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视阈下旅游发展助推县域脱贫振兴的效率研究——以陕西秦巴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卉 傅康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18,共6页
紧密契合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以陕西秦巴山片区为例,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旅游发展助推县域脱贫振兴的效率进行测度,明确其演变特征,识别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陕西秦巴山... 紧密契合新发展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以陕西秦巴山片区为例,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旅游发展助推县域脱贫振兴的效率进行测度,明确其演变特征,识别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陕西秦巴山片区旅游发展助推县域脱贫振兴的综合效率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各县域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2)2016—2021年陕西秦巴山片区旅游发展助推县域脱贫振兴的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通过旅游发展来带动县域脱贫振兴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3)交通、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旅游发展助推县域脱贫振兴的效率存在显著影响。最后,从合理配置旅游投入产出要素、构建旅游共享发展新格局、改善基础设施及旅游产业经济基础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旅游发展 脱贫振兴 效率测度 陕西秦巴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融合产业共生助力实现乡村脱贫振兴的安基山模式调研 被引量:3
2
作者 方跃 金佳丽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658-1663,共6页
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已成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一直... 农业农村的发展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已成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短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大课题。深入乡村,调研典型,总结模式,对于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安基山青创农场依托乌岩春茶园和滑翔伞基地,整合周边乡镇,形成生态农业+休闲体育+文化旅游产业链。乌岩春茶园与滑翔伞基地耦合共生发展,成功实现产业双赢,农户收入上升,且辐射带动周边76个村庄的经济发展,实现了资源融合、产业共生、农民变富、乡村变美。安基山模式的研究和总结对拓展农村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新思路,对促进农村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源融合产业共生助力实现乡村脱贫振兴的安基山模式,成了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思路,助力当地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为浙江省甚至全国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基山 产业共生 精准扶贫 脱贫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实践助力革命老区乡村脱贫振兴——以井冈山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邓安娜 魏依琳 +2 位作者 马晓璇 赵子瑞 张凯童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12期112-113,共2页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宣布摘除贫困县的帽子,但井冈山市下辖的村庄中仍然有许多贫困村未能实现全面脱贫。为此,井冈山市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做出了许多重要举措。目前,井冈山市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基地资源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宣布摘除贫困县的帽子,但井冈山市下辖的村庄中仍然有许多贫困村未能实现全面脱贫。为此,井冈山市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做出了许多重要举措。目前,井冈山市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基地资源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文化旅游方面,推行如依托井冈山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相关的项目——“红军的一天”,响应了精准扶贫的目标,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此课题前期进行实地研究,通过红色文化实践助力革命老区乡村脱贫振兴,并为实现红色乡村脱贫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文化产业 乡村脱贫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背景下对口支援的双边匹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文雷 李若飞 张淑惠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3-160,共8页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背景下,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对于动员经济发达地区(支援方)与贫困地区(受援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双边匹配理论构建了使支援方与受援方双方利益最大化...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背景下,东西协作对口支援对于动员经济发达地区(支援方)与贫困地区(受援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双边匹配理论构建了使支援方与受援方双方利益最大化的东西协作对口支援机制,该机制能够克服“拉郎配”对口支援中存在的资源错配问题,激发对口支援参与双方的内生动力,促进参与区域要素自由流动,最终形成经济利益共享的对口支援格局。本文对提高东西协作及对口支援匹配市场的整体效率、最大限度地释放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口支援制度政策红利提供了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东西协作 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衔接 双边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内在逻辑及政策选择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宜红 万欣 《农业考古》 2020年第1期250-258,共9页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是当前和未来我国"三农"工作总抓手。本文在厘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内在逻辑、传导机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两者相衔接仍然存在脱贫可持续性不强、衔接机制不畅、内生动力不足、要素保障...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是当前和未来我国"三农"工作总抓手。本文在厘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内在逻辑、传导机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两者相衔接仍然存在脱贫可持续性不强、衔接机制不畅、内生动力不足、要素保障能力不强等瓶颈制约,需从机制、政策、产业、观念和要素五个方面做好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内在机理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助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子玉 汪建飞 张国宝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10期102-104,共3页
本文通过调研地方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现状发现,地方高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党建、教育、科技、产业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在组织、文化、人才、产业等方面助力了乡村振兴。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助力两大战略衔接过程中仍然存在农... 本文通过调研地方高校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现状发现,地方高校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党建、教育、科技、产业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在组织、文化、人才、产业等方面助力了乡村振兴。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助力两大战略衔接过程中仍然存在农业类人才培养不接地气、对服务乡村振兴科技人员激励不到位、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够高等“三不”困境。为此,本文结合高校扶贫作用和自身优势提出了构建战略高端智库、优化“三农”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激励机制等对策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现状分析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5团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程辉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1期80-82,85,共4页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从兵团165团产业振兴角度出发,分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途径,并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兵团165团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