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国研究出牛奶长期保鲜新法
1
《中国乳业》 2005年第1期58-58,共1页
法国国家农艺学研究所开发出使牛奶既能保留新鲜滋味又能长期保存的方法。据介绍,这种新方法是先对新鲜牛奶进行脱脂,让脱脂奶经过孔径为0.5μm的特殊薄膜,过滤掉其中的微生物,最后再将脱脂后的奶在96℃保持6秒钟。加热的目的不是... 法国国家农艺学研究所开发出使牛奶既能保留新鲜滋味又能长期保存的方法。据介绍,这种新方法是先对新鲜牛奶进行脱脂,让脱脂奶经过孔径为0.5μm的特殊薄膜,过滤掉其中的微生物,最后再将脱脂后的奶在96℃保持6秒钟。加热的目的不是杀菌消毒,而是为了使奶中的酶失去活性,避免在储存时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国家农艺学研究所 牛奶 长期保鲜方 脱脂法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膜脂脂肪酸法鉴定小浆果资源的抗寒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洪伟 董英山 《落叶果树》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采用膜脂脂肪酸成分分析法 ,对小浆果资源进行抗寒性鉴定发现 ,在膜脂脂肪酸组分中 ,不饱和脂肪酸 (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γ -亚麻酸 )与饱和脂肪酸 (软脂酸 +硬脂酸 )的比值或不饱和度与抗寒性呈正相关。
关键词 小浆果资源 脱脂脂肪酸 鉴定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野生蕨菜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卢文芸 许文琴 +1 位作者 于锡忠 李洪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49,共3页
为野生蕨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用分光光度法对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季野生蕨菜,根状茎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达6.09%;叶片和叶柄总黄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95%和3.09%。春季野生蕨... 为野生蕨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用分光光度法对野生蕨菜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冬季野生蕨菜,根状茎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达6.09%;叶片和叶柄总黄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分别为2.95%和3.09%。春季野生蕨菜,根状茎与叶片总黄酮化合物含量较高,分别为5.80%和5.54%;叶柄总黄酮化合物含量较低,仅为2.28%。春、冬季节采收的野生蕨菜均以根状茎总黄酮化合物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蕨菜 总黄酮 索式脱脂法 分光光度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测定食品中丙酸及其盐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霞 刘旭 +3 位作者 李玲 王艳丽 田其燕 刘艳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食品中丙酸及丙酸盐的分析方法。针对含油脂和不含油脂的食品,分别建立了脱脂提取法和直接提取法。考察不同pH值对丙酸溶解性和加标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净化条件、pH值、提取剂的种类和提取次数等条件的优化,确定最... 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食品中丙酸及丙酸盐的分析方法。针对含油脂和不含油脂的食品,分别建立了脱脂提取法和直接提取法。考察不同pH值对丙酸溶解性和加标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对净化条件、pH值、提取剂的种类和提取次数等条件的优化,确定最佳处理条件为:样品加盐酸溶液调节pH≤2,用5 mL正己烷脱脂,用5 mL乙酸乙酯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使用HP-INNOWAX毛细管色谱柱对丙酸进行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使用脱脂提取法得到丙酸的回收率为87.5%~97.6%,相对标准偏差为3.09%~6.86%(n=6);使用直接提取法得到丙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0.1%~102.1%,相对标准偏差为3.32%~6.33%(n=6)。两种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1 0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8),检出限为0.003 g/kg,定量限为0.01 g/kg。方法适用于多种食品中丙酸的检测,具有准确、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等优点,为食品中丙酸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脱脂提取 直接提取 丙酸 pH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鱼暴发性死亡症的病原鉴定
5
作者 朱芝秀 何后军 +1 位作者 闵嗣璠 付光华 《江西水产科技》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暴发性 病原鉴定 脱脂奶平板 非致病菌 临诊症状 毒力因子 水杨素 致病性 兔肠结扎试验 实验室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