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棉木组培脱菌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丁帆 刘艳军 +3 位作者 焦思鹏 黄俊轩 武春霞 李建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0-144,162,共6页
为研究增强丝棉木组培苗的抗逆性方法,以丝棉木1 a生休眠枝条带1~2个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经外植体表面消毒、腋芽萌发诱导并利用抗生素进行组培苗脱菌处理,研究不同抗生素种类、浓度及不同继代培养次数对丝棉木组培苗抑菌效果及其生长... 为研究增强丝棉木组培苗的抗逆性方法,以丝棉木1 a生休眠枝条带1~2个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经外植体表面消毒、腋芽萌发诱导并利用抗生素进行组培苗脱菌处理,研究不同抗生素种类、浓度及不同继代培养次数对丝棉木组培苗抑菌效果及其生长的影响,探索适合丝棉木组培脱菌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1/2 MS+50mg/L制霉菌素+50mg/L硫酸链霉素+250mg/L羧苄青霉素钠能够有效抑制丝棉木外植体真菌与细菌污染,丝棉木外植体在该培养基上每隔20 d继代培养1次,3~4次继代培养后,并经生根培养后可获得生长势强的脱菌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棉木 外植体 脱菌 组培苗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养殖环境脱氮脱硫复合菌的构建与效能分析
2
作者 李梓路 刘畅 +3 位作者 李腾 王俏俏 窦乐 潘鲁青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7,共10页
随着对虾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由于追求高产量和过量投饲等原因导致养殖水体中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和硫化物污染加重,严重危害对虾生长和生理功能。本研究利用自对虾养殖环境中筛选出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 随着对虾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由于追求高产量和过量投饲等原因导致养殖水体中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和硫化物污染加重,严重危害对虾生长和生理功能。本研究利用自对虾养殖环境中筛选出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HHVEN1和SDVEA2)和硫氧化菌(GHWS3和GHWS5),成功构建了两种高效脱氮脱硫复合菌NS1-1和NS2-2,并研究其脱氮、脱硫能力。结果显示:复合菌NS1-1对NH_(4)^(+)-N、NO_(2)^(-)-N和硫化物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NS2-2的去除率分别为90.27%、97.38%和89.62%,且均优于单一菌株;复合菌NS1-1和NS2-2在温度20℃~35℃、碳氮比(C/N) 5~20、盐度20~30和以葡萄糖或琥珀酸钠为碳源的培养条件下均能发挥最大脱氮脱硫效能,两者最适pH范围不同,分别为7.5~8.0和7.0~8.5。复合菌NS1-1和NS2-2在水产养殖尾水中各菌株之间具有良好的共存性,在实际养殖尾水中NH_(4)^(+)-N、NO_(2)^(-)-N、硫化物去除率分别为78.75%、75.09%、79.61%和81.44%、62.68%、72.64%。研究表明,复合菌NS1-1和NS2-2具有高效脱氮脱硫的去除效能和优异的环境适应能力,研究成果为水产养殖环境消除氮、硫污染提供了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养殖 复合 条件优化 效能解析 降解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马铃薯内源农杆菌脱除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敬东 石磊 +2 位作者 陈晓军 张丽 宋玉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22209-22211,共3页
[目的]解决采用抗生素抑菌导致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生长与分化受到抑制的问题。[方法]利用转基因植株诱导试管微型薯,由试管微型薯抽枝获得转基因脱菌植株。[结果]参试3个马铃薯品种中,SⅠ、SⅡ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 [目的]解决采用抗生素抑菌导致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生长与分化受到抑制的问题。[方法]利用转基因植株诱导试管微型薯,由试管微型薯抽枝获得转基因脱菌植株。[结果]参试3个马铃薯品种中,SⅠ、SⅡ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 mg/L+GA30.1 mg/L+cef 150 mg/L,NT最佳试管微型薯诱导培养基为MS+ZT 0.5 mg/L+GA30.1 mg/L+cef 150 mg/L;薯块抽枝最佳培养基为MS+ZT 0.5 mg/L+NAA 0.1 mg/L;薯块直径0.5~0.7 cm抽枝数最高;转基因脱菌植株在无抗生素快繁培养基中经30 d培养污染率为0,脱菌植株茎段粗壮,无分枝现象。[结论]建立的方法脱菌简单易行,为转基因个体的筛选和生长排除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转基因植株 抗生素 试管微型薯 脱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脱硫菌Pseudomonas stutzeri UP-1的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侯影飞 孔瑛 +2 位作者 杨金荣 辛伟 于宏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0,共6页
利用从胜利油田的土壤和污水中筛选得到的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PseudomonasstutzeriUP 1菌株进行了固定化研究,考察了固定化条件对菌种脱硫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固定化前后该菌种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选取海藻酸钠为包埋法固定化载体,... 利用从胜利油田的土壤和污水中筛选得到的能降解二苯并噻吩(DBT)的PseudomonasstutzeriUP 1菌株进行了固定化研究,考察了固定化条件对菌种脱硫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固定化前后该菌种的脱硫性能。结果表明,选取海藻酸钠为包埋法固定化载体,固定化最佳操作条件为4℃交联、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胶液体积(ml)与细菌质量(g)比为20时,固定化细胞仍然具有良好的的脱硫性能,固定化细胞的重复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大大高于未固定化细胞,通过再生活化其使用寿命可以达到70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生物催化剂 生物 二苯并噻吩 固定化 静息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由非脱羧勒克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和实验室检验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伍海燕 宋燕 +5 位作者 张萍 姜照 王培娟 王彦青 宁文吉 韩文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3期136-137,140,共3页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采集样本进行相关微生物学检验,确定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并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的病原菌,根据GB/T4789-2003、GB/T4789-2008、GB/T4789-2010、WS/T9-1996...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采集样本进行相关微生物学检验,确定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并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确定其归属。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表现,选择疑似的病原菌,根据GB/T4789-2003、GB/T4789-2008、GB/T4789-2010、WS/T9-1996、《卫生防疫细菌检验》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与鉴定,对菌株的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1份疑似中毒食物鱼香茄子中检出非脱羧勒克菌,该菌株属于阿氏肠杆菌。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提示该次食物中毒由非脱羧勒克菌污染食物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 羧勒克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宁夏地区首次从乳房炎乳样中检出非脱羧勒克菌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溪源 黄龙 +3 位作者 高菊梅 杨慧君 许立华 康晓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47-251,共5页
从宁夏部分奶牛场(牧场、养殖小区)采集94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70份隐性乳房炎乳样,并分离鉴定出4株非脱羧勒克菌,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分离出1株、隐性乳房炎分离出3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非脱羧勒克菌均对链霉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 从宁夏部分奶牛场(牧场、养殖小区)采集94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样、70份隐性乳房炎乳样,并分离鉴定出4株非脱羧勒克菌,其中临床型乳房炎分离出1株、隐性乳房炎分离出3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株非脱羧勒克菌均对链霉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药物敏感;对磺胺类、林可胺类药物则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勒克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脱硫菌磁化培育及磁生物效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东晨 张明旭 +1 位作者 陈清如 李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4-488,共5页
将磁化技术用于煤炭脱硫菌种的研究,探讨了磁化与非磁化培育对脱硫菌生长的作用和影响.对相同类型不同生长环境下(煤系与非煤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不同类型的脱硫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草分枝杆菌的磁化作用效果,以及不同磁化参数对... 将磁化技术用于煤炭脱硫菌种的研究,探讨了磁化与非磁化培育对脱硫菌生长的作用和影响.对相同类型不同生长环境下(煤系与非煤系)的氧化亚铁硫杆菌、不同类型的脱硫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和草分枝杆菌的磁化作用效果,以及不同磁化参数对脱硫菌培养生长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并对脱硫微生物磁生物效应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磁化环境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明显影响,磁化作用对矿质化学营养脱硫菌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生物磁化 氧化亚铁硫杆 草分枝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1株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非脱羧勒克菌 被引量:7
8
作者 俞凤 邓林强 +5 位作者 钟桥石 杭亚平 刘衍伶 丁慧 陈艳慧 胡龙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非脱羧勒克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及16S r R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用E-test条检... 目的探讨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非脱羧勒克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及16S r R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用E-test条检测菌株对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改良碳青霉烯酶灭活试验(m CIM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确定耐药基因型;采用接合试验、S1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S1-PFGE)方法分析其携带质粒的特征。结果临床分离非脱羧勒克菌菌株对亚胺培南、除氨曲南外的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对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敏感;接合试验使受体菌E.coli J53获得与非脱羧勒克菌相似的耐药谱。碳青霉烯酶表型试验阳性,PCR扩增及测序表明该菌株同时携带blaNDM-1、blaTEM和aac(6')-Ib,而接合子仅携带blaNDM-1;S1-PFGE示非脱羧勒克菌具有3个质粒。结论非脱羧勒克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为携带blaNDM-1基因造成,该基因可能存在于100 kb左右的可接合传递的质粒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勒克 碳青霉烯酶 接合 基因型 blaND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固定化生物技术的高效脱酚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苏俊峰 马放 +3 位作者 侯宁 王晨 王弘宇 常玉广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为了获得处理煤气厂含酚废水的高效菌株,解决含酚废水中总酚降解问题.方法从哈尔滨气化厂现有生化处理系统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脱酚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DNA测序,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对高效脱酚菌进行了多组分苯酚羟化酶... 目的为了获得处理煤气厂含酚废水的高效菌株,解决含酚废水中总酚降解问题.方法从哈尔滨气化厂现有生化处理系统的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筛选高效脱酚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16SDNA测序,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对高效脱酚菌进行了多组分苯酚羟化酶大亚基因(LmPHs)的扩增,采用生物固定化技术将高效脱酚菌固定在活性炭上,形成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BAC),应用于哈尔滨气化厂煤气废水处理的中试设备中.结果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3株高效脱酚菌,其降解废水中总酚的能力均在99%以上,IBAC段进水COD的质量分数在600 mg/L以下,总酚的质量分数在75 mg/L以下时,IBAC段对COD和总酚的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鉴定出这3株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结论对3株高效脱酚菌的继续研究可使其在含酚的污水处理等实际运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 分离和鉴定 LmPHs 生物活性炭 固定化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hiobacillus thioparus菌株的生物脱硫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欣 范超 +3 位作者 刘伟 苏小红 王玉鹏 陆佳 《中国沼气》 2019年第5期34-39,共6页
文章研究采用生物脱硫工艺利用生物滴滤池,以异养脱硫菌Thiobacillus thioparus为菌株,分别研究了以陶粒、火山岩、活性炭为滴滤池滤料条件下溶解氧,硫化物负荷,气液体积比,pH值等生物脱硫工艺参数对H2S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文章研究采用生物脱硫工艺利用生物滴滤池,以异养脱硫菌Thiobacillus thioparus为菌株,分别研究了以陶粒、火山岩、活性炭为滴滤池滤料条件下溶解氧,硫化物负荷,气液体积比,pH值等生物脱硫工艺参数对H2S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解氧影响Thiobacillus thioparus菌株对硫化物的去除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当硫化物负荷为80 g·m^-3h^-1,DO为1.5 mg·L^-1时,硫化物去除率达80%以上,单质硫回收率最大;硫化物负荷对H2S去除有影响并且与DO呈线性关系;循环液pH值为8.5时,沼气中S2-去除率达94.3%,此时单质硫转化率大于SO42-的转化率;当沼气中H2S浓度为4200±14 mg·m^-3、气液比为15∶1时,硫化物去除率达93.9%。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利用3种滤料填充滴滤池,其中活性炭的去除效果均优于其他两种滤料,陶粒和火山岩效果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硫化物负荷 气液比 硫化物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生物脱硫的白腐菌浮选和浸滤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巩冠群 陶秀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1,56,共4页
用正交试验对煤炭生物浮选和生物浸滤脱硫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白腐菌浮选可有效脱除煤中硫分,但产率偏低;浸滤法确实可行,电化学在线检测白腐菌脱硫氧化峰明显,还原峰回归正常;白腐菌在优化环境中,Fe2+和S2-消耗明显,代谢沉淀物显著,... 用正交试验对煤炭生物浮选和生物浸滤脱硫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白腐菌浮选可有效脱除煤中硫分,但产率偏低;浸滤法确实可行,电化学在线检测白腐菌脱硫氧化峰明显,还原峰回归正常;白腐菌在优化环境中,Fe2+和S2-消耗明显,代谢沉淀物显著,繁殖生长快速,白腐菌脱硫pH值与菌群浓度响应度高,有明显生化脱硫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浮选 生物 白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脱酚菌的筛选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俊峰 马放 +3 位作者 王强 侯宁 高珊珊 王弘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19,共5页
为了揭示不同培养基分离的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差异及获得高效脱酚菌,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以16S rRNA基因的V3区为靶对象,对3种不同培养基SJ(自制培养基)、L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EB(酵母牛肉膏培养基)分离细菌的种群多样性进行了... 为了揭示不同培养基分离的细菌种群的多样性差异及获得高效脱酚菌,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以16S rRNA基因的V3区为靶对象,对3种不同培养基SJ(自制培养基)、L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YEB(酵母牛肉膏培养基)分离细菌的种群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SJ培养基比LB和YEB培养基有更高的种群多样性,更适于细菌的分离筛选.利用SJ培养基筛选出的3株高效脱酚菌降解废水中总酚的能力均在99%以上,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建立了系统发育树,鉴定出这3株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 微生物多样性 筛选 SJ培养基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脱硫菌的筛选与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虹 汪洋 +2 位作者 袁红梅 尤凤丽 黄永红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共2页
生物脱硫(BDS)技术具有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是实现燃料油深度脱硫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实验分离得到6株可降解DBT的脱硫菌,经比较确定了B5为高效脱硫菌株,需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对B5菌株的脱硫条件进行... 生物脱硫(BDS)技术具有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是实现燃料油深度脱硫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实验分离得到6株可降解DBT的脱硫菌,经比较确定了B5为高效脱硫菌株,需进一步进行菌种鉴定。对B5菌株的脱硫条件进行优化,确定脱硫最佳培养基是葡萄糖作碳源、牛肉膏作氮源,最佳接种量为8%,最佳DBT的含量为20mg/L,最佳pH值10、温度30℃,最佳菌龄3天,装液量在最少的时候脱硫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基 优化 接种量 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厌氧还原脱氯降解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向阳 谢雨生 +1 位作者 吕一锋 冯孝善 《中国沼气》 1999年第3期8-12,共5页
氯代芳香族化合物可在厌氧条件下通过还原脱氯作用得以降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还原脱氯降解菌分离。
关键词 氯代 芳香族化合物 还原氯降解 厌氧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氧化乙酸脱硫肠状菌的分离和特征
15
作者 闵航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59-266,共8页
从一个在58℃连续运转多年的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分离到一株硫酸盐还原细菌,定名为菌株CAMZ。菌株CAMZ细胞为1~1.5 μm×4~6.5μm,单个或成对,杆状,两端尖中间大,呈橄榄形。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利用乳酸、丙酸、丁酸、丙酮酸、丙氨酸... 从一个在58℃连续运转多年的厌氧生物反应器中分离到一株硫酸盐还原细菌,定名为菌株CAMZ。菌株CAMZ细胞为1~1.5 μm×4~6.5μm,单个或成对,杆状,两端尖中间大,呈橄榄形。革兰氏染色阴性。能利用乳酸、丙酸、丁酸、丙酮酸、丙氨酸、H_2/CO_2、乙酸等多种基质,但不利用苯甲酸、软脂酸、葡萄糖、蔗糖,木糖、纤维二糖等物质。生长于H_2/CO_2时能合成大量的乙酸。菌株以SO_4^-,S_2O_3^-和S作为电子受体,并形成S^-,但不利用SO_3^-,NO_3^-,NO_2^-和甜菜碱作电子受体。需要维生素溶液或酵母浸提液促进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55~60℃,最适pH为6.5~7.0。生长不需要NaCl,但可在低于1.5%NaCl培养基中生长。细胞具有很高的一氧化碳脱氢酶活性。DNA中mol%G+C为49.7。根据其形态和特征,认为菌株CAMZ是脱硫肠状菌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嗜热氧化乙酸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 thermoacetoxidans sp.nov.),典型菌株为CAM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肠状 分离 氧化乙酸 嗜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对脱氮假单胞菌发酵生产维生素B12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慧媛 王泽建 +3 位作者 黄明志 储炬 庄英萍 张嗣良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9-505,共7页
通过调整进气中空气和CO2的比例,研究了CO2的体积分数(φCO2)为0.03%,3.32%,8.86%和13.84%时对脱氮假单胞菌的生长和维生素B12合成代谢的影响。发酵过程的生理代谢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气中CO2体积分数增加到8.86%时,菌体的生长没有受到显... 通过调整进气中空气和CO2的比例,研究了CO2的体积分数(φCO2)为0.03%,3.32%,8.86%和13.84%时对脱氮假单胞菌的生长和维生素B12合成代谢的影响。发酵过程的生理代谢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气中CO2体积分数增加到8.86%时,菌体的生长没有受到显著影响;而单位菌体糖消耗速率为29.95 mg/(g.h),仅为对照组的77%;产物的合成速率可达到1.75 mg/(L.h),比对照组1.02 mg/(L.h)的合成速率提高了71.6%。但CO2体积分数为13.84%时,菌体生长、底物利用以及维生素B12的合成都将受到抑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控制CO2的体积分数非常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CO2 氮假单胞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脱羧勒克菌wt16对黄曲霉菌生长与产毒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同 谢华里 +3 位作者 王婷 马向东 李培武 张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0-86,共7页
黄曲霉菌及其毒素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旨在探寻非脱羧勒克菌对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防控效果。从湖北黄陂分离筛选出一株非脱梭勒克菌wt16,将其与黄曲霉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共培养后测定非脱羧勒克菌wt16菌株对黄曲霉菌生长及产毒... 黄曲霉菌及其毒素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本文旨在探寻非脱羧勒克菌对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防控效果。从湖北黄陂分离筛选出一株非脱梭勒克菌wt16,将其与黄曲霉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共培养后测定非脱羧勒克菌wt16菌株对黄曲霉菌生长及产毒的抑制率。结果表明,在沙氏液体培养基中,非脱羧勒克菌wt16能明显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及产毒,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77%~92%,对其产毒的抑制率为90%~96%。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非脱羧勒克菌wt16能改变黄曲霉菌丝的形态,使得黄曲霉菌丝体由规则的球体聚集成不规则形状,单个菌丝会由细长型断裂成小截形态,菌丝表面也变得更为光滑;并且发现wt16在花生粉及未受机械损伤的花生颗粒上对黄曲霉菌的生长及产毒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脱羧勒克菌wt16菌株发酵上清液中含有能抑制黄曲霉毒素合成的有效成分,且该发酵上清液的制备以培养4 d以上为最佳,培养温度为1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勒克 黄曲霉 黄曲霉毒素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菌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8
作者 安智伟 任爱玲 《河北化工》 2006年第8期28-29,43,共3页
生态环境中的有害硫越来越多,而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法来脱除有害硫,存在成本高、设备繁多、工艺复杂、二次污染等问题。而用生物法脱硫有费用低、能耗少、管理维护方便等特点。所以生物法脱硫是主要的研究方向,而高效的脱硫菌则是生物脱... 生态环境中的有害硫越来越多,而用传统的物理化学法来脱除有害硫,存在成本高、设备繁多、工艺复杂、二次污染等问题。而用生物法脱硫有费用低、能耗少、管理维护方便等特点。所以生物法脱硫是主要的研究方向,而高效的脱硫菌则是生物脱硫的核心内容。综述了脱硫菌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恶臭气体 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竹荪产业现状与红托竹荪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 被引量:17
19
作者 龚光禄 杨通静 +5 位作者 桂阳 黄万兵 卢颖颖 刘宏宇 黄晓润 朱国胜 《食药用菌》 2022年第4期271-276,共6页
我国是最早食用竹荪并实现其人工驯化栽培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已报道的竹荪共有12种,我国分布有7种,其中,红托竹荪、棘托竹荪和长裙竹荪已实现规模化种植,其主产区分别为贵州织金、福建顺昌和将乐、四川青川和长宁。红托竹荪栽培历经了... 我国是最早食用竹荪并实现其人工驯化栽培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已报道的竹荪共有12种,我国分布有7种,其中,红托竹荪、棘托竹荪和长裙竹荪已实现规模化种植,其主产区分别为贵州织金、福建顺昌和将乐、四川青川和长宁。红托竹荪栽培历经了野生抚育、砂锅栽培、室外简易大棚栽培和新型栽培技术快速发展等四个阶段。从优质菌包的生产和选择、脱袋覆土、发菌及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具体介绍现阶段集成的“红托竹荪菌包脱袋覆土栽培技术”,其作为贵州省2022年农业“十大主推技术”,实现了液体菌种快繁、良种良法配套栽培,优选了适栽菌株配套林下栽培、层架式栽培、筐式栽培、工厂化栽培等多种模式,栽培周期短,可实现周年生产及供应。随着产业的发展,预计低成本的二次发酵或三次发酵栽培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产业 红托竹荪 棘托竹荪 长裙竹荪 覆土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脱硫菌BSM培养基成分响应面法优化
20
作者 贺琳琳 游海鹏 +3 位作者 祝加伟 郭凯 隋媛红 吕英海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58-62,共5页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显著因子筛选实验设计法、爬坡实验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534-16嗜热脱硫菌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21.00g/L,酵母粉5.25g/L,Na2HPO4·2H2O 6.60g/L时,脱... 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显著因子筛选实验设计法、爬坡实验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534-16嗜热脱硫菌的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葡萄糖21.00g/L,酵母粉5.25g/L,Na2HPO4·2H2O 6.60g/L时,脱硫菌生长速率最快。最适合菌种生长的条件为:培养基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53.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热 培养基 成分 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