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板栗种子成熟前后脱水敏感性与蛋白质、可溶性糖的关系 被引量:19
1
作者 陶月良 朱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5-50,共6页
板栗种子成熟脱落时 ,脱水敏感性相对较弱 ,子叶和胚轴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达最高峰 ,此后随着酶活性的急剧上升而明显下降。花后 75d ,板栗种子子叶中已有一定的α-淀粉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 ,其活性在种子成熟后急剧上升 ,说明板栗种... 板栗种子成熟脱落时 ,脱水敏感性相对较弱 ,子叶和胚轴中棉籽糖和水苏糖含量达最高峰 ,此后随着酶活性的急剧上升而明显下降。花后 75d ,板栗种子子叶中已有一定的α-淀粉酶和异柠檬酸裂解酶 ,其活性在种子成熟后急剧上升 ,说明板栗种子脱落后即开始其萌发进程。胚轴内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子叶 ,热稳定蛋白含量低于子叶 ,胚轴热稳定蛋白占可溶性蛋白的比值在 90d最高。SDS -PAGE表明 ,胚轴与子叶的可溶性蛋白谱带差异较大 ;子叶含有较多的热稳定蛋白 ,胚轴的热稳定蛋白为 2 0kD、1 2kD蛋白 ,1 0 5d时仅剩 1 2kD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种子成熟 脱水敏感性 蛋白质 可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水速率对“勐海大叶茶”种子脱水敏感性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志欣 包云秀 +2 位作者 郑丽 兰芹英 谭运洪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1-247,共7页
以大叶茶品种"勐海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cv.Menghai Dayecha)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脱水速率对种子的脱水敏感性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快速脱水采用活化硅胶进行脱水处理,慢速脱水采用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脱... 以大叶茶品种"勐海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cv.Menghai Dayecha)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脱水速率对种子的脱水敏感性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快速脱水采用活化硅胶进行脱水处理,慢速脱水采用饱和氯化钠溶液进行脱水。结果表明:"勐海大叶茶"种子对脱水敏感,种子含水量高于44%时,慢速脱水条件下,种子的脱水耐性高于快速脱水;种子含水量低于38%时,快速脱水条件下,种子脱水耐性高于慢速脱水。脱水过程中种子细胞膜系统受到了伤害,相对电导率和TBARs含量均呈上升趋势,SOD的活性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CAT呈下降的趋势;慢速脱水过程中,GR和DHAR活性被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脱水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勐海大叶茶”种子 脱水速率 抗氧化酶 膜质过氧化 脱水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特”芒种子脱水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宏兵 李贵利 +3 位作者 江国良 刘伟 钟奇 罗玲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第1期27-28,共2页
为了解芒果种子的发育特点和脱水敏感性,以不同果实生育期的"凯特"芒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含水量、成熟特性及脱水敏感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生育后期,芒果种子含水量略有降低,但仍保持较高水平,至果实生育期180d,种... 为了解芒果种子的发育特点和脱水敏感性,以不同果实生育期的"凯特"芒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含水量、成熟特性及脱水敏感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生育后期,芒果种子含水量略有降低,但仍保持较高水平,至果实生育期180d,种子含水率仍高达57.64%;"凯特"芒果实生育周期为210d,而到果实生育期135d时,芒果种子成活率已达100%;种子生长发育成熟度越高,其脱水敏感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种子 脱水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顽拗性黄皮种子的发育模式和脱水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军贤 金剑平 +1 位作者 傅家瑞 陈润政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年第1期40-45,共6页
黄皮(Clausenalansium)种子在花后40~46天开始形成活力.74天达到生理成熟.88天完全发育成熟.根据黄皮种子发育过程中的性状和内部生理变化.将其发育分成五个发育阶段(I-V).不同发育期的种子对脱水的敏感性不同,第Ⅲ期种子... 黄皮(Clausenalansium)种子在花后40~46天开始形成活力.74天达到生理成熟.88天完全发育成熟.根据黄皮种子发育过程中的性状和内部生理变化.将其发育分成五个发育阶段(I-V).不同发育期的种子对脱水的敏感性不同,第Ⅲ期种子最低,第V期种子最高.成熟黄皮种子的高脱水敏感性与其在发育后期的高含水量和高代谢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拗种子 发育模式 脱水敏感性 黄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栎种子和胚方脱水敏感性及其低温贮藏技术
5
作者 张铭佳 仝伯强 +5 位作者 曲凯 咸洋 崔程程 王永正 臧一村 韩彪 《林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9-139,共11页
【目的】研究麻栎种子和胚方的脱水敏感性特征与临界含水量,探索麻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方超低温保存技术,为麻栎等顽拗性种子的保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野生麻栎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减重法快速脱水至目标含水量,测定不同含... 【目的】研究麻栎种子和胚方的脱水敏感性特征与临界含水量,探索麻栎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方超低温保存技术,为麻栎等顽拗性种子的保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野生麻栎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硅胶减重法快速脱水至目标含水量,测定不同含水量种子和胚方的萌发指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测定不同含水量胚轴和子叶的热力学参数,根据含水量和对应热焓的关系测算胚方结晶临界含水量;应用低温密封保存法保存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运用玻璃化法在超低温环境中保存不同含水量的胚方。【结果】1)麻栎不同含水量种子和胚方萌发特征显示,二者分别从初始含水量34.90%和44.14%降至10.00%,萌发率从93.00%和90.00%降至5.00%和60.00%。2)不同含水量麻栎胚轴和子叶DSC结果显示,随着胚轴和子叶含水量降低,结晶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热焓均呈规律性下降趋势,与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不同含水量胚轴平均热焓高于子叶平均热焓,胚轴自由水含量高于子叶自由水含量,初步判定本批次麻栎胚方理论结晶临界含水量为11.72%。3)脱水对麻栎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脱水程度加深,种子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麻栎种子低温保存结果显示,初始含水量种子在4℃下保存21天,萌发活力没有变化,重度脱水(10.00%~20.00%)种子能够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伤害;不同含水量胚方超低温保存结果显示,含水量对超低温保存结果有显著影响,PVS2预处理30 min时10.00%和15.00%含水量麻栎胚方成活率分别为5.00%和3.00%,不同含水量胚方经预处理和超低温保存后,热力学特征发生改变,15.00%含水量麻栎胚方重新获得自由水。【结论】麻栎种子和胚方萌发率随含水量下降而降低,具有脱水敏感性特征,脱水对麻栎种子生理生化特性有显著影响;麻栎胚方理论结晶临界含水量为11.72%;超低温保存麻栎胚方具有可行性,但仍需完善保存方法,提高胚方超低温保存后恢复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栎 顽拗种子 脱水敏感性 超低温保存 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井茶茶树种质资源低温保存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宋丹萍 JAGANATHAN Ganesh K. +1 位作者 刘威 刘宝林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1-488,共8页
针对茶树种子在国际种质资源库建设标准下(干燥至3%~7%的含水量,-20℃保存)长期保存的可能性,研究了龙井茶种子的脱水敏感性及低温保存特性。结果表明:龙井茶不是顽拗性种子,当含水量在7%~9%时,其生命力最为旺盛;在-20℃环境下保存超过... 针对茶树种子在国际种质资源库建设标准下(干燥至3%~7%的含水量,-20℃保存)长期保存的可能性,研究了龙井茶种子的脱水敏感性及低温保存特性。结果表明:龙井茶不是顽拗性种子,当含水量在7%~9%时,其生命力最为旺盛;在-20℃环境下保存超过1星期后,其活性显著降低,超过3个月后种子全部失活。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茶种子内部胚轴、胚乳和断面形态,发现当保存温度维持在-20℃时,种子失活的原因很可能是内部遭受了冰晶破坏性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井茶种子 脱水敏感性 低温保存 冰晶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乳中乳酸菌所产胞外多糖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全阳 夏文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0-84,共5页
利用分离培养基从多种混合发酵剂分离得到15株杆菌和19株球菌,感官初选后,再通过对菌株发酵酸乳样品感官评定和胶体脱水收缩作用敏感性、持水力和表现粘度测定,经数理统计筛选出性状最优的一株杆菌和一株球菌。混合培养表明,两个菌株所... 利用分离培养基从多种混合发酵剂分离得到15株杆菌和19株球菌,感官初选后,再通过对菌株发酵酸乳样品感官评定和胶体脱水收缩作用敏感性、持水力和表现粘度测定,经数理统计筛选出性状最优的一株杆菌和一株球菌。混合培养表明,两个菌株所形成的酸乳质量优于对照菌株的酸乳和普通市售酸乳;电镜观察显示,杆菌为产荚膜菌,球菌为产粘液菌,两株对比杆菌和球菌则没有明显的荚膜或粘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乳 乳酸菌 胞外多糖 表观粘度 胶体脱水收缩作用敏感 混合发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的板栗胚轴低温保存技术及临界含水量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彪 李文清 +2 位作者 郭素娟 陆璐 解孝满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7,共7页
【目的】研究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探索板栗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轴超低温保存技术,为板栗等顽拗性种子设施保存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山东济南的‘烟泉’品种板栗种子为试验材料,剥取其胚轴,使用硅胶快速脱水至目的含水量,测定不... 【目的】研究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探索板栗种子低温保存技术和胚轴超低温保存技术,为板栗等顽拗性种子设施保存提供参考。【方法】以采自山东济南的‘烟泉’品种板栗种子为试验材料,剥取其胚轴,使用硅胶快速脱水至目的含水量,测定不同含水量胚轴的萌发率。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DSC),分析不同含水量胚轴的热力学特征,根据胚轴含水量和对应热焓关系测算胚轴临界含水量。运用低温密封保存法保存板栗种子,采用直接冷冻法、程序冷冻法、玻璃化冷冻法和程序玻璃化冷冻法对不同含水量板栗胚轴进行超低温保存测定。【结果】1)含水量从初始的61%降至25%时,胚轴萌发率未明显下降;当含水量降至20%时,萌发率降至82.1%;当含水量降至10%,萌发率降至25.6%。2)DSC热分析显示,随着胚轴含水量降低,结晶起始温度、峰值温度和热焓均呈规律性下降趋势,二者显著正相关。当含水量降至25%时,结晶起始温度降至-37.2℃,峰值温度降为-44.1℃,热焓值降为5.0 J·g^-1 dw;当含水量降至20%时,冷却结晶和加热熔融阶段均无结晶峰出现。3)以胚轴含水量和对应热焓测算,‘烟泉’品种板栗胚轴的萌发率开始显著下降的脱水临界含水量为23.9%。4)将板栗种子密封保存在2℃低温环境下6个月,种子萌发率、胚根和胚芽长度无显著性变化(P>0.9)。5)在4种超低温保存方法中,程序玻璃化冷冻法和玻璃化冷冻法的胚轴萌发率高于直接冷冻法和程序冷冻法,程序玻璃化冷冻法效果最好。【结论】板栗胚轴含水量降至20%及以下会对胚轴萌发活力产生影响,属于典型顽拗性种子。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结合不同含水量胚轴萌发情况,可有效确定板栗等顽拗性种子的临界含水量,‘烟泉’品种板栗胚轴的临界含水量为23.9%。板栗种子在2℃低温密封保存条件下可有效保存6个月以上,其萌发率、根胚胚芽长度无显著变化。加入冷冻保护剂PVS 2可提高板栗胚轴超低温保存后的萌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顽拗种子 热力学分析 脱水敏感性 差示扫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粉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付丽 刘旖旎 +1 位作者 陈丹雅 申晓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39-45,共7页
为提高凝固型酸奶的品质及安全性,将1%、1.5%、2%、2.5%、3%、4%、5%乳清蛋白粉(Whey protein powder,WPP)加入全脂乳粉中生产酸奶,以不添加WPP的凝固型酸奶为对照组,测定酸奶酸度、持水力(WHC)、脱水收缩敏感性(STS)、质构特性、流变... 为提高凝固型酸奶的品质及安全性,将1%、1.5%、2%、2.5%、3%、4%、5%乳清蛋白粉(Whey protein powder,WPP)加入全脂乳粉中生产酸奶,以不添加WPP的凝固型酸奶为对照组,测定酸奶酸度、持水力(WHC)、脱水收缩敏感性(STS)、质构特性、流变学特性和微观结构变化,并进行感官评定,研究不同添加量乳清蛋白粉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特性的影响,以确定WPP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随着乳清蛋白粉添加量的增加,酸奶的滴定酸度、持水力、乳酸菌总数、硬度、胶着性、粘弹性、凝胶性逐渐增加,脱水收缩敏感性(STS)逐渐减小;当WPP添加量为2%时,酸奶的持水力、粘弹性都明显提升,STS明显降低,且具有较好的口感、更连续的网络结构,与对照组相比综合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型酸奶 凝胶微观结构 乳清蛋白 脱水收缩敏感(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