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的脱钩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章恒全 徐甜甜 张陈俊 《资源与产业》 2022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测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分解效应,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态势,探究其脱钩关系,为制定工业用水相关管理政策,缓解水资源消耗,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1—201... 测算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分解效应,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态势,探究其脱钩关系,为制定工业用水相关管理政策,缓解水资源消耗,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1—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时序数据,采用LMDI模型分解该地区工业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利用Tapio弹性指数分析长三角地区工业用水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在此基础上剔除经济产出效应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进一步构建脱钩努力模型,考察其他影响因素对工业用水量减少的脱钩努力程度。研究表明:(1)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可分解为四大效应,其中,节水技术累计效应为-731.01亿m^(3),主要抑制工业用水量上升,产业结构效应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随时空演变而变化,经济产出累计效应为644.00亿m^(3),人口规模累计效应为71.08亿m^(3),均促进工业用水量上升,前者影响更为显著;(2)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呈现出从弱脱钩转向强脱钩的态势,各省市脱钩状态存在差异;(3)长江三角洲地区各省市节水技术效应脱钩努力指标值总是大于0,该效应脱钩贡献始终最大,产业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的脱钩努力指标值时常小于0,脱钩努力程度偏小,且随省市变化有所不同。节水技术进步是抑制工业用水量上升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调整是促使工业用水量下降的次要因素,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都是导致工业用水量上升的重要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坚持技术改善与政策引导齐头并进,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协同配合,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用水量 脱钩努力模型 LMDI Tapio弹性指数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