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补片在外耳道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吕洁瑜 周剑勇 +2 位作者 常明章 严飞鹏 熊国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2-423,共2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补片(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应用于外耳道成形术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因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或(和)乳突根治术的10例患者(10耳),所有病例予以修复材料ADM修复,...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补片(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应用于外耳道成形术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因外耳道狭窄行外耳道成形术或(和)乳突根治术的10例患者(10耳),所有病例予以修复材料ADM修复,观察和总结其术后效果。结果:10例患者10耳随访6个月~2年,10耳均未出现排斥反应,8耳外耳道宽敞,1耳外耳道轻度狭窄放置扩张管后未狭窄,1例外耳道基底细胞癌复发。结论:ADM的组织相容性好,厚薄适宜,手术操作简便,是一种应用于外耳道成形术中安全有效的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疾病 耳道 成形术 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补片在口腔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晓南 曲昌锋 +1 位作者 陆平 李海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41-442,共2页
关键词 细胞真皮 组织缺损修复 黏膜缺损 口腔肿瘤 组织 切除术后 自体组织移植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初步应用
3
作者 郑有华 廖贵清 +2 位作者 杨小平 苏宇雄 张志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213-215,共3页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收治18例患者口腔病变切除术后组织缺损,年龄18~74岁,平均48.5岁。单纯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13例,脱细胞真皮基质... 【目的】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收治18例患者口腔病变切除术后组织缺损,年龄18~74岁,平均48.5岁。单纯应用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13例,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与组织瓣复合修复5例。【结果】89%病例(16/18)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成活,并逐渐上皮化,组织补片有轻微挛缩但无明显压痛。【结论】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可用于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修复,亦可与各类皮瓣复合修复复杂的口腔组织缺损,是种安全有效的口腔黏膜组织缺损的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组织缺损 细胞真皮组织 组织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片填塞开放式乳突术腔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增海 殷鹏 +1 位作者 张洪艳 贺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补片填塞开放式乳突术腔的效果。方法 59例单耳胆脂瘤型及骨疡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实验组乳突腔用自体乳突骨皮质骨粉、耳后肌骨膜瓣... 目的探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补片填塞开放式乳突术腔的效果。方法 59例单耳胆脂瘤型及骨疡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在开放式乳突手术中实验组乳突腔用自体乳突骨皮质骨粉、耳后肌骨膜瓣填塞,并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片贴覆于缺损区,用碘仿纱条固定填塞材料;对照组使用自体乳突骨皮质骨粉填塞、覆盖肌骨膜瓣,然后用碘仿砂条固定。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干耳时间和术腔上皮化时间。结果实验组干耳时间18~42天,平均28.77±6.93天,对照组干耳时间33~84天,平均50.41±12.26天,实验组干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一个月实验组术腔上皮开始上皮化,6个月术腔上皮化良好。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黏膜组织片填塞开放式乳突术腔能明显缩短患耳干耳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细胞真皮黏膜组织 开放式乳突手术 术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治疗女性婴幼儿直肠前庭瘘19例报告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丽亚 董彦清 +2 位作者 张鹏举 宫颖新 刘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7期636-637,共2页
小儿肛瘘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女婴直肠前壁发育薄弱,一旦发生肛周脓肿,脓肿易穿入会阴、前庭、大阴唇和阴道形成肛前瘘^(1,2)。如果治疗方法不正确,会引起肛门括约肌、阴唇后联合或会阴体断裂,肛门与外阴融合导致大便失禁。我科200... 小儿肛瘘是小儿常见病之一,女婴直肠前壁发育薄弱,一旦发生肛周脓肿,脓肿易穿入会阴、前庭、大阴唇和阴道形成肛前瘘^(1,2)。如果治疗方法不正确,会引起肛门括约肌、阴唇后联合或会阴体断裂,肛门与外阴融合导致大便失禁。我科2008年4月一2009年12月使用一种新型生物材料——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治疗女性婴幼儿直肠前庭瘘19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异体真皮 直肠前庭瘘 女性婴幼儿 治疗方法 肛门括约肌 应用 ma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器官源脱细胞外基质血管支持补片重建腹壁的组织工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光 汪辉 胡庆夕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4-243,共10页
以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和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为材料制备3D打印血管支撑补片(又称支架),用于动物模型腹壁缺损的修复.优化了3D打印可植入补片的设计和实验工艺条件.对制备的3D打印补片的机械强度、... 以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和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为材料制备3D打印血管支撑补片(又称支架),用于动物模型腹壁缺损的修复.优化了3D打印可植入补片的设计和实验工艺条件.对制备的3D打印补片的机械强度、表面形态、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进行了测试,并与猪小肠黏膜下层(porcine 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PSIS)补片和PLA补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3D打印补片的缝合载荷、抗拉强度、亲水性和降解率均显著高于PSIS补片和PLA补片.同时,对3D打印补片的细胞相容性进行体外评价,结果表明细胞活力好且无毒.以大鼠作为动物模型,对3D打印补片的生物相容性和腹壁重建效果进行体内评价.结果表明,缺损区域修复良好,无明显感染、血清肿、血肿等情况发生.综上,证明了所制备的3D打印ADM-PLA-ADM补片比PSIS补片和PLA补片具有更好的组织再生性能, 3D打印补片可实现腹壁缺损的无张力闭合.因此, 3D打印ADM-PLA-ADM补片有望应用于腹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细胞真皮 疝修 组织工程 腹壁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源性补片研究现状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欣 但卫华 +3 位作者 陈一宁 李正军 但晔 胡晓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31-238,共8页
人体内组织缺损修复补片材料一直是材料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重点之一,人工合成高分子补片因具有物理力学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人工合成高分子补片材料普遍存在生物相容性较差、诱导组织... 人体内组织缺损修复补片材料一直是材料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重点之一,人工合成高分子补片因具有物理力学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人工合成高分子补片材料普遍存在生物相容性较差、诱导组织再生能力不佳、并发症较多等问题,难以达到人体缺损组织理想修复材料的临床要求,因而,人们将研究的触角伸向了生物源性的补片材料。相比于合成高分子补片,生物源性补片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低的免疫原性,在应用中能够很好地与宿主组织整合并诱导新生组织的再生,且并发症较少。但单一的生物源性补片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力学强度不够、降解速率过快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者们或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生物源性补片材料进行改性,如采用化学交联剂对补片进行交联固定;或对补片结构进行仿生学设计,采用不同的补片成型方法,如静电纺丝等方法优化补片结构;或将多种补片材料复合等,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补片的物理力学性能、耐降解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进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生物源性补片。本文重点综述了生物源性补片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生物源性补片在腹部、心肌、盆腔以及尿道缺损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源性 组织缺损修复 细胞 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创不同处理方式对牙槽窝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旭 董福生 +2 位作者 任贵云 李宁 张旭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7-559,共3页
拔除36只兔的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创处理分为4组(n=9),A组:PRF联合ADM组;B组:PRF组;C组:ADM组;D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牙槽骨高度与宽度比较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计量学各参数比较:术后2、4周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拔除36只兔的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拔牙创处理分为4组(n=9),A组:PRF联合ADM组;B组:PRF组;C组:ADM组;D组: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牙槽骨高度与宽度比较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计量学各参数比较:术后2、4周各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最优;术后8周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分别与另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最优。PRF联合ADM促进拔牙窝愈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创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 细胞真皮组织(ADF) 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