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脂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解脂耶氏酵母油脂合成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史馨怡 徐晓慧 +5 位作者 金传琪 刘曦 盛晟 武国华 吴福安 王俊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01-909,共9页
将脱脂蚕蛹水解后用作产油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生产营养价值高的可食用油脂,探究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产油微生物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的生长及油脂累积的影响。首先于酵母对数生长期,在氮限制培养基中分别... 将脱脂蚕蛹水解后用作产油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生产营养价值高的可食用油脂,探究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产油微生物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的生长及油脂累积的影响。首先于酵母对数生长期,在氮限制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3mol/L Fe^(3+)和10-3mol/L Zn^(2+)溶液,使油脂合成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3.59%和38.70%,且同时添加Fe^(3+)和Zn^(2+)比单独添加Fe^(3+)和Zn^(2+)使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27.88%、5.75%。然后于酵母对数生长期以脱脂蚕蛹水解液作为补料加入培养基,不仅使油脂的产量较酵母粉补料培养基提高了40.67%,而且使酵母合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UFAs/SFAs)含量的比值从3.78提高到8.25,合成三酰甘油的sn-2和sn-1,3位脂肪酸的UFAs/SFAs值分别提高17.9%、179.8%。试验结果表明:以来源丰富的蚕蛹水解液作为解脂耶氏酵母发酵培养生产油脂过程中的补料,其浓度适中的Fe^(3+)、Zn^(2+)与其他有益组分对酵母生长和油脂合成及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使脂肪酸组成及分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蚕蛹 蛋白质水解液 氮源 FE3+ Zn2+ 解脂耶氏酵母 微生物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脱脂蚕蛹水解物作氮源培养裂殖壶菌生产DHA的发酵工艺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兆欣 汪波 +4 位作者 刘志翔 盛晟 陈忠立 王俊 吴福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6,共9页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因高产富含DHA的油脂而被用于人工发酵生产DHA。为了降低DHA的生产成本,以脱脂蚕蛹水解物作为裂殖壶菌SR2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唯一...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 limacinum)因高产富含DHA的油脂而被用于人工发酵生产DHA。为了降低DHA的生产成本,以脱脂蚕蛹水解物作为裂殖壶菌SR21菌株发酵培养基的唯一氮源,并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3 L发酵罐培养裂殖壶菌SR21菌株,当脱脂蚕蛹水解物用量为20 g/L、培养温度为26℃、初始p H为6.0、海水晶质量浓度为40 g/L和溶氧量为20%时,菌株发酵培养120 h获得的生物量为39.27g/L,油脂产量22.44 g/L,其中DHA生产效率为62.63 mg/(L·h)。与使用商品化酵母浸粉为培养基氮源相比,以脱脂蚕蛹水解物为氮源培养裂殖壶菌SR21菌株所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保持不变,且DHA产量高达7.52 g/L。利用Logistic模型和LuedekingPiret模型(R^2〉0.99)成功拟合了裂殖壶菌在脱脂蚕蛹水解物作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动态过程,为后续分批补料培养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脱脂蚕蛹水解物适合作为有机氮源用于培养裂殖壶菌类微藻发酵生产DHA等高附加值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蚕蛹水解物 二十二碳六烯酸 裂殖壶菌 氮源 发酵工艺 发酵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