的含量,最终总叶绿素(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和)有下降趋势。结果共鉴定ZmPAO中19个有效功能位点,其中4个处于外显子区,1个位于UTR区域,其他均位于内含子区域;功能位点对叶绿素组分含量变异的表型解释率在3.89%~16.57%,总表型效应在5.24%~41.78%。来自第6个内含子的位点S3235对于Yang-chlb6有高达16.57%的表型解释率;第7外显子S3675分别解释了Yang-chla1和Yangchlb1表型变异的12.16%和14.14%。性状显著单倍型中有利位点和关联分析的变异位点偏好相似。【结论】有效功能位点挖掘和性状单倍型分析表明,ZmPAO外显子发生了2个氨基酸变异,均由疏水氨基酸转化为亲水氨基酸,说明该基因可能通过蛋白结构的变异进行调控,但较多关联位点处于非编码区,说明该基因也受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水平受环境影响较大,故导致该基因出现不同地点因播期和生育期的不同找到的关联位点并不一致,但有效变异位点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绿 玉米脱镁叶绿酸氧化酶基因(ZmPAO)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脱镁叶绿酸甲酯介导光动力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礼义 林海丹 +1 位作者 虞乐华 白定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光敏剂焦脱镁叶绿酸甲酯(pyropheophorbide-a methyl ester,MPPa)介导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期生长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随机分为对照组、单药... 目的探讨光敏剂焦脱镁叶绿酸甲酯(pyropheophorbide-a methyl ester,MPPa)介导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期生长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随机分为对照组、单药组(仅MPPa处理)、单光组(仅光照处理)和MPPa-PDT组(MPPa和光照处理),使用不同浓度MPPa(0、0.5、1、2、4μmol·L^(-1))及不同光照强度(0、0.9、1.8、2.7、3.6 J/cm^2)干预MCF-7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DCFH-DA染色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产生;Transwell、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PTEN、Akt、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单药组和单光组相比, MPPa-PDT能抑制MCF-7细胞活性,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DCFH-DA染色显示,MPPa-PDT组细胞内ROS产生明显高于各对照组;Transwell及划痕实验结果表明,MPPa-PDT组细胞迁移能力较各对照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PPa-PDT组E-cadherin、PTEN蛋白表达升高,p-Akt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MPPa介导光动力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CF-7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涉及PTEN/Akt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镁叶绿酸甲酯 光动力 乳腺癌 迁移 E-钙黏蛋白 P-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脱镁叶绿酸a提取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圣倩倩 祝遵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7期1324-1327,1330,共5页
综述了脱镁叶绿酸a化合物的提取技术及测定方法。提取技术如丙酮法、乙醇法、丙酮-乙醇法、Hynninen选择性酸法、酸碱法、甲醇法,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分析法等。通过对脱镁叶绿酸a提取和分析方法的总结和比... 综述了脱镁叶绿酸a化合物的提取技术及测定方法。提取技术如丙酮法、乙醇法、丙酮-乙醇法、Hynninen选择性酸法、酸碱法、甲醇法,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分析法等。通过对脱镁叶绿酸a提取和分析方法的总结和比较,提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今后脱镁叶绿酸a提取工艺的改进和发展方向,旨在为脱镁叶绿酸a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技术 测定方法 总结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发酵研究脱镁叶绿素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全恒 王元楷 +5 位作者 周纯洁 陈玉瑶 庄子越 张文华 蔡甜 陈科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6-133,共8页
叶绿素可以影响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缓解肥胖和改善炎症,但相关作用还需要深入探究。该研究采用体外厌氧模式,向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中添加脱镁叶绿素,进一步探究脱镁叶绿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发酵4... 叶绿素可以影响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缓解肥胖和改善炎症,但相关作用还需要深入探究。该研究采用体外厌氧模式,向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粪便肠道菌群中添加脱镁叶绿素,进一步探究脱镁叶绿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调节作用。发酵48 h后,运用16S rRNA微生物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靶向测定短链脂肪酸,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脱镁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对上述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组,脱镁叶绿素组在门水平上能够降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提高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属水平上显著抑制致病菌(P<0.05)埃希氏-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丰度。短链脂肪酸测定结果表明,脱镁叶绿素能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其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显著提升(P<0.05)。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显示,高脂粪菌受到脱镁叶绿素额外作用后可产生脂类化合物、氨基衍生物、胆汁酸盐等代谢物,并且还能产生抗生素类物质(istamycin AO、夫西地酸、庆大霉素C1等)。综上,脱镁叶绿素能够调节高脂饮食诱导的肠道菌群结构与代谢,对机体健康具有潜在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体外发酵 叶绿素a 脱镁叶绿酸a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镁叶绿三酸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
14
作者 杜俊杰 郭仁舆 朱蓉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00-302,共3页
本文报道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脱镁叶绿三酸在S_(180)腹水瘤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肿瘤组织与不同组织间的分布比。静注20mg/kg的脱镁叶绿三酸6h后,不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达峰值。药后24h,药物在肿瘤与皮肤及骨骼肌之间的分布差距最大,... 本文报道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脱镁叶绿三酸在S_(180)腹水瘤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及肿瘤组织与不同组织间的分布比。静注20mg/kg的脱镁叶绿三酸6h后,不同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达峰值。药后24h,药物在肿瘤与皮肤及骨骼肌之间的分布差距最大,肿瘤/皮肤和肿瘤/骨骼肌分布比分别为19和34。实验结果表明脱镁叶绿三酸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新型肿瘤光化学诊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 小鼠 肿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酸降解叶绿素产物分析及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15
作者 唐蕾 徐磊 +3 位作者 韩跃 邵蔚蓝 陶冠军 秦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4-87,共4页
脱镁叶绿酸a可以作为光敏活性剂用于光动力治疗.从天然植物的叶绿素出发,采用酸选择性降解,硅胶层析纯化的方法制备脱镁叶绿酸a.得到的产物经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分析,表明其光谱吸收和分子量均与脱镁叶绿酸a一致.利用荧光... 脱镁叶绿酸a可以作为光敏活性剂用于光动力治疗.从天然植物的叶绿素出发,采用酸选择性降解,硅胶层析纯化的方法制备脱镁叶绿酸a.得到的产物经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分析,表明其光谱吸收和分子量均与脱镁叶绿酸a一致.利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脱镁叶绿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脱镁叶绿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1:1的配合物,结合常数为5·0×105L/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镁叶绿酸a 牛血清白蛋白 液相色谱-质谱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黄海沉积物中叶绿素的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肖娜 刘素美 +2 位作者 吕瑞华 张经 邹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03-610,共8页
研究了 2 0 0 0年 1 0月和 2 0 0 1年 5月东、黄海航次所采集的沉积物中叶绿素 a及其降解产物脱镁叶绿酸的含量与分布 ,比较了沉积物样品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培养后的叶绿素 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整个东、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 a... 研究了 2 0 0 0年 1 0月和 2 0 0 1年 5月东、黄海航次所采集的沉积物中叶绿素 a及其降解产物脱镁叶绿酸的含量与分布 ,比较了沉积物样品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培养后的叶绿素 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整个东、黄海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 a的含量是以长江口附近的 E4站含量最高 ,1 0月份为 2 .4 8μg/ g,5月份为 3.0 1μg/ g;对各站位 ,随深度增加叶绿素 a和脱镁叶绿酸的含量呈递减趋势 ,到一定深度含量不再变化 ;个别站位叶绿素 a和脱镁叶绿酸的含量在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过程中产生了小的突跃 ,可能是由于生物扰动和环境变化引起的 ;脱镁叶绿酸作为叶绿素 a的主要降解产物随深度增加成为叶绿素存在的主要形式 ;充空气和氮气培养均能增加表层沉积物中叶绿素 a的含量 ;比较了 2 0 0 0年 1 0月份沉积物中叶绿素 a与上层水柱中叶绿素 a的相对含量 ,就 5个站位的平均值而言 ,沉积物中的叶绿素占上层水柱中叶绿素的 36 .9% ,而长江口附近的 E4站沉积物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为 1 1 1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沉积 叶绿素A 黄海 东海 脱镁叶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赤潮爆发过程中水体及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与叶绿素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春宇 谭烨辉 +2 位作者 柯志新 刘华健 刘甲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7-466,共10页
为探讨夜光藻赤潮爆发时期,珠江口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与释放特征及其对水体和沉积物中叶绿素Chl-a、脱镁叶绿酸Pha-a分布的影响,于2015年1月对珠江口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发现,在赤潮爆发期间水体中的NO3-N、NH4-N含量较高,占DIN的比例... 为探讨夜光藻赤潮爆发时期,珠江口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与释放特征及其对水体和沉积物中叶绿素Chl-a、脱镁叶绿酸Pha-a分布的影响,于2015年1月对珠江口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发现,在赤潮爆发期间水体中的NO3-N、NH4-N含量较高,占DIN的比例分别为59%、32.8%。表层水体中营养盐含量均高于底层,这是因为表层水体主要受陆源污染,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而在底层水体中,由于赤潮中后期浮游生物沉降到底层,消耗了底层的营养物质,使其浓度低于表层。PO4-P和Si O3-Si的分布特点与前者相似,其平均值分别为0.019 mg/L、0.74 mg/L。与此同时,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物质不断向水体中释放,促进了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从而为夜光藻赤潮的爆发提供丰富饵料。此外,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沉积物/水界面之间的NH4-N、Si O3-Si扩散通量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此时沉积物起到了污染源的作用。沉积物中叶绿素Chl-a和脱镁叶绿酸Pha-a的含量均较高,尤其在赤潮污染严重海域含量分别高达1.16和3.2μg/g,并且Pha-a的含量与水柱总Chl-a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这是因为赤潮期间衰老或死亡的浮游植物及夜光藻沉降到表层沉积物所致。因此,赤潮的爆发可显著提升底栖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营养盐扩散通量 叶绿素Chl-a 脱镁叶绿酸Pha-a 底栖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湾潮间带沉积物中叶绿素的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以平 刘晓收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2,21,共6页
为了解潮间带沉积物中底栖微藻的现存状况,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分4次测定分析了青岛湾潮间带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含量.结果表明,0~2 cm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在1.73~5.71 μg/g,脱镁叶绿酸含量在0.02~1.89 μg/g,2... 为了解潮间带沉积物中底栖微藻的现存状况,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分4次测定分析了青岛湾潮间带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含量.结果表明,0~2 cm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在1.73~5.71 μg/g,脱镁叶绿酸含量在0.02~1.89 μg/g,2~5 cm层沉积物中叶绿素a的含量在0.51~4.32μg/g,脱镁叶绿酸含量在0.12~1.58 μg/g.随深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是主要存在形式,脱镁叶绿酸含量占叶绿素a含量的10%~75%;同时分析了水质和沉积物粒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的含量和组成比例与水质有关;粒度越细的沉积物,叶绿素含量较高而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沉积物 叶绿 脱镁叶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熙鸿 纪平雄 黄自然 《广东蚕业》 1998年第2期53-58,共6页
1.前言叶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含有戊酮环的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是指叶绿素的核心镁原子被金属离子如钯、锌、铜、镍、钴、铁等置换,生成对光和热稳定的衍生物,同时也失去荧光。由于它们功能和结构特点,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而... 1.前言叶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含有戊酮环的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其衍生物主要是指叶绿素的核心镁原子被金属离子如钯、锌、铜、镍、钴、铁等置换,生成对光和热稳定的衍生物,同时也失去荧光。由于它们功能和结构特点,多方面的生理活性,而成为一类具多种用途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于医药、食品、日用化工等方面。我国从五十年代始,研究开发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及制备其衍生物产品。目前,药物方面有“肝宝”、“肝血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衍生物 叶绿素铜钠盐 脱镁叶绿酸 日用化工 十二指肠溃疡 叶绿素铁钠 结构特点 致癌物 抗诱变活性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叶绿素降解关键酶基因CsPAO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奕秋 刘伟康 +1 位作者 陈广玲 孙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35-1642,共8页
该研究以黄瓜“津春2号”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黄瓜叶绿素降解关键酶(pheophorbide a oxygenase,PAO)基因(CsPAO),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观察,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CsPAO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编码... 该研究以黄瓜“津春2号”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黄瓜叶绿素降解关键酶(pheophorbide a oxygenase,PAO)基因(CsPAO),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观察,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了CsPAO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编码蛋白的特性。结果表明:(1)CsPAO编码545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6.09,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1.02 kD。蛋白预测发现,黄瓜CsPAO属于不稳定蛋白,具有2个蛋白结合位点,且存在跨膜现象。(2)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PAO基因表达响应水杨酸(SA)、茉莉酸(JA)和赤霉素(GA3)的调控,在高温(42℃)和低温(4℃)处理下CsPAO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升并达到最高,但黑暗处理对CsPAO基因表达没有影响;在黄瓜不同组织中花的表达显著高于根、茎、叶、萼、须、果。(3)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sPAO蛋白定位于叶绿体内。(4)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黄瓜CsPAO与葫芦科植物苦瓜、西葫芦、南瓜、笋瓜等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黄瓜叶绿素降解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 生物信息学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