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氧气脱碳效率预测的转炉炼钢吹氧量计算模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洋 韩敏 姜力文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5-729,共5页
为精确计算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需要吹入的氧气量,提出了基于氧气脱碳效率预测的转炉炼钢静态和动态吹氧量计算模型.首先,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静态模型输入进行预处理;然后,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氧气脱碳效率预测模型;最后,利用预测... 为精确计算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需要吹入的氧气量,提出了基于氧气脱碳效率预测的转炉炼钢静态和动态吹氧量计算模型.首先,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静态模型输入进行预处理;然后,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氧气脱碳效率预测模型;最后,利用预测得到的氧气脱碳效率结合机理公式计算两阶段吹氧量.利用一座150t转炉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模型对氧气脱碳效率的预报精度较高,所提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支持向量机 独立成分分析 氧气脱碳效率 吹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6135型脱碳塔的性能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忠诚 李品友 +1 位作者 李珂 冯经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5-1434,共10页
基于船用6135型脱碳塔能够快速、有效地降低船舶CO_(2)排放,已成为当前船舶碳减排的研究热点。以《MARPOL73/78公约》附则VI关于船舶CO_(2)的排放要求为目标,采用Na OH溶液对船舶尾气中的CO_(2)进行捕集。在研究了Na OH溶液与CO_(2)气... 基于船用6135型脱碳塔能够快速、有效地降低船舶CO_(2)排放,已成为当前船舶碳减排的研究热点。以《MARPOL73/78公约》附则VI关于船舶CO_(2)的排放要求为目标,采用Na OH溶液对船舶尾气中的CO_(2)进行捕集。在研究了Na OH溶液与CO_(2)气液两相传质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船用脱碳塔性能进行优化。本文分别研究了脱碳塔的烟气进气入口形式、入口倾斜角度、喷嘴喷雾锥角与喷嘴的布置方式改变对脱碳塔脱碳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进气入口形式为切入式进气、入口倾斜角度为15°、喷嘴喷雾锥角为90°、最上部的喷嘴向上喷射且高度与中部喷嘴位于同一水平面时,脱碳塔的脱碳效率能够提高4.42%,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脱碳 脱碳 脱碳效率 数值模拟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水与MEA的CO_2捕集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马双忱 王梦璇 +2 位作者 孙云雪 崔基伟 陈伟忠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8,共7页
介绍了氨水及MEA捕集CO2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吸收液中吸收剂的质量分数、CO2体积分数、入口烟气体积流量、溶液的pH值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氨水、MEA脱碳效率的影响,通过吸收容量试验分别测定了氨水和MEA的CO2吸收容量,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 介绍了氨水及MEA捕集CO2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吸收液中吸收剂的质量分数、CO2体积分数、入口烟气体积流量、溶液的pH值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氨水、MEA脱碳效率的影响,通过吸收容量试验分别测定了氨水和MEA的CO2吸收容量,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产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吸收剂的质量分数和pH值均可增大脱碳效率;温度对氨水和MEA的脱碳效率均有较大的影响;氨水对CO2的吸收容量远远大于MEA的吸收容量;氨法工艺在吸收剂再生、能耗以及副产品利用价值等方面优于MEA吸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水 MEA 脱碳效率 烟气 CO2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