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DNF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后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立新 贾桦 +2 位作者 李薇薇 李振华 佟晓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AN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促神经再生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自体移植组,桥接2,4,8,12周组,每组6只,分别观测患侧L4脊髓及胫前肌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目的探讨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ANA)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促神经再生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自体移植组,桥接2,4,8,12周组,每组6只,分别观测患侧L4脊髓及胫前肌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ANA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2周患侧脊髓内BDNF表达增高,4周时达高峰,持续到8周,然后逐渐降低,12周时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而患侧胫前肌最初4周内逐渐降低,然后逐渐升高,12周时达到正常水平,与自体移植组相比无差异。BDNF mRNA的表达基本与蛋白表达一致。结论ANA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也许可替代自体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距离缺损,此作用可能与上调脊髓BDNF蛋白及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 周围神经再生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晓红 佟晓杰 +2 位作者 张彩顺 王虹 张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研究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 再生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再生神经中S-100蛋白表达,并对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等... 目的: 研究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 再生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再生神经中S-100蛋白表达,并对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的移植段内见有由束膜和外膜包被的大量再生神经纤维, 两组比较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有髓纤维占有的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两组移植段神经中的S-100阳性施万细胞数、形态和排列等方面也无明显差异。结论: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同自体神经一样,对缺损的坐骨神经再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 神经再生 S-100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羊膜包裹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缺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雁儒 姚俊娜 +2 位作者 周明武 李月白 王义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胎盘羊膜包裹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12只犬分为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和人胎盘羊膜包裹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B)组,每组6只,均建立坐骨神经缺损动物模型。制备人胎盘羊膜和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 目的:探讨人胎盘羊膜包裹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技术的可行性。方法:12只犬分为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组和人胎盘羊膜包裹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B)组,每组6只,均建立坐骨神经缺损动物模型。制备人胎盘羊膜和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A和B组分别行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术和人胎盘羊膜包裹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术。术后16周运用电生理学、髓鞘HE染色等观察2组犬移植段神经比目鱼肌诱发电位的波幅和时限、双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术后16周,A组犬足部及小腿红肿;B组犬神经功能恢复,小腿肌肉肌力恢复,犬右后肢能够站立。A和B组犬移植段神经连续性好,B组犬移植段神经周围炎症反应轻。B组与A组相比可见较多雪旺细胞增殖及大量再生的神经纤维。B组轴突密度和比目鱼肌诱发电位波幅、时限明显高于A组(t=10.195、4.825和6.323,P<0.001)。结论:人胎盘羊膜包裹的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术可改善神经形态学变化,提高移植神经的修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 异体移植 神经修复 细胞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物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红云 邓仪昊 +1 位作者 朱建华 张本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4392-4395,共4页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探寻修复周围神经的新型移植物。方法:分别取家犬、新西兰大白兔臂丛神经及SD大鼠坐骨神经,对其适当切修使直径、长度相近,对获取的神经进行低渗-脱细胞处理,得到脱细胞神经移植物。32... 目的:观察异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探寻修复周围神经的新型移植物。方法:分别取家犬、新西兰大白兔臂丛神经及SD大鼠坐骨神经,对其适当切修使直径、长度相近,对获取的神经进行低渗-脱细胞处理,得到脱细胞神经移植物。32只大鼠均制造人为坐骨神经缺损,随机均分为4组,A组,家犬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B组,兔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C组,大鼠脱细胞神经移植修复;D组,未修复组。修复后进行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检测。结果:修复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均显著优于未修复组,而各修复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异种脱细胞神经可取得与同种脱细胞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相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异种细胞神经移植物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7对小鼠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移植后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莹 李文媛 +5 位作者 赵艳晶 尹国华 梁金花 金在顺 杨春壮 刘贵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LF7对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ANA)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小鼠运动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C57BL/6小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ANA进行桥接修复,在ANA注射腺相关病毒2(AA2)或腺相关病毒2-KLF-7(AAV2-KLF...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KLF7对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ANA)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小鼠运动轴突再生和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C57BL/6小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用ANA进行桥接修复,在ANA注射腺相关病毒2(AA2)或腺相关病毒2-KLF-7(AAV2-KLF7,2μl,1×10^(11)病毒颗粒)。于修复术后4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NA内KLF7蛋白表达,NF和S100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NA内轴突再生和髓鞘生成,神经示踪剂荧光金(FG)逆行标记检测运动轴突再生,坐骨神经运动功能指数(SFI)和电生理检测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AAV2-KLF7注射ANA后4周,ANA内KLF7蛋白表达显著增高,NF和S100表达显著增加,FG阳性标记脊髓运动神经元的数量增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增加,电生理动作电位波幅增大,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KLF7促进小鼠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运动轴突再生和髓鞘形成,有助于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7 细胞异体神经 运动功能恢复 坐骨神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BC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对大鼠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移植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莹 李智刚 +4 位作者 赵艳晶 冯克俭 李文媛 孙平 刘艳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hABC)与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联合应用对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大鼠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脱细胞坐骨神经(ace... 目的: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ondroitinase ABC,ChABC)与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联合应用对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移植修复坐骨神经缺损后大鼠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脱细胞坐骨神经(acellular rat sciatic nerve,ARSN)组、ChABC组、ADSC组、ChABC+ADSC组;应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和胫前肌湿重比检测神经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脊神经节HRP逆行标记及患侧足掌皮肤触觉小体HE染色检测感觉功能的恢复。结果:与ARSN组比较,ChABC组、ADSC组和ChABC+ADSC组SFI显著增高,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高,动作电位波幅增大,胫前肌湿重比率增高,HRP阳性标记感觉神经元和触觉小体的数量增高(P<0.05)。其中ChABC+ADSC组作用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P<0.05)。结论:ChABC联合ADSC移植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脱细胞异体神经支架修复后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酶ABC 脂肪源性干细胞 细胞异体神经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丁元洪 张功礼 +5 位作者 禹志宏 邓长康 刘宝山 施永彦 李伟 张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移植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 ,与制备好的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相结合 ,一并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包 ,并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复合移植对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 :抽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后 ,与制备好的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相结合 ,一并植入到兔膝关节实验性关节软骨缺损包 ,并与空白对照组及单纯脱钙骨基质植入对照组相比较 ,术后第 3 ,6 ,9,12周活体取材大体观察并做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实验组的关节软骨缺损其修复表面渐光滑 ,接合渐牢固 ,透明软骨渐形成 ,术后 12周其软骨及软骨下骨组织基本修复 ;而对照组关节软骨缺损仅有类软骨或纤维组织修复。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来源充足 ,取材容易 ;而脱钙骨基质和骨髓基质细胞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好 ;脱钙骨基质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缺损 自体骨髓基质细胞 同种异体钙骨基质 修复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从移植物局部迁移至引流淋巴结抑制同种异体排斥反应的发生
8
作者 吴聪 陈国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6-226,共1页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异体排斥反应 引流淋巴结 迁移 移植物 同种 淋巴组织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轻大鼠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9
作者 田莹 邓宇斌 +3 位作者 黄奕俊 那晓东 李艳 叶美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10-1214,共5页
本研究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GVHD的作用及其机制。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同时输入供者的T淋巴细胞诱导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联合或不联合移植供体来源的MSC,观察受鼠的GVHD的发生情况;利用双荧光标记抗体标记受鼠脾脏和胸腺... 本研究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对GVHD的作用及其机制。建立大鼠同种异体骨髓移植模型,同时输入供者的T淋巴细胞诱导出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联合或不联合移植供体来源的MSC,观察受鼠的GVHD的发生情况;利用双荧光标记抗体标记受鼠脾脏和胸腺单个淋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分析MSC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GVHD的发生程度减轻,存活率提高,而CD4/CD8比值在GVHD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实验组中的脾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1.55±7.58%、93.20±2.69%,在GVHD组中的比例分别为20.90±1.90%、57.17±6.79%,实验组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比GVHD组中增多,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SC能有效抑制HSC移植后致死性GVHD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同时MSC可能通过作用于体内调节性T淋巴细胞而间接发挥了抑制GVH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物抗宿主病 CD4^+CD25^+调节性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冻存同种异体成骨细胞与异种脱钙骨复合异位组织工程化骨 被引量:5
10
作者 章庆国 赵士芳 林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经超低温冻存后在体内的成骨能力及其免疫反应。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 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提纯并传代至第 3代时一部分作为对照组用 ;另一部分采用 - 196℃超低温冻存 ,2 4 h后复苏。将该两种第 3代细胞分... 目的 :研究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经超低温冻存后在体内的成骨能力及其免疫反应。 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 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 ,提纯并传代至第 3代时一部分作为对照组用 ;另一部分采用 - 196℃超低温冻存 ,2 4 h后复苏。将该两种第 3代细胞分别与脱细胞并去抗原性的猪脱钙型松质骨 (decalcified bone,DB)复合 ,将两种复合体和单纯 DB分别植入 SD大鼠背部肌袋内 ,各2 4只 ,4周后取标本 ,应用组织学、碱性磷酸酶测定、体视学及免疫学测定 ,观察成骨现象及免疫反应。 结果 :经超低温冻存的同种异体成骨细胞异体异位植入后 ,成骨量、成熟度明显优于未冻存成骨细胞 ;引起的免疫反应亦低于未冻存细胞。 结论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经超低温冻存、复苏后 ,抗原性明显降低 ,未引起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温冻存 同种异体成骨细胞 异种钙骨 复合异位 工程化骨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融条件对同种异体面神经许旺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志强 程勇泉 +5 位作者 冯国栋 查洋 亓放 姜鸿 吕威 沈鹏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简单准确地调控离体面神经许旺细胞(SchwannCells,SC)活性的方法并观察含不同活性SC的面神经在同种异体移植中的效果。方法(1)将动物分为新鲜神经组(F组)、冻融一次组(FTⅠ组)和冻融五次组(FTⅤ组),定量测定冻融法对面神... 目的探索一种可简单准确地调控离体面神经许旺细胞(SchwannCells,SC)活性的方法并观察含不同活性SC的面神经在同种异体移植中的效果。方法(1)将动物分为新鲜神经组(F组)、冻融一次组(FTⅠ组)和冻融五次组(FTⅤ组),定量测定冻融法对面神经SC活性的影响,每组3条面神经用钙黄绿素-乙酰羟甲基酯(Calcein-AM)染色,以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荧光强度,反映SC活性。(2)每组9只大鼠接受单侧同种异体面神经移植,术后2、4、8周各取3只大鼠的面神经移植物中段行髓鞘锇酸染色,观察轴突再生情况。结果平均荧光强度:F组为140.93±17.55/μm2,FTⅠ组56.99±7.10/μm2,FTⅤ组28.46±4.11/μm2;术后第8周F组、FTⅠ组和FTⅤ组中段的轴突计数分别为225±41、357±76和303±51;术后第8周,FTⅠ组神经新生轴突分布较FTⅤ组和F组更为均匀,髓鞘厚度和轴突横截面积更大,髓鞘更为成熟。结论快速冻融法可以有效和准确地调控面神经SC的活性,冻融一次可以将神经SC活性降低到新鲜面神经的40%,而反复冻融五次可降低到20%;调控SC的数目可能影响同种异体面神经移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许旺细胞 活性 钙黄绿素-乙酰羟甲基酯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晓静 陈英 +3 位作者 原林 余磊 王非 廖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以间充质干细胞(MSC)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培养法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衍生骨的可行性。方法预先制备同种异体脱钙骨,取健康成人骨髓,用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MSC,间充质干细胞基础培养基原代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物... 目的探讨以间充质干细胞(MSC)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培养法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衍生骨的可行性。方法预先制备同种异体脱钙骨,取健康成人骨髓,用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MSC,间充质干细胞基础培养基原代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用FITC标记的抗CD105对第3代细胞进行流式细胞鉴定,并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培养1周后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的MSC增殖迅速,第3代CD105阳性细胞占64.1%,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培养1周后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迅速,在材料表面形成细胞层。结论未诱导的MSC是骨组织工程适宜的种子细胞,与同种异体脱钙骨复合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复合同种异体钙骨 形态学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免疫斑点法研究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模型中产生干扰素γ细胞的水平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筱坚 林茂芳 +2 位作者 牟海波 傅剑云 章荣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 LR)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中,供者针对受者细胞反应后产生干扰素-γ细胞(IFN-γPC)的水平。方法:在近交系MHC不合的异基因小鼠脾细胞M LR和aGVHD模型中,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 ISPOT)对... 目的:探讨异基因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 LR)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模型中,供者针对受者细胞反应后产生干扰素-γ细胞(IFN-γPC)的水平。方法:在近交系MHC不合的异基因小鼠脾细胞M LR和aGVHD模型中,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 ISPOT)对供者针对受者细胞反应后IFN-γPC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异基因小鼠脾细胞M LR后,用EL ISPOT检测到IFN-γPC显著升高,具有针对受者细胞的特异性。在异基因小鼠aGVHD模型中,重度aGVHD小鼠脾细胞与未移植的异基因受鼠脾细胞在M LR后,IFN-γPC较中度aGVHD明显升高,无aGVHD药物预防组较预防组IFN-γPC明显升高,并具有针对受者细胞的特异性,与aGVHD的临床评分相一致。结论:用EL ISPOT可以快速而敏感地检测异基因小鼠脾细胞M LR中的同种异体反应,并和aGVHD的程度以及病程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 同种异体反应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脱细胞补片处理牙龈退缩22例
14
作者 杨勇 虎寅慧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8-1009,共2页
关键词 同种异体细胞补片 牙龈退缩 结缔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共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神经分化诱导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军 杨惠林 +2 位作者 岑建农 陈文明 陈子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4-137,163,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在体外的共培养方法,并行神经分化诱导。方法:分别通过全骨髓直接培养法及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各传至第3代后,取等量细胞混合后共培养,共培养的细胞再次传代后进行神...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在体外的共培养方法,并行神经分化诱导。方法:分别通过全骨髓直接培养法及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各传至第3代后,取等量细胞混合后共培养,共培养的细胞再次传代后进行神经方向诱导,并行Nestin、NSE、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共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出现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经Nestin、NSE、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为神经细胞。结论:同种异体共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定向诱导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等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分化 鉴定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神经行面神经缺损修复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洪飞 胡敏 +2 位作者 刘洪臣 赵宝荣 张宇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59-661,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报告3例同种异体神经成功修复面神经缺损的体会。方法:对3例面神经损伤,应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检查。结果: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人体面神经缺损的效果。报告3例同种异体神经成功修复面神经缺损的体会。方法:对3例面神经损伤,应用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同种异体神经后无异常反应,切口愈合良好。1名患者术后9个月运动功能部分恢复。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人体面神经缺损,能够恢复神经功能,避免了切取自体神经的弊端,在临床上应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同种异体移植 化学去细胞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同种异体反应中分泌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及其临床意义初探(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筱坚 林茂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8-502,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测定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s)刺激后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 ,以建立一种监测同种异体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新方法。首先 ,利用新颖的细胞因子分泌检测方法 (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 本研究目的是测定同种异基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s)刺激后分泌不同细胞因子的T淋巴细胞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 ,以建立一种监测同种异体反应性T淋巴细胞的新方法。首先 ,利用新颖的细胞因子分泌检测方法 (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了人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后分泌IFN γ ,IL 4和IL 10的T淋巴细胞水平 ;然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 ,分析 2例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的患者外周血中分泌IFN γ的T细胞水平。结果表明 :经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分泌IFN γ的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 [(1.12± 0 .13) % ],而分泌IL 4和IL 10的T淋巴细胞则无升高 ,分别为 (0 .12± 0 .0 3) %和 (0 .10± 0 .0 3) %。患者外周血分泌IFN γ的T淋巴细胞水平和aGVH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利用CKSA从单细胞水平定量测定同种异体PBMNCs刺激后分泌IFN γ的T淋巴细胞水平的技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可以应用于对aGVHD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 同种异体反应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神经基质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Schwann细胞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红云 邓仪昊 +3 位作者 佟晓杰 贾桦 张旭 李振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4-608,共5页
为探讨脱细胞神经基质移植物(ANA)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向Schwann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本实验将分离的大鼠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行表型鉴定后,取第五代细胞,用ANA匀浆进行诱导。诱导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 为探讨脱细胞神经基质移植物(ANA)体外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向Schwann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本实验将分离的大鼠BMSCs进行体外培养扩增,行表型鉴定后,取第五代细胞,用ANA匀浆进行诱导。诱导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中S-10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诱导前后细胞的GFAP及S-100的变化;MTT测定不同诱导剂浓度诱导后的细胞活性。结果显示:BMSCs表型鉴定为CD44+、CD54+、CD3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GFAP、S-100阳性细胞比例在诱导后分别为(64±5)%、(42±4)%;流式细胞仪检测和RT-PCR反应均显示GFAP、S-100的表达诱导组较对照组有所升高;MTT检测表明诱导剂浓度为1.0mg/ml时诱导后有活性细胞的数目最多。上述结果提示ANA可诱导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分化为Schwann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神经基质移植物 骨髓间充质细胞 SCHWANN细胞 诱导 分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Banff移植病理学诊断标准及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熊艳 叶啟发 +1 位作者 孔凡华 郭晖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433,共9页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是一门新兴的用于治疗功能性组织或肢体缺损的移植学科,由于绝大多数CTA移植物为带血管的移植物,因此也称为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CTA/VCA的移植物包含同种异体的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肉、神经和血...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是一门新兴的用于治疗功能性组织或肢体缺损的移植学科,由于绝大多数CTA移植物为带血管的移植物,因此也称为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CTA/VCA的移植物包含同种异体的皮肤、皮下组织、骨骼、肌肉、神经和血管等两种或多种组织结构成分。由于大多数CTA/VCA移植物中带有皮肤组织,而皮肤组织是抗原性最强的免疫成分,移植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是导致CTA/VCA移植失败及其移植物失功的首要障碍,因此CTA/VCA移植物中的皮肤排斥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成为首要的关注点。本文就CTA/VCA的排斥反应等病理学特征、2007年Banff诊断标准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CTA/VCA的排斥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 带血管的复合组织移植(VCA) 活组织检查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 C4d染色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供者特异性抗体(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基质在周围神经修复组织工程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锐 於子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6-560,共5页
周围神经损伤可以导致毁灭性的功能残疾,影响生活质量,在美国每年造成成千上万人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周围神经损伤多数由外伤或者手术引起,修复和重建周围神经缺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一般来说,大部分周围神经损伤超过3厘米就将... 周围神经损伤可以导致毁灭性的功能残疾,影响生活质量,在美国每年造成成千上万人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周围神经损伤多数由外伤或者手术引起,修复和重建周围神经缺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一般来说,大部分周围神经损伤超过3厘米就将导致神经功能恢复不良。以往神经自体移植术被认为是外周神经修复的"金标准",但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的神经无论是采用外膜还是束膜缝合,总会有部分神经束错位而失去功能[2]。通过自体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获得临床功能恢复的患者大概只有80%左右[3],而且存在供区神经功能损害,可供神经长度和直径有限是其不可克服的缺陷,因此,寻找自体神经的替代品来桥接神经缺损,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证实,雪旺细胞和束膜结构在神经再生中起重要作用,但也是免疫原性的主要携带者,而为了去除其免疫原性,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经过放射线照射、低压冻干、热或冷的器官保存液等预处理使其中的雪旺细胞凋亡,导致引导神经再生的能力大大下降[4,5]。如何桥接神经断端并引导神经生长锥向前生长成了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的难点,因此组织工程方法修复神经缺损逐渐成为焦点,而其中的重点问题包括:导管材料的选择以及神经生长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修复 组织工程学 细胞外基质 周围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缺损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 神经功能恢复 显微外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